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通用17篇)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通用1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

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

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nánlù),拒做“酒肉和尚”。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

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fen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bīnweī)物种。

它是一颗(cuǐcàn)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

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要求:

(1)仔细阅读课文,努力获取有关大熊猫的有效信息;

(3)小组交流学案后派代表发言。

宝物学名

宝物现用名:熊猫外号:獏

宝物外在特征:可爱、俊俏、温驯

宝物来历:我国四川、甘肃、陕西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岭

鉴定结论:国宝

鉴定依据:我国特有、最富盛名、数量稀少、活化石

三、秀宝

问题情境:我们的民间鉴宝人下了比较权威的结论:大熊猫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它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吸引我们去挖掘、去了解。

下面就请同学们扣住课文内容,选择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用第一人称来介绍一下大熊猫。

1、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的

2、尽量运用文中语句,语言生动,语气活泼。

参考话题:我的名字;我的外貌;我的家;我的家族史;我的名星路;我的饮食;我的生育;我的价值……

1、师:正因为大熊猫人见人爱,所以它成为我国的友好使者,频频出访他国。然而大熊猫在我国却仅存1000只左右,濒临灭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熊猫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明确:原因一是生存不易:生活地域十分狭窄,生活环境要求苛刻,食物种类比较单一,进食数量十分惊人。原因二是繁殖艰难:繁殖力十分低下,幼崽小得出奇,幼崽成活期长。

2、再请阅读搜集到的一则材料,说说除了文中介绍的几条原因,造成大熊猫濒临灭绝的现状还有哪些因素?

材料: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于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于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分布,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都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生:阅读学案积累的资料交流

3、阅读以上材料后,请你再读课文,思考:我们能为大熊猫做些什么?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开辟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繁殖、培育大熊猫:这些在文中均有交代,另外同学们还想出了开辟生态竹园、为大熊猫提供丰富食源:甚至还想到利用克隆技术来提高大熊猫的繁殖率。确实很有见地。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这份对大熊猫的喜爱转化为保护它的行动。所以保护大熊猫,从我做起。

五、品味语言

过渡:我们同学的“秀”作得非常好,不仅语气活泼逼真,语言也很生动,老师向大家再推荐另外一段介绍大熊猫的文字,请你来看看这与文中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1、学生阅读《辞海》上介绍大熊猫的文字,说说不同之处。

(A)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辞海》

(B)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短,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幅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国宝—大熊猫》

明确:

A)平实说明:客观地说明事物,不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B)生动说明:巧妙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说明,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2、交流理由,明确本文生动说明的语言。从课文中再找几处类似的语言进行分析。

六、课后学习:

1、拟写几条保护大熊猫公益标语;

2、拟写一份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3、设计一个保护大熊猫的活动方案;(从以上要求中选择一个完成。)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录像机、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

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大熊猫玩具,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小结:大熊猫的头是圆形,头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一张嘴,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像带黑色的眼镜。鼻子是黑色的,在脸的中央,两只小耳朵是黑色的。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全是白色。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放录象,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教师放录象,提出问题: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是怎样走路的'?

小结: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它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吃东西,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四、谈话: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熊猫?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小结:(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参见教学资料)小朋友在动物园、电影、电视或图书中见过大熊猫。大熊猫形体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它永远生活在地球上。

活动延伸:

给大熊猫画像(国画);教幼儿玩《抢救大熊猫》的游戏,教育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1.知道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2.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3.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大熊猫图片、油画棒、绘画纸,勾线笔。

一、导入部分。

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谁来说一说大熊猫长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以谈话导入的方式进行导入,一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二是给孩子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老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①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②画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③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④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⑤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3)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①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②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③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④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设计意图:鼓励幼儿能用笔来记录熊猫的外形特征。】

三、结束部分。

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设计意图:让幼儿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并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活动反思:

