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蒋庆:中国应主要通过礼乐解决社会问题,比完全靠法律好思想市场澎湃新闻

蒋庆,当代“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民间书院阳明精舍山长。著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儒学的时代价值》、《再论政治儒学》、《广论政治儒学》等。主编有《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

郭志刚,计算机专业硕士,文化传媒从业人员,儒家文化的信奉者。

儒家如何面对大众进行传播?

郭志刚:我在上海主要从事计算机动漫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我有些迷茫。王阳明先生非常注重“立志”,我总希望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点什么,比如在动漫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感觉势单力薄。我平时也弹琴,但现在弹琴的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不一定很深。

我希望能用一种通俗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人的观念,而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探讨,这是我这次来访的目的,希望能得到蒋先生指教。

蒋庆:你说到的弹琴、动漫,都是“艺”。孔子也会弹琴,但孔子并不是以艺人的方式名世。弹琴是需要有内涵的,义理就是艺的基础,没有义理,艺也就没有意义了。当然,如果只有义理而没有艺,也很干枯,不能润泽生命,并且“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既不能艺化自己的内心,又传播不出去。

但是,能直接深入体认义理的人毕竟是少数,那是最高层次交流的基础。交流,也就是你说的传播。如果搞大众传播,最好是义理与技艺同时掌握。现在搞动漫的人非常多,但他们大多只懂技术,昧于义理,所以他们的作品就没有深刻的内容,或者内容比较低俗,这种传播就是负面的。

儒家的学问需不需要面对大众去传播?当然需要。儒家的道理,除了贤人君子需要了解外,一般老百姓,即中才以下的人,也需要了解。但由于传播目的不同,传播方法也有异。对老百姓的传播,我们需要寻求最好的传播方法——即把高深的义理变成一般老百姓热衷接受的方式——这就是“六艺”中的礼乐系统。这主要不是通过文字、知识、观念、论说来传播,而是通过语言、行为、音乐、情感来熏陶,即书院之外大众化的传播形式,包括礼乐、祭祀、戏剧以及现在所说的文学、动漫等。

从传统上来看,除了在书院中进行高层次的义理传播外,就是在大众中进行礼乐传播。朱子、阳明除重书院高层次的义理传播外,又特重乡约教化等礼乐传播。中国古代的戏剧,体现的正是文以载道的精神,也是礼乐教化的一种形式。通过戏剧,传播忠孝仁义等儒家理念,老百姓不知不觉受到戏剧的感染,也就是接受礼乐文化的价值熏陶。所以,《乐记》认为,礼乐的作用是移风易俗。

郭志刚:但现在的人太急功近利,所以传播也会出现偏差。我一直想探索一种传播,能把真正适合传播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真正了解和接受。

蒋庆: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们需要向大众传播真正适合的价值。实际上儒家高深的义理,通过长期的历史教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变为一般人不自觉的行为,这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是活生生的生活呈现。

我们对付诲淫诲盗与低俗无聊的传播,有两个途径来杜绝。一个是国家立法禁止,这个仅靠我们做不到;另一个就是创作更好的作品来代替它,这点我们应该做得到。美国人制作的动漫《花木兰》就不错,它不仅生动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与忠的价值,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担当精神与伟大气概,并且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

辜鸿铭说中国的女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妇女,我们的历史文献上有很多典型人物。问题是我们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让大家接受。比如说动漫、电影,大家看到后,感动了,就成功了。这样的资源中国文化中拥有太多,可惜去发掘的人很少。

儒家文化:作为工具资源,还是生命信仰?

郭志刚:但是要想表现好,非常不容易。

蒋庆:这不是问题的本身。在中国不缺乏技术,缺的是理念。很多人自己没有理念,却想急功近利。还有一点使其不能成功的是,人们感觉儒家文化是个资源,但又不真正相信儒家文化的义理,而只想功利地用这个文化来谋利——儒家的价值在他们那里只是谋利的工具和资源,而不是生命信仰,因而不能形成创作的巨大力量。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的动力,根本写不出好剧本来。“不诚无物”。第一要有儒家的信仰,第二要有传播儒家价值的责任感,第三要对大众传播有兴趣,第四具有大众传播的技术——这样才会成功。

我们国家现在大多数人对儒家还缺乏自觉层面的信仰,因为我国近百年来在所有国民教育中切断了儒家的教育,致使人们达不到对儒家价值的真诚信仰与深刻体认。于是,就算想写也写不出好作品。

