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十大经典爱情故事——4、拿破仑和约瑟芬,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小英暖半甜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4.拿破仑和约瑟芬
1796年初,27岁的拿破仑,在巴黎邂逅了约瑟芬?德?博阿尔内德。
约瑟芬是一位33岁的富家遗孀。她仪态万方,风姿曼妙、浑身散发着成熟妇人特有的迷人风韵,如一颗丰润、饱满的草莓果,深深吸引了貌不惊人、瘦弱矮小的拿破仑。而善解人意的约瑟芬,则夸奖拿破仑“将来定是个伟大的将军”。两个人一见倾心。拿破仑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表现出“几乎达到了发狂地步的强烈的爱情”,决心要和她厮守终身。3个月后,拿破仑
与约瑟芬结婚了。
婚后不过48小时,拿破仑奉命指挥意大利军队摆脱奥地利统治,约瑟芬则留在了巴黎。远征的拿破仑非常想念他“心中的女神”。他每天趴在战壕里给爱妻写信:“你使我整个身心都注满了对你的爱,这种爱夺去了我的理智———我会离开军队,奔回巴黎,拜倒在你的脚下。”“我没有一刻不在注视着你的照片,没有一刻不在你的照片上印满我的吻。”
拿破仑不断地写信,每天一信,并请求约瑟芬前来相聚。然而,他寄出去的“无尽相思和万般爱恋”,却石沉大海,有去无回。约瑟芬总是拒绝,甚至极少回信。任拿破仑在信中苦苦哀求:“你明明知道你的信能带给我何等的快乐,但你却不肯草草地写上六行字给我……我因没有你的信而坐立不安。”
1804年5月,拿破仑被拥戴为法兰西帝国第一任皇帝,他邀请教皇给他加冕。此时的约瑟芬悄悄找到教皇,向他诉说了自己对婚姻的担忧。她恳请教皇出面干预,使她的婚姻有所保障,使她自己能够成为法兰西帝国的皇后。典礼当天,皇帝拿破仑穿着红色天鹅绒上衣,身披绣花披风,戴着镶嵌钻石的勋章。约瑟芬满面春风,款款有致,惹人喜爱。她身穿一袭华丽的白缎长袍,头戴名贵珍珠钻石镶嵌的皇后桂冠,如愿以偿。
可是,不久,拿破仑封闭了他和这位皇后卧室之间的通道。1809年,他在杜伊勒里宫的内厅,以政治和国家需要为由,要求结束这一段婚姻。他走近约瑟芬,拿起她的手按在自己胸口,凝视片刻说:“我亲爱的约瑟芬!你知道我爱过你,我在人世得到的仅有的幸福时刻,都是你一人赐给的。但是,我的命运要高过我的意志,我最珍贵的爱情必须让位给法国的利益。”约瑟芬倒在地上,伤心地哭泣……同年12月16日,拿破仑与约瑟芬正式离婚。
离婚后,历史仿佛走了一个轮回。约瑟芬独居在马尔梅松,每天惟一的精神寄托,就是不断地给拿破仑写信,表明自己有多么爱他、多么思念他。然而,拿破仑回答她的,则是她昔日给予他的冷淡和冷漠。约瑟芬在信中写道:“我知道自己是怀着非常痛苦的心情写这些信的,痛苦的原因是从你那里我没有收到哪怕一个字。”真是满纸痛苦言,一腔伤心泪。可当初的不珍惜、当初的背叛,错过了,失去了,注定是“此情只能成追忆”的落寞和悲哀。
01
万历四十八年(1620),商府有女初长成。商景兰,字媚生,吏部尚书商周祚的长女。这一年,她十六岁,秀外慧中,已是当地颇有名的闺秀诗人。
《美人春睡》
倦落银钿七宝床,流苏帐暖麝兰香。
花魂颠倒方无主,最苦鸡声促晓光。
七宝床,流苏帐,麝兰香,都是闺中景物,贵族少女商景兰待字闺中时,也难免有寻常女儿之态,在旖旎又有些单调的闺阁时光中,时时沉湎于爱情幻想,想象未来夫君的模样。
商家长辈已为商景兰物色好了未来夫君的人选,即年长她两岁的祁彪佳。祁氏来自绍兴山阴梅墅的仕宦之家祁家,此家族亦为当地望族,与商府可谓门当户对。祁彪佳本人风姿儒雅,时谓“少年美姿容”,又才华横溢,聪颖过人,17岁便在浙江乡试中,一举高中为举人。