《国宝熊猫》作为一个美术活动,相对于新教师来说,在执教控制力上是比较容易的,而且作为我比较喜欢的领域,在执教的过程中,也奠基了我不少的信心。在后来的课堂反思交流上,采用了自我讲述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交流方式,我也从其他听教者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建议以及对我此次课提出的相应不足。最大的不足点,在教师范画时,关于熊猫的耳朵形状,并没有强调是半圆形。幼儿的作品呈现中就直接反应了这个情况,幼儿开始操作就发现了很多孩子画的熊猫耳朵是三角形、尖形,类似猫耳朵的形状。熊猫的动态形象,幼儿画中体现的效果都还可以。对于熊猫的习性、生长地,幼儿也足够掌握了知识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它成为国宝的原因;

2.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像片断,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熊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2.熟读课文之后,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可鼓励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上台介绍大熊猫)

明确:外形特点: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三、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作者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大熊猫的举止神态,突出了它可爱、机警的特点。其中你最喜欢哪些语句为什么(根据学情,可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生动的说明方法:引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诠释等,以及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不必过细分析。)

2.比较探讨: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觉。(《国宝——大熊猫》)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辞海》)

明确:课文对大熊猫的体态、四肢、尾巴作了较为具体的描绘,对毛色黑白的具体分布作了详细的描写。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比《辞海》的介绍更生动,更形象。加上描写了人的心理感受,更突出了大熊猫可爱

3.结合课文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己的观点。)

四、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为主题,展开专题研究。

1.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2.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子课题。

3.分工合作,拟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

4.交流、汇报。

(不断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部分可在课余完成,达到学科整合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最近,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新开辟了一条旅游路线,沿途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标语尚未拟写,请各方阵同学帮它拟写。

1、认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惯。

2、学习本文介绍大熊猫抓住特点,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3、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教学设想:

一、预习检测(给加点字注音)

嬉戏笨拙濒危璀璨南麓孤僻分娩翌日繁衍呵护憨态可掬

二、导入

在奇妙的自然世界,动物永远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就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课,亲自去感受一下大熊猫们的神奇世界。

三、假如你是一只大熊猫,请你向人们介绍一下自己。

(提示:换个角度,用自己的语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生动的介绍。)

四、自由默读课文,为大熊猫建立一个档案夹。

外貌特点——可爱

生活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大、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

繁殖过程——繁殖能力低、胎生

五、赏析文中语言。

(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六、对比阅读

比较课文和《辞海》中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说说各喜欢哪一段介绍说明的理由。

七、拓展与讨论

通过学生收集大熊猫生存现状的资料,引发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进而引起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关爱。

八、作业布置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进行生动的介绍。

【教学目标】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大熊猫,激趣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大熊猫。

2.教师介绍大熊猫。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以及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还有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看到可爱的大熊猫,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3.出示教材中的问题。

4.这次习作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二、捕捉信息,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表现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画面。

2.出示课本中的图表。

3.明确要求。

(1)这次习作要围绕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或其他问题介绍大熊猫。

(2)写作时可参考教材图表中提供的材料,也可以再查找其他资料。

(3)写完后注意修改,同学之间可以互评。

三、教师点拨,指导习作。

1.明确要求,拓展思路。认真阅读需要解答的问题,明确习作的内容,抓住大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描写。

2.搜集资料,选择材料。描写大熊猫的外形特点,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描写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要抓住它怎样吃食、怎样游戏、怎样睡觉等来写。

3.突出重点,表达心情。描写大熊猫的样子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它的'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就能把习作写得清楚、细致、感人。在描写大熊猫的时候,也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4.细致描写,条理清晰。描写大熊猫时,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特别是在描写它的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它的活动情景。

四、试写初稿,修改完善。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自己反复朗读,进行修改。

3.在小组内进行互评互改。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把修改后的习作抄写在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国宝大熊猫

1.查找资料,围绕提的问题写。

2.自评、互评习作。

教学目标

1.根据资料和问题提示,能抓住特点,介绍大熊猫,并能有顺序地写下来。

2.养成良好的说写习惯。继续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

1.动物世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鹦鹉会说话,大象会搬东西,萤火虫会引路,蚯蚓会松土……这些生活中奇妙的动物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观察到了不少吧!