现在写孔子传的人非常多,但最好的还是日本人井上靖写的《孔子》,因为他是以朝圣般的心灵写的。我们现在缺乏信仰的力量,所以创作人员只有补课。达到生命信仰的高度后,才能创作出好作品。我想井上靖在写《孔子》的时候,能不能出版根本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他那么大岁数了,为了写好孔子传,专程到中国来沿着孔子周游的路线亲身走了一遍,深入实地体认孔子当时的心灵世界。他甚至为了搞清楚为什么孔子到了某个地方就不往楚国走了,两次到那个地方去看实际情况。

所以,没有信仰的力量,就不能写出好的儒家作品,更谈不上去传播儒家价值了。

古琴在中国文化中不是工具,它不是用来表演给人听或看的,而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心灵境界的。如果你真正了解了古琴的精神,应该可以举一反三。你如果真正想做弘扬儒家文化的事,就不要等,等谁啊?现在儒家文化处于艰难状态,这就需要每个个人以自己的力量去弘扬儒家文化,并且需要有孟子所说有“大丈夫”气概与阳明先生所说的“狂者”精神,凭此气概与精神努力奋斗,儒家文化的复兴才会有希望。我们这个时代连儒家生存的土壤都没有了,你只能自己开垦土壤后自己栽种。

蒋庆:不是欠缺,恰恰是阳明先生所说的需要“事上磨练”的工夫,因为道在伦常日用。

因此,要全面了解孔子,必须通过“六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易》道,作《春秋》,在“六经”里贯穿了孔子的圣心王意。故只有通过“六经”,站在“六经”的高度,才能真正全面深入地了解孔子。

具体说,通过“六经”,我们了解到孔子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王道。王道包括了天道、地道、人道。而《论语》主要集中在人道方面,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道中最高的忠恕之道。

所以,如果要找一条贯穿孔子思想的主线的话,那就必须是王道。自宋明以来,特别是现在,人们普遍只是通过《论语》来了解孔子,而不是通过“六经”来了解孔子,这样对孔子的理解就不够全面。这就导致人们只把孔子当作圣人来看待。实际上,若全面地了解孔子,就应该把孔子当作圣王来看待。孔子不仅仅是道德崇高的圣人,更是参通天地人的圣王。故孔子之道不只是圣道,更是王道。

同样,也只有通过“六经”的思想,才能真正了解《论语》。人们普遍认为《论语》最好懂,实际上《论语》很难懂,因为《论语》只记录了孔子的谈话内容,很少记录孔子谈话的背景,但我们并不能主观猜测孔子谈话的背景。只有站在“六经”的高度,全面了解了孔子的思想,才能比较正确地理解《论语》中孔子所谈论的内容。实际上《论语》里也有天道的思想,比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而“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则体现了孔子为王的王道思想。

中国不是主要通过法律体系,而是通过礼乐体系来解决社会问题

蒋庆:礼乐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梁漱溟先生用礼乐来概括中国文化的本质,说中国文化就是礼乐文化。实际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最大区别,正是在礼乐方面。西方人自己研究他们的社会,像马克斯·韦伯所说,西方是法理型社会,从希腊时期一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这样。

中国社会则不同,中国是礼乐社会,社会的治理主要是通过礼乐来实现的。虽然儒家文化中常说“礼乐刑政”,但以礼乐为主,刑政是辅助礼乐的。

现在的所谓新派人物,总是认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相比,差距太大,形不成一套完整的、主导性的法律治理体系。然而,这可能恰是中国文化的长处。中国不是主要通过法律体系,而是通过礼乐体系来解决社会问题,效果应该比完全依靠法律好——因为这种治理方式可以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稳定的、建立在自发良俗上的合乎道德的社会。

而法理型社会,现在不管从中国还是从西方来看,都已看出它的问题来了,它是建立在人为的理性计算的利益基础上的。而礼乐社会则是建立在人自然的情感的道德基础上的。另外,对于社会的管理成本而言,法理型社会的管理成本相当高,要建立一整套法官系统、律师系统、暴力系统与监狱系统,而礼乐社会则是靠自发的良俗而治,其管理成本是相当低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以礼为国”。所以,通过礼乐能够把中国文化的特色突显出来。

但是,中国礼乐治国的理想在历史中从未完全、充分实现,而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孔子的理想固然是靠礼乐来治理社会,中国社会的特质是礼乐型社会也没有错,但是,在中国的历史现实与礼乐治国的儒家理想之间仍存在着差距,礼乐治国只是儒家理想大体的落实。比如,从“乐”的方面来说,自东汉的大乱以后,懂“乐”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因为“乐”不像“礼”可以通过文字保存下来,当时缺乏有效的记谱技术,战乱中“乐”(即古代先王用于礼仪的雅乐)自然很快就亡了。

