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易经杂说:第八部份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这句爻辞很难解释了,现在有两个观念,坤卦是代表地,地面有三个情形,直、方、大,这是毫不考虑的;但这还不够的,坤卦也代表了月亮,刚才初爻的月亮,《参同契》说过在南方,是上弦月,而二爻这个时候的月亮,出来的时候,是直的上弦月。方是方位在南方,大是光大。“不习无不利”,习字古人说像飞鸟形,上面两个翅膀,下面的太阳,也是一幅图案画,是练习的习。当初七、初八时的上弦月亮,在南方出来时候的直、方、大,用不着随时看见是无不习,无不利是好的,因为有一半的光明。不习不利在卜卦而言是好的,在修养而言又不同了。另有一种解释,《论语》上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是人刚生下来的本性是近于道的,习是后来的教育与习惯,人加上了后天的环境教育,越加得多,本性就离道越远,用这个观念来看“不习无不利”这句话,就可以看通了,即不加上后天的习气,则大吉大利,是光明的。而《象辞》的解释,六二爻的动爻,是正对南方的方位,“不习无不利”则是因为“地道光也”,月亮已经出来了,大地是光明的现象。

无成有终的哲学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括囊无咎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古书上常有的文字,历史上许多人,地位很高,诸如宰相、大臣,年纪大了,告老归乡以后,自称“括囊无咎”,这并不是说括一批钞票,自己口袋里装起来,不出毛病中国有两个字“囊”与“橐”,古代有口的布袋为囊,中间向两头都开口的布袋,背在肩上的为橐。括囊是口袋的口收紧,不是装满口袋,这是下半月二十三、四日的月亮,半个口袋,袋口收紧了,“无咎”不会出毛病,但是亦“无誉”,没有人恭维,既不被人毁谤,亦得不到别人恭维。所以中国文化古代一般读书人,讲修养,讲人生,自己做一辈子事业,最后退休了,晚年还乡,检讨一下自己,没有毛病,平安退回来了,往事不讲,“英雄到老皆皈佛,宿将还山不论兵。”这个现象就是把自己嘴巴闭起来了--括囊,既无咎,亦无誉,那么这样括囊无咎,慎重到了极点,没有害处。

黄裳元吉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所谓“裳”,古代的服装,长袍是外罩,上面长过膝盖的是衣,下面所穿,和西藏人一样,穿裙子称作裳,后来才变成裤,那是自北方来的,因为北方天气寒冷,穿裙不能保温,受不了。黄裳,裳是下半截,那么每月的下半,早晨起来看下弦月亮,是淡黄的,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并不必要多加解释,可是中国古书上的解释多了,中央戊己土为黄等等多得很,都有理由,都是了不起的解释,但还是把它推开,还是从原书本身来解释较妥当。乾卦九五爻时是好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坤卦到了六五爻亦好得很,黄裳元吉,《象辞》的解释,“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是文字的光华现象。

物极则反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永贞

“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这是讲整个坤卦,要注意的,六十四卦,只有乾卦讲到用九和这里坤卦的用六,其它六十二卦,都没有“用九”、“用六”的。所谓“用六”,也是和乾卦解释用九一样,就是不被六用,用全体的卦,而本身并不加入在某一爻里,这就高了,大吉大利,永远是好的,《彖辞》解释,用六能永贞,是因为有伟大的结果。

这里讲完了坤的爻辞,再提起请大家注意的,我研究《易经》的方法,是不管各家的注解,尤其《周易集注》的注解是不能看的,这是朱熹当年把各家的注解,乱七八糟集拢来,便利初学的人参考用,有许多错误的注解也用进来了;这一本是明朝国子监的监本,等于现在国立大学的课本,有许多不能看。我们现在是用天象的观察来研究《易经》,这是较原始的路子,比较正确的,但是今天我们若回转来研究自己传统文化的天文学,又是要新开路子了,现在国内能懂得中国自己原始的天文学,而把现代西方天文学同时合并治理的人,已不多见了。

妇唱夫随阴阳颠倒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现在继续讲坤卦的《文言》。

孔老夫子的因果观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是中国文化四句话的原则,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我们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最喜欢讲因果报应。如果过去没有研究过《易经》,都以为这是佛家的思想,来自印度的,事实上中国、印度、东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报应基础上。由此我们了解,中国过去五千年文化思想的教育、政治、道德等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因果基础上,所以大家都怕不好的报应,乃至做官的人,要为子孙培养后福,都是怕因果。不过因果的问题是宗教哲学的大问题,在研究起来也是很好的一本书,一篇很好的博士学位的论文。佛家的因果,是讲本身的三世,即前生、现在及后世。中国儒家的因果讲祖宗、本身、子孙三代,就是根据《易经》这里来的。这也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尤其这几句话,我们都晓得用,知道是孔子的话,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不变的,现在当然社会道德已变动了,但是据我个人仔细静静的观察研究,我们中国人年轻一代尽管怎么变,这个观念还是有,这是我们民族血统中的观念。

我们要注意“余庆”、“余殃”的“余”字,余是剩下来的,余是有变化的,并不是一定本身就报,这是中国人对因果报应的定理,中国文化一切都建立在这因果报应上。由此看来,刘备在临死的时候,吩咐他儿子两句话:“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以刘备这样一位袅雄,对自己的儿子作这样的教育,都是从中国旧文化来的观念。我们看历史传记,常常提到某某人的上代,做了如何如何的好事,所以某某人有此好结果。将来中西文化汇合以后如何演变?还不知道。现在据我所知,最近在美国,宗教的活动,自哈佛大学开始,已经变了,提出“宗教一家”的口号,主张宗教不能分家;其次,美国的一般学者、知识青年,也非常相信三世因果,所以中国人的家庭教育要注意,尤其现在为父母的人,教育下一代,为了国家民族文化,这个观念还是绝对不可变的。

