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生水》/976*366cm/木板油彩/2010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
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天一生水到底是什么意思?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源自河图。远古时代,人们对星象规律进行观测和记录形成了河图和洛书,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
简单来说,河图根据五星出现的时节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古人发现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于是就按照这个规律纪日,河图相当于今天的日历。
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有一个颗星星规律地出现在天空北方,这时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大地间充满了冰雪和雨水。古人将这颗星星命名为“水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就是表示水星出现的日子。
这个“日历”,代表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开端。
河图
西方是的情况是怎样的呢?约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源于水,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他第一个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并开启了哲学史的“本体论转向”。其后的西方智者中,有人认为“火”是构成世界的元素、有人认为世界是由四种、五种元素构成的...这样的一个开端,逐渐强化推理、实验、逻辑思维,最终发展出了体系庞大的现代科学。
虽然在东西方文化的起点都触及到很多共同的元素,但因为土壤不同,最终还是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化,西方更强调理性的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而东方更亲近自然,追寻“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哲学之父泰勒斯像
“我创造了它,而它所反哺我的已经超出了这个作品本身”
杨宏伟是目前国内顶尖的版画艺术家,在艺术的领域,他一直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天一生水》这件版画作品就很具有代表性。“西方人画的水面是很直观的表达,如透纳,是用色彩的笔触来塑造一个凝固的海浪;中国人画的水大都是用线勾描再用墨染,如马远,来表现水的波涛或平缓的状态,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水图》。我希望能避开这两种表现方式,尝试用点状来表达水的状态。我觉得细密的点形容水态更加自然,正是无数的水的颗粒攒聚成一整片水域。我开始用很小的木刻刀刻很细小的点来塑造一个烟波飘渺的水面。”
直到创作完成,艺术家在作品《天一生水》上大约刻了3千万个点,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个形象或线条,它完全由刻出的小点构成,这些点在艺术家精心布局下产生疏密关系,这是艺术家心中的水,它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
《天一生水》局部/976*366cm/木板油彩/2010
在杨宏伟的工作室,他反反复复,一刀一刀地重复地“刻”着,连艺术家本人也不清楚,这个作品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完成,日复一日,看不见终点。杨宏伟说,刚开始做这件作品时,心里时常会生发一些害怕和怀疑:这么做下去,真的有意义吗?用生命去交换这样一个作品是否值得?
这些疑问最终还是没有使艺术家停止创作,他在问题中思考,在实践的过程中,体悟、升华创作的意义。
艺术家在工作室创作
杨宏伟说:“每天重复的动作让我重归心田,就像和尚在庙里念经将木鱼敲的“铛铛铛”,这种有规律的震动可以让你的身心处于很放松的状态,像没有任何重力吸引般在太空中飘着,有一种被释放的自由感和空寂感,此时的你生存在自己制造的十分安全的容器中,自动屏蔽掉社会带给你的干扰,事实上,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具体的形象或目标可供捕捉,只剩这一刻之间的一心一念。
我的一位信奉佛陀的好友看到这个作品时说,从这里读到了很多他所经历的修行,并从中领悟到生活与外界的这种关系。”
《天一生水》创作进行中
“我的工作环境像保险库大门一样锁的严严实实,真的进入到那种创作状态中,就仿佛被很薄但又很严密的蝉衣罩住般与外界隔绝,瞬间就可出来但又不能触碰,犹如打坐,其实就是一念之间的凝神和专注。
在对《天一生水》的思考过程中,我感受到它和现代社会形成的一种对抗关系,从另外一个对立面阐释着安于当下就是安于生命,将过多的欲望排除在作为一个人的身体之外。正如我偶然一次入蜀,造访古刹,里面有一个修行者,他敲木鱼的声音远远地把我吸引过去,当我看到他在那里念经敲木鱼时,我的心刹那就被抓了进去——这就是我想要在作品中寻找到的一种能量。它的能量关系与节奏感产生的磁力把人吸引去,心可以即时安住于此刻,这种舒服的状态让你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大脑没有发育的婴儿般,没有任何思绪、戒备和欲望,在这种很空灵的关系中特别舒畅,让我有种到家了的感觉。”