才子佳人,又都来自书香门第,相同的阶层,近似的爱好,种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使这对小夫妻婚后毫无沟通障碍,相反“闺门相随”,琴瑟和鸣,不久便获得了时人“金童玉女”的赞誉。应也是新婚生活让祁彪佳的身心无比安稳,雍容闲适,所以状态极佳,不久天启二年(1622)的科考中,他高中三甲进士。
从此,祁彪佳步入仕途,开始了自己的宦海生涯,辗转各地为官,官职亦随着朝廷政治风向的变幻,时起时落。大多数时候,商景兰都伴其左右。每有闲暇,夫妻俩一起出游,登山望月,临轩戏水,斗诗煮茶,尽享清欢。凡此种种,夫妻生活的温馨日常都被祁彪佳写进了日记中。
随着婚姻生活的展开,夫妻俩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儿女们的陆续加入,家庭生活愈发丰富热闹。终其一生,祁彪佳都未纳妾,他的孩子们都为商景兰所出。这在他所属的阶层,是极为罕见的。仅从这一点,便可推测出夫妻俩的伉俪情深。
婚后第十五年,祁彪佳携妻外出游历,偶然发现了一个叫寓山的地方,夫妻俩对此地一见倾心,计划在此修建一所园子。经过三年呕心沥血的精心打造,寓园终于完工,该园倾注了祁彪佳毕生的美学追求以及他对生活对爱的美好愿景。因此寓园一经人知,便立即受到文化界人士的追捧,与名士钱谦益的拂水山庄、吴伟业的梅村别墅、张岱祖上的砎园等一道成为驰名江南的名园。
寓园第一次的开园日,选在了商景兰的生日这天。寓园高朋满座,烟花璀璨,丝竹之音响彻夜空。梨园女子那清丽婉转的嗓音,吟唱着那个时代最后的繁华和商景兰夫妻俩神仙眷侣般的美满爱情。想象当时的情形,当商景兰在锦绣无端的热闹中捕捉到丈夫的眼睛,此时两人虽已成婚近二十载,祁彪佳看妻子的目光依旧深挚和暖,俨然新婚之初。
此时商景兰不过三十出头,为人妻,为人母,现在又是寓园的女主人。在她能想见的未来,生日夜的寓园雅集,当是今后余生的日常。如若她曾在心中许下了生日愿望,那无疑是:与祁彪佳厮守寓园,携手到老。
这一年是1638年,距大明王朝的覆顶之灾仅六年之遥。
02
1644年正月,正是俗话所言“新年新气象”的时节,大明王朝的气数却已走到了尽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正月初八,他挥师渡黄河,出兵北京,两个多月后,兵临紫禁城。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身殉社稷。王朝二百七十六年国祚至此结束。
王朝最后几年,朝政乌烟瘴气,腐坏之极,祁彪佳不愿与尸位素餐者为伍,数度告假回乡,与商景兰隐居寓园,过着“与内子闲坐梅花船”这般不问世事的生活。他原本也以为自己的悠悠余生就在这寓园雅集中了,可当他获知崇祯帝以身殉国这一消息时,儒家传统深入他骨血的君臣之道,再不能令他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份偷来的“岁月静好”了。
此时,南京临时政府弘光朝廷已经建立,誓在齐聚人心,挥师北伐。祁彪佳在出山为弘光朝廷效力和隐居乡里两者间“彷徨彻夜”,最终,臣子之道战胜了他对妻儿的依恋,他决意入朝。商景兰虽然心中万分不舍和不安,但男人自有男人的担当,她也只能强咽这份牵挂。
王朝巨轮已没,临时组建的弘光朝廷人员参差,不过一帮乌合之众,祁彪佳目睹各种官场现形记,灰心、失望,愤懑交织。1645年初夏,满洲铁骑一路南下,攻破南京,弘光朝廷鸟兽散。大明前朝旧臣,有的选择继续战斗,有的选择隐居,有的选择追随新朝。依祁彪佳的内心,他无疑想选择隐居,毕竟寓园和妻儿才是他毕生心之所系。但新王朝容不下他这个简单的梦想。
六月下旬,清朝下诏,征祁彪佳等人入朝就职,局势一下变得危殆。如若抗旨,势必牵连祁氏满门,可做一个变节者,投靠新朝,祁彪佳誓难从命。数日来,祁彪佳思前想后、焦灼无比,他眷念妻儿,眷念寓园风月和这人世间的美好,但最终,他只有一个方法来保全他所珍视的一切,那便是:死。
