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24年8月入围人文社科原创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新晨》杂志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历史
《这样读〈左传〉》(全4册)
龙镇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单小海
内容简介:龙镇,男,1975年生,湖南醴陵人,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现居广州。爱历史,爱八卦,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记录中寻找内在的逻辑关系,还原历史真相。出版有《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卷,读客公司出版,再版更名为《春秋战国真有趣》)。
本套书特别收录:清宣统年间石印插图近40幅;经典入画,画释经典,将古画与经典解读完美结合;研读《左传》原文,品鉴全文解读,体悟经典里的春秋故事。
梁启超先生说,“《左传》一书,内容极丰富、极复杂,作史料读之,可谓最有价值而且有趣味”。《左传》涉及内容广博,史实、军制、赋税、宗法制、古代地理、礼制等。
作为《春秋》的权威解读本,《左传》在中国流传两千余年,历来是儒家学子重点研读的对象,也可以说是古代公务员考试的必读书目。《左传》叙事简洁,文字优美,逻辑清晰,立场鲜明,既有史学价值,也有文学价值,更有思想价值。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左传》过于晦涩,即便是逐句翻译,也很难完全理解。
《这样读<左传>》,对《左传》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不仅对原文进行了通俗生动的解读,对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还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历史背后的逻辑。本书旨在架起一座桥梁,让现代人能够读懂、读通、读透《左传》,了解春秋历史,领会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人生观、政治观和价值观。作品轻松有趣,扎实有力。
《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
阎晶明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提名评委:潘凯雄
内容简介: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批评的策略》《独白与对话》《我愿小说气势如虹》《鲁迅还在》《鲁迅与陈西滢》《须仰视才见:从五四到鲁迅》《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这样的鲁迅》《读与思》等十余部。编选出版《鲁迅箴言新编》《鲁迅演讲集》等。
《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为阎晶明“鲁迅研究”系列又一部力作。著者以严谨考据与散文笔法交融的独特风格,从“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这一独特视角切入,聚焦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陈赓、瞿秋白、方志敏等中国共产党人和鲁迅的多方面交往或交集,体现出“神交”的呼应与境界,升华为“同怀”的相知与相通。从一个重要侧面突显鲁迅的精神品格,鲁迅在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对鲁迅的信赖、对鲁迅形象的维护、对鲁迅作品的熟稔。
本书既是鲁迅研究和党史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有助于读者管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风云跌宕和人性光辉。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英国王权》
高全喜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4年8月
提名评委:萧三郎
内容简介:为什么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八世、理查三世等是强有力的君主形象?为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麦克白会生出弑君篡权的野心?为什么胖老头儿福斯塔夫会成为莎翁戏剧乃至英国文学史中最受喜爱的经典形象之一?……
莎士比亚塑造了一系列或理想或邪恶的君主形象、创造了福斯塔夫等具有英国民族性和人民性的经典角色,把《大宪章》的签署、英法百年战争、两大家族的玫瑰战争、都铎王朝的成立等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融入了历史剧中,用绝妙的政治想象力勾勒出了英国王权演化的政治逻辑。
本书以莎士比亚历史剧为切入口,融文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重新审视英国王权从君权神授、王者尊崇到王在法下的变迁过程,为理解英国政治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同时也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欧洲现代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为什么英国会朝着宪政主义的方向发展?