2.今天我们要来写一写一种动物,先来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呢?这种动物你了解多少呢?(课件出示2)

“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

3.是的,是大熊猫,你猜对了吗?同学们,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二、利用资源学习表达

1.(课件出示3:大熊猫图片)

对于大熊猫,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如下:(课件出示4)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国宝?

......

2.师随生的回答,在题目下板书:外形(样子);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板书:外形(样子)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3.(课件出示5)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学生上台说。

提示:说的同学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3)小组内说,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说。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有顺序地说,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说好的信心。]

三、由说到写,实现牵移

1.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介绍了国宝大熊猫,说得很好,我知道还有很多的.小朋友想上台来说,可是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个小朋友都来说。怎么办呢?对,你可以写,就是把自己想对老师、同学说的话写下来。写完后你们就可以互相交换着看,这样,不就让大家都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吗?

提示:写得时候每段前面要空两格。

2.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要不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4.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对问题的解答是不是准确。

5.将学生的部分习作放在投影仪上,指导学生朗读、评价和修改。

师:谁来说说这篇习作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句子写得好?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哪些地方还要修改?(师在这个环节仍要重鼓励,抓住文中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6.在小组里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别人给你提提意见,再修改一下。

7.请小朋友为自己的习作配上好看的图画或图片。

【设计意图:为了营造轻松愉快地氛围,用猜谜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课题,然后引导学生说自己对大熊猫的了解,激发学生想说、乐说的愿望。】

【设计意图:问题引领,资料展示,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减轻了写作的难度,理顺了写作的思路。】

【设计意图:不着痕迹地指导学生从说到写,进行牵移,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修改,尽量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的快感。可以欣赏自己的,也可以欣赏别人的;可以一句话,也可以欣赏一个词语。】

【设计意图:书写作后,再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

外形(样子)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国宝大熊猫》,指导孩子们根据问题提示和资料信息,以及课件出示的图片,先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让孩子们学会结合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被视为国宝等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来。

2.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

由于大家对大熊猫比较陌生,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所以写作前一定查找资料,了解透彻,才能把大熊猫介绍正确无误。

不足之处:

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能提供给学生的信息资料外,其余的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1、理解在描写一件事物之前,需要认真观察、仔细了解的道理。

2、学着在习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

3、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自己的目标对象描写的形象、具体。

教学重点

在描写事物之前,要学会观察描写对象。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自己的目标对象描写的形象、具体。

课时安排

一、新课导入

“西边来了一个怪,戴副眼镜好气派,拿着竹笛不去吹,张着嘴吃起来。”大家知道这是在形容什么动物吗?是的,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大家应该都很喜欢这些圆乎乎的朋友吧。今天,就让我们试着将大熊猫写进自己的作文中。

二、作文要求

三、写作指导

学习目标:

感悟二、三部分,体会其珍贵和稀有,增强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字词。

2、复述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读第8节,思考:大熊猫受宠爱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习惯于人工饲养?

2、自读9---12节,思考:

(1)它生长环境如何?

(2)文中介绍它哪一方面的生活习性?有和特点?

(3)它的活动范围又有何特点?

3、小结。

三、学习第三部分。

自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它被称为“活化石”?说明了什么?

(2)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总结:

(1)中心。

(2)写作特色(顺序和语言)。

五、拓展延伸。

1、从各个方面概括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我们再回到题目上,“宝”为什么说是“国宝”,能否换成“宝贝”?

