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在成为独立开发者之前,你的工作是什么?
我大学专业是工业设计,但因为对互联网行业的热爱,大四的实习工作是UI设计,毕业之后转为了产品经理一直到辞职为止。
π: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辞掉之前的工作,开始学习编程的?
π:你此前已经做了0528、恋人清单和开垦世界三款应用,最近又开发了「截屏算命」,能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几个题材的应用进行开发吗?
总的来说,我选App题材都是以我自己喜欢为前提的。
就是题主拿了别人的手机截屏想请大家分析分析这个人的性格,知友们的答案挺有意思的,可以移步一看。
我自己也是个喜欢看别人手机桌面的人,比如认识个新朋友,聊到没什么话题的时候可以说不妨看看你的手机都装了什么App,然后看到一些新鲜的有趣的可以相互推荐相互吐槽。顺便还可以知道对方大概是什么类型的人,对不对自己性格,就知道聊天该聊什么了。
但一直没有什么机会来总结一下这套性格分析法,所以前不久就下定决心做了这个App。
在开始正式开发前,在网上筛选了几种正规心理学的性格分析法。最后是挑了「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作为这套算命算法的核心。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将人格分为常规型、现实型、研究性、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六种,每个人的性格会有一定的倾向。相邻人格的性格相近,相对人格的性格相反。
比如你是一个社会型的人话,那你就比较喜欢与人交往、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
依次理论为基础,我把市场上流行的上千个App都设定了每个人格类型的权重值,对部分特别的App进行了额外修饰。在保证大部分人能测出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了特别注解。
在产品设计上,我希望尽量减少用户的操作,一切繁琐的输入和选择,如选择测试目的、输入男女等都是不需要的。每个用户只需要截取自己桌面的主屏,然后回到App,轻点开始按钮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App做出来之后找了几个朋友测试,发现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更加认可测试结果,当然感性一点的男性用户也觉得很准确。看来算命这事还真是像星座占卜之类的,更得感性用户的欢心。
π:在应用开发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哪些之前没有预想到的困难?
从最开始到现在,没有预想到的困难实在是太多了。整个过程不像是在爬一座很高的山,而是像在爬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小山。你永远不知道后面会有怎样奇奇怪怪的困难发生。
举个例子,在开发开垦世界AppleWatch版本时,发现了很多技术上的限制和难题,现有的解决方案和资源都很有限,在本来就已经很局限的产品功能上只能不断地让步。
结合我开发第一款App的过程,我总结了四点经验:
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困难,比如我做第一个产品是最大的困难就是提交App的整个过程,真的费了不少劲;做第二个产品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开始接触网络数据交互,第三方后台服务。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bug;而做开垦世界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对整个种树收树过程的优化,合理调用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说到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事情的话,我觉得最应该注意的是贪心,贪图一下子做一个吊炸天的东西。很可能现实的情况沉重的打击自信心。相反的,从易到难,一步步攻克问题,持续不断的成就感让你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π:说说你应用开发过程中最开心的时刻。
最开心的当然是自己开发出来的产品得到用户们的喜爱。
在做开垦世界1.0的时候一直很期待产品出来时别人的反馈,可能会是觉得无聊,可能会是觉得不会长久的玩,但没想到的是产品出来之后反响很好,感觉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这类游戏。他们觉得很新鲜很有趣,强烈的占有欲让他们持续的玩这款游戏。
有说想砸了Android手机买大苹果的,有说玩了整整一天根本停不下来的,有说想给我做个Android版当做毕业设计的。
π:说说你接下来的计划?有没有考虑过和别人一起组队开发应用?
目前计划还是迭代开垦世界,还有很多可以增加的功能和优化的地方。很多人也给我提过不少的建议,开垦世界一定会做到成熟为止。
另外还有个很棒的想法还处于摸索完善阶段,脑洞挺大的一个游戏。如果能一直有条件做独立开发者,这个产品应该会出来。
至于组队的话,暂时还没有考虑过,因为人越多平均效率会降低,分歧也会越大。到时可能就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产品了。但也不无可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能一起合作处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