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分别是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他们神机妙算,又是否能算出自己的结局呢?(迷信内容千万不可相信,本文只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大家看看就好。)
袁天罡:袁天罡能力有多强?不仅宰相、太子曾请他算卦,就连唐太宗李世民还专门聘请他为国师,请他答疑解惑。
但算卦太准常常也会招来杀身之祸。据野史记载贞观年间,袁天罡曾受邀为李治算卦。袁天罡经过一番严谨的占卜之后,答曰:“观其气,呈龙虎之象。”
通俗一点,即李治是未来的天子。这件事被李治的政敌李泰知道后,李泰十分生气,认为他在妖言惑众,便想除掉袁天罡。
不过袁天罡应早已预感到如果自己不远离朝廷,必将卷入政治斗争。不久就以年老为由,递交辞呈。李世民便让他担任四川火井县(即袁天罡老家)的县令。
据史书记载,在袁天罡准备动身时,宰相高士廉曾问袁天罡:“你为他人算卦如此准确,那你可曾算过自己的仕途?”袁天罡答道:“仆及夏四月,数既尽。”
而这位高人人生的最后一卦也十分准确。公元635年农历4月,袁天罡在火井县县令任期内去世。
袁天罡最为出名的是称骨算命法,并不是说真的把人拆开称一下。而是根据你的生辰八字,配备有特定的重量。然后根据这些重量,对应具体的命格。他把人的命运分为51种,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
(这种说法是迷信,大家听听就好,千万不要相信)
李淳风:李淳风一生最有名的战绩应当是成功预测武则天篡位、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又因他和袁天罡私交甚好,因此有人说他们是师徒关系,而也有人认为他们有同窗之谊。正是这样一位传奇大师,死因却一直是个谜。
据史书记载,公元670年,李淳风二次担任太史令,但不久之后便毫无预兆的突然去世。一代大师突然羽化,官方又没正面给出原因,因此在民间,百姓们心中有自己的一个解释。
其一,李世民驾崩于公元649年,而李淳风却死于公元670年。这之间相差了19年,李世民又如何毒酒赐死他呢?
其二,就算李淳风是李治奉李世民遗旨,因害怕李淳风泄露“武则天篡位”这一天机,而将他赐死,那么李世民为何不在占卜结束后立即将其赐死,反而要等19年?
其三,如果李淳风真的有如此强大的预言能力,又怎会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他可能是因为过度劳累而猝死。李淳风二次担任太史令时已经68岁高龄了。
而太史令的工作并不轻松,不仅仅负责占卜、天文,还要负责编写史书和制定国家历法。如此繁琐的工作,这位高龄的脑力劳动者因此而猝死倒也不无道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李淳风和袁天罡合作了一本《推背图》。据说两人合力把未来推算到了2000年之后,还是李淳风推了一下袁天罡的背告诉他:天机不可泄露,赶紧回去休息吧。因此拆了这个名字。
刘伯温:提及神机妙算,最先闪过脑海的一定是诸葛亮,除此以外,便是刘伯温。不过这神算刘伯温下场可就凄凉多了。
正史上说他是患病去世。患病不假,但是死因和当时正主朱元璋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就是朱元璋借刀杀人、兔死狗烹。
刘伯温患病,朱元璋派遣胡惟庸去探病,并带上御医诊断。御医开了药方,刘伯温服用之后更加病重,痛苦不堪。于是他婉言禀告朱元璋此事,结果朱元璋只是说让他安心养病这样的无关痛痒的话。
病情加重,自知时日不多,嘱托儿子的话也非常无奈。他表示本想写将自己的心得完全献给圣上,可惜胡惟庸当道,写了也是惘然。
刘伯温让他儿子在胡惟庸等人覆灭时,再将其临终遗言禀告圣上,真是可怜老臣的一番苦心。在明朝最困难的时候,刘伯温受命并创下辉煌。待到国家繁荣昌盛之时,却是他的死期。
据说刘伯温临死之前要吃一口烧饼,原来是朱元璋曾经诓骗他,想从他口中得知明朝是否可以千秋万代。于是就把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在碗下面,假装问刘伯温下面是什么?
刘伯温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朱元璋一看刘伯温如此神奇,于是继续问道:大明江山可以存在多久?这个问题不想回答,一不小心就是人头落地。
不过刘伯温很聪明,说了一句万子万孙。毕竟这种几百年之后的事情,朱元璋还在不在都是另说了,有再多子孙后代都和他没关系了。
不过很多人都说朱元璋杀了刘伯温,所以刘伯温在临死之前要吃一口烧饼。想在这烧饼上咬一口,破掉朱元璋的百年基业。因此才有了临死之前最后一个烧饼的故事。不过怎么看都像是野史,而且迷信内容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