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那些影响每个人命运的“通用底层算法”。
让我们看一下,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的基本共性:从最根本上,去思考事物的本质。
造车@马斯克说,你要让物理定律站在你的这一边。
商业@张一鸣说,哪怕再简陋,你也努力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他还拿乔布斯的故事来打比方:17岁生日的时候,乔布斯爸爸送给他一辆车,接下来一段话都在描述那个车有多破,但最后乔布斯说:Butstillitisacar。很多人的“车”(某人或某事)看起来既高级又漂亮,却压根儿跑不起来,和纸糊的没什么区别。
投资@沈南鹏做投资的秘密是:像一位CEO那样去思考,从商业的本质出发,在时代、团队、使命中去寻找简单的必然。
作者通过独创的“九段心法”理论,从理性角度出发,教我们用概率思维,围绕认知飞轮,搭建一个内心演练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人生。
一、闭环
聪明人最大的自我陷阱是聪明会成为前行的障碍。做一件事情想的深,看得远,但是现实世界中,有时候,我们必须“走一步,看一步”地去尝试,尤其是在找到可大规模复制的内核之前,我们要勇于做一些“一次性”的事情,关键是完成、交付、射门,哪怕跌跌撞撞。
遇到问题,我们与其闷着头想,憋大招,不如迈开双腿,先完成一个闭环。勇于尝试,不停修正,自然能一步步逼近问题的最优解。
闭环是给未来一个交代,采用一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迈出用行动改变自我的第一步,你就能获取和未来的某种连接。
二、切换
当直觉与算法结合,才能产生魔力。这里,作者把直觉定义为大脑的涌现。所以,突破性思想偏爱受过训练的、积极地头脑。
《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了大脑的两种模式,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自动控制系统”,是指快速、自动的无意识模式,包含反射、本能、直觉和冲动。
系统2,“主动控制系统”,是指缓慢、刻意的深度思考模式,调用经验、记忆、分析和理性。
高手做好一件事的秘密,就是最开始的时候使用“系统2”管理、训练,达到以一定的熟练程度,再交由“系统1”接管。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跳出自己的思考并审视自己的思考。
三、内控
大脑的神奇之处,也许在于它自己会思考。
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并非他的思考,而是他对自己思考的思考。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何为“健全”?就是指一个人思维内控点的完整性。
前文我们提到了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的认知飞轮。设置理性空间的内控点,就是要将这四步分离,不要靠直觉立即做出决定。
在外部世界对你施加的影响和你内心的感受之间,应该预留一个缓冲空间,并在这部分空间进行决策。
四、重启
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他们非常善于重启自己的精神装置,无论遇到什么打击都可以若无其事地站起来。特别聪明的人非常善于思考,特别厉害的非常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思考和决策。
怎么设计自己的精神装置?
“外星人”视角:假设有个外星人,突然飞到地球。他会冷静评估现实,而不会在意那些让你纠结不已的沉没成本。面对问题,他能制定解决方案。
“阿尔法围棋”视角:阿尔法围棋下每一手棋时,都会根据眼下的局面从头思考,找到当前胜率最高的一手。对他而言,每个决策都是独立的。从头思考,独立决策,就是不断重启的过程。
把所有事实当做已知条件,重新配置资源,积极计算,你就能找到最佳答案。
五、增长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一个人就是一个初创企业。你需要实现自身规模化,才能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这与你是否经商无关。一个人必须用自身的某些增长消解无法躲避的挑战。
作者介绍了增长黑客的三个实战步骤:
第一步,假设,建立最小化闭环。
看个例子,一大批信需要在信封上写地址、贴邮票,把信件装入信封,封口。第一种办法是拆分动作,将写地址、贴邮票、装信封、封口分段处理,这种方法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信封装不下、匹配出错等异常情况。第二种办法是“单件流”。每次只处理一封信,干完一封再处理下一封。第二种方法就是我们说的最小化闭环,它的价值在于快速试错。
第二步,验证,找到“北极星指标”。
你要先建立一个反馈回路,获取验证结果。不断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不断对自己提问题,这个动作看起来是多了一个步骤,但它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如果没有这个步骤,你就有可能在原地打转。
第三部,执行,设计增长战略。
脸书的分阶段验证:一开始只面向哈佛大学的学生,紧接着是常春藤大学,随后是其他大学和高中,最后才开放给所有年满12岁的用户。
六、内核
什么叫内核?就是你愿意去重复做的事情。这类事情的特点是:你干它不累,它虐你,你不苦。
一个人在受苦受难的时候,经常是在被动地发现内核。去掉哪些你原以为不能失去的东西,剥去哪些你原以为是自己优势的东西,消除一切幻觉,最后剩下的,也许就是你的内核。内核提供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框架。这个框架只有结合你的独立思考,才有意义和价值。
找到可复制的最小内核,内核的特征:
一是简单,这样才可以大规模复制;
二是有构建系统的能力,这样才能防止被别人复制。
依靠禀赋:依靠你的天赋,以及你已经拥有的资源。
做到专业:不断完善,打磨内核,做到专业,进而挖通自己的专业护城河。
七、复利
复利需要“地”。一切围绕“地”做生意,农业时代的种地,工业时代的厂房,商业时代的购物中心,心智时代的品牌,信息时代的IP(知识产权)和虚拟商城。
那么,你的地产生意是什么?你为自己种下了什么果树?