自与贤妻结发之后,未尝有一恶语相加,即仰事俯育,莫不和蔼周祥。如汝贤淑,真世所罕有也。我不幸值此变故,至于分手,实为痛心,但为臣尽忠,不得不尔。贤妻须万分节爱忍痛,勉自调理,使身体强健,可以区处家事,训诲子孙,不堕祁氏一门,则我虽死犹生矣……
作为丈夫,祁彪佳所有的不舍和无奈,都写进了这封《别妻室书》。他还在遗言里絮絮交代了许多家务琐细的处理,他深知他死后,商景兰将作为未亡人独存于这乱世,独撑祁家门户,独自抚育他们的儿女,他深知他将人生绝大的痛苦留给了妻子,但,为保家族平安,为保自己一世清誉,他,不得不死。
这年闰六月初五,祁彪佳自沉于寓园湖中。
《悼亡》(其一)
商景兰
公自成千古,吾犹恋一生。
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
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
存望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作为祁氏未亡人,这是商景兰在江南遗民群体中享誉最高的一首诗。祁公舍生守节,以身殉明,这种富有政治象征的死亡,不再只是祁氏家门的事,所以商景兰在表达自己的哀痛时,必须斟字酌句,拿捏好分寸,维护亡夫的政治形象。
可在那样的朝代更迭的乱世,有多少男人像祁公这样被迫守节自裁,留下商景兰这样的女人,独立撑持家族的绵延。谁能够留意她们的伤痛呢?
“公自成千古”、“君臣原大节”,这是祁彪佳的人生写照,而商景兰的只能是“吾犹恋一生”、“儿女亦人情”,在儒家传统的观照中,这两种境界无疑是前者宏大后者微末。但当商景兰在诗中将这一大一小两种境界并置,她流露出的情绪不止有伤痛,也有一份不合时宜的悲愤。
03
亡者已逝,生者既然必须活着,就当尽力追寻活着的意义,只是从此以后,忧伤将会是商景兰余生的底色。少女时代《美人春睡》那般娇憨无忧的闺阁女儿情态,已埋进过去时光,经历命运与时代的拨弄,她历尽沧桑,成为独撑门户、不敢倒下的祁氏未亡人。
《中秋泛舟(其一)》
秋光何事月朦胧,玉露澄澄散碧空。
野外香飘丹桂影,芙蓉分出满江红。
光阴流逝,中秋月圆,丝毫不会为人间悲欢所动。经过二十五年美好得像幻梦的婚姻生活,商静兰从此要开始适应每一个没有祁彪佳的中秋。
月光朦胧,玉露澄空,皎皎月色下,桂树树影婆娑,桂香馥郁热烈,芙蓉花色浓艳,满满地铺在湖面,连湖水也被映照得红光潋滟,有一种“满江红”的喜庆,可这天地万物的没心没肺,只能越发衬托出诗人的孤凄心境。
斯人已逝,天人相隔,人间再也不会有团圆。
《过河渚登幻影楼哭夫子》
久厌尘嚣避世荣,一丘恬淡寄余生。
当时同调人何处,今夕伤怀泪独倾。
几负竹窗清月影,更惭花坞绕莺声。
岂知共结烟霞志,总付千秋别鹤情。
祁彪佳离开的日子里,商景兰主持中馈,敬老抚幼,尽全力履行着亡夫的托付。在日常操劳之余,她还会精心打理寓园,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的景致,都是祁彪佳生前精心设计,凝结着亡夫的心血,她舍不得让它们就此荒芜。
可即便她坚强如斯,在人前强颜欢笑,每当独处,独自面对寓园中他们曾携手共度美好时光的那些景致,内心仍会被孤清吞噬。竹窗月影,花坞莺声,如今都只能伴她在朦胧泪光中独自入眠。
大梦三生,一朝梦醒,余生只剩回忆与苍凉。
十年的苦苦撑持后,商家儿女均已成人,陆续成家,再生儿育女,变成蓬蓬勃勃一大家子,商景兰作为寡母独育二子四女的艰难已经远去了。作为一家之长,她成了远近受人尊重的商夫人。
