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先来看一波之前一些小伙伴们的反馈——
“鲲,为啥我排了好几次命盘,显示的都不一样?”
“鲲,为啥你算的结果和我之前找别人算的结果不太一样?”
“鲲,我感觉我的命盘不太准哎,大概是看了个假八字……”
对于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鲲也简单总结了一下——
②命理师水平参差不齐
③排盘时没有用真太阳时
前两种大家应该都好理解,但第三种“真太阳时”的因素往往容易被很多人所忽略。
“真太阳时”对于大家看命盘有多重要?
鲲就这么讲吧:每年因为不看真太阳时而产生的“假八字”,围起来至少可绕地球五圈儿
可能看到这里又有同学会问——
正因如此,鲲今天就给大家好好的科普一下“真太阳时”——
排盘为啥要提供出生地点
首先,在说“真太阳时”之前,鲲要先解释一下“看盘时需要提供出生地点”这件事儿。
而目前对于很多自己看盘的同学们来讲,往往在看盘时都会忽略掉自己的出生地点,好像觉得大家都出生在中国,差别应该不大。(emmm…其实真的差挺多的,我国领土这么辽阔,像新疆、西藏、云南这些地方都得差一到四个小时呢,另外有些地方虽然没差那么多,但有的时候差个十分钟就足以改变你的命盘了)但其实一旦这样你就自动会被归到“北京大区”处理了。
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
看完上面的内容,也许又有同学会问——
“鲲,你说的我都明白,我中学地理学的倍儿棒。直接用什么经纬度算一下我的出生地和北京的时差一加减应该就OK了吧。”
是这样的吗?其实只对了一半。通常这样得出来的,叫做“平太阳时”。
那么,为啥又多了个“平太阳时”?啥又叫“平太阳时”?
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先来说下真太阳时,它是以地球绕日运行的真实轨道测定的,因为地球本身和地球绕日运行轨迹都不是绝对圆的,而是椭圆形的,所以其实每天并不都是整24个小时,有时候少,有时候多。但其实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参照这个真太阳时,肯定会给我们带来各种不便。所以人们就整了一个“平太阳时”,把地球绕太阳运动人为假设成了巨圆的标准圆形,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天都是绝对均匀的,都是24小时,不多也不少。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钟表,就是测量平太阳时的计时工具。
不得不说,平太阳时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但是说回排盘,我们肯定还是得使用“真太阳时”,并不只是简单的时差加减,同时也要考虑到每天都在变的真平时差。
为啥在古代就不用考虑时差问题
其实鲲也只能搁现在来和大家强调一下一定要用真太阳时排盘的事儿。要把这个搁到古代,那根本都不叫个事儿。
造成现在“时差乌龙”的都是因为“先进的钟表”,但是古代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啊。人们用日晷,还有各种生活经验以及看影子等“土办法”,反而能直接得出真太阳时。
举个栗子,比如“半夜子时,鸡鸣丑时;黎明寅时,日出卯时;早饭辰时,东偏巳时;日中午时,西偏未时;西斜申时,日落酉时,黄昏戌时,人定亥时。”这些都是对古代民间对真太阳时的生动描述。
这么来看,鲲感觉古代命理师的投诉率应该比现当代要好得多,因为直接上来就是“真太阳时”,起步就把得准。
说了半天用真太阳时排的准,用真太阳时排的准,到底为啥用真太阳时排的准呢?鲲最后就来讲一下这点——
根据古人的在命理学中的智慧,经纬广阔,时令与冷暖皆不同,出生地域这个因素当然是不能忽视的,因此排盘也就一定要参照真太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