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专家介绍,这主要与“朔望月”有关,月亮圆缺变化一周称为一个朔望月,一个周期平均为29.5天。恰逢2022年腊月是小月,便没有了年三十。专家表示,只要正月初一还在,前一晚都是除夕。
“农历有大小月之分,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成灼告诉记者,农历月是大是小,根据农历编算规则计算而得。月亮的圆缺变化的周期间隔,在天文学中被称为“朔望月”。
??
“朔”是指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圆面正好背对地球,让我们在夜空中看不到它的样子的时候,包含朔在内的农历日叫作“朔日”;而“望”是指月满之际,那时地球处在月亮和太阳之间,被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2028年
2029年
回家的心情真迫切~
下面跟着发布哥一起来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1.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
2.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4.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所在单位报备。
5.严格执行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对有中高风险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即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该省(自治区、直辖市)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要及时向社会发布自由行风险提示。
6.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1.
“两节”马上就要来临,对于返乡和外出的居民应注意哪些防控要求?
2.
如果一个居民所在的县(市、区、旗)发生疫情,那么他能否外出?
3.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无疫情县(市、区、旗)人员能否出行?如果外出,需要遵守哪些管理上的规定和要求?
4.
两节期间,可以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吗?
5.
“两节”期间,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会受到限制吗?
6.
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还能出行吗?
7.
健康码变成“黄码”,对出行有哪些影响?
8.
寒假结束或春节后,对于高校学生返校或务工人员返岗有什么具体安排和要求?
9.
两节期间,能否组织宴会等聚集性活动?规模是否要有所限制?
10.
“两节”期间,个人应注意哪些防护措施?
“两节”期间,按规出行
?安全健康才是愉快过节的前提!
?让他们也看到呦~
来源:江西发布综合人民日报、央视网、国家卫健委官网、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