下面孔子对于这个观念作了演绎,从此,也可以知道孔子为什么作《春秋》,写历史,历史的法则就在这里。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直内方外四海一家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这是孔子儒家的思想,把《易经》天文的法则拿来讲人事,做人修养的道理。所谓直就代表正,方代表义。中国人看相,以这个原则也蛮通的,说人的脸型,长的主仁,方的主义。“君子敬以直内”,内心修养绝对公正,自己内心得直,没有弯曲,不在肚子里耍鬼。“义以方外”,对外面,对人对事,一言为定,到处合宜,言而有信,规规矩矩,所以“敬义立而德不孤”,不要怕寂寞,不要怕倒霉,自然有自己的道理。“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孔子用这两句话解释这句爻辞,一个人只要有直、方、大三个字,公正、义气、仁爱,内方外圆,胸襟伟大,像大地一样,包涵一切,“则不疑其所行也”,天下人同心一德了。

抬轿子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讲到第三爻“含章可贞”,刚才我的解释,也是根据孔子这个观念来的。“阴”就是太阴,月亮,“虽有美含之”,月亮的光明很美丽。人文方面“以从王事”就是臣道,为人臣的“弗敢成也”,成功不必在我,真正的大臣要做到“成功不在我”,这是臣道,是地道,是天地的法则。譬如抬轿子,也要好好抬,否则坐轿的倒下来,把抬轿的也压倒,坐轿的人也要坐好,坐轿的翻起筋斗来,抬轿的也抬不好了,所以在什么地位,就干什么事,这是大地的法则。“妻道也”,等于当太太的,一定要管好丈夫,让丈夫都听话,这太太做得就太没有味道了,做太太听丈夫的才有味道。“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地道本身无成,但是不要以为本身无成就没有结果,成功不必在我,别人的成功,也即是自己的成功。读历史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成功的人物,所有帮忙的、帮闲的也都留名了,老实说,如果旁边帮忙帮闲的人来干,恐怕成不了功,大家也没有名了,都淘汰下去了,所以要找一个人坐轿子,慢慢抬他,蛮有意思的,抬到最后大家都成功了。

谨言慎行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这是第四爻的解释,宋朝的理学家们拼命说孔子是反对道家、反对隐士,我认为孔子不但不反对,而且还赞成隐士,在《论语》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证据,在这里更可以看出来。孔子这里说:“天地变化,草木蓄。”春天到了,气候调和,时运来了,草木都欣欣向荣;秋天来了,天地闭塞,万物凋零。那么,贤人、达人、君子碰到这样的时代,看看不对了,没有办法了,挽不回了,只好退下来,于是隐了,所以第四爻的爻辞“括囊无咎无誉”,自己把自己收起来,放在口袋里,就是黄石公的《素书》第二章最后的那句话:“没身而已”的意思。时代不属于自己,机会不是自己的,自己一溜,同草木一样,大家都是如此,变成泥巴,到这个时候就是“括囊”;尽管一肚子学问,收起来放进口袋里,把袋口一收紧,“无咎无誉”,与世无干。为什么这样?讲话小心一点,古人的诗:“美人绝色原妖物,乱世多财是祸胎。”世界人闯的祸胎都在这两个字上--财、色,历史上批评人,总不外这两个字。但是乱世多“才”也是祸根,那就要“括囊”,不然则赶紧找个老板抬抬轿子,不要乱闯,乱闯对社会国家都没有贡献的。

黄中通理--至高的人生境界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对六五爻的解释,这是后来的中庸思想,我曾经说过,《大学》思想出在乾卦,《中庸》思想就出在这里,这是我的专利。“黄中通理,正位居体。”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第一章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养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充塞于天地之间”就是这里来的。中国道家讲修道,欲修成神仙,必须打通任督二脉。所谓任督二脉打通,就要“黄中通理”,这个“黄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体的是人的内部肠胃一切都好,黄是中央的颜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国医学上的“腠理”,就是皮肤毛孔,功夫做到了,修养够了的人,内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个毛孔都通了,这个时候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到达身体来了,面上都有光彩,这时真美,充满了四肢,都全身畅通了,那么“内圣外王”,内在有了这样高的修养,如果有机会发到外面,发于事业,就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美丽极了。

嫌于无阳

“阴凝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上六爻的解释,是倒装的文法,分析的注解,坤卦是阴,为什么到了上爻是“龙战于野”?阴极于阳必战,等于一群女孩漂流到一个孤岛,几年不见男人,见到一个男人必抢。而战有争斗之象,因为坤卦一点阳都没有,到了第六爻阴极阳生,阳要来了,于是这时就战了。阴阳爻战,所以称龙。龙是看不见的东西,隐隐约约来了,隐现变化无常,犹未离其类,因坤与乾是天地同类,所以变称血,是血脉相承,天玄地黄,是指天地的颜色交杂起来了。

屯卦

研究这个卦,也使大家可以知道研究《周易》是怎样的方法。前面讲乾卦、坤卦,对于研究的方法,还是不大清楚。现在讲屯卦、蒙卦以后,对其它的卦就会比较晓得研究--限于《周易》本身的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之祖的这部《易经》,不必要摆出一分神秘的面孔,但也不可以轻视它。《易经》原始是一本卜卦的书,后来加上文王、周公、孔子等等的演进,把卜卦的作用,变成文化的道理。