(学生可能回答:生:“国宝”是指中国所特有的珍稀动物。而“宝贝”一般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用。生:我国把大熊猫赠送给了外国友人。生:大熊猫是友好使者。)

2、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友好使者。但是由于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偷猎者的'人为原因,使我们的“国宝”数量更稀少。下面我请每位同学都来做一回动物世界的保护人,为大熊猫设计一个安全、合理、舒适、快乐的家。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作笔录。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回答:生:我打算建立一个生态圈、,里面种许多竹子,让大熊猫自由自在的生活。生:我要改变大熊猫的饮食居住习惯,让它和我们人类一样生活。生:我要把大熊猫送到太空去,让它作为友好使者访问宇宙。)

同学们的设想很有创意,相信若干年后你们的愿望都会实现,“国宝”大熊猫也一定会生活得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六、作业:

1、探究与练习。

2、《学习与评价》。

3、预习下一课。

1、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通过大熊猫的黑白对比、学习浓墨、淡墨的运用。

到动物园参观过大熊猫;大熊猫的图片资料、水墨画工具。

一、欣赏讨论

1、你们喜欢黑色吗?

其实黑色也很漂亮又很有用,想一想我们画哪些东西的时候需要黑色?

2、欣赏大熊猫图片

找找大熊猫身体上哪些地方有黑色。

二、师生共同讨论画法。

1、今天我们要用水墨画来画大熊猫。

墨可以调成淡墨、浓墨,那么大熊猫身上黑的地方用什么墨?

其它地方又用什么墨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试画大熊猫,大家欣赏讨论。(边欣赏大熊猫图片)

大熊猫由哪些部分组成?像什么形状?用浓墨还是淡墨?

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范画。

三、提出创作要求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大熊猫,有吃东西的,有睡觉的,有坐在地上的,

有爬在树上的…….现在我们用画笔来给你喜欢的大熊猫照个像,照相前要先想好:大熊猫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把大熊猫的动作也要照下来!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重点

1、导刚入门的中班孩子掌握调浓墨、淡墨的.技巧。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不同的熊猫形态。

3、提醒幼儿注意水墨画作画习惯,鼓励刚入门的孩子正确握笔。

4、引导大班的孩子用不同的水墨画技巧作画,并能用颜料添画背景,鼓励中班孩子向大班孩子学习。

五、欣赏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

设计理念: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是在文本、世界与人的心灵之间架设的一道桥梁。要想让学生的阅读“到心灵”,其主要途径是凭借语言文字。本文的教学,我引领学生从题眼“可爱”入手,通过语言文字,通过想象、朗读、表演等方式,感受大熊猫的珍奇、可爱,在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及所组词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贪吃好喝的习性,产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3、通过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奇,产生民族自豪感,进而懂得去关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要引导孩子围绕题眼“可爱”,从课文中的具体描写中体会熊猫的“可爱”,通过勾画想象等方式进行感悟。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本文层次清楚,结构分明,中心突出。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儿童情趣,易于理解。教学中适合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扶学导学第一、二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学品悟三、四自然段。同时把课后的几个要求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中。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猜是什么动物?

身穿黑白袍子,

足蹬黑色靴子,

戴副黑边镜子,

爱吃嫩绿竹子。

(猜一动物名)

2、出示大熊猫图片,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提出初读中想到的问题。

三、想象朗读,感受熊猫动作的可爱。

(一)从“可爱“入手,整体感知。

打开书,自由地放声读2、3、4段,看你还从文中哪些地方读懂了它的可爱,在找到的地方标注上番号。

(二)体会熊猫“吃“得可爱。

1、学生交流熊猫吃箭竹的句子。

2、“熊猫究竟怎么吃的呢?”师引导学生将熊猫吃竹的动作打上记号并谈体会。

3、(播放熊猫吃竹的录像)。

师:从它吃的这一连串动作你感受到它吃得怎么样,可以用个什么四字词语来形容?(学生交流,同时师板书“动作”)。

吃得真香啊,谁能像它一样津津有味地读一读。(抽生挑战式赛读,再分男女生读)。

(三)想象朗读熊猫喝水的姿态。

1、学生继续交流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它的“可爱”。

2、学生默看课文第三段,边看边勾出总写大熊猫喝水的句子。

3、抽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熊猫喝水有哪几种姿态。

4、熊猫喝水的哪种姿态最可爱呢?选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思考为什么喜欢?