另外,因为“乐”有愉悦的功能,在“乐”的发展过程中,就会出现纯粹追求声音旋律之感官享受的情况,而失去了“乐”的社会教化功能。而儒家所推崇的“乐”是宗庙音乐,即圣王的礼仪音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宗教音乐。这种音乐的最大特色是表现宗教道德的情感,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而不是民间流行的纯粹感官享受之乐,即非桑间濮上之乐。孔子虽然不一定会完全反对纯美意义上的民间流行音乐,但孔子肯定把圣王的教化之乐放在首位。所以,当齐国送女乐给鲁国时,孔子就离开鲁国了,因为孔子认为接受女乐就意味着鲁国抛弃了圣王的礼乐教化,与夷狄无异了。

儒家所推崇的音乐,当然是与民间的桑间濮上之乐不一样的。桑间濮上之乐是刺激感官的音乐,所以魏文侯一听到先王的雅乐就打瞌睡,而听到桑间濮上之乐就兴奋。先王雅乐培养的是人的宗教感、道德感、神圣感与虔诚感,而不是纯粹的愉悦感。当然,先王雅乐也是会给感官带来愉悦的美感享受的,否则,孔子就不会评价《韶乐》尽美尽善了。

我有位朋友从国外回来,说他去到教堂里感到最震撼的是宗教音乐,宗教音乐一奏响马上使人产生了神圣的庄严感,并产生了另外一种美的感觉。他说在听宗教音乐时,世俗的感觉立即就消失了。我想,孔子当年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就是处于这种神圣庄严的美感状态。

所以,子夏对魏文侯所讲的先王雅乐,实际上就是这种神圣感与美感相结合的宗教音乐,即先王时代的仪式音乐。在古代,吉、凶、军、宾、嘉“五礼”都配有音乐,《诗经》也配有音乐,但是不同场合的音乐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打仗,音乐是激励士气的;祭祀,音乐是慎终追远的。总之,音乐不是纯粹为了寻求感官刺激的。所有这些都是先王雅乐,是儒家所推崇的。

现在,我们应该把先王雅乐恢复起来。但“乐”是专家之学,而声音这种东西又非常深奥微妙。孔子是懂的,但是在技术上没有传下来。《乐记》只传了音乐理论,没有传下技术性的东西。孔子说,“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钟鼓,礼乐也无法存在。所以,礼乐的精神和音乐的技艺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只在文字上建立了礼乐的义理,而没有建构起音乐的技艺,就不能真正表达礼乐的精神。

因此,儒家文化的缺陷就是,礼乐的义理保存了下来,而礼乐的技艺却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因而我们在今天很难体会与表达礼乐的精神。鉴于此,我们今天要复兴中国的礼乐文化,关键就在于恢复乐,特别是恢复乐的技艺。当然,礼可义起,乐也可义起。我们可以通过儒家经典与史书的记载,把乐的技艺首先恢复起来。

孔子本人并没有将六经分等级,分等级是后儒的事

蒋庆:在儒家的经典中,每一部经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特点。其实,孔子本人并没有特别强调哪一部经最重要。孔子留下来的言论,只是对各个经的作用进行了说明,指明了不同经的适用方面,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并没有把《易经》放在前面。

从宋儒到现在的学术界,很多人都把《易经》放在六经之首。但孔子本人并没有将六经分等级,分等级是后儒的事。后儒有自己的理解与偏好,他们遇到的社会历史问题也不一样。比如孔子传经,有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对经的理解与偏好不同,每个人所传的经也就不同。为什么曾子传《孝经》?因为曾子的性格偏好于守约之学,而孝的最大功能就是约身。

你生活在这个时代,而且是学数学的,容易对《易经》产生偏好,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是学文学的,也许会对《诗经》更感兴趣。正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经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人就会认为其所偏好的经比其他经重要。

还有,人们受时代学术的影响,也会对经有所侧重。比如宋儒为什么把《易经》放在六经之首?主要是应对来自佛教的挑战。佛教的挑战主要来自性与天道,而六经中《易经》则多言性与天道。其他经如《春秋》《尚书》言历史与政治更多一些。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宋儒才提高《易经》的地位,把《易经》推崇为群经之首。现在的人受宋儒影响,就会重视《易经》,同宋儒一样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