一边阅读文学与哲理融为一体的莎士比亚历史剧,一边了解英国王权在各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演化过程,相信这是一场带有思考挑战的阅读之旅。
《万里向安西:出土文献与唐代西北经略研究》
刘子凡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6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刘子凡,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隋唐五代十国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青年人才“培远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点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交融与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唐朝倾国力以西顾,重视西北的开拓与经营。这不仅是形塑唐代国家强盛、文明绚烂的历史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中国古代乃至中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各地所出石刻碑志等出土文献,为钩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更多鲜活的史料。本书聚焦于出土文献考释与唐代西北经略史的考证,同时也希望将万里之遥的长安与西域联系起来,借西北研究观察整个唐代的社会治理与制度变革。从个体与时代看,出土文献中有大量溢出于史籍之外的涉及唐代西北边疆的人物与事迹,展现了个体的功业与沉浮,也映照出时代的发展脉络;从国家与社会看,西北地区出土文献生动展现了地方机构的行政运作以及基层社会的生活百态;从中央与地方看,出土文献可以提供国家制度在地方基层落实的细节,展现统一王朝的制度实践。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传记
《江河行地,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庚》
王冬妮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王冬妮:美籍华人,王赓孙女,出生在上海,先后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师从国际著名古典学家伊恩·莫里斯教授(IanMorris,《西方将要主宰多久》作者),并在斯坦福大学古典系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经济史。现居德国,从事自由写作,著有作品《了不起的古希腊》。
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史学博士王冬妮对民国少将王赓的往事钩沉,也是孙女对素未谋面的祖父坎坷一生的深情追忆。
王赓,1895年甲午战争之际出生于江南世家,十六岁考取庚款留学生,与胡适、竺可桢、赵元任同学。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来考入西点军校,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八名西点毕业生之一。1919年1月,随团出席巴黎和会,1923年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同年晋升陆军少将。一颗军政新星正冉冉升起。
然而,踌躇满志的他,却意外地卷入一场著名的恋爱风波之中。他是出局者,却有君子之风。他的妻子,爱上了他的朋友。她是大名鼎鼎的陆小曼,他是风流文人徐志摩。
淞沪会战打响后,他因一场无妄之灾被污为叛徒,被羁两年,身染重疾,仕途亦急转而下。1942年,国内战况焦灼之际,47岁的他重获重用,随团赴美,却在途中客死埃及。
《江南困局: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
唐元鹏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提名评委:徐列
内容简介:唐元鹏,资深媒体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先后任职于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都市报》,曾担任《新周刊》编辑总监、副主编兼新媒体CEO。著有《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
江南,一个长期以来繁华富庶、文风昌盛的地区,士大夫,封建王朝里一个尽享荣华、地位超然的社会群体,在晚明政事纷纭、世风日下的时代大势下,都难逃倾颓的命运。
本书聚焦于晚明时期六个围绕江南士大夫发生的故事。他们或因朝堂争端,或因乡间龃龉,而泥潭深陷。轻则地位不再,财势散尽;重则被逼上绝路,家破人亡。被裹挟其中的,除却名臣豪绅、莘莘士子,还有平民、胥吏、奴仆等社会阶层,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在历史片段中挣扎沉浮。
在历史的主流叙事中,这些普通个体的声音极其微弱,但作者深挖时人档案文书,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力求还原真实的人物故事,带领我们于历史细微处,感知大时代之下每个人的生死抉择。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文学批评
《如何阅读新诗》
魏天无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提名评委:刘晖
十四堂新诗入门课。庖丁解牛地带你读懂新诗。新诗就是分行吗?新诗与散文有什么区别?新诗要押韵吗?