5、学生交流

(1)一边喝水一边看倒影的姿态。

(出示书上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想此时大熊猫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2)让我们像大熊猫欣赏倒影一样欣赏这段话,谁想试一试。

(3)抽生读,齐读。

6、交流一边喝水一边听泉声的姿态。

7、交流刨水洼喝水的姿态。

(1)说说为什么喜欢?

(2)从哪些词看出熊猫贪喝,动笔勾一勾。

(3)这些词勾勒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大熊猫?(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迟缓有趣”)。

(4)抽生学大熊猫的样子在讲台上走一走。

(5)指导朗读,读出它的'迟缓、有趣。

(四)小组学习,感悟熊猫温和的性情。

组织学生自读,小组内谈学习的收获,再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性情温和稳重”)。

(五)齐声朗读,赞美熊猫的可爱。

1、引导学生围绕板书说说熊猫为什么逗人喜爱。2、引导齐读文中最后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3、师:同学们,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正是因为大熊猫是我们中国才特有的,因此它被称为我们中国的国宝,正因为它的珍奇,因为它的可爱,我国把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一些友好国家,带去我们对朋友的祝福,对和平的向往,人们都亲切地称它是“和平友好的使者”(屏幕出示这几个字,学生齐说。)

4、此时,你对大熊猫产生了一种什么情感?让我们满怀深情地再次齐读课题。

四、资料拓展,唤起保护熊猫的意识。

1、屏幕出示被我国送往国外的大熊猫快乐生活的图片,学生观看。

2、抽生说说看了照片后最大的感受。

3、抽生交流,由此让学生产生保护熊猫,保护动物的意识。

4、引导学生完成小练笔:写下你此刻的感受,也可以把你的心里话告诉给远在国外的大熊猫。

板书设计:

可爱的大熊猫:

形象逗人喜爱

动作迟缓有趣

性情温和稳重

——和平友好的使者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

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1.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2.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3.出示交流的问题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4.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门类分布食物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5.明确写作要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6.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介绍国宝大熊猫

整理信息

理清内容和结构,重点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

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可能回答:喜欢澳大利亚的树熊。喜欢南极的企鹅。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可能回答:活泼可爱的动物。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它走路懒洋洋的。它最爱吃竹子。大熊猫会爬树。)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释题。

1、作者:叶永烈。

2、释题:“大熊猫”点明说明对象。“国宝”点明说明重点。

“---”解释说明。

三、检查预习。

四、研析新课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学生回答:课文17小节中“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对。这位同学一下子找准了17小节,我们一起把17小节来读读,看看大熊猫珍贵的原因何在

(生齐声朗读后,学生回答)

对,是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的特点使大熊猫很珍贵。

2、结合学生回答,理清思路,列出提纲。(三大部分)

3、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1—7段)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学生可能回答:课文第6小节“大熊猫……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可以看出它体态可爱。

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师: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学生可能回答:我认为这节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很生动。拟人和排比。“有时……有时……有时……”是排比手法,“悠然自得”,“漫不经心”“摇摇晃晃”是拟人的动作。)

师:对。这些修辞手法把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再读1---7段思考:(1)引用古籍记载意在说明什么

(2)日本“熊猫热”说明什么

五、小结。

1、抄写词语。

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按一定的顺序编排描写方面。

【教学流程】

板块一回顾习作方法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写了《国宝大熊猫》。谁能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把国宝大熊猫介绍清楚的?

2.学生自主交流。

预设:

(1)写作之前,要搜集关于大熊猫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

(2)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国宝大熊猫。

板块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1.再读教材习作要求,明确必须写

(1)读习作题目、教材给出问题,思考:哪个问题是习作中必须提到的。

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2)对照自己的习作,看是否缺失,做上记号。

小结:题目是“国宝大熊猫”,所以大熊猫为何成为国宝在文中应该有提及。

2.听学生习作,发现问题

习作一:

你可知道可爱的大熊猫有多少秘密?