然而,儒学的义理博大精深,孔子之后“儒分为八”,产生了不同的学派,以后产生的学派则更多更复杂,每个学派对经典的重视和解释都不一样。我们不能预定哪部经是群经之首,我们要有更大的胸怀,“六经”都是圣人所作,区别只是功能上和适用上的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病了,捡的中药中有六味药,你能说哪味药更重要吗?都重要,只是具有不同作用而已。“六经”也一样,各自解决的问题不同,比如《诗经》对人的性情进行熏陶,通过“诗教”培养出温文尔雅的人;《书经》可以了解圣王对社会政治的治理,疏通知远,使得心胸开阔;《易经》洁静精微,可以培养知几的智慧,等等。如果你只读《易经》的话,对儒家的经学即六艺的了解就不全面。儒学对人的熏陶是综合性的,是要实现完满的人性。理解了这个道理,就不能讲哪一部经最重要,六部经都同等重要。

我们现在遇到的挑战,是西方文化全方位的挑战。我们要回应西方文化,就必须全方位地回应。西方文化也有抽象的形而上学部分,港台新儒家就是从抽象的形而上学角度来回应西方文化的,比如牟宗三先生的第一部著作就是说易的。当然,现在看来这部书是牟先生的习作,是用西方的数理逻辑来解释《易经》的。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理路,即港台新儒家是从抽象的形而上角度来回应西方文化的,所以他们的思想资源主要是《易经》。熊十力先生也是这样,他用形而上学回应佛教,也回应西方,思想资源也主要是《易经》。

如果我们是活在宋代,也许只是从这个形而上学角度回应也就够了,因为在宋代中国文化没有崩溃,只是佛教进来在心性方面造成对儒家文化的挑战。但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如果只用《易经》的形而上学系统来回应时代的挑战,就不够了。在现代,我们必须整全地用所有儒家经典来回应时代的挑战,来全方位地解决时代面临的问题。

学习《易经》能用来算命从而避祸求福吗?

蒋庆:具体到《易经》的解释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对我来说,比较倾向于“义理派”这一系统,当然,也不否定“象数派”。但是,对中国士大夫影响大的还是义理系统,特别是宋以后。我主张以义理为主,辅以象数,这应该也是孔子赞易的用心。孔子的《易传》是讲义理的,但离不开象数,因为《易传》是建立在象数上的义理,而不像其它经典讲义理的方式。像《诗》就寓情言理,《春秋》则托事明理。

孔子教我们学易的目的,是不要犯大错误,而不是像古希腊哲人,只是满足于抽象思维的快乐。汉以后有易学家沉浸于象数变化的玄妙快乐中,这不是孔子赞易的宗旨。实际上,《易经》并不玄妙,历史上的好多政治家都受《易经》的影响,处理政务时都能运用《易经》的智慧和义理来避免自己犯大错误。所以,古代的皇帝经常和大臣在一起讲习《易经》,并且也不是把《易经》当作学术来讲,而是当作智慧来讲,真正相信《易经》是指导他们行动的指南。

而现在,大学里把《易经》当作学术来讲,没有多大意义。近代以来研究《易经》受西方学说的影响,从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以及意识形态方面来研究《易经》,把《易经》仅仅看作是证明某一西方学说与意识形态正确的文献资料,那更是歧出,更不可取了——这种研究《易经》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解构《易经》,从而毁灭《易经》。像郭沫若,从《易经》中找出许多材料,目的只是为了证明周代是奴隶社会,从而证明他那一套关于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理论无比正确。所以,以史学派的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易经》,问题非常大,他们一定要在《易经》中找到历史演变的规律与事实,这就与《易经》义理完全不对路了。

古人把《易经》当作人生的智慧指南,因而《易经》是非常神圣的、神秘的、严肃的、“不可为典要”的。现在,《易经》却变成了学术研究的文本对象与历史考据的文献材料,《易经》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正面价值与伟大作用已经荡然无存了。因此,现在我们应该回到孔子的智慧,把《易经》当作我们的行动指南,用《易经》的义理来指导我们的人生与社会,这才是我们学易的根本目的所在。

郭志刚:谢谢蒋先生的回答,现在我明白了六经同等重要。但我对《易经》感兴趣,并不仅仅是受数学的影响,我认为《易经》在吉凶祸福、阴阳消长的逻辑关系上,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今年端午节,我看了一遍《离骚》,屈原的出生都是按照卦象来取的,他的一生也是按照礼法来约束自己的,但他的结局却是非常悲哀的。当然,我们凡人不能与圣贤相比,圣贤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但是,按照我们凡人的理解,是否明白了《易经》,结局会好一些呢?

