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到底有谁在”系列视频爆火官方宣传视频也要擅长玩梗
原标题:“北京到底有谁在”系列视频爆火北青报记者专访视频策划人——
官方宣传视频也要擅长玩梗
昨晚“偏要去北京”3.0版视频上线
“偏要去北京”系列小视频
“北京到底有谁在”系列视频爆火
这则在各大平台爆火的视频题为“偏要去北京”。视频开头是影视剧中的场景,演员林更新在发问“那你偏要去北京什么意思啊?北京到底有谁在啊?”
“灵魂拷问”发出之后,画风一转,“北京欢迎你”的背景音乐声响起,视频内容切换为北京各大景区和非遗、美食等代表性旅游资源的画面,从前门大街、钟鼓楼、长城、颐和园、天坛、王府井、鸟巢、奥林匹克塔,到京剧、烤鸭、铜锅涮肉,最后以大兴机场收尾,视频最后还打出“北京欢迎你”的字样。其间,视频中还穿插了一小段文字介绍:北京已经有二百余个A级景区,百余项非遗和各类美食小吃。
该剧播出期间,这段由林更新扮演的“方协文”质疑刘亦菲扮演的女主“黄亦玫”时大喊的“北京到底有谁在啊”迅速成为网络热梗,不仅网友纷纷转发,文旅北京、央视网、央视网文旅、央视军事、中国军号等众多官方账号也都参与到了剪辑视频玩梗的创作中。
在北京市文旅局官方新媒体账号“文旅北京”率先推出宣传小视频后,新疆、贵州、海南、成都、焦作、湖北、山东等各地文旅局纷纷引用其内容进行了二次创作,掀起一轮全国文旅宣传的热潮。
北京市文旅局升级连推三版小视频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之前发布的1.0版题为“北京演唱会”,发布于6月21日,也是以“那你偏要去北京什么意思啊?北京到底有谁在啊?”这句剧中的台词为开头,紧接着播出的是多场在北京即将上演的演唱会的宣传内容混剪,包括薛之谦、张信哲、刘德华、梁静茹、陶喆、马思唯的演唱会,整个视频长58秒,主要内容是邀请全国各地网友跟着演唱会来北京旅行。该视频发布后,“北京到底有谁在啊”这个话题持续发酵,21日至25日,各地文旅局借着话题发布了一些“大拐弯式”的转场视频,比如开头是“北京到底有什么,有大兴机场”,然后立刻转到可以坐着飞机来新疆、重庆等等,文旅板块开始卷起来了。
昨晚趁热打铁推出的3.0版全长31秒,题为“从北京去哪儿都行”,仍以林更新在剧中的场面开头:“给我订一张机票,明天最早一班到北京。”之后,紧接着又是那句火遍全网的:“那你偏要去北京什么意思啊?北京到底有谁在啊?”随后,话锋一转,开始介绍:北京有大兴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北京还有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在此之后,话锋又一转,画面接入外地文旅部门的内容,并用画外音介绍“北京旁边有美丽河北在,坐上飞机就能来到重庆,嗖地一下就来到了吉林,坐上高铁就能来到苏苏的怀抱,可以坐着高铁来内蒙古,坐上飞机就能来到广西、浙江、黑龙江……”视频最后打出的是“从北京可以去往全国各地,北京欢迎你”字幕。
各地卷出新高度花式博流量
专家观点
北京应做好借势传播和文旅融合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北京这次“迎来泼天富贵”的视频,其实是典型的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产物,很好展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效果。现在,人们的旅游偏好、旅游行动,甚至旅游传播都是基于对文化的认同。此前爆火的哈尔滨,其实代表了人们对冰雪文化的一种向往,是冬奥会后全国对冰雪文化的强势传播,形成了这种文化感知。现在一些热播影视剧带动旅游业发展,也是基于文化认同、文化感知而带来的旅游意愿的传播。
魏鹏举坦言,对北京而言,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既要保障服务好国际交往中心,又要带动文旅的繁荣发展,体现一定的烟火气,的确需要做更多的平衡,拥有更多的智慧。
记者手记
共享“泼天富贵”独乐不如众乐
终于等到你。在全国文旅市场内卷的浪潮中,北京终于等来了机遇。此前,当各地文旅局花式内卷、博取流量的时候,北京一直没有太多举动。不少网友因此以为,北京这么做像是躺在老祖宗赋予的旅游资源上“坐享其成”。
然而,此次“北京到底有谁在”系列视频,让人们看到了北京旅游的主动和担当,北京文旅不是不会玩梗,而是有所取舍,只接正能量的梗,不迎合纯粹的流量,在创新上下功夫。3.0版本的视频也让大家看到了北京的首都担当和包容大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我们一起共享这“泼天富贵”!
对话
追踪热点积累经验善于玩梗把握好度
对话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工作人员、“北京到底有谁在”系列视频策划马婧
该系列视频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当时怎么想到用电视剧的热梗来推介北京旅游?
马婧:6月8日,都市剧《玫瑰的故事》开播后,网络热度很高,我们及时监测到了这个热点。因为这个剧的主人公是北京人,我们当时就想到了电视剧《繁花》热播的时候,曾经给上海带来的大流量,所以特别希望北京也能有这样的爆款。
所以迅速就推出了这个视频么?
马婧:其实在这个系列视频推出之前,我们先结合刘亦菲在剧中吃铜锅涮肉的内容,做了一期介绍老北京美食的视频,6月13日在全平台发布,当时的效果还不错,单条的播放数据达到15万,但是因为缺少梗,所以热度没有那么高。到了19日,剧中“为什么偏要去北京”这个梗出来后,网友就开始玩梗推荐自己喜欢的明星、景区,话题开始在抖音上升温。
我们结合今年北京文旅市场的推介主题,在21日的时候发布了“北京文旅局告诉你到底为什么去北京”的视频,也就是这个系列的1.0版,重点推荐了北京即将举行的一些重要的演唱会,还在微博主持了“跟着演唱会去旅行”的话题,当时有1000多万浏览量,在微博、抖音、视频号、快手全平台浏览量一个亿,互动量达到48万,效果特别好。
有了第一版的珠玉在前,为什么还要再推第二版、第三版?
3.0版既是看到这个热度还在延续,也是想希望这个流量带来的“泼天富贵”能让大家共享,视频里面转发了一些外省市做的转场视频,我们希望突出北京欢迎你,邀请大家来北京的同时,也欢迎大家到全国各地去旅游。
此外,我们还结合王一博参演的《追风者》推介北大红楼等场景,结合肖战的《梦中的那片海》推介北京的胡同游,在《我的阿勒泰》热播的时候,我们还推介了北京类似阿勒泰的景区。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正是这些热点追踪的积累,为我们这次爆款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我们并不是在打没有准备的仗?
这次的爆款产生后,为什么要在3.0版中把外地文旅的内容加进来?
马婧:其实一个网络热点必须得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有一波又一波的流量。比如这次,只有全国文旅都参与进来,把全民目光都集中在这里,才能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热潮,这也与视频平台的纷发机制相符合,否则视频内容再优质也可能会被埋没。所以我觉得大家都参与进来不仅没有分掉流量,反倒能达到流量聚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