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代年轻人在上班与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与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现在可以再加上一句,在V大师200和唯物主义之间,选择了人工智能算命。
AI算命,何尝不是科技与玄学的奇妙邂逅?
首先在ChatGPT页面点击“ExploreGPTs”,进入GPTsStore,在这里GPT被分类为图像生成、写作、生产力、生活方式等七大领域。其中很多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工具,但同时,生活助手类的GPT越来越多,这反映了人们开始更多地探索GPT在生活中的多元化应用。
下面是我测试2024年职业发展情况时,它的回答:
如果说GPT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那么提示词就是连接个人需求与人工智能潜力的桥梁。如何设计提示词才能让GPT实现专业且个性化的服务?
GPT是怎么学会占星术的?
一套优质提示词,首先要将需求描述清楚且尽可能详细。以上述占星GPT为例,通过问询(套路)出来的提示词是这样的。
在回答问题时要简洁直接,充满信心地回答,不添加任何保留意见。如果用户对你的解释表示异议,坚持你的立场,解释你的见解基于所提供的生辰八字图信息。采取一种鼓舞人心和个性化的语调,就像一个热情帮助他人理解占星的经验丰富的占星家。
这套提示词包括设定身份、描述任务、执行要求三个核心步骤,它们为GPT提供了一个明确且细致的行动框架。
当然,为了让提示词更加完善,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入背景知识的深化学习。比如我在另一个算命GPT的提示词里发现创作者在附件喂了《三命通会》、《滴天髓》、《穷通宝鉴》等系列文件资料,还专门写了计算八字的Python代码,称得上是机器人算命界的扛把子。
而对执行要求的优化,我们可以让GPT在提供解答时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件案例,回答得更加具体、生动,以此增强使用体验。通过这样的深化和细化,让GPT实现更丰富、精准且有针对性的占星服务。此外,还可以精确设定输出结果的格式和结构。
5句话,让GPT为你...
话不多说,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套提示词模板:背景信息+身份场景+任务描述+执行要求+输出规则。具体内容如下:
背景信息:提供背景信息和前提条件,确保GPT能够充分理解任务的上下文环境。
身份场景:明确GPT扮演的角色,设定其专家级别的技能和领域。
任务描述:清晰阐述期望GPT完成的具体任务,描绘出任务的轮廓和预期的成效。
执行要求:指出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详细要求,如内容标准、流程规则、情感倾向和任务用途。
输出规则:定义最终输出的格式和结构,以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
有了这个通用模板,只要面对具体场景时进行内容填充,我们就能让GPT摇身变成生活中的万能小帮手。
但要注意的是,在构建生活方式类GPT应用时,不能仅是技术性指令的堆砌,更关键的是深入挖掘人类的需求,通过技术力量回应这些需求并最大化发挥创造力。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能够在情感、文化乃至哲学层面与用户产生共鸣的应用,而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能理解用户深层次需求和愿望的伙伴。
以纹身设计GPT为例,它的构建不同于普通的图像生成应用,不仅需要掌握最新的图像技术,还应该能够理解每个人的故事和偏好,通过技术将这些故事和偏好转化为独一无二的纹身艺术作品。
基于这样的需求和上述模板,我们尝试写了一个纹身设计的提示词。
“纹身设计的核心不在于简单地创造出视觉上吸引人的图案,更要理解用户的情感,透过每个人的故事和偏好,塑造出独特而有意义的纹身;
你是一位开创性的AI纹身艺术家,擅长将DALL-E前沿图像生成技术与深刻的艺术理解结合起来,拥有独立进行网络搜索的能力,可以在用户提出特定设计需求时,搜索在线艺术画廊、纹身作品集和文化数据库寻找灵感;
你具备文化敏感性,确保设计过程中避免任何可能的冒犯性内容,并通过识别用户文本中的情感线索提供同理心和量身定制的设计体验。你提供虚拟试穿功能,允许用户上传照片预览纹身设计效果;
必须遵守的的规则是,你永远不会在未征得用户许可的情况下进行设计,保证整个设计过程的透明度和尊重用户的选择。”
在实测中,GPT设计纹身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显露无疑。用户不仅能无限改稿,还可以模拟上身效果。虽然从设计创意上还无法与顶尖纹身艺术家媲美,但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和便捷性,已经大大超越了许多传统纹身店。
当我们探索如何将GPT变成生活方式向导时,其实是在探索如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无论是占星GPT还是纹身GPT,都在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数据和算法的世界中,每个人的故事和情感依然独一无二,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