本书从新诗的十四个常识问题——分行与跨行,声音与调质,节奏与韵律,标点符号,感觉与经验,物象、喻象与心象,隐喻与象征,细节与准确,结构,语境,叙事性,戏剧性场景,反讽,移情与移位——出发,力图推倒诗与读者之间的高墙,重建读者对诗的信任。
作者有三十年诗歌创作、诗歌研究经验,二十年高校教师经验,真正了解诗歌与读者隔膜在何处。“我教了二十年书,读了几万首诗,写了几百万字,都是为《如何阅读新诗》做准备。”
里尔克,W.H.奥登,杰克·吉尔伯特,昌耀,顾城,张执浩,胡弦……近百位诗人在书中作证。既有世界范围内经典化的现代诗人,亦不回避入选课本的名家名作,更有意识地选择正在创作的当代诗人……希望尽可能扩展读者的接触面,了解现代诗歌的“真正面目”。
不仅在这里读懂诗歌,而且在这里找到讲述诗歌的方式。诗不一定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一定会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感受。诗不会败坏在一个或一群诗人之手,而将毁灭于诗人与读者之间信任的消失。正因为我们这些读诗的人和诗人都是宇宙间孤僻、高傲、有尊严的生灵,声气相通,才需要彼此倾诉与倾听。倘若真诚的诗人从诗中探身来问:“是你吗?”他应当听得见一声应允:“是我。”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文化创意与设计
《从土地到目的地》
曹宇英著
上海三联书店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曹宇英,安道设计总裁、董事长,长期致力于以景观的跨界思维对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在二十余年的设计实践中,结合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趋势,构建未来目的地新形态,带领安道成为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引领者、国内大型创意平台之一。目前,著有《幸福景观》《景观的连接》等出版书籍,将景观的概念拓出了传统的范畴,走向社会、生态、生产、生活等更为广阔的领域。
“目的地”如同一个有机体,会不断随着文明、经济、社会的需求产生变化,有些是生长,有些却是消沉。一个完美的社区包括成熟的风景、充满活力的文化场景、兴旺的酒吧和咖啡吧,它们需要经过不同阶段的生长。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文学史
《在北大阅读现代:十三堂文学讨论课》
吴晓东等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吴晓东,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梦中的彩笔》《废墟的忧伤》《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如此愉悦,如此忧伤:20世纪文学经典漫读》《三〇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人》《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辽远的国土——现代新诗的诗性空间》等。
书稿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保留参与者思考和进入各自话题的过程性,保留讨论的现场感和“氛围气”,以期如实反映新一代中文学科的学子们如何细读文本、如何选择各自的切入视角,进而如何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思考和生发属于自己的学术问题的鲜活历程。
《汉代文人的历史》
于迎春著
北京出版社
内容简介:于迎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先秦秦汉方向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获得者。专著包括《秦汉士史》《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等。
本书是一部以综合性视角多层次地描述汉代文人状貌,力图确立“文人”概念和“文学”范畴的著作。该书依据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剖析了汉代文人复合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论述了他们的人生形态和群体特性,别开生面地探讨了文人们在汉代的文学追求、尝试和经验。
《黑龙江纪事:内河·界河·掐头去尾的大河》
卜健著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文化
《中国文化课:12部经典读懂中国》
高文强主编李建中总主编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组织编写
贵州人民出版社·后浪
2024年5月
提名评委:海蓝
内容简介:高文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任武汉大学东亚佛教诗学研究中心主任,韩国东国大学东亚海洋文明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文论、佛教诗学方向的研究,代表著作有《佛学东渐与六朝文学思潮的嬗变》《道家元典关键词研究》。李建中,1955年生,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
《中国文化课》是由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授的12堂中国文化经典入门课,以“关键词”讲述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带领读者直通经典的核心。
这本小而精的中国文化通识课,由经、史、子、集中最具代表性的12部原典组成。作者对原典的创作背景和主旨给出了提纲挈领的讲解,同时深入精华句段,逐字、逐词分析,深挖文本的幽微内涵。此外,还讲求经典之间的互动,为读者搭建起一个横纵交错的中国文化原典阅读的体系。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施爱东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eons