屯的卦义

现在我们先了解了屯卦的这些观念和意义,这是浅近的了解,不要对它作高深的看,不过也不可完全把它看作浅近的。世界上最高深的学问都是平淡的,由平淡中可以找出真东西来,上面我们已经把屯卦平淡方面的意思解释了,现在再看它的卦文: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我们如心有所疑,不能决定,求之于鬼神、求之于人都解决不了,只好求之于卦的时候,这个屯卦的卦象,在周文王的判断:“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这一个解释,问题在“勿用”两个字:前面乾卦中曾经讲到“勿用”两个字,并不是不可用、不能用、不应该用,不是绝对的否定,是很活动的不要用,暂时摆在这里,是有作用而不要去用。如个人的事业,有一个机会,可是不必去打主意,如果主动去打主意,反而要出毛病的,等这机会自动地来到时再动。但是“有攸往”有所往,有一条路在前面,有很好的光明远景,最有利于建立诸侯。“利建侯”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的建侯,就是地方封建,建立诸侯去创业。假使做生意,将来可以变成大生意,创出事业,乃至扩大范围,设立分公司,这是文王对屯卦的解释。

屯卦的创业精神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这是孔子对屯卦的研究,都是好话,假使做事业问运气,好运来了,这里有一个哲学,天下的事情,当好事来的时候,都有困难,不经过困难而成功的,绝对不是好事,轻易得到的,很快就会失去,这就告诉我们一件真正成功的事业,没有不经过困难来的。看孔子讲:“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这个屯卦是刚柔始交之象,刚与柔是绝对相反的,是矛盾的,这内卦震为雷,雷电是阳刚之气,坎卦为水,是柔,一刚一柔,正在矛盾相交,虽然矛盾,但矛盾中往往产生新的东西,这是必然的法则。所以刚柔两个刚刚开始交,等于男女谈恋爱,在开始交往的时候,中间有很多的困难,或者一个件事业,交一个朋友,个性不同,当中会有极大的困难。透过“刚柔始交而难生”这句话,可以了解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件好事的产生,并不那么简单,大而言之,一个好的历史局面的完成,很不简单,譬如革命的完全成功,也就“刚柔始交而难生”,真不知道要经过多少艰难困苦。

为什么孔子如此说?他继作解释:“动乎险中”,这个卦的动爻,动得很险。如果讲革命这真是一个革命的卦了,因为在新开创一个事业,动起来是动在危险的当中,从象上来看,如在海底,要用力冲上来,冲破上面巨大的压力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人没有危险在前面是不会努力的,有困难、有危险,则反而促成人努力争取成功,动乎险中,才会加倍努力,也特别谨慎小心,大意了一定出毛病,所以文王解释这个卦是大亨,大吉大利,但是要贞,要坚定地走正路,在危险当中动,走歪路就不对了。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彖辞》说屯卦这个图案画的现象,代表云、雷、屯。可以请画家画一幅很好的屯卦的现象,但要注意,屯卦明明白白是水雷屯,为什么到了《彖辞》里,硬改成“云雷屯”?因为云里有水,而坎卦的性质是水。而代表有大的力量,这种现象,则“君子以经纶”,君子是儒家对于一个有道德、学问、志气、修养等等的人的称呼,所以一个这样的君子,就不怕昏天黑地、四顾茫茫的环境,要打破天地所给压迫的环境,打破人事所给压迫的环境,自己要干出来,这是人为的现象,所以人要效法这种精神去经纶。“经纶”一词是从《易经》这里来的,包括了经营、创业、管理许多意义。如织布一样,直的丝为经,横的丝为纶,亦即纵横。所以《象辞》告诉我们,看了屯卦的卦象,就要效法它的精神,如何直的、横的,乃至于圆周的,四面八方去创业经营。

卦辞、《彖辞》、《象辞》都容易解释,如再详细发挥,各人的说法就不同了,也不必说古人的说法都了不起。古人对《易经》著了那么许多书,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不能说哪一家对或不对,我也有我的说法,大家以自己的学识修养,也可以写一本自己的看法。乃至就屯卦的《彖辞》或《象辞》,就可以写一本很好的创业哲学的书,以开创事业来解释《易经》屯卦。做生意的人也可根据屯卦的道理,写一部关于工商管理的《易经》著作,行政管理、报业管理都可以写,写下来就是《易经》的解释,就是这么回事!看多了哈哈一笑,反正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下面爻辞,看来颇为讨厌,可是前面我告诉大家学《易》的方法,并不是那么艰涩和难懂,介绍给大家方法,以后照着去研究,差不多在这一套法则上,都可以走得通的。

站稳脚跟待机而动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屯如邅如前程茫茫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推开卦与不卦的问题不说,只讲这一段文字就有很多的人生哲学,这又是另一个观念,所以做学问要有自己的智慧,东方文化的教育,不是教人认识一件事情而已。西方现在讲启发教育是最新的教育,其实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是这一套启发教育,古今中外都是一样,都是启发的,没有教人把知识灌进去的,这里就启发自己有很多人生哲学的道理。譬如“屯如邅如”,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四个字,人生的起步都很难,谁能够知道自己的人生前途?每个人生都是处境艰难,而前途茫茫,不知所以。“乘马班如”,得意的时候,风云际会,“匪寇,婚媾”,到处都会上当、受骗、结合,所以“女子贞不孕”,人要像女人守贞节一样,自己要站得正,有时候一等待,十年不嫁人,所以孔子说六二之难乘刚也,要至刚、至中、至正,从这些可以看到另一面的东西。

以后的卦研究起来,都是很麻烦的。

穷寇勿追见机而作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这里我认为“以从禽也”就是让它飞了的意思,因为孔子说过“鸟兽不可以同群”,欲高飞的让它高飞,欲奔走的给它奔走。我是一个人,既不想高飞远走,只守住人的本位这么做,这是孔子在《论语入上说过的,把那个观念和这里一配,就很平淡。“君子舍之,往吝穷也”,孔子说碰到这种情形,只好放弃,勉强的前进一定不好,结果弄到自己穷途末路。我们见到许多朋友做生意、做事业,往往因为不信邪,非要奋斗不可,其实没有道理的硬闯不叫作奋斗,最后“往吝”,发生困难,困难以后,还不回头,遂造成了穷途末路。

