首先看到,过去由于基数小,透景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很快,现在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一起下滑,净利润增长速度慢于营业收入的增速,他的客户究竟是谁?营收净利润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
下游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医院、独立实验室、体检中心、检验检疫站、血站等。公司采用“经销与直销相结合、经销为主”,经销占比70.37%,以三甲医院为主要销售渠道,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公司产品在576家终端用户使用,其中三级医院数394家,占医院客户的86.4%。
公司主要进攻三甲医院,而营收增速放缓,也是由于,分级诊疗带动了基层医院的发展,但三级医院的增速明显放缓;医保控费进一步加强,体外诊断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厂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
可以看到产品均价在不断下滑,带着毛利率一起下来,这个行业只有创新产品才能维持原价,而普通的产品价格会越来越低。而这种小幅度下滑,有可能是整个行业在进行控费,能抗住降价压力的只有独创产品,然后透景一部分普通产品降价,而新产品保持高毛利。
可以看到下游是检测公司,企业的普通产品对下游话语权较低,而在高端产品独创产品上才有话语权。比如:2016年公司调整降低了对第二大直销客户广州金域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HPV试剂产品的销售价格,导致毛利率相应下降。
2017年有股权激励:拟以47.67元/股的价格向69名激励对象授予公司股票。本次股权激励后公司中高层的管理层和核心的技术(业务)人员实现了直接持股,绑定了核心人员的利益,
我们看透景生命ROE的变化,和17年上市后的募集项目,以及进程,未来ROE方向变化的可能性。
2017年的变化主要是企业上市了扩充了资产导致ROE下滑,我们看2017年募资的项目是什么,首先看产能,产能利用率已经很高了,急需扩张
主要是募集投建,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化的项目,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我在2020年半年报中看到了,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项目,已经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
我们看这个项目能贡献多少的营业收入,
本项目建设期为3年,完全达产后,将新增免疫类(肿标)产品1,100万人份,基因类(HPV)产品120万人份,基因类(Y6)30万人份。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390.24万元、3.5亿元的收入,差不多就是在今年开始可以进行投产了。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每年平均新增折旧与摊销2,944.55万元,较现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年折旧摊销规模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那么未来的ROE如何走,随着产能的释放,总资产周转率从2021年后,如无疫情影响,会带动ROE的上行,同时股权激励等费用在前两年已经释完毕,利润端也会有所反弹,所以未来的ROE是有上行可能性的。
风险因素总结: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行政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统的改革措施并逐步开始实施,如“分级诊疗”、“两票制”、“按病种收费”等,我国的医药卫生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变化,这对公司的客户结构、经销商管理、产品定价等多个方面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研发新品失败的风险,这个行业技术迭代比较快,虽然有仪器的绑定,但是创新十分重要。
3.原材料卡脖子的风险,供应商集中度极高,而且原材料比较难以获得
5.集采的突袭
实际上很多好赛道,只是朝阳和新,但是它所处在的上下游产业链并不是非常舒服的位置,同时需要不断研发投入去研发出新的产品,对于制造业来说创新是好事,对于投资者来说,研发有失败的风险,从原材料那部分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控制仓位投“国产替代”的逻辑,但不是半仓或者全仓投资的逻辑,变量太多,而且有黑天鹅的风险。不过一旦过程十分顺畅的话应该是有好几倍的收益。
我们看它未来的成长路径会如何?
一是依托原有优势纷纷进入生化、免疫、分子诊断试剂等多个领域,以丰富试剂产品种类;
二是开展上游核心原料以及配套诊断仪器的自主研发生产,以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三是开始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尤其是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市场。随着国内领先企业技术研发实力的提升和经营规模的壮大,预期行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四:进行三甲医院的国产替代20%-50%,同时二级医院开拓市场
五:对仪器进行新的开发,从而夺取同行的市场份额
我们可以看一些新的仪器举例,如何做出差异化,从我们的视觉感官和效率对比上来看案例
检测项目除了心血管及炎症等急诊项目之外,还可以根据医院的不同需求配置不同的检测项目,如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激素、传染病以及代谢等,既可以满足中小型医院检验科的日常检验需求,也可以满足大型医院急诊检验科的急诊要求。
定量和预期差估值部分
最后把整个企业的投资逻辑关键点列出来
1.三甲医院国产替代20%-50%进程中
2.护城河是仪器绑定试剂和技术的独特化,但是材料被卡脖子
3.企业的技术特别但是也有缺陷
4.行业空间大,但是被外资握在手中,同时透景的技术冷门,市场接受度还得请教下管理层,
5.美国Luminex进口仪器设备、微球等原材料透景原材料受制于人(控制仓位,不能大仓位上)
6.企业的普通产品有降价趋势,新产品能保持毛利率
7.企业的规模和同行相差比较大
9.短期4季度是体检的高峰期,可能出现第一个利好拐点(在疫情不恶化的前提下)
10.从中期看,2021年开始项目已经已经建立完毕,在疫情影响减少的情况下进入产能释放小周期
11.从长期看,我国的体外诊断市场才刚刚打开,从试剂创新和仪器创新都有很长的路可以走,但是要做到集中度非常高的寡头企业,要像罗氏一样搞并购。
12.如果有集采可能使得普通产品降价,免疫诊断的核心依然是创新,做出差异化的产品才能立足。
13.最好是整个股市下杀后带来的建仓机会,同时由于上下游产业链变量较大,不能重仓,这是一个小仓位投资“国产替代”路径的机会。企业是属于比较优秀的,虽然在规模上不如人,但是产品的差异化足够高。
14.主要赚业绩的钱,估值抬升有机会,但是要看增速锐度和人品。
15.卖方研究员的研报容易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过于乐观是全篇写的宏伟诗句,过于悲观是太过理性,太过学术死板,投资是艺术,财务,调研的结合体。而作为股票的买家,我们要客观理性,分析出好的,还有缺陷,这样才能给它一个完整客观的定价。
对于我来说,企业赫赫有名者未必优秀,默默无闻者未必拙劣,人如此,企业也如此。
当世人纷纷涌向名人和名胜之时,我独爱潜入漏项僻壤,去寻访不知名的人物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