内容简介: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金庸江湖手册》等。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当我们借助“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回望一个学科的学术历程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常规预设,比如:学术发展是在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学术创新,学术发展是沿着一条从低往高、后出转精的道路不断前进的,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与他的学术贡献大致成正比,等等。在这些预设之下,成王败寇,能够进入学术史大门的永远只是极少数知名学者,而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了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可是,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参照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方式,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的行业习俗以及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一样应该得到我们的讨论。
《史记今读:司马迁是如何成为司马迁的?》
黄德海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人物志。写司马迁的家世、学习和漫游时代、仕宦之路、师友与忧愤,犹如一部成长小说,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考察司马迁的处境与应对,看他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独特的自己。
《史记今读:司马迁是如何成为司马迁的》不落入具体的文本赏析,而将一部传世经典放到文化长河中,回顾生成它的壮阔的时空景象,考察一部杰作在古典世界中为何伟大,解说的思路却时时贯彻到现在,但又不只站在现在这边,在古今交融中辨识《史记》至今熠熠生辉的魅力。
“一部作品成为经典之后,随之而至的光环会慢慢弥缝创造物本有的针脚,让我们忘掉其初生时灰扑扑的模样,只记得光环围绕中宛如琥珀的完美织体。
那个写出了伟大作品的人,逐渐在传言中脱离了在世的辛劳,只剩下了跟不朽媲美的从容自若。
然而忘记了经典必然的世间属性,会同时忘掉其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阳光,忘掉任何经典和写作者都无法离开的具体世界,忘掉那耀眼的光芒可能是从近乎密不透风的阴影里透射出来的。需要记住,文化天空中的繁星点点,正因为很多时候,背景是无边的暗夜。”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传统文化
《〈增广贤文〉传世智慧》
小白先生编著
花城出版社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小白先生,小白书院创始人、明心禅疗愈学院创始人,前资深媒体人、主编、专栏作者,广东金融学院客座教授,龙虎山小白明心禅咨询疗愈技艺传承人。认知通识课《选择心世界》训练营发起人,咨询疗愈导师,多年来深度服务数千个家庭。已出版心灵行走之书《时光寓言》。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艺术
《艺术家的醒着:名家谈美术》
远人著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科普
《未来科技大爆炸》
汪诘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胡杨文化
你准备好迎接未来了吗?《未来科技大爆炸》带你穿越时空,探索未来十年甚至更远的科技前沿。
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生物科技到太空探索,读者可以跟随他的讲解,展望未来社会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前景。《未来科技大爆炸》帮助读者先人一步洞悉科技进步和融合带来的巨大变革力量,理解科技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就业、创业、投资以及未来生活提供更多参考。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培养了读者对于未来敏锐的觉察和眼光,这种科学思考的思维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对未来的主动权。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XXX
《泥淖之歌:“大雅”诗的无字书》
吴小龙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围绕“大雅”品牌,以细读方式深入众多大诗人名作之诗歌艺术和奥秘的作品。“大雅”是广西人民出版社旗下,以诗歌为主打的人文出版品牌。作者围绕“大雅”,一是以推动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回忆十余年来“大雅”从动议、创办到产生品牌影响力的过程,总结打造小众品牌的经验,讲好不为人知的“大雅”故事。二是作者以研究者的身份,按“理想的诗歌读者”的要求,细读了“大雅”系列中休斯、希尼、洛威尔、沃尔科特、史蒂文斯等国内外多位大诗人的代表作,从声音、意象、语言、修辞、结构、意义等方面,解剖麻雀般全面剖析这些诗歌名作,解析现代诗的精微和美妙,触及其审美话语的核心,呈现“大雅”品牌及其系列诗歌作品背后的“无字之书”。关于“大雅”,关于诗歌,作者十余年来最想说的话都在这里。
《知宋:宋代之文学》
王兆鹏宋学达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王兆鹏,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筹)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唐宋文学。出版《两宋词人年谱》《唐宋词史论》《词学研究方法十讲》等专著,发表论文300余篇。宋学达,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国学部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词学与词学文献整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文学遗产》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知宋”系列共6册,这套丛书还有《宋代之政治制度》《宋代之城市与乡村》《知宋·宋代之儒学》《知宋·宋代之军事》《知宋·宋代之书画艺术》。
“知宋”系列丛书采取编著形式,邀请顶尖学者选编宋代各方面研究成果,以期展现一个立体的宋代。本书为“知宋”之一种,主要通过对宋代诸文体、名作的探讨,引导读者读懂文学中宋韵,进而看到文学背后的宋风。