大熊猫是猫还是熊呢?大熊猫是熊,也是哺乳动物,只有两个亚种。

大熊猫有尾巴吗?有的话有多长?大熊猫有尾巴,尾巴长10厘米到12厘米,你是不是看不出来呢?

大熊猫可以活多久呢?在野外的大熊猫寿命是18岁到20,圈养状态下可以活到30岁以上哦。

大熊猫的家在哪里呢?大熊猫主要住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会成为国宝呢?因为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800万年了,生命极短,数量极少。截止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加了1864只了。

大熊猫的知识你涨了吗?

(1)读习作,思考问题

(2)交流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①问题一:选择的方面太多,像简单罗列问题和答案。

建议:再次明确要求——选择关于熊猫的2-4个方面进行描写,可以把有些问题进行整合。

②问题二:问题的排序比较乱

·出示关键词:外形、习性、分布、价值、国宝原因、爱好……

·思考:要把这些介绍的问题进行排序,应该按照怎样的思路排序?

生1:从简单到深奥,别人更容易接受

生2:可以从小事到大事,比如熊猫喜欢什么,家在哪里,这些就是小事。熊猫是国宝的原因就是大事。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按照从表面到背后的思路排序,也就是肉眼可见的排前面,比如外形、习性等,背后的原因排后面,比如价值、成为国宝的原因等。

(3)默读习作,更正排序

生默读自己的习作,在自己写的几个方面前用序号标注排序。

习作二:

世界上的'动物有成千上万种,而我最喜欢的动物是我国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长相很有趣。它的肚子鼓鼓的,四肢,耳朵和眼睛都是黑色的,其余部分是白色的。他眼睛上的那两个黑眼圈像给他戴上了一副眼镜,十分可爱。

大熊猫是食肉目,却最喜欢吃竹笋和竹叶。只见它拿出一根竹笋就开始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嚼得发出“哧哧”的声音,引人发笑。它是歪着头吃的,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并且不管你怎么叫它,它都不会搭理你,还是专注地吃笋,可想而知,它吃得多么专心。

有一次,我去动物园拜访了大熊猫,发现大熊猫还有一个绝招——翻跟头。它把四肢都收到肚子上,再卷起来成了一个圆,在草地上滚来滚去,活像一个皮球。更有趣的是,它滚完后,稍稍站立起来,向我们招手,像是在说:你们好啊!

我喜欢大熊猫,大熊猫真不愧是我国的国宝。

(这个问题班上有两个孩子表现出来,而且还是平时学习还不错的孩子,所以觉得有必要讲一讲。)

问题三:行文风格像叙事文,缺少知识普及

3.听习作,取长补短

读几个学生的片段,学习优点,取长补短

4.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完善习作。

1.总结写作方法,对照标准自行评价。

分方面描写,普及知识

方面排列有顺序

适当添加细节或感受

2.熊猫百科知识交流会

2.能通过例文借鉴写作方法,为习作做好准备。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出示课件1:

2.猜对了,它就是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人见人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习作国宝大熊猫)

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将学生带进本次教学内容,对于大熊猫有个初步的印象,也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学情调查,课前准备

1.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大家对它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提出了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指名读。

出示课件3:

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出示课件4:

预设1:大熊猫能活多少年?

预设2:外国有大熊猫吗?

预设3:大熊猫除了吃竹子,还吃别的食物吗?

3.请同学们搜集资料,对大熊猫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利用互联网、书籍、电视、身边的人物等资源进行了解大熊猫,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亲自到动物园去实地观察。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搜集资料,掌握写作的素材,培养学生根据问题搜集信息的能力,为顺利完成习作做好准备。)

三、梳理信息,归类整理

1.同学们已经在课前查找了大熊猫的有关资料,有了信息,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

分类,整合信息。

出示课件5:

2.请大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以表格的形式把同一类的信息归并在一起,进行信息

整合。

预设1:有的信息可能重复,就要选择更恰当的',把另一信息删除。

预设2:有的信息可能不合适,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进行二次补充。

3.小组交流、提意见、补充资料。

出示课件6:

