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汉算卦,被牵出一桩风流史,老汉:算的真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历史解析汇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汪清县有一老汉名叫吴阳,吴阳如今已六十二岁,一生未娶,孤寂一人。
吴阳本也有一个幸福之家,但因一次意外,父母双双离世,就此,他成为了一个孤儿。
为了生计,吴阳给地主家放牛、种地等,以求一日一餐。
但吴阳心里很清楚,如想出人头地,唯有考取功名。
为此,吴阳每日空闲之时就会跑到白马书院偷听先生教书。
没有钱买笔买纸,他就以树枝为笔,以地为纸。
在吴阳刻苦努力下,他虽没有真正听过一堂课,但也比坐在教室里的很多人强。
后来,吴阳攒了一点钱,开始自己学做小生意,因其嘴巴甜,能言善辩,所以也赚得了不少钱。
白天吴阳就做生意,早上就挑灯苦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后来,吴阳考中了秀才,再后来,吴阳考中了举人,而此时的吴阳也已有了份不小的家业。
但吴阳不满足于此,他要继续学,继续考,期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有官职加身,光宗耀祖。
后来,吴阳终于如愿以偿,他考中了进士,但