1、复利是当代人的必备技能
2、用垄断实现复利
3、延迟满足与学习
那么,想要收获人生的复利,我们怎样才能克服不确定性,做到延迟满足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学习是持续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动力。”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禀赋。
八、愿景
1、设计人生的导航系统
在“人生算法”的基本逻辑里,作为基本单元的认知飞轮不断滚动,围绕,内核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然而,在现实中,这个雪球并非顺坡向下滚,而是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一样,是向上运动的。熵增原理和墨菲定理让世界一切主动的努力都如此艰难。有个愿景,会让自己好受很多。反正是受罪,干脆把自己搞得高大一点儿。
2、北极星优于地图
愿景由两大要素组成,即核心理念和未来蓝图。核心理念是你努力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蓝图是你努力要做成什么样的事。
本质上,愿景是一种从全局出发,着眼于长期价值的算法,像北极星一样指引我们穿越未知的黑暗森林。
愿景怎么发挥神奇力量的呢?愿景代表一种预见能力,能够把一个抽象概念转化为一副图景,让大目标变得可视化。
人是一种需要反馈的动物,但是人生中大部分事无法得到及时、具体的反馈。愿景会给予我们不可或缺的鼓励与反馈。愿景能够引发化学反应,一是给自己打鸡血,二是给别人打鸡血。
3、我们来看看贝索斯的三个愿景武器:
1)发现哪些事物在十年来不会变化:就是常识和人们一直追求的美好事物。
2)最小化后悔表:贝索斯选择创业时,老板多次挽留他,他也不确定自己创业是否能成功。真正让他做出决定的是他做了一个最小化后悔表,他问自己:“假设自己80岁高龄时回看自己的人生,现在没有创业,到时候会不会后悔?”
3)“以终为始”战略:先想明白终极问题,再逆向操作。贝索斯认为,在零售业,客户永远不变的就是想要更低的价格、更快捷的配送和更多样的选择,也就是“多快好省”。
九、涌现
1、在自己身上发现群体智慧
人生算法九段开始的认知飞轮,像牛顿时代的一个轮子,你可以清晰地计算这个轮子的形状、质量、受力、方向、速度、加速度。然而,这只是神经元。当我们一步步来到九段,必须认识到,人类大脑、社会、金融,都是网络化的、无法简单还原到复杂系统。
人生算法九段,这是试图在宏观的世俗世界里构建一个层层递进的机制,以践行个人战略。虽然涌现是无法被设计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的“分布式计算”,增加涌现的概率。
涌现来自对复杂系统的研究,是复杂系统最显著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系统科学中,大量微观个体在一起相互作用之后,就会有一些全新的属性、规律或模式自发地冒出来,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涌现。涌现最终的效果总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我们可以观察蜜蜂蜂群和蚂蚁蚁群的群体智慧。美国学者候世达提出一个有趣的想法:蚂蚁群落在很多方面和大脑运作原理一样。人类的大脑也是有无数个简单的神经元通过信息交换,涌现出了智慧。在蚂蚁群体和神经元这两种提中,整体较高水平的智慧或思想都是从“一只蚂蚁”“一个神经元”这些“无言的”群体中显现出来的。
利用涌现的方法,进化已经在蚁群、蜂群和人类大脑中构建了智慧力量。你的大脑本身就是一个涌现的超级系统。
2、如何构建自己的系统
从初段到九段,正是一个形成个体人生算法的过程,你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个有算法的系统来经营。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就是他的人生算法的涌现。你只有具备系统,才可以构建不断进化的人生算法。成功很难被设计,但系统可以被设计的。当你的系统进化到一个临界点,世俗意义的成功或许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