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主流激光、电机、底盘、无线大功率智能回充核心SLAM算法、动态规则、调度系统、用户友好操作软件
室内外SLAM精准定位助力“最后一公里”
多机调度精准定位安全防护自主充电
低成本、高精度、快响应表面缺陷检测物体位置识别目标识别、分类、计数
同济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RAIL)始于199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方面研究的实验室之一。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不依赖磁导航的全自主智能移动机器人)、仿人机器人、无人驾驶(包括适合各类复杂场景的低速无人驾驶如物流车、巡航车、无人码头等技术)、基于视觉的缺陷检测、3D视觉抓取、视觉/激光/超声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实验室承担过包含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国际合作、上海市科技攻关重大重点在内的系列科研项目,并与著名跨国公司(如三菱电机、西门子、安森美等)和国内工业界(如中车、上汽、华为、振华重工、弘讯科技、科博达等)保持长期的合作和交流的关系。获得过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在内的系列荣誉。仿人机器人连续8年获ROBOCUP标准组冠军,并于2018年获ROBOCUP世界杯季军。
同济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RAIL)始于1990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方面研究的实验室之一。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2D/3D视觉、仿人机器人等方向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
【师者风范,厚德载物】TJArk的主导师陈启军教授,在生活中和蔼可亲,在学术上一丝不苟,其为人师者的风范,厚德载物的人格,得到了广大学子的喜爱与尊敬。他拥有着高尚的人品与师德,经常关心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学习进度和生活状况,当学生遇见难题时,他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解决难题的思维,是深受同学们信赖的良师益友。在科研上,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地保持着高度自律,一丝不苟,以身作则,提倡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均衡发展。陈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学术见解,如灯塔一般指引TJArk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不断前进与拼搏。
【一丝不苟,言传身教】在学术研究上,陈老师一丝不苟,以身作则。为师三十载,陈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高度自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他总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学生难以短期内做到的,他都会亲自上阵,引导、启发学生解决难题。实验室里的同学们经常可以收到陈老师一大早就发来的邮件消息,告知同学们可以去办公室或实验室找他来解决问题。
【重视实践,倡导创新】陈老师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均衡发展,提倡科研态度应当脚踏实地,同时他也鼓励学生们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在学生刚加入实验室,第一次和陈老师畅聊的时候,陈老师会语重心长地教导学生不要过度拘泥于理论,身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多动手,脚踏实地的去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素养。在院长寄语中,陈老师提到:“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脚踏实地又充满魄力,有创新意识又敢于尝试,要勇敢地去闯,既然这是你们最好的时代,就不要错过。”陈启军老师对于TJArk团队的学生工作和学术活动怀有满腔热情,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他是时刻抱有立德树人情怀的优秀导师,是TJArk团队勇于创新屡创佳绩的坚实后盾。
【格物致知,深稽博考】TJArk团队在RoboCup中国公开赛标准平台组荣获8连冠,连续4年进入世界八强,于2018年取得了世界赛季军,是中国队在该组别的最好成绩,入选世界上最好的五支球队。
竞赛团队每年吸收10余名研究生和20余名本科生。竞赛团队每年均有培养出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并有多人荣获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追求卓越学生奖提名奖等荣誉。指导学生发表包括IEEETrans.会刊长文、《自动化学报》、《中国科学》以及《机器人》等杂志论文30余篇。所指导的研究生张彤在硕士期间发表一篇IEEETransactionsonSystems,Man,andCybernetics:Systems长文、JournalofBionicEngineering长文,获2017IEEEIROS大会RoboCup最佳论文提名奖。指导学生士撰写发明专利30余项。竞赛团队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竞赛团队毕业的学生特别受企业的欢迎和肯定。
11月20日,由同济大学新生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主办,新生院济勤学堂承办的“科创迎新,未来擎济”学生科创展示活动电信专场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瑞安楼一楼大厅顺利举办。本科生院院长、新生院院长黄一如老师,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徐迅老师,新生院副院长、本科生院副院长单烨老师,新生院党委副书记、党委学研工部副部长崔莹老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余有灵老师、张南华老师,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殷俊锋老师等校院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由新生院济勤学堂学工主管王凯文老师主持,由黄一如老师、余有灵老师和殷俊锋老师分别致辞。黄老师对电信学子已取得的科创成果表示充分肯定,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创活动,在科创道路上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余老师感谢学校对电信学院创新工作的支持,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各专业同学搭建学习交流和共进的平台。殷老师期待同济学子助力建设一流科创团队,期冀在创新创业的舞台上看到更多同济学子的身影。仪式最后,在场嘉宾齐心聚力,共同启动“科创之球”,拉开了本场展示活动的大幕。
TJArk机器人团队在全场尤为瞩目,刚刚斩获全国八连冠的小机器人们还来不及休息,就在展示场地上为同学们带来趣味横生的表演。小机器人幕后“爸爸妈妈”们在科创之路上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一次又一次捧起了冠军的奖杯。TJArk团队的名字意味着“同济方舟”,承载着同济人独有的热情与理想,他们也将这份执着和坚持传播到活动现场的同学们心中。
在大厅展示环节中,活泼可爱的智能家庭机器人“小七”揽获了众人的芳心。它和新生院的志愿者们一起,在互动中指引同学们集齐现场展台的特色印章,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享受集章的收获感与喜悦感的同时,对于同济学生科创团体的凝聚力、奋斗力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与认识。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在集体留影后,持续近5个小时的科创展示活动圆满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曾经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参加活动的讲解者、志愿者和参观者收获满满,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将继续践行科技自主创新精神,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为建设充满生机的现代科技团体而努力奋斗!