杨宏伟这种“到家了的感觉”即是与河图系统下派生的传统文化脉络走到了一起。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人对于生存的终极追求向着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平衡方向发展,对于心性修养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与“征服自然”的西方文化拉开了巨大的差异。
对于创作的艺术品,杨宏伟说:“我创造了它,而它所反哺我的已经超出了这个作品本身”,这与心学开山之祖陆九渊所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别无二致,陆九渊与王阳明都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陆九渊倡导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杨宏伟在创作过程中所进入专注的状态,其实就是陆九渊所谓的诚意、正心。
展览现场
中国传统审美的内核即是这样,艺术家并非创作一件可衡量价值的作品与其他物品进行交换。他们创造了一种含蓄,一种敦厚内敛的品味,而这种审美品味,关照人的内心,关照外在的生活。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所探讨的杨宏伟创作与传统文化脉络的联系性,并非意在说明西方文化的不好。所有文化都是特定土壤中长出的茂盛大树,有各自的精彩与不同,而并无优劣之说。按照诚其意、正其心,之后格物致知,再修身治国平天下来说,这只是东方文化审美中的一个方法,其目的在于用最接近自然的方式达到中和...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一种美,而有一些审美,有一些品味,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传统,正被我们慢慢遗忘、误解。
在《天一生水》完成后,杨宏伟将这些刻下来的木屑,装到了一个个玻璃瓶里面。
《杨宏伟的木屑之乱想》
尹吉男
杨宏伟是谁
一个物的分离者
单个的木刻刀
让木屑集体逃亡
木屑模仿雪
扮演哀伤
难道分离就是主题
木屑与木版分开
就是
艺术
所有木屑
都在追问
瞪着雪的眼睛
木版在颤动
对木屑来说
木版才是残余
或者是剩余
依据常规
把假发和头分开
就不是艺术
分开路易十六的头和肩膀
就是一场革命
那是法国
那是断头台
依据事实
把阿Q的头和肩膀分开
反而是文学
劣根性诞生了
一个活着的绍兴人
成了书里的鲁迅
木头的最大作为
是礼器吗
儒者让工匠或鲁班后人
制成各种好用的木器
木屑仍要分离
飘落如雪成泥
五部木车
绝对符合国家的威仪
把一个法家的商鞅
碎成了五段血的历史
虽不热衷于人的分离
却赞美了
人对牛的分割
任自然的庄子
刀的分寸和节律
早晨看到一株树
傍晚还是
隔世还是
它和永恒一块站着
禅僧说
这仅仅是一株树
不能从屠夫那里
借刀杀人
更不能借刀杀树
尽管庄子赞美过游动的刀
树不能都变成棺木
比砍刀还精致
木刻刀来自
最古的残杀
木版来自树
我来自
我的同行的混乱的定义
什么才是最猛的利器
能把我和定义分开
把我变成一个唯一
是什么
能把具体的艺术
和抽象的当代
清晰地
更清晰地分离
有谁
能把艺术家的木版
和艺术家的树
还有夏天的树
还有南方的树
永远都不能变成刀的
一堆木屑
杨宏伟的木屑
把我一分为二
我之一
成了一个提问者
我之二
成了一个貌似回答者的
木屑的乱想者
-关于展览-
观看的极限·杨宏伟作品展
学术主持:徐冰
主办单位:筑中美术馆
展期:2018年8月11日-9月9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筑中美术馆
免费观展
每周一闭馆
-关于艺术家-
杨宏伟,1968年生于天津;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4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成为康奈尔大学访问艺术家;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展:
2016年《象·素分析》,哥伦比亚大学环球中心,北京
2015年《象·素分析》,會空间,北京
2012年《退潮》三地展,空白空间,北京;白夜艺廊,成都;华艺廊,广州
2012年《硬伤》,今日美术馆,北京
2008年《野》,空白空间,北京
2008年《离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06年《契----迹》,三加三画廊,北京
2003年《杨宏伟彩色木口木刻展》,海上山艺术中心,上海
2001年《杨宏伟黑白木口木刻展》,海上山艺术中心,上海
部分群展:
2018年《中国之旅-稀克收藏展》,荷兰
2017年《国际木口木刻版画及文献展》,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
2017年《燕渡寒潭不留影》,苏州诚品,
2016年《印度双年展》,印度科钦
2016年《银川双年展》,银川
2016年《教学相长-实验艺术年会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5年《文心内秀》,苏富比纽约中心,纽约
2015年《神话、叙事、想象——2015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
筑中美术馆
网址:www.zzart.com.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巨山路燕西台
开车:
1、西四环四季青桥向西4.5公里,到达巨山路(麦当劳)向南800米到达燕西台院内。
2、长安街八宝山路口向北,进入巨山路,约5公里到达燕西台。
3、西五环杏石口出,向东第二个红绿灯到达巨山路(麦当劳),向南800米到达燕西台院内。
公交:347、664、992、914、505、运通101巨山农场下,走到巨山路(麦当劳),向南800米到达燕西台。
地铁:最近的的地铁:1号线八宝山站、6号线五路居、10号线车道沟,离燕西台分别约5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