蒋庆:你问如果精通《易经》的话,是否就能避免不好的结果?我想可能《易经》没有这个功能。因为现实与历史相当复杂。孔子赞易,只是教人尽量避免大过,但并不能说精通《易经》就能完全避祸得福。

如果学易完全是为了避祸求福,那么,这就是“小人读易”了。小人读易,总希望把所有的天机都搞清楚,然后追求福报,避免灾祸。这是人类的一种傲慢,因为人没有能力完全知晓天机。然而,小人总是很自大,认为自己学易完全能够掌握天机,故传统易学为了纠正这种人类的傲慢,指出“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这即是说,不能把《易经》看成是纯粹的算命书,而应看成是形而上学的义理书。

孔子也读易,也赞易,但他也没有办法靠《易经》来避祸求福,也没有办法在他所处的时代靠《易经》来避免他“道不行”的命运。君子是不算命的,天机是不可泄露的,如果妄想泄露天机的话,那本身就是狂妄,所以命本身是算不出来的。就算命能算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既然是命,就是不可改变的,算出来也没用。

所以,学易不是为了全面掌握天机,而仅仅是为了“知几”,即为了了解事物的初始状态,采取应有的处理方法,以避免犯重大的错误。《易经》上往往讲到“贞凶”,就算“正固”也不排除凶,并不是说按道的要求做了,一定会是好的结果。

所以避免犯大错误和追求自己的福报是两个概念:小人学易是为追求福报,君子学易是为避免大过。至于结果,泰然处之,吉来不喜,凶至不忧,自己按照《易经》的告诫做就是了。孔子一生战战兢兢,也不能完全避免凶的结果,如困于陈蔡之类。如果按照小人的心理来看,则会认为孔子不应该会有那样的结果,因为孔子精于易道,怎么就算不出好的结果来呢?所以,“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我们学易按照易的教诫去做就行了,不要去执著追求一定要有好的结果。