风云聚会万事随心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象曰:求而往,明也。”

六四爻到外卦来了,“乘马班如”,已经解释过了。“求婚媾,往吉,无不利。”这就是《易经》告诉我们,六爻是人生的六个阶段,在某一阶段遇到的现象要倒霉,在某一个环境里会发了财。是得志?是倒霉?到了另一阶段时,都有所改变而不同;如果到了天理、人情、国法都相合的情形下,便大吉大利了。乘马班如这里也是骑马,而且班如,后面还有一群人跟着,这样的派头去求婚,一定成功,没有不好的,因为到了这一爻,前面是阳爻,光明摆在前面,这个时候可不能退后了。那么孔子在《象辞》中说,“求而往明也”,前面是阳爻,光明在望,阴阳相合,所以有婚姻在动的现象。这是解释这一爻的好处,最好用男女结婚来比方,如果以人事来比方,便是与长官意志相投,就是这种现象,无往而不利!不要呆板地看成只是结婚的现象,因为阴阳的相合,最好的比方,就是人生男女的结合。

练达人情与食古不化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泣血涟如不可长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要注意的是,这个卦里有三次骑马,而且骑马都带领了一批马队,阔气得很,可是这次很惨了,哭了,不到伤心不泪流,一定碰到伤心的事情才哭了,哭到最后,眼泪都干了,哭出血来了,而且是连绵不断的“涟如”。我们研究一下,“乘马班如”已经讲过,大家都懂了,那么这个“血”从哪里来的?“坎为血”,自坎卦来的,连着下面,连绵不断的阴爻下来,这一爻到了卦的尽头了,假使卜卦动爻在屯卦上六这一爻,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如果硬做,有痛哭流涕的现象,还要泣血,还要受伤。《象辞》说:“何可长也。”万事不能成功,不能长久。

研究《易经》大概是这样的方式。

这里还有一个大问题:前面要大家背诵《易经》六十四卦的次序是: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的分宫卦象次序,一直到雷泽归妹为止。可是《周易》的卦序,并没有照分宫卦排列,为什么作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这样的排列而以“未济”一卦放在最后?这是什么道理?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看完了古今的著作,都各有一套理由解释,仔细一看,但都不能满意。孔老夫子在《序卦传》里,也有他的一套解释,我们对孔老夫子的解释,很敬重,敬仰他解释得对,但是我还是没有同意,夫子是夫子,我还是我,因为理由不充足。我老实告诉大家,关于《周易》的次序,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古今人物的解释,我都没有同意,现在正在找它的原因,向各方面寻找,这是《易经》上的一个大问题呀!

对于《周易》卦序的排列,希望大家熟读《上下经卦名次序歌》,更希望大家动脑筋找出它作如此排列的理由来。

蒙卦

屯卦的后面接着是蒙卦,这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把水雷屯卦倒过来看,就变成了山水蒙卦。蒙卦是屯卦的综卦,在开始的时候,即曾要求大家特别注意,要懂得综卦。《易经》告诉我们要客观,天下事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现象也就变了,这是《易经》告诉我们大哲学的道理。近几年有人用黑格尔的逻辑--正反合来讲《易经》,我告诉他们不要闹笑话,黑格尔的正反合,怎么够得上来谈中国《易经》呢?那不过是以三段来看事情,中国《易经》是八面玲珑,看八方十面的,如屯、蒙两卦,就已经一正一倒是两段了,屯卦的错卦,为火风鼎卦,又是另一个现象,它的交互卦,是剥卦,又是一个现象,而且还可以再交互下去,所以要把这许多道理了解以后,才可以研究《易经》八卦,如果连这些道理都马虎过去,就没有办法来研究卦了,等于前面说的:“君子几,不如舍。”还是聪明一点吧!不如退下来,不必再去研究了。

我们知道蒙卦是水雷屯卦的综卦,水雷屯卦倒过来看就是山水蒙卦。任何一卦,从这面看了,也要从那一面看,我们学了《易经》,对这一点要特别的注意,处理任何事情,对任何一个人,要多方面地看,不要太主观,没有那么简单的,对于相反的立场是怎样?需要搞清楚,正如屯卦,翻过来就成了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亨”,是好的,以“亨”开始,下面最后有两个“利贞”。乾坤两卦,有四个性能:“元、亨、利、贞”都是好的,到蒙卦的时候,好的成分只有三个了,而且很痛苦的好。

由宗教而教化人生

这个卦辞,以现代观念从字面上看,不知道它乱七八糟说了些什么?大家对《易经》的观念,一种是很神圣的看法,一种是很讨厌的看法,总之都不知道它说些什么。现在我们要把握住一个原则,这是我们上古文化,人生不可知的那一面--任何一个人,无论智慧怎样高,对于宇宙不可知的一面始终不懂,譬如说,我明天吃几碗饭,我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我们希望知道未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古今中外,有许多方法。《易经》原来是研究卜卦,透过了这个方法而想得先知,的确有这回事。后来人文文化的发展,到周公、孔子以后,透过了这个神秘色彩的卜卦,而加进去人生哲学的了解,结果这两样东西分不清楚了。所以《易经》不像西方文化,老实说外国的宗教,它们的教主并不跟人讲道理,只是教人盲目的信。我们文化的《易经》是从宗教的性质来的,后来要讲道理,不可盲目的信,因此这些加起来的东西,现在我们看起来头痛,它说这个卦是好的,怎么个好?它下面把道理讲给你听。