11月12日—11月15日,2020年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公开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由我院陈启军、刘成菊教授指导的同济大学TJArk队在足球机器人标准平台组零封所有对手,以绝对优势再次夺魁,完成了八连冠的创举;在家庭服务机器人标准平台组中第二次参赛,以压倒性的高分轻松卫冕夺冠。
在足球机器人标准平台组比赛中,TJArk以凌厉的进攻和完美的防守零封了所有对手:半决赛对阵郑州大学,上半场伊始便攻破了对方球门,导致对手最终选择弃权;决赛对阵武汉大学,凭借杰出的防守使对手甚至未能成功射门,并最终1:0取胜,实现了该赛事的八连冠。
在家庭服务机器人标准平台组比赛中,TJArk以总分1200分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453分,以压倒性的优势卫冕冠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家庭服务机器人开放平台组一同进行的公开挑战赛中,队员们凭借技术上的优势弥补了硬件上的不足,与诸多高端机器人分庭抗礼,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明年7月,TJArk队还将前往法国波尔多,代表中国参加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赛。在中国赛中,队伍提升了经验和实力,也增强了意志力和凝聚力。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国际赛中,TJArk能继续努力,高水平发挥,取得理想成绩,展现同济人的风采。
2020年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系列活动以“传道授业,怀恩济世”为主题,以弘扬尊师重教、尊重科学的治学精神;抒发热爱导师、热爱专业的真挚情感;传承自强不息、严谨治学的同济精神为目的,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号召,展示我校“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们的风采。本次活动在进行了一系列好导师事迹宣传基础上,开展了网络投票和线上评选环节,结合网络投票和线上展示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终评选出9名“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在教学工作上,陈老师幽默风趣,总是能用相对诙谐易懂的文字来为学生讲解出复杂的知识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他开设的课程《机器人控制与自助系统》,以及许多讲座,多年来深受学生好评,也吸引了大量其他学院、专业的同学前来旁听。陈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课堂教学进程。
在学术研究上,陈老师一丝不苟,以身作则,并且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均衡发展。陈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高度自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他就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他都会亲自上阵,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在指导学生上,陈老师细致入微,为每一位学生从进入实验室到正式开始科研工作都进行了细致的引导。在每位同学进入实验室之初,导师就与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分析了专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实验室的现状与愿景,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对学习和科研方向的意愿,这样的沟通交流让同学们一进入实验室就奠定了对未来科研和学习的信心。
2017年11月7日至11日,第19届中国国际博览会在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工博会的展览面积超过28万平方米,展商超过2500家,专业观众逾15万人次,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工业展览会。
由我院院长陈启军指导、多名学生自主研发的“基于云的多机器人智能协作平台”在此次展览中亮相。该平台创新性地使用了单台控制器同时操控多个机器人的控制方案,同时集成了2D和3D视觉算法,实现了高精度的机器人标定、运动,控制周期达到1毫秒,处于业界领先水平。该平台向大众展示了一个多机器人协作的智能生产过程,演示了3D随机分拣、样品图案识别、模拟雕刻、码垛等多种工艺流程,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赏。
该平台的整套软件算法全由我院学生团队自主研发完成,涵盖了机器人运动控制、轨迹规划、多机协作、视觉检测等多个知识领域,对学科基础知识有极高的要求,研发的目标直接面向于实际的工业需求,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主要研究方向:动作识别,人体骨架,决策树,Kinect,SVIT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深度相机Kinect的人体动作识别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矩形特征,目标检测,多目标跟踪,客流计数,梯度方向直方图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单目俯视的行人检测和跟踪
主要研究方向:轨道交通,永磁同步电机,基波电压,死区补偿,参数在线辨识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轨道交通车辆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示教学习,轨迹生成,单目视觉里程计,深度学习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机器人示教轨迹学习与生成
主要研究方向:无人驾驶,计算机视觉,单目视觉SLAM,自动泊车,架构设计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面向“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驾驶关键算法研究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区块链,联盟链,共识算法,分布式系统,拜占庭容错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联盟型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及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双足行走,脉冲混杂系统,混杂零动态,稳定性分析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双足机器人行走控制与稳定性研究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深度学习和激光SLAM的室内定位与地图构建
