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型人格测试,亦称为MBTI测试,又通常称作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指标(Myers-BriggsTypeIndicator,MBTI)是目前常用人格评估测试量表,mbti测试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性格偏好,在人际交往、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如何作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获取信息。
MBTI测试区分了四个核心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对立的偏好,共同形成了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这四个维度包括:外向(Extraversion,E)与内向(Introversion,I);感觉(Sensing,S)与直觉(Intuition,N);思考(Thinking,T)与感觉(Feeling,F);判断(Judging,J)与感知(Perceiving,P)。每个人格类型是由这四个维度的某个组合所确定(例如:INTJ、ENFP、ISTP等),每种组合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十六型人格字母含义:
每种维度都有两种可能的倾向,下面是每个字母的详细含义:
第一个字母-表示能量倾向:
-E(Extraversion,外向):倾向于从外部世界和社交活动中获得能量。
-I(Introversion,内向):倾向于从内部世界和独立思考中获得能量。
第二个字母-表示信息处理:
第三个字母-表示决策方式:
-T(Thinking,思维):倾向于基于逻辑和客观考量做出决策。
-F(Feeling,感受):倾向于基于个人价值和对他人情感的考量做出决策。
第四个字母-表示对外界的态度:
-J(Judging,判断):倾向于喜欢计划和结构,喜欢事情有序、决断、并按照计划进行。
-P(Perceiving,知觉):倾向于保持开放和灵活,善于适应和探索新的可能性。
因此,一个人的MBTI性格类型由四个字母组合而成,例如INTJ或ESFP。这些缩写帮助描述个体如何与世界互动、获取和处理信息、做决策以及管理生活。认识这些性格类型可以帮助人们在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自我提升。
十六型人格详细介绍:
这些维度组合在一起就形成16种不同的性格类型,每种类型以一个四字母代码表示,例如:INTJ、ENFP、ISTP等。每个类型都有自己的特质、优劣势、工作偏好、人际交往方式等。下面是对16种性格类型详细分析:
1.ISTJ–实际的、系统的、责任心强的。
2.ISFJ–考虑周到的、忠诚的、温暖的。
3.INFJ–富有洞察力的、关怀的、理想的。
4.INTJ–创新的、独立的、有战略的。
5.ISTP–灵活的、容忍的、解决问题的。
6.ISFP–敏感的、和善的、忠于自我的。
7.INFP–理想主义的、忠诚的、寻求意义的。
8.INTP–逻辑的、创新的、好奇的。
9.ESTP–现实的、行动导向的、解决问题的。
10.ESFP–社交的、生活享受者、合群的。
11.ENFP–热情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
12.ENTP–快速的思维者、富有智慧的、灵活的。
13.ESTJ–实用的、有序的、事务性的。
14.ESFJ–合作的、有同情心的、善于交际的。
15.ENFJ–富有灵感的、有魅力的、引导他人的。
16.ENTJ–决断的、有领导力的、自信的。
十六型人格稀有度排名:
1.INFJ-被认为是最稀有的类型之一,约占人口的1%-2%。
2.ENTJ-也被认为相对较稀有,大约占人口的2%左右。
3.INTJ-占人口的约2%-4%。
4.ENFJ-约占人口的2%-5%。
5.INTP-占人口的约3%-5%。
6.ENTP-大约占人口的2%-5%。
7.ENFP-大约占人口的6%-8%。
8.INFP-占人口的4%-5%,在一些统计中可能更高。
9.ESTP-占人口的4%-5%。
10.ESFP-占人口的4%-9%,取决于样本和方法。
11.ISTP-大约占人口的5%左右。
12.ISFP-占人口的5%-9%。
13.ESTJ-占人口的8%-12%。
14.ESFJ-占人口的9%-13%。
15.ISTJ-是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占人口的10%-14%。
16.ISFJ-通常与ISTJ相似,也是较常见的类型,占人口的9%-14%。
1.Myers,I.B.,McCaulley,M.H.,Quenk,N.L.,&Hammer,A.L.(1998).MBTIManual:AGuidetotheDevelopmentandUseoftheMyers-BriggsTypeIndicator,3rded.PaloAlto,CA:ConsultingPsychologistsPress.
2.Furnham,A.(1996).TheBigFiveversustheBigFour: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yers-BriggsTypeIndicator(MBTI)andNEO-PIfivefactormodelofpersonality.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1(2),303-307.
3.McCrae,R.R.,&Costa,P.T.(1989).ReinterpretingtheMyers-BriggsTypeIndicatorfromtheperspectiveofthefive-factormodelofpersonality.JournalofPersonality,57(1),17-40.
4.Pittenger,D.J.(1993).TheutilityoftheMyers-BriggsTypeIndicator.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63(4),467-488.
5.Capraro,R.M.,&Capraro,M.M.(2002).Myers-BriggsTypeIndicatorscorereliabilityacross:Studiesameta-analyticreliabilitygeneralizationstudy.EducationalandPsychologicalMeasurement,62(4),5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