四、集体交流,学习表达

1.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了交流、修改、补充,哪个小组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了解的大熊猫。

预设:引导学生要说清楚、说完整、信息准确。

出示课件7:

2.学生代表上台介绍。师适时板书。

出示课件8:

3.其他小组在耐心听完后可以进行评价、补充。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通过问题引领、资料搜集、表格归并、交流补充,引导学生学习梳理信息、整合信息。)

五、借鉴课文,习得方法

1.同学们,信息整合好了,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安排内容呢?咱们一起回想一下《奇妙的世界》一课。

出示课件9:

教师小结:课文先先介绍天空的珍藏,再介绍大地的珍藏。在介绍天空时又分为了清晨、雨后、黑夜。介绍大地的珍藏时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来写。

2.同学们,介绍大熊猫时,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呢?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呢?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出示课件10:

教师小结: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从不同方面来介绍事物。同学们在动笔写大熊猫之前也一定要想好,首先构思部分,可以从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价值等方面来介绍。然后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既要外形抓住最有特色的部分,又要生活习性抓住关键的动作,这样才能突出大熊猫的个性特征。板书:(生长环境、外形、生活习性、价值顺序特色关键)

五、范文引路,迁移运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例文,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写的?

出示课件11.12.13:

教师小结:开篇以对比的手法不仅写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大熊猫,还点出了大熊猫是国宝。第二段是对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食物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四段对大熊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在描写外形特点时,围绕着中心句抓住了身上、头、耳朵、眼睛写出了外形可爱的特点。描写生活习性分别从睡和吃两个方面展开描写。最后写出了大熊猫的珍贵价值,呼吁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整合信息、借鉴写法,我们为下节课习作做好了充分准备。希望大家都能写出满意的作品,让大家对我们的国宝更加了解、更加热爱。

【教学设想】

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一、导课

1.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板书:《国宝大熊猫》)

二、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可以围绕以下问题,介绍大熊猫:

三、参考信息,查找资料,补充内容。

1.课件出示关于大熊猫的信息:

2.小组讨论说一说大熊猫。

2.分组完成问题

(1)要求学生讲从刚才的发言自主整理,写在练习本上。

(2)写之前出示课件:

大家好!我叫大熊猫,你们可能在电视和动物园里见过我。我可是被全世界公认的自然遗产和活化石,熊是我的亲人,小朋友们喜爱的熊大和熊二可能都要叫我“老祖宗”了。

我的头大而圆,身体肥胖,尾巴极短。虽然我小时候只有小老鼠那么大,可是我长大以后却有60-110公斤。我浑圆的体型、憨态可掬的动作和黑白相间的色彩博得世人的喜爱。

(注:作者先总写大熊猫的外形,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去写外形的美,你们可以借鉴)

四、开始写作

1.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2.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要不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3.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对问题的解答是不是准确。

五、习作讲评。

1.评改重点:

(1)是否抓住了熊猫的外形特点,是否按顺序写

(2)是否把动物的生活情况写具体?

(3)是否突出“喜爱”之情。

2.评议步骤:

(1)挑选习作中描写熊猫外形较精彩的片段,让小作者大声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习作中活动情况写得不具体的片段,集体讨论修改。

(3)根据评改重点同桌互相评改。

3.小结:要把熊猫某一方面的活动写具体,先要把活动过程一步步说清楚,还要把这些过程中动物活动的样子,包括神态、动作等描写具体,在字里行间渗透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4.根据讲评发现的问题,再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誉写。

教学目的:

1、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课文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1、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2、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课后语文实践活动: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THE END
1.朴易天下:八字铁口直断口诀60句,符合你的情况吗?"八字铁口直断口诀"是指在中国传统命理学中,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即所谓的“四柱”或“八字”)来快速判断其命运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通过观察八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关系,以及各柱之间的配合情况,来直接得出关于个人命运的一些结论。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口诀往往被简化处理https://www.jianshu.com/p/2aae0eb10ea5
2.命理学——民间八字口诀八字看文凭看学业看文理科,需要对八字有一个综合判断。一般而言,印星与食伤、官杀当学历之神;以财星、比劫当破坏学历之神。一般而言,行财官印运,最利考学、成名。下面来看看民间常用的一些八字看学业的口诀断语,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每一句后面都附有解释!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473201_1141663455.html
3.算命经典言语语录大全八字算命语言话术好的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以上就是与算命经典言语语录大全八字以及算命语言话术好的的相关内容,也是关于追加20分!急求八字名言警句!的分享。看完算命经典言语语录大全八字一文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https://www.16757.com/ysh/bazi/1579.html
4.www.demaxmedical.com/fancai37959524/384485.htm八字全阳算命一般不敢算 72.94MB 96%好评6830人) 黄APP导航网站入口 深爱软件。佛一颗野花谷软件。还有一个小蝌蚪黄色软件。 国模美鲍啪啪 28.19MB 14%好评96人) 人与拘一级a毛片 美女漏奶头 博乐彩票app下载 97.34MB 64%好评2185人) 日本人jjzz Gay会所男模玩男妓2020 初撮り ?色白Fhttps://www.demaxmedical.com/fancai37959524/384485.htm
5.偏旁一样的词语(精选9篇)2000年10月3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该法的第三条是 :“国家推广普通话, 推行规范汉字。”为了有效地贯彻这部法律, 2001年4月, 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规范汉字表》的研制。2002年6月22至23日, 教育部语信司、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和安徽大学联合举办了“简化字问题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si9pt60.html
6.崇州算命很准的高人崇州市算卦问事哪里准二、崇州市看香问事算卜看迷信很厉害的高人崇州市有着古老的文化和传统,当地有着许多的观香算卜师和迷信高人,传统上以及现在都有很多的算卦师,在当地受到非常的尊重和信任。有些迷信高人甚至可以用通用语言把占卜出来,被当地人们称为“通用语言男”,有了他们的帮助,崇州市的人们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运势,更好http://www.suanming66.com/showtopic-4508.aspx
7.考点36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语言特色与艺术风格2卷引用:考点36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语言特色与艺术风格-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加入试卷 【方法技巧】 无论是判断还是分析,都要牢牢掌握常见的文学类文本的语言风格及具体体现,以此作为判断和分析的依据。 1.豪放:①景象境界开阔;②动词富有力度;③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0pt1793ct7906n214774.html
8.汇编语言(二)数据表示和寻址熟悉汇编语言的常量表达 掌握汇编语言的变量定义和属性 掌握处理器指令的数据寻址方式 1.数据表示 数据(Data):计算机处理的对象 指令操作的对象:操作数(Oprand) 用二进制的0和1组合表示 任何进入计算机的信息都要转换成0和1的数码 MASM的内部数据类型 基本特征:以数据位(bit)数目作为量度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556968/article/details/106201543
9.测测你们能不能在一起,塔罗测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婚姻自古以来都是影响人生的头等大事,因为我们的人生未来还有几十年的时间都是要和自己的另外一半共同走过,因此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除了要看两个人的脾气性格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老祖宗生辰八字婚配表看看彼此的缘分是怎么样的,上中下等婚配表图或许能够参考,可以让你们的婚姻生活初期更加的明朗。 http://m.jbx668.com/q/q91i985/
10.精选《藤野先生》教案(通用7篇)七、填表,理解本文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 八、理解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艺术。 1.本文写人物外貌,注意抓住特征,画出灵魂,因而用极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极深刻丰富的内容,例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盘辫子” 的特征。请你说说,写藤野先生抓住了什么特征?答案:黑瘦,八字须,戴眼镜,穿衣模糊,有时忘记带领结,冬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307536.html
11.结婚祝福语经典诗句八字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美文摘抄范文汇总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本文] 2023-09-17 经典美文摘抄范文(通用6篇)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https://www.oubohk.cn/k/jiehunzhufuyujingdianshijuba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