本书共分“宋诗”“宋词”“宋文与话本小说”三编,选文23篇,内容扎实,脉络清晰,编排有序。除选文外,编者增加导言、编者按,呈现选编思路及对宋代文学的理解。导言部分对宋代文学及其研究进行了宏观的梳理,磅礴大气,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心灵成长
《做真我,你可以》
周伯荣著
内容简介:周伯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主任、教授,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委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从事“安全感—幸福心理治疗”,已出版心理学书籍《重建幸福力》。
在面临既要实现目标化的人生又想真正做自己的当下,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时常陷入巨大的纠结情绪中。本书基于作者三十多年的心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积累,创新性地将存在心理学和中国文化心理融会贯通,突出“做自己为先”的重要性,提供化解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情结的应对策略,强调敢于做“中国式的做自己为先”的重要性,使读者能拥有自在、自然、幸福的人生。
全书结构条理明晰、表达通俗易懂,结合简洁的可视化图表让艰涩的心理学理论易于理解。结合作者临床的真实案例及分析,读者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便检省自身防范于未然。本书的出版,旨在为不安全感的大众提供自我成长的路径,为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读者提供自我救赎的理念和策略,为心理工作者能坚守中国文化自信,坚持中国文化心理临床应用提供一份例证。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饮食文化
《味趣》
钟成泉著
内容简介:钟成泉为汕头潮菜烹制技艺传承人、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特聘专家、汕头市潮菜智库高级顾问、汕头开放大学特聘教授,曾受聘韩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已出版著作《潮菜心解》《钟成泉经典潮菜技法》《饮和食德——潮菜的传承与坚持》《饮和食德——老店老铺》。
本书是潮菜高端料理领军人物钟成泉最新创作的美食随笔集,73篇五味俱全的美食轶事、42道独家珍藏的菜谱,书写了老钟叔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潮菜烹制功夫的探索与其中妙趣。潮菜作为地方菜肴,历经漫长岁月沉淀后脱颖而出,在中国乃至世界烹饪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现代潮菜发展的见证人,钟成泉以海洋和田园文化为线索,以米与面的欢歌、舌尖上的田园主义、无肉不欢狂想曲、“鱼”的N种吃法、“鲜”从江河湖海来等六大篇目为板块,为潮菜溯源,书写掌故,传承记忆,那些难觅的“古早味”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踪迹。
妙趣横生的故事娓娓道来,读者顷刻间就能感受到那些触动味蕾的潮汕味道和热气腾腾的生活世相。文字独具个人风格,轻松惬意话家常,幽默而又接地气,字里行间尽显老钟叔对食材的尊重与烹饪的热爱。160幅原创大图封存美味,进口特种纸,四色印刷,高清还原美食真面目,满足视觉和味蕾的双重诱惑,让读者尽飨美食盛宴。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艺术音乐
《饶了我的耳朵吧:名家谈音乐》
桑农著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桑农,学者、随笔作家,现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出版专集《花开花落》《随遇而读》《读书抽茧录》《爱书者说》《窗头明月枕边书》《书径通幽》,编选读本《塞万提斯的未婚妻》《书海遇合》《葵和向日葵》《不屈的黑麦穗》等。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李梦霁著
新世界出版社
内容简介:李梦霁,90后青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荣获三届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称号。地球观光客,人生体验家。22岁走遍中国,30岁环游世界。代表作品:《允许一切发生》《一生欠安》《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你只是来体验生命的》。
中文原创|人文社科|史学史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王晴佳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4年4月
内容简介:王晴佳,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杰出教授,国际史学史、史学理论委员会理事(2005-2015年兼任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比较史学史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全球史学史》(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和苏普里娅·穆赫吉合著)、《筷子:饮食与文化》、《外国史学史》(与李隆国合著)、《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等。
本书集结了著名历史学家王晴佳先生有关中国史学史的讨论共16篇,所论时段集中在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转型时期。作者以“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作为理解和把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史学革新的核心,除疑古派、科学史学、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话题外,也有部分内容将中国历史研究置于全球史学之中作横向比较,或以新式研究方法对旧问题提出新解。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思潮与特征”探讨20世纪中国史学的整体转向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人物与思想”着眼近代以来众多名家、学派,提出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