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北京报道
尽管生成式AI市场的爆发还未给AI公司在业绩上带来明显提振,产业链企业却已经在这波红利中受益。近日,工业富联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该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市场对AI服务器的强劲需求为工业富联带去了大量订单,工业富联AI服务器收入在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长超270%。然而产业大爆发的同时,“分羹”的竞争者也在增加,为了获得更多订单,这些厂商纷纷降价来争夺市场,这也导致玩家们利润微薄,当然也包括工业富联。
这恐怕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行业情况。业内人士表示,好在工业富联相较于其它厂商具备一些优势,比如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也有一定的规模化优势,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仍然有待提升。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工业富联实现营收2660.9亿元,同比增长28.7%;归母净利润为87.4亿元,同比增长22%。
工业富联表示,收入增速加快的原因,在于品牌客户不断增加AI服务器订单。
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应用对云基础设施需求增加,下游AI服务器需求增长强劲。据工业富联财报,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60%,AI服务器占整体服务器营收比重提升至43%,收入同比增长超230%。
工业富联对于AI服务器市场抱有很大的野心。在今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工业富联董事长郑弘孟曾预计,2024年公司AI服务器达全球市场份额的40%。
《华夏时报》记者就当前该公司AI服务器在全球市场的占比采访了工业富联,截至发稿,对方未给出回复。
AI服务器市场竞争加剧
自2023年生成式AI产业爆发以来,大模型产品迭代如火如荼,并带动算力需求持续成长,各家厂商不断扩增资本支出布建AI算力及企业生成式AI模型落地,使AI训练及推理服务器需求持续成长。
据Trendforce研究报告,2024年大型云服务商及品牌客户等对于AI服务器的需求未歇,预计2024年AI服务器全年出货量达167万台,年增长率达41.5%。
除了工业富联,其它服务器厂商也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浪潮信息此前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以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亿元—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56%—107.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扭亏为盈。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AI服务器的强劲需求带动下,工业富联云计算业务的收入跃升至公司第一,这块业务也是工业富联毛利率最低的业务,2023年仅为5.08%,而其它两大业务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工业互联网的毛利率分别为9.8%和49.81%。
GKURC产经智库首席分析师丁少将就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AI服务器毛利率偏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生成式AI的爆火,AI服务器市场竞争激烈,不少服务厂商压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盈利空间下降;二是这些厂商在研发投入上加大力度,一些上游的核心器件,比如AI芯片,价格非常高,就推高了它们的成本。”
丁少将认为,在与其它厂商的竞争中,工业富联的优势在于拥有成熟的客户资源,经济支撑能力较强,也有一定的规模化优势,与上游企业联系比较紧密,而劣势就是品牌议价能力还有待提高,核心技术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AI成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
除了云计算服务业务,工业富联旗下另外两大业务也受益于AI,尤其是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
2023年,受通货膨胀与升息影响,全球终端需求放缓,电信营运商纷纷调整策略,工业富联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收入下滑5.81%。
而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工业富联称,公司在上半年继续以AI技术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聚焦自动化、机器人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四化融合”,通过工业互联网业务对外输出科技服务,已服务国内超过200家企业客户,涵盖10大行业,规模化推广之路进一步提速。截至2023年末,全球共有153座“灯塔工厂”,其中中国有62座灯塔工厂,工业富联参与建成了9座。
至于工业互联网的具体收入情况,工业富联并未在半年报中披露。
可以看出,AI对于工业富联旗下业务的提振作用是比较明显的。该公司也在公告中表示,未来将紧抓数字经济与AI发展机遇,完善全球产能布局,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更好地满足客户在新产品开发、快速量产、全球交付等方面的需求,巩固“双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