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芯片龙头寒武纪(688256.SH)上市之后的首次定增宣告落地。此次16.72亿元的定增,吸引了包括财通基金、UBSAG、国泰君安、中金公司、银河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抢筹。截至4月19日收盘,与定增价相比,参与定增机构浮盈超80%。
定增加码高端智能芯片
寒武纪发布的《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显示,此次发行价格为121.10元/股,实际发行数量为1380.6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6.7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为16.49亿元。
公司此前发布的系列公告显示,此次寒武纪的定增之路颇为曲折。2022年6月30日,寒武纪首次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6.5亿元资金;同年9月8日,定增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9月22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审核问询函;11月8日,寒武纪将定增募资总额下调至不超过24.72亿元;11月24日,寒武纪收到上交所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同年12月,“根据有关部门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的审核意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寒武纪将募资总额再次下调至不超过16.72亿元。直至今年4月13日,寒武纪定增宣告落地。
在募资投向方面,根据寒武纪去年12月发布的定增预案,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先进工艺平台芯片项目、稳定工艺平台芯片项目、面向新兴应用场景的通用智能处理器技术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今年3月接受机构调研时,寒武纪表示,上述项目符合公司核心发展战略,是对公司主营业务中的智能芯片产品的进一步演进,需要在云端及边缘端产品线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面向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芯片及加速卡产品,持续提升公司在智能芯片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
谈及本次定增落地对公司的影响,寒武纪表示,定增募资到位后,公司的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将相应增加,财务状况将得到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更趋合理,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增强。而业务结构方面,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业务及产品线将进一步丰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
参与机构浮盈超80%
从参与机构来看,寒武纪此次定增的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8家,包括财通基金、UBSAG(瑞银集团)、国泰君安、中金公司、银河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其中,财通基金获配金额达2.01亿元,位居第一;其次是济南江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获配2亿元;此外,诺德基金和华商基金均获配约1.18亿元,UBSAG和国泰君安分别获配1.15亿元和1.14亿元,中金公司获配9036.25万元。另有多家私募机构参与其中,股份限售期均为6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此次定增的机构已实现大幅盈利。截至4月19日收盘,寒武纪收报221.80元,与定增价121.10元/股相比,浮盈逾80%。
不过,根据此次发布的定增结果,参与定增的资金还有6个月锁定期,机构未来实际获利仍是未知。
AI浪潮或助推高质量发展
浙商证券分析师蒋高振表示,AI芯片是AI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应用蓬勃发展,对上游AI芯片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I新时代有望加速AI芯片成长。
提及公司产品与ChatGPT现象级AI应用的关系,寒武纪在3月份的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的芯片产品依托公司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智能处理器微架构、智能处理器指令集等),对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传统机器学习技术等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较好的普适性。同时,公司可提供能效出色、易于使用的配套系统软件产品,支撑客户便捷地开展智能算法基础研究、开发各类人工智能应用产品。
但持续亏损的业绩,或将成为寒武纪未来发展的最大考验。财报显示,自2017年以来,寒武纪持续亏损。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7.29亿元,同比增长1.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66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41.40%。公司称,主要原因系研发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增长所致。
长途汽车客运行业市场空间受到挤压,部分汽车客运站关闭、客运企业经营困难。
包钢集团勇担稀土应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重大责任,加快推进以稀土为重心的战略转型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63072334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