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服务计算,软件测试,程序分析
【团队简介】
课题组长期从事服务计算与软件测试方向的研究工作。在服务计算方向,围绕着新型服务软件开发中的适应性、一致性、可靠性等关键问题,在适应性服务组装、服务组装中事务集成与管理、服务软件的测试与调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研制了相应的支撑平台。软件测试方向,长期从事蜕变测试、变异测试、模型驱动测试、基于故障的软件测试等新型软件测试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开发了一系列测试工具。研究工作得到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学者广泛引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等二十余项研究课题。在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IEEETransactionsonComputers、IEEETransactionsonServicesComputing、IEEETransactionsonReliability、ACMTransactionsontheWeb、JournalofSystemsandSoftware、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9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5项,出版译著3部。
课题组拥有长期稳定的科研方向(长期从事软件测试与服务计算方向研究工作,技术积累厚实)、宽松与自由的科研环境(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香港等海内外著名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多次主办学术会议)、亲历亲为的学术指导(每周一次课题组例会,课题组负责人亲自指导研究生)。
课题组培养出博士后1名,研究生40余名,本科生60余人。培养的研究生中,6人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4人次获计通学院“学术之星”称号、8人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20余人次在全国科技竞赛中获奖;培养的本科生中,3名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毕设论文,2名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课题组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均就业于知名IT企业,如微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联想研究院、搜狗等。创新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举措与实践获得北京市2017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课题组负责人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第六届“研师亦友”奖、北京科技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教育奖”等多项教育教学奖励。
【团队成员】
团队负责人:孙昌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软件与安全研究所所长。200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计算机应用学士学位。长期从事软件工程、服务计算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侧重于服务计算、软件测试、程序分析等方向。担任TrustCom2008、RTTSBS2014、UIC2015、CBPM2020(第十届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等国际/全国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担任国际会议IEEESOCA2015、全国服务计算学术会议NCSC2018(第九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研讨会主席,担任2015全国服务软件的测试与分析研讨会、2018全国蜕变测试研讨会等大会主席,担任IEEEICWS2020、COMPSAC2020等软件工程、服务计算领域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120余次。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工委通讯委员。曾在美国普渡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澳大利亚斯文本大学、德国帕德博恩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学术研究与交流。
【突出成果】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航空科学基金等20余项课题;
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研究成果奖6项;
在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IEEETransactionsonComputers,IEEETransactionsonServicesComputing,IEEETransactionsonReliability等软件工程、服务计算领域顶级国际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中国蜕变测试研讨会指导委员会主席,国际蜕变测试研讨会组织者之一。
5篇代表性国际期刊论文:
[1]C.Sun,A.Fu,P.Poon,etal.METRIC+:AMetamorphicRelationIdentificationTechniqueBasedonInputplusOutputDomains.IEEETransactionsonSoftwareEngineering,2019,inpress.
[2]C.Sun,H.Dai,H.Liu,etal.AdaptivePartitionTesting.IEEETransactionsonComputers,2019,68(2):157-169
[3]C.Sun,Y.Zhao,L.Pan,H.Liu,T.Y.Chen.AutomatedTestingofWS-BPELServiceCompositions:AScenario-OrientedApproach.IEEETransactionsonServicesComputing,2018,11(4),616-629.
[4]C.Sun,Y.Shang,M.Aiello.IntegratingTransactionsintoBPELServiceCompositions:AnAspect-basedApproach.ACMTransactionsontheWeb,2015,9(2):9:1-9:31.
[5]C.Sun,E.Khoury,M.Aiello,RequirementsandAProposalforTransactionManagementinService-OrientedSystems.IEEETransactionsonServicesComputing,2011,4(2):167-180.
5篇代表性国际会议论文:
[1]C.Sun,M.Li,J.Jia,J.Han.Constraint-BasedModel-DrivenTestingofWebServicesforBehaviorConformance.Proceedingsof1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ervice-OrientedComputing(ICSOC2018),2018.(CCFB)
[2]C.Sun,J.Jia,H.Liu,X.Zhang.ALightweightProgramDependenceBasedApproachtoConcurrentMutationAnalysis.Proceedingsof42ndIEEEAnnualComputerSoftwareandApplicationsConference(COMPSAC2018),2018.(CCFC)
[3]C.Sun,C.Fan,Z.Wang,etal.dμReg:APath-AwareMutationAnalysisGuidedApproachtoRegressionTesting,ProceedingofAST2017,collocatedwithICSE2017(ICSE为CCFA)
[4]C.Sun,Y.Liu,Z.Wang,etal.μMT:ADataMutationDirectedMetamorphicRelationAcquisitionMethodology,ProceedingofMET2016,collocatedwithICSE2016.(ICSE为CCFA)
[5]C.Sun,etal.MetamorphicTestingforWebServices:FrameworkandaCaseStudy,Proceedingsof9th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ebServices(IEEEICWS2011),pp.283-290.(CCFB)
5篇代表性国内期刊论文:
[1]孙昌爱,郭新玲,张翔宇,陈宗岳.一种基于数据流分析的冗余变异体识别技术.计算机学报,2019,42(1):44-60.
[2]孙昌爱,王真,潘琳.面向WS-BPEL程序的变异测试优化技术.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56(4):895-905.
[3]孙昌爱,张在兴,张鑫.基于可变性模型的可复用与可定制SaaS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学报,2018,29(11):3435-3454.
[4]孙昌爱,王冠.MujavaX:一个支持非均匀分布的变异生成系统.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4):874-881.
[5]孙昌爱,薛铁恒,胡长军.VxBPELEngine:一种变化驱动的适应性服务组装引擎.计算机学报,2013,36(12):2441-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