顺治十一年(1654)十月,值商景兰五十岁生日,儿女们为感念母亲多年来的辛劳,在寓园为她举办了生日宴会。佳客云集,熙来攘往,彩衣纷纭,灯笼高悬,丝竹之音响彻寓园上空,这大约是祁彪佳离开这些年后寓园第一次举行如此盛大的宴会。商景兰在长诗《五十自叙》的前半部分,细述了这种盛况,但此时此刻,她别有一番情怀。
《五十自叙(节选)》
凤凰不得偶,孤莺久无色。
连理一以分,清池难比翼。
不见日月颓,山川皆改易。
……
行乐虽及时,避难须俭德。
我家忠孝门,举动为世则。
行当立清标,繁华非所识。
事事法先型,处身如安宅。
读书成大儒,我复何促剌。
在儿女们,他们是要通过这种仪式表达他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但看在商景兰眼里,眼前的这些繁华、热闹与当年何其相似,只是人丛中再也没有丈夫的目光追随着她,可她知道,丈夫一直在天上看着她。这些年来,她谨守门户,护长爱幼,完成了丈夫的遗愿,《五十自叙》中,处处充盈着长者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却也有万千感慨,她知道自己是可以有几分骄傲的,因为她功德圆满了。
04
可是命运的拨弄并未就此停歇。
接下来的二十余年中,商景兰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相继离世。在送走丈夫十数年后,商景兰又一次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惨剧,以至她忍不住发出“未亡人不幸至此”的泣血之喟。
幸好还有寓园。守着寓园,成了商景兰最后的心灵慰藉。
在撑持门户、主持中馈的这几十年中,商景兰利用闲暇,以寓园为中心,以夫家、娘家的女眷为主,逐渐营造出了自己的文学部落。这些热爱诗词的女性中,许多都与商景兰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
为了缓和内心的悲痛,与命运和解,她们纷纷走向了文学,在每一个孤清的漫漫长夜,用诗词为自己疗愈。
现在,她们集结在寓园,填词作赋,吟咏人间草木,四季流转,春雨冬雪,还有她们的逝水年华。
但这个文学圈并不是封闭的,不是一群忧伤女性的顾影自怜。多年来,商景兰不停在寓园举办各类诗歌雅宴,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学爱好者,不论男女。
《赠闺塾师黄媛介》
门锁蓬莱十载居,何期千里觏云裾。
才华直接班姬后,风雅平欺左氏余。
八体临池争幼妇,千言作赋拟相如。
今朝把臂怜同调,始信当年女校书。
明末著名的女诗人黄媛介,一生都在巡游的路上,她依靠做闺塾师、写诗卖画来养家糊口。某一年,她来到了寓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商景兰在诗中对她的才华、勇气和“男性化的自由”,给予了激赏。这份欣赏中或也藏有几分遗憾,她的一生从寓园的童话开始,却也终生囿于这份童话,困守寓园,从来不曾有机会像黄媛介,访名山大川,交八方朋友,来去自由。
但,也只能遗憾而已。在那个改天换地的动荡时代,能活下来已是万分艰难的事,谁又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1676年,商景兰去世,享年72岁。寓园的景致再没人来打理,那些诗词雅宴也没人来主持,寓园就此荒芜。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一切,那些美好的、伤痛的、遗憾的故事,慢慢消逝在苍茫的时光隧道中。
-作者-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
无关物质,无关流言,无关世俗。
“爱情天梯”的由来
山顶之上,高峰耸立。
突如其来的一道声音,夹杂着和蔼笑意,几名探险队员却被吓得差点滚下山梯。