主要研究方向:移动机器人SLAM技术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融合激光与视觉感知的室内机器人多维建图与动态定位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模糊控制的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研究与实验验证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开放、机器人轨迹规划及跟踪控制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机器人通用控制系统及规划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机器人通用平台示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强化学习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复杂环境下基于强化学习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视觉SLAM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仿人机器人自定位算法研究及实验验证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轨迹规划,中枢模式发生器(CPG),示教学习,模板匹配,轨迹学习与生成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机器人轨迹的学习与生成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自主导航,避障,强化学习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移动机器人复杂环境下路径规划与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视觉里程计,激光SLAM,激光定位,路径规划,PID控制器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多关节工业串联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及系统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协作机器人,奇异规避,惯性参数辨识,拖动示教,柔顺控制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七自由度协作机器人奇异规避及力控制研究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协作机器人,轨迹规划,动力学建模,碰撞检测,控制系统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七自由度协作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控制器,参数辨识,单目视觉,绝对定位精度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机器人运动控制及参数辨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机器人轨迹学习与生成方法研究及实验验证
主要研究方向:Delta机器人,轨迹规划,参数曲线轨迹,控制系统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Delta机器人高速运动规划设计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定位与建图,ORB特征,闭环检测,词袋模型,图优化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融合ORB闭环检测的激光SLAM研究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六轴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运动学,轨迹规划,仿真示教器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工业串联六轴机器人的控制及其示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双足机器人,仿生控制,步态调制,自适应行走控制,被动行走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仿生机理的双足机器人步态自适应调制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移动机器人,室内动态环境,地图构建,自主定位与导航,定点巡航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移动机器人室内自主定位与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电梯系统,音视频系统,图像处理,行为分析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电梯轿厢双向音视频及行为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多机协同,CODESYS,集中控制,视觉集成,OPC技术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多类型工业机器人协同工作及远程监控
主要研究方向:RGB-D,目标检测,位姿估计,随机分拣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RGB-D图像的三维物体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六轴机器人,控制器架构,运动学,轨迹规划,示教器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工业串联六轴机器人的控制器系统设计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分层CPG,足式机器人,行走控制,环境适应性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分层CPG的足式机器人适应性行走控制
主要研究方向:仿人机器人,鲁棒行走,落脚点补偿,上身姿态控制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仿人机器人落脚点补偿算法设计及实验验证
主要研究方向:绝对精度,运动学标定,单目视觉,分级测量模型,机器视觉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单目视觉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仿人机器人,自平衡技巧,自碰撞避免,鲁棒行走控制,全身运动规划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自平衡技巧在仿人机器人实时运动规划中的研究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视觉,缺陷检测,机器学习,图像处理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产品识别与检测平台研究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控制器,运动学,云平台,Android示教器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机器人云控制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视觉的机器人场景识别
主要研究方向:电梯,物联网,故障诊断,音视频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故障诊断和双向音视频系统
主要研究方向:车辆检测,目标跟踪,Haar分类器,车灯检测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复杂工况下单目视觉车辆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主要研究方向:高速磁浮列车,实时仿真,定位测速,车载控制和诊断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5分区的高速磁浮交通车辆实时仿真系统研制与测试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视觉,交通环境感知,车辆识别,深度学习
博士毕业论文标题:基于机器视觉的交通环境感知技术与工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