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这要有智慧,有险的地方要止步,不要再乱闯,如果还不信邪,不止步,只有死路一条,这是蒙卦的现象。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中国文化的教育哲学思想,蒙卦里包含了很多,但不是全体,而且蒙卦的教育思想哲学,不属于现代教育思想哲学的狭窄范围以内,中国文化蒙卦的教育思想,包括政治也是教育,中国古代是政教不分的,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这就是政教不分的道理。全国的领导人就是大家长,就有教育全民的责任,这是中国古代观念的一个重点。尤其在蒙卦中还看到,中国古代不但政教不分,而且还包括了现代的法治,就是所谓“刑教”,包括了法律的管理,刑教不分。譬如犯了法判罪,罪有轻重,在《易经》蒙卦的思想,判刑也是一种教育,如家里孩子犯了错,只好责打几下,这也就是蒙以养正的《彖辞》观念。

行到有功方为德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这个卦的现象,上面是艮卦,下面是坎卦,如画图勉强解释,上面是高山,下面是湖水。至于蒙,如杭州的西湖,或者湖南的洞庭湖,早晨起来,一片水蒸气上来,蒙蒙的把山都遮住了,这就是蒙的现象。这是物理世界的自然现象,以这样来看蒙卦,就叫作“象”。这里《象辞》不说湖沼,说山下出泉,泉水从地下冒上来,我们研究卦象,先暂不看卦而在脑中构成一个景象,山水蒙,那么景象是一个山,下面出水,透过了这个现象,对人文文化得了一个概念,效法这个卦的精神--果行、育德--这是两个观念,行为要有好的成果,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行为要有结果为果行。读书人经常说:“救国救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只讲理论不行,要问有没有做,有没有事功,没有则不算果行。那么蒙卦的果行是什么?是育德,教育,养育,对于人,对于万物,要施给,养育得到成果,上古时“德者得也”,德字的意思也是好的成果,就是透过这个卦象,牵到人文文化上来,人要效法蒙卦的精神,做到果行育德,如大禹治水,就是果行育德。

这个人文思想和这个卦象有什么关系?这是三代以后把这种人文思想套上去的,因此山高水深、源远流长、饮水思源等等都是这观念来的。

可是与《彖辞》比较,又完全是两回事,这中间就有考据问题了;不管考据,也是两个不同意义,或者深度不同的两重意义。

再看爻辞,并没有一个系列,不是一个系统,历来对《易经》的注解,都有“《易经》是对的”观念为前提,即使《易经》上解释不清楚,也想尽办法找理由附会上去。

刑法与教育功能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就是刑教、刑法。“发蒙”这两个字很有道理,因为山下有水,凡有水就有水蒸气,接下来“利用刑人”,不知扯到哪里去了?这个现象是拿来讲政治法律的道理。人犯的错,没有办法教化,只好用刑。这个“利用刑人”的“利用”一词,不是现代观念的“利用”,现在说“利用某人”是一句很坏的话,至少在道德上犯了罪。在《易经》上常有“利用”这两个字,并不是坏意,这两个字要分开。《易经》上的“利用”,意思是用得对人有利。如“利用刑人”,是说用刑法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但是有利。因为人类中有些人不听好的教化,打他一顿就听了,但是与第一爻的发蒙有什么关系呢?当然古人的解释,拼命设法拉关系,我们不去管古人的注解,先看原文:“用说桎梏”。“说”也是《论语》“不亦说乎”一样“悦”的意思,人受了桎梏,还有什么快活?因为这是教化,就是蒙以养正,犯了罪受惩罚后。因此教化过来,就是很高兴的事,“以往吝”卜到这个卦,是倒霉的,不必去做了。

蒙卦一推到人文文化上来,变成了这样,这个爻辞是文王作的,在当时和现在庙里的签诗一样。这个现象是一个人在中间,上下都是困难,都是阴,到了二爻上去是震发、开发的现象,再往前,处处都是坷坷坎坎,不顺利,因此爻辞是这样一个说法。如详细研究,要看焦赣作的《易林》。后来假借邵康节作的河洛理数的卦辞,他所讲的这一爻,不用这个东西,所以古人很高明,推翻了《周易》,自己独创一格。据我的研究,他们早有发现,这个卦的爻辞,欲作什么解释,都有理由,但是古人对于圣人,一辈子很恭敬,不敢说一句反对的话,因此只有自己创作,但也是根据《周易》的系统来,可是解释不同。大家拼命在讲易学,其中有没有改革的创作,没有注意到。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唐宋以后,将犯人拿去杀头,执行死刑叫作“正法”,这个名词是《易经》这里来的,但是这里的“正法”并不是指杀头处死刑。正是正,法是法,当人有不对的地方,犯了错的时候,应该处罚的则处罚,以法来纠正人的错误,是教育的意思,同蒙卦的本身原理并没有错。这卦的现象,用来站在教育的立场,来讲刑法为所谓“利用刑人”,是使人得正的方法。这是蒙卦第一爻,来得那么凶,等于以刑法治世,主张法治的精神。如果断章取义说蒙卦初爻主张以法治天下,没有错,但整个卦说起来,问题就大了,到第二爻说法又变了,系统不同了。

易理的平淡与神秘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秋胡戏妻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说到这一爻,想起古人中一位大家了,就是宋代有名的朱熹朱夫子,那是不得了的人物,在专制时代,如果像我这样随便批评朱熹,就早应该杀头了。在明朝以后正式规定考功名要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朱熹研究一辈子《易经》,他对这一爻的解释妙得很。他说,如果卜到这个卦,不可以讨太太,至于“见金夫”,他说是秋胡戏妻的那个样子,这个女人的后面有一个情人,就是她的前夫,真不知朱熹这个话从何说起?何以叫作“见金夫”?套用起来,牵强附会的多了。我们知道坎是西方之卦,西方属金,夫是由第一爻是阴性,阴性的后面是阳性这里来的,所以从后面跟了一个男人,这样的太太去娶她干什么?这个男人是西北人,或者是她西边的邻居,像这样的解释还可以勉强上去,一定说拿了黄金做情人,在法律上罪证不足,该是不起诉处分,这种解释是不成为理由的。“不有躬”如果勉强讨这个太太,连命都不能保住,躬者就是身体,命都保不了,无攸利,没有什么好处。