2001年,深秋。
几名探险队员在山路尽头看到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在这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里,竟然有人居住。
他们几乎与世隔绝,山下时代更替,浑然不知。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陶渊明先生笔下那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就是刘国江和徐朝清。
这对夫妻来自中国重庆,已经在深山老林里生活了几十年。
探险队员在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大为震撼。
随后把故事带下了山,并且给登山的阶梯起了一个浪漫又贴切的名字:爱情天梯。
我看一眼就觉得会弄脏了她
随着探险队员的描述,时光仿佛也跟着回溯到了20世纪。
一个是懵懂无知的小孩,一个是含羞待嫁的少女。
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就这么碰面了。
当时村子里有一个习俗,掉了门牙的孩子,只要有新娘子在嘴里摸一摸,便能长出新牙。
那天村子里张灯结彩,有新娘要出嫁。
年幼的刘国江一路跟随着花轿,眼巴巴地看着新娘,希望她能让他的牙齿重新长出来。
当花轿前的布帘拉开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娇羞精致的面容,一双大大的眼睛,令刘国江瞬间呆住。
词汇量还很贫瘠的他,不知道如何赞美一个姑娘,只是傻愣愣地看着她。
这一眼,便是永恒。
新娘正是徐朝清,那天是她的大喜之日。
当年那惊鸿一瞥,令男儿久久难以忘怀。
刘国江说:“那时候小,没别的意思,只觉得她尊贵,我看一眼就觉得会弄脏了她。”
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后来,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村里人问起长大后想娶什么样的媳妇儿。
刘国江脑子里闪过徐朝清的面容,几乎是下意识地说:“徐姑姑那样的人儿!”
直到那个时候,他才懂得了什么叫生不逢时。
暗恋是一个人的心理独白。
徐朝清已为人妻,哪怕心里再喜欢,刘国江也只能把这份爱恋偷偷藏起来,默默守候。
大概是缘分天注定,10年后,两人又一次发生了交集。
我要娶你!
10年后,徐朝清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
丈夫患急性脑膜炎去世,她一下子成了寡妇,独自带着4个孩子,最大的9岁,最小的才1岁。
10年时光,刘国江从懵懂无知的孩童逐渐长成了健壮有力的青年。
徐朝清有多困难,他都看在眼底,想帮她,却又胆怯。
他不怕被拒绝,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是害怕,她会因此遭受流言蜚语。
这件事就这么缓了下来。
一天傍晚,徐朝清背着孩子去打水,结果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即将溺水。
刘国江家就在河边,闻讯什么也顾不得,果断跳进河里救起了徐朝清母子。
年少的情愫哪能忍得住,之后,刘国江便常常上门帮徐朝清做些体力活。
一晃3年,流言还是传遍了整个村子。
1956年8月那天,刘国江在街上碰到徐朝清。
他想要上前搭话,谁知徐朝清看到他却躲躲闪闪,丢下了句“寡妇门前是非多”就跑走了。
那个年代还比较传统,村里传什么的都有,徐朝清已为人母,刘国江还20岁不到,所有人都在想,他们怎么可能呢?