THE END
1.长生运势在命理学中的作用:影响人生的关键通过对长生运势的深入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潜能。然而,长生运势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和辅助的工具,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命理学和长生运势能为更多的人们带来实际的帮助和指导。https://www.jianshu.com/p/5e6362307aed
2.改运如治病,宜早不宜迟许多人都是因为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前来欣慰的是有不少人听从我的指导,改变自己的运气;也有部分因为种种原因未作任何改变,结果导致运气越来越差。改运如同治病,小病好治,如果等病入膏肓再来求助,就是华佗再世也没有办法了。所有,不管是大运不好,或者风水有了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等出了问题再去改,一切都晚了。#孙千与男生挽手散步##算命算卦占卜婚姻https://weibo.com/6162092187/P4pwR7Lwh
3.八字最多算几次命,揭秘命理奥秘边界1. 信息有限:八字算命主要依据出生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八字只能提供一部分信息。 2. 主观解读:八字算命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算命师的主观解读,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结果。 3. 环境因素:八字算命无法完全考虑到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变化,如教育、社会背景等。 https://www.auyenet.com/index.php/2024/12/09/%E5%85%AB%E5%AD%97%E6%9C%80%E5%A4%9A%E7%AE%97%E5%87%A0%E6%AC%A1%E5%91%BD%EF%BC%8C%E6%8F%AD%E7%A7%98%E5%91%BD%E7%90%86%E5%A5%A5%E7%A7%98%E8%BE%B9%E7%95%8C/
4.归元居士算命归元居士算命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命理学,通过对人的生辰八字、面相、手相等因素进行分析,来预测个人的命运走势、性格特征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算命并不是科学的预测方法,其结果并不准确可靠,因此并不建议过分依赖算命结果。人的命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包括个人的努力、环境、机遇等,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https://news.yiche.com/baike/4705085.html
5.八字风水命理与命运调理:运势的智慧与掌控成功的关键:灵活应用与自我调整那为什么八字风水命理会对一些人有效?关键不在于它能准确预测而是它能帮助我们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生活,发现那些潜在的盲点和错误选择。通过正确的引导,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生活轨迹,避免无意义的挣扎。 但这并非意味着所有人都能从八字风水命理中获得成功。我见过不少人因为过度依赖命理http://www.qlmzp.com/fengshui/42227.html
6.经常算命会不会对自己不好生辰八字算命八字算命,经常算命会不会对自己不好。 经常算命会不会对自己不好 一、经常算命好吗 如今民间流传的算命越算越差关键还是出在算命先生神上,有不少人总想着要免费求测,殊不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遇到心术不正的大师就会给https://m.guoxuemeng.com/guoxue/618129.html
7.木命为什么还要补金?木命缺金要怎么补?五行是每个人的生辰八字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不同五行命理的人有什么不同呢?一般而言,所谓的木命,指的即是本命纳音。想了解更多木命的内容就来华易算命网。 木命为什么还要补金? 木命指的是五行纳音为木的命理,并非五行属木,所以木命补金不一定就是不好的。 https://www.k366.com/wuxing/111743.html
8.为什么都说属猪的人命好呢谁最旺属猪人属猪的人天性善良,他们不会把人往不好的方向想,总是对别人抱有善意,但这也让属猪的人比别人更容易被骗,大家就是抓住属猪的性格特点,所以经常心怀不轨地靠近他们,好在属猪的人从不会因为吃亏而不再善良。那么为什么都说属猪的人命好呢?谁最旺属猪人? https://www.qiyuange.com/shengxiao/53092.html
9.男命1945年11月23日寅时出生一生运势详解预测命运如何星尘算命免费算命-根据出生时间1945年11月23日庚寅时(更换时间),免费个性化详细分析一生运势,预测性格命运。精准算命预测分析,绝非网上一般的免费算命程序可比。http://mfsm.kvov.com/fx/1945-11-23/mfsmm-5-1.html
10.中国有3亿人在过去一年算过命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调查结果:3亿中国人相信算命,美国普度大学2011年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有1.45亿人相信风水,1.41亿人相信财神,3.62亿人过去一年里曾经算过命或者看过相。 2019年,中国科协再次发布《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现超过91%的中国人不具备科学素养。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01383476&efid=fmwAwDRr7GyqK62fOi8PNw
11.试管婴儿壬辰多少天生这辈子容易无儿无女的八字“你这一生中应该是有两个孩子的命。头一胎是儿子,第二胎是女儿,对吧?我下了断语。 “太神奇了!四柱学是一门真正了不起的学问,说得一点儿不差,我是有两个孩子,第二胎是女儿。老师能不能把儿子、女儿的情况讲一讲?”黎先生越来问题越多。 “依我来看,你的儿子不太喜欢读书,他这一生离不开父母,一直和https://www.zhiyazz.com/ivf/2152.html
12.八字合婚是补对方五行吗免费生辰八字在线算命网沈居士有一些人认为“合婚”就是两个命理八字相合,可以合汇就好;有些人认为生肖相生或相合就能成为上等婚姻;有些人以为年命纳音相生相合就好;有些人以为双方日干和日支相合就能成为上等婚姻;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对方命理五行,能补自身命理五行所缺就是上等婚姻;更有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懂五行基础知识,仅靠网上软件测算双方https://m.sjssmw.com/bazizs/wx/233592.html
13.[2024八字算命],补财库DIY:真庆观秘传增财妙法大揭秘,易经网推荐[2024八字算命],补财库DIY:真庆观秘传增财妙法大揭秘,易经网推荐八字算命,易经网最权威的易经平台,山,医,命,相,卜,易经视频,易经资料,易经大师汇集地。 补财库DIY:真庆观秘传增财妙法大揭秘 补财库DIY:真庆观秘传增财妙法大揭秘”,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场财富与灵性的奇妙旅程,等待着每一个渴望财富https://www.haiyunzhai.com/504733.html
14.盲派算命必用的“算命神煞百关秘诀”法,简单而铁口直断算命神煞百关秘诀 关在实践应用确实起到很大作用,但凡是自幼夭折、幼年多病、事业不顺、婚姻不幸、财运不好、意外伤残、牢狱官灾的人多是命犯百关导致的种种不顺。下面这些最真为实用、最具有价值的关煞辑录出来,利于大家实践检验。 四柱关: 正七休生巳亥时,二八辰戌不堪推。 https://www.meipian.cn/4yrkywcy
15.天生教师命高中知识二、算命先生说天生的老板命是什么意思啊 梦里经常做统帅的人 相比梦里只是听从指示的人来讲,梦里指挥三军,或指挥着很多人一起实现某个目的,这些都意味着是一个非常有管理能力的个性所在,领导意识成了一种习惯,做老板也是迟早的问题。 梦里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屈辱的人 最核心的部分是梦里会迅速的化解或忘记屈辱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935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