这个解释不知说些什么?明明是山下有水叫作蒙卦,却出来那么多的故事,每一爻都不同,每爻来编一个不同的故事,看看蛮有味道。宋朝一个儒家杨万里,也是一个诗人,就用历史的事情来解释《易经》,看来也蛮好玩(杨万里字诚斋,著有《诚斋易传》二十卷)。

《象辞》的“勿用取女”这句话,是说这一爻随便怎么走都不顺,坎坷很多……

“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现在回转来检查,蒙卦的《象辞》和《彖辞》有矛盾,并不完全一致,六爻的解释有那么多不同的东西,不成系统地凑拢来,所以我们须知《易经》在最古老的时候,是没有这些词句的,就只是一横为阳爻、两横为阴爻的图案,用来卜卦。上古的人文文化不发达,欲想求知不可知的一面,用这占卜方法,流传久了,宗教迷信就成为人类文化的起源,人类任何文化都是这种宗教迷信--现代称为神秘学为起源。中国到了夏、商、周三代以后,形成了人类文化,把这套东西拿来作如此解释,这是研究学术的一个路线。

需卦

第三卦需卦,第一卦是水雷屯,现在上卦是水,还没有动,下面乾卦,水天是需卦。需字,用卦名本身的这个需字,来研究说文,上面在下雨,下面是一个而字,古代的象形字,“需”上面雨下来了,下面也在下雨,一层一层的雨下来,就像这需字一样,为什么叫需?人类于日光、空气、水,一样缺不了,当然需要,需的文字本身,就是这样解释,尤其农业社会,有形的东西,水最重要,可是这个卦名,是谁替它定的,则不知道。甚至卦名是在哪一个时代定出来的,也是问题,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乾、坤两卦的“元、亨、利、贞”四个字,到了后面的卦,“元”字都去掉了,最好的是“亨、利、贞”三个字,乃至有的卦,只有其中两个字或一个字,这个卦还和屯卦一样有“亨、利、贞”三个字,那么“有孚”的意义是什么?古人讲易理的解释“孚者信也。”有信,言而有信,古人这个解释不通。所谓“孚信”,孚字原来就是“老母鸡孵小鸡”的意思,孚字上面是鸡爪,下面一个儿子,小鸡快出来了,为有孚,有信用了,所以后人借用这个字,意思就是信,后来又加卵为孵了。“光亨”光当然亨通,光一亮,什么都看见了。“贞吉”正就大吉,有利没有利?有限度的利,要过河,过黄河,过长江,出海过海洋有利,假使组织航运公司,卜到这个卦会发财,做交通事业也会发财。为什么这样说?外卦是水,水在外面,天在内(这个天是抽象的),那么水就有利了。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

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需的意义就是需要,我们看了孔子的《系传》就知道。这一卦险在前,平面来讲,前面是坎卦,坎也是坡坎,也是大水,但是“刚健而不陷其义”,本身阳刚之气太多了。后面乾卦,三爻是阳爻,而坎卦本身中间亦是阳爻,虽然有危险的现象,因为刚健不会跌倒,以这个意义来讲,不会受困走绝路。为什么有孚、光亨、贞吉?因为这是一个好卦,后卦是前卦的天,海阔天空,而坎卦的阳爻,得其中位。“利涉大川”只要涉,往前面去,就有很好的成果,这是《彖辞》对卦辞的解释。

《彖辞》、《象辞》的矛盾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这与《彖辞》不同,而说云上于天是需,画面两样。《彖辞》解释前面是一片水的平面图,《象辞》的画面是立体的,天上面都是云雾,它说这个卦是叫我们上馆子,不但上馆子,还要作乐。我们就发现《彖辞》、《象辞》是矛盾的,对圣人不好意思说他矛盾,姑且说是两重意义,这样两重不同的意义该怎么办?这且暂时搁在这里。

需卦爻辞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需于郊,是根据《象辞》“云上于天”下雨,夏天热得要死,希望下一场雨,结果下了,可是“及时雨送(宋)江”,下到外面去了。需于郊就是雨下到郊外去了,引用这个现象来讲人文文化哲学,则“利用恒”要恒心,万事要用恒心,卜到此卦,表示有消息,但慢慢来,要有恒心去做,最后有好结果。“无咎”,没有毛病,没有过错,《象辞》对于爻辞,用人生哲学的道理来解释的。需于郊是要有恒心慢慢来,“勿犯难行”,遇到特别的困难,不要浮躁去冲破,知道不对退回来,等机会。“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怎样说无咎是因为未失常,这个卦初九爻动,动得很正常,假如卜卦初九爻动,就变成了水风井卦,现象变了,初步有受困之象,但是不坏。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第二爻,这阵雨下到沙滩上去了,立即干了。卜卦的意思,是有口舌,是非多,但小事没有关系,别人诽谤、批评,不用怕,最后是好。《彖辞》说:“需于沙,衍在中也”,一阵雨,下到沙滩里,就漫衍开了。“虽小有言”,人家的闲话像下雨一样,滴滴答答,啰嗦,但最后还是好的。为什么最后是好的?因为第二爻动了,变成水火既济卦,所以卜卦有时取其动,有时取其不动,其间如何取法?则在各人的智慧,如夜入黑房要开灯则取动,天气转冷了需关上冷气,则取不动的静象了。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到了第三爻变讨厌了,雨下在泥土地上,都是烂泥地,路都不能走。这个卦有危险的现象,如果在前方作战,担心敌人要来攻击了;如作小偷的,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泥泞会困人,所以土匪在这时行劫。《象辞》解释说:“需于泥,灾在外也。”为什么说灾在外?因为第三爻动了,内卦变成兑卦,水泽节,水上加水,要节制了。“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有敌人来攻击,也是自己内部问题,把敌人引过来,所以要敬慎处理,不会失败,但不敬不慎还是要失败的。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卜到这个卦,有流血的事,在哪里出血?大部分在耳朵,因为坎为耳,这是外卦坎卦的初爻动,所以《象辞》说“需于血,顺以听。”怎么是顺以听?第四爻动后,外卦倒过来就是巽卦,另一观念看,这一爻蛮牵强的,可是古人研究《易经》,把这些牵强的当宝贝,当真理,拿来打转,转了一辈子五六十年,精神心血都转在里面。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在九五爻就好了,有酒食,有人请吃酒筵,大吉大利。《彖辞》说:“酒食贞吉”,是因为九五爻,在中正之道,这一爻是阳爻,前后都是阴爻,是外卦的中位,重卦的第五位,至中至正的位。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象曰:不速之客来,