可爱情,往往就是这般没道理。
最后,刘国江还是向徐朝清告白了,望着眼前这个明媚的女子,他语气坚定地说:“我要娶你!”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人发现徐朝清和她4个孩子不见了,一同消失的,还有19岁的刘国江。
爱可包容万物,只要是他,风餐露宿也不惧。
你是人间四月天
从此之后,他们躲进了大山里。
那些世俗纷扰都离他们远去,世界里只剩下山清水秀,清澈透亮。
没有住的地方,他们就去住山洞;带来的粮食很快吃完,刘国江就到河里去捕鱼,徐朝清则去挖野菜。
他们在山林里摘野核桃、野枣,把木浆树叶摘下晒干,磨成面粉。
有一天,刘国江在树上发现了一个蜂窝。
他受了启发,开始自己养蜜蜂,酿蜂蜜卖钱。
他们还在房前屋后开辟了几块菜园,分别种上土豆、红薯、玉米。
很快,小两口又添了4个爱情结晶,一大家子就这样在山水林间相依为命,悠然自得。
但他们也有遇上挫折的时候,面对暴风疾雨,刘国江和徐朝清从未想过放弃,而是在艰苦中寻找乐趣。
随着岁月流逝,妻子腿脚渐渐变得不甚利索,有一次下山被绊倒,摔得浑身是伤。
刘国江看得心疼又自责,为了让妻子出行安全,他决心开凿出一条道路。
从年少到壮年,再从壮年到迟暮,山河不变,他爱妻子的心也从未改变。
刘国江坚持了整整50年,铁锨凿烂了20多把。
终于凿出来一条6208级的天梯,也就是后世人们所称的“爱情天梯”。
每次修完楼梯回到家中,徐朝清都会摸着刘国江的手。
看着丈夫手上大大小小的伤疤,摸着他厚重粗糙的老茧,徐朝清心里疼到落泪,可刘国江却一笑而过。
他心尖上的人啊,她值得这世间所有的美好,世间万物除了她,都是微不足道的事。
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徐朝清说:“我心疼他,可他总是说,路修好了,我出山就方便了;其实,我一辈子也没出过几次山。”
就像林徽因所说的那句:“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无关世俗,只要他在,处处都是暖阳。
“爱情天梯”终成绝唱
岁月悠悠,儿女们逐渐长大,下山成了家。
而刘国江和徐朝清依然相守在自己的世界里。
日出而作,累了、倦了,老两口就依偎在山顶上看夕阳。
天不遂人意,令徐朝清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爱了她一辈子的小伙子竟然会先离她而去。
2007年12月7日凌晨,刘国江像往常一样看庄稼,回到家后突然就倒下了。
徐朝清急忙摇晃着老伴的身体,大喊:“小伙子,啷个了?快起来啊!”
可刘国江再没有回应她。
黑暗之中,年过八旬的徐朝清不顾身体和大雨滂沱,拿着手电筒就冲下了山。
湿滑长满青苔的天梯上,即便摔倒也不畏缩,浑身沾满了泥泞,这是她第一次独自走下6000多级阶梯。
“以前啊,都是他牵着我的手,扶我下山。
“要不,他下山办事,我在家里等他,他从不放心我一个人走山路。”
在经历了6天的抢救后,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刘国江与世长辞。
弥留之际,他摸了摸老伴的手,两只同样布满老茧的手掌,紧紧交叠在一起。
徐朝清把证书、铁锹、铁锤等爱情的见证放在了两人身边,刘国江离开时,唇边是泛着笑的。
有种爱情,无需言语,一个眼神,甚至是一个举动,就能明白对方所想。
安葬过后,儿子想要接她到山下的家居住,徐朝清拒绝了。
对于她来说,这山间的土房子才是她的根,这里承载着她和刘国江的点点滴滴,一生所有的美好都在这里,又怎么会舍得离他而去。
5年后,在无边思念中沉沦的徐朝清,终于能够随着丈夫离去了。
子女按照她的遗愿,将她葬在相爱了一辈子的老伴刘国江的身旁。
自此,“爱情天梯”终成绝唱。
爱的力量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世人都在歌颂爱情天梯,无愧是旷世绝恋,可让我们感动的难道只是这6000多级的天梯吗?
不全是吧,真正让人感动的是刘国江炽热的爱,以及徐朝清对他的那份纯粹。
就像歌曲《天梯》里的一句歌词:“竭力也要为爱尽瘁,抱紧一生未觉累。”
爱情的力量,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它根植在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只要心中有爱,内心就会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这股力量驱使着我们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