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根据四柱算命取名字?五行缺什么就取什么属性的名字吗
(1)谢咏老师谈:怎么根据四柱算命里缺什么
那么怎么知道你生辰八字里缺什么呢?当然如果仅仅是看八字五行缺什么,其实又是很简单的事情,如果要深层次的找出八字命理的喜用神,那就是个很复杂的技术活,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个十年以上的实践运用和真材实料的精湛技术,基本上是看不透的,即便是偶尔看准一二个,那都不是看对了,而是碰巧遇上,这里谢咏老师就来聊一聊这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经常听到老辈人说某某人五行俱全平安福禄之人,也会经常听到说某某人五行缺金、木,那么到底怎么算自己五行缺什么呢?这里谢咏老师就来和大家谈一谈!
其实,在实际命理预测中,我相信缺什么和命运的好坏根本就没有实质性关系,五行金木水火土俱全的人不一定就是好命,而五行缺少一二个五行的人也肯定不是差命。关键是五行整体之间的内部组合结构,流通和平衡趋势,以及五行生克之间的旺衰组合等等,这才是决定命运好坏的核心要素!但是不排除有些五行俱全的人,多数人相对于比较平安,即使遇到灾煞之运也不会导致大灾,同样当行好运时,恐怕也不会太好!既然有这么多人经常怎么看五行缺什么,那这里四柱预测谢咏老师就来和大家谈一谈这个问题!
要想得知四柱八字中的五行缺什么,必须需要知道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为了方便大家查询,排列如下:
十天干如下: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知道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就能简单查看五行缺什么了,下面谢咏老师还是来举例说明一下,教会大家看八字五行缺什么!
——谢咏老师举例说明:
(1)比如之前有个小孩子出生于2018年7月26日8时30分,我们排八字如下:
年柱“戊戌”,月柱“己未”,日柱“己未”,时柱“戊辰”!
八字排出来之之后,对比前面的天干地支五行属性克制,这生辰八字的八个字全是土,按五行缺什么来看,那本命格五行除了土之外,就应该缺水“金木水火”四个五行了!
年柱“戊戌”,月柱“己未”,日柱“己未”,时柱“乙丑”
因为出生时辰不一样了,所以时柱的组合不一样了,所以本命格就等于多了一个乙木,那么八字五行就不全是土了,那么比较来说,五行因为有了二个,那就是土和木,所以最后就只欠缺“金水火”三个五行了,朋友们理解了吗?
谢咏老师《易经》正能量:你为什么不快乐呢?
生活中的我们好像总是一副烦恼不断的样子,我们上学的时候作业是唯一心病,考试是多少人的噩梦。工作时呢专业和定向不对口,或者这份工作只为维系生计并未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接受喜欢。我们成家了开始抱怨家务忙又无人分担,后来我们有了子女我们开始操心下一代的未来,为了赚钱养家我们下了班报酬周末接着报酬,忙的身心疲惫无法做到常回家看看,于是老去后的我们又开始抱怨一年到头不见子女踪影。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脸愁容呢?我依次的将烦恼从浅层次排到深层次。
1.爱攀比。
我们从小到大耳朵听出茧子来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读书时父母总是习惯性的将我们这种熊孩子和别人家的高材生做对比,人家考试成绩多么优异,收获的奖项多多,人家是班干部受到多少同学的拥护。后来他们都不负众望的考入理想的名校,真是众望所归的结果。后来高材生们毕了业就就业,于是父母又开始比较工作薪水以及拿到的福利和自己孩子比相差的多悬殊。“360行行行出状元”“是金子一定会发光”但天底下普通人有多少?金子又有多少?就像一个容纳100匹马的马厩未必藏有一匹千里马。而那些常被用来比较的孩子长期置于父母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习惯性地养成攀比的习惯,攀比会循环,很多人说我们终于长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一类人,而我们既然对攀比如此愤慨却避免不了沿袭父母的做法。攀比成习惯,自然不快乐。当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因为有些幸福,是你即使拼尽全力,穷其一生也得不到的快慰。
2.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不管这个世界发生什么,都不会影响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人生在很多人看来是遥不可及的远方,但有的人真的做到了。他们习惯于与自己对话,他们坚持自我并将自己的生活活成一种启示,他们让自己的理想成为一种落地的生活方式。“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我们可能没有创造美的能力,但对于大自然创造的美,对于他人创造的美,我们是否能静下心来欣赏呢?当你以忧郁的眼光看待事物,事物回应你的一定是消极的。但当你以豁达包容的心态重新认识事物,事物又都是温暖、生机勃勃的。
3.单调与规律。
但不论你的工作有多忙碌请记住一句话:人不是蚂蚁,人生过分的单调和规律会使人失去快乐。忙碌之余别忘了让自己的心灵放放空,适得安适。“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王阳明
大意: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