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这个卦很妙,古书上很多人,早晨卜到这个卦,都叫家人准备,有不请自来的客人将要来访,可是对于这三位客人,对他恭敬客气,就大吉。《象辞》的解释是说,上六爻动了,虽然不当位,但本身是水天需卦,没有离开坎卦的本位,所以也没有大错。但这三个客人从哪里来的?既不是先天卦,也不是后天卦,这三人到底从哪里来?是下卦的乾卦跟着三个阳爻。

从这里看,《易经》就是这样,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许多人不管《易经》的本文,只在六十四卦的象数上去发展,也是有他的道理,至于本文会了以后,姓张的可以写“张易”,姓李的可以写“李易”。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们要对于卦辞、爻辞作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参考一本书--《易林》,焦赣著的,商务印书馆出的一个版本比较好。他对于六十四卦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又有不同的说法,这是他把《易经》研究通了以后,真正照文王的观念而来的一套思想。有些人卜卦,比较正确的,也用《易林》的内容,胡适对《易林》也作过考据,文字亦很美很妙,大家可以参考。

学《易》与用《易》

所以不要看了《周易》的各种解说,就只在《周易》上转圈子,我个人认为这样毫无用处。近几年来研究《易经》又是一窝蜂,在我看来,只这样打圈子,研究死了也没有用,对国家、对文化不会有贡献。唯一的用途,退休的人没有事做,钻进去蛮舒服,要真正有用,要有科学精神,而不是以现代的自然科学硬套上去,这是我个人到今天为止,很深切的体会的。易学是高深的,欲真的把它变成为有用的,必须如此。没有做到实用,还是抽象化的偏重在思想方面,换言之只是偏重于哲学方面,是虚玄的,实际无用。所以研究《易经》,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古人也如此,《易经》的著作本身,是了不起,可是有没有用?此身都不能饱,如此而已。除非把古人的书都看懂了,都记得,然后推开,再找本文,或者有一点用处。至于讲道理,像宋朝以后理学家们讲《易经》的道理,我素来不大注重,如刚才说的那一些,每一个爻辞拿出来解释,都可以写一本书,可是有什么用?有时候还会误人,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乃至写一点小东西,一个字都不敢乱写,写出来是快意,但是如果偏差了,那个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不敢轻易下笔。古人著书就这样严谨,现在的人不管这些,发表了再说,后果如何不考虑,这是古今不同处。

卦序的问题

上次说到屯卦时,引发了《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为什么要这样排?这是一个大问题,我是一直到现在认为还没有得到最圆满的答案。这里在讲下一个卦之前,必须先把《序卦传》提出来讨论讨论,这个《序卦传》,就是古文上常说到的孔子赞《易》--这个“赞”就是参赞,帮助《易经》的研究。--孔子赞《易》有“十翼”,就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十种著作,称为“十翼”,包括《彖辞》(随经分上下)、《象辞》(随经分上下)、《文言》、《系辞》(上下传)《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种著作。古人传统的说法认为都是孔子作的,《序卦》就是卦的次序,这一篇很重要,但与象数的关系较少,和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的关系却大了。过去大家都忽略了这一点。我之所以再三提到《周易》的卦序为何这样排列,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千古以来有不少人在研究,而在我认为那些答案的理由都不充分,同时我们也看过孔子对序卦的说法,也只讲了《易经》的理,没有讲象数。孔子的《序卦传》以人文思想讲卦名的理,讲为什么叫“屯”?为什么叫“蒙”?但要注意到,当伏羲画八卦的时候,还没有文字,那么孔子所讲的易理,对于为什么这样排列的理由,似乎也并不充分,所以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推开《周易》,对于邵康节的道家易那个系统,关于六十四卦的排列,我也很满意。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一路排下来,非常有道理,可是《周易》不是照这个顺序来的。《周易》的系统到底怎么来的?并没有解决,这个系统的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拿来乱套学问,我认为不成其为学问,所以内心一直对《周易》认为是个问题。

六十四卦在上古的排列,道家另有一个排列方法,可是我研究的结果,也不准确,但它的用法蛮对,它是把一年十二个月,配合十二辟卦,每卦代表一个月,一月三十天,六十四爻相配合,以每月初一的早晨配屯卦,晚上配蒙卦,初二的早上是需卦,晚上是讼卦,这样依《周易》的卦序次序来配,六十四卦除了乾、坤、坎、离四卦不用,余下六十卦,每日两卦,依照《周易》的次序配下去,这是道家关于象数排列的方法。后世推测天文地理,未卜先知的方法,都是由这一套方法来的,用起来还是蛮对的。但是照道理,我还是不大同意。用起来代表天文一个星象的符号,变化行得通,理由可讲不通。人类的文化都是这样,如科学是讲现实,现在发展到理论科学,就变成哲学了,哲学讲理。反正事上对,理上不对,所以我常告诉大家,天下事常常有其事不知其理,有的时候又有其理而无其事,那就是经验还没有到,要事理合一才是真学问,所以卦序的问题值得大家研究。

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

讲到这里,我们先讨论一个三十年代很时髦的问题--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

现在再看我们的历史观,也可以说是孔子的历史观,包括了西方的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是心物一元,非常高明。但是要加以发挥,只凭古文,现在这个时代懂的人不会多,这一点是需要大家继续努力的。

孔子这里说的是《周易》六十四卦的次序,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是我们要深思的。

孔子说创世纪的开始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第一句话就很妙,“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很自然,中国人说话,这样就够了。以文化来比较,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不同之处。我们强调我们的老祖宗,像孔子思想的高明之处,这里就只说有了天地就有了万物这么一句话,没有过问到宗教哲学,宗教哲学要讨论到天地是谁造的?万物又是谁造的?宗教家说有个主宰造的,可是中国人不讲这一套。假如说有个主宰造天地万物,那么这位主宰又是谁造的?中国人不谈这个永远没有结论的问题。过去人家说中国人没有哲学,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非常高明,这等于佛学里说的,释迦牟尼讲学说法,有四种方式,其中一种为“置答”,就是某一问题不需要讨论,先放在一边,孔子这里的第一句话,就是置答的方式,不是不懂,第一句话就是从人文文化开始,这就是我们文化的特色。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就是充满天地间的为万有,古文中称万物。要注意,我们上古时代所用的“物”字,并不是专指现代唯物思想的物,而是有了“东西”,而“东西”也是包括心物一元,是抽象的,充满天地之间的,就是万物。这里开始就是乾坤两个卦,乾、坤代表了天、地。乾坤以后就是屯卦,因为屯的意义就是“盈”,是充满了,第二个意义“物之始生也”,前面说过,屯字的象形,是草下面长了根,上面刚刚出头,萌芽的现象,表示万物开始生长。

THE END
1.今日看盘超话算命多年,几点感悟1.命里要当官,书都不用翻.2.一个今日看盘超话算命多年,几点感悟 1.命里要当官,书都不用翻。 2.一个人翻身只需三五年,一旦转运,几年就可以赚够一辈子的财富,特别是命局层次比较高的人,财更大,千万起步。 3.姻缘,不必刻意去求,一切皆是因果,是你的,不用去求也迟早会来,不是你的,再怎么强求,也只能种坏因,得坏果 4.莫笑他人穿破衣,https://weibo.com/1922219122/P4A5za4bf
2.命理学——算命口诀五十条40、天地阴阳分造化,四柱八字论人生,五行生克断吉凶,掌握命理知自身,趋吉避凶显功能,焕发精神献人民。、 41、同行相生增力六成(甲→丙),异性相生增力三成(乙→丙); 同行相克减力六成(庚→甲),异性相克减力三成(辛→甲)。 42、学业看印星,正印为理科,偏印为文科。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0/21/5473201_1141663509.shtml
3.属兔2024年出生三月性格如何呢(属兔的3月出生好不好)提起算一算我的命好不好好不好,大家都知道都知道,有人问算一算我的命运的命运,另外,还有人想问请算命算一算我的命好不好好不好,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回事?其实我想算算我的命运怎么样怎么样。好。还是不好是不好?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算一算我的命运的命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到大家! http://www.90doys.com/video/?120669-0-7.html
4.1976年02月26日出生的人的性格命运公历生日正月出生的人,前年四月受胎,立春节后出生,官吏敬重富贵增荣,为人忠厚仁德待人,同情心深,命中无刑克,能成人之美,待人接物,礼貌有加,大事成小,凡事仔细,重感情破前程,出外营商致富,能招四方之财,幼年平平,中年云开见日,处处称心,晚年增荣,福禄富贵,半真半假之命。寅月出生 http://mfsm.kvov.com/fx/1976-02-26/
5.生日的密码作文(精选6篇)4.称骨算命 此命五两九钱:宜安分守己,福禄自足之命。 细推此格妙且清,必定才高礼义通,甲第之中应有分,扬鞭走马显威荣。 注解:本命性情暴躁刚强,平生不受亏,所谓量大多智多能,受人尊敬,祖业凋零,兄弟只可画饼冲饥,亲戚则是望梅止渴,劳心见早,发福见迟,独立成家,早难聚财,驳杂多端,中限之命可进四方之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l7zjo3e.html
6.算命算前程(前程算命通用语)别不合理就说成是假的,世界上还有好多事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但不代表他不存在。。。 听我得吧,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把握好机会,会成功的,我祝你好运了 以上就是与算命算前程以及算前程算运势算婚姻的相关内容,看完算命算前程一文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https://www.16757.com/ysh/suanming/2810.html
7.卢前程周公算命姓名配对卢前程周公算命姓名配对-在线生辰八字合婚传统周易八字预测,长文四柱八字预测,卢前程周公算命姓名配对-在线生辰八字合婚http://zg-zy.com/show_A3AA01Q.aspx
8.会算命的老师:毕业的学生,我已经看到了他们的前程日记会算命的老师:毕业的学生, 我已经看到了他们的前程 今天周三,毕业班的最后一课,我的课下午从三点到四点十五分,也是这些学生的最后一课,因为明后天就是阅读日,下周就是考试周,然后呢?我班上的七个学生,都毕业了,再然后呢?就是一场丰盛的宴席吃罢了,全都散了,各https://m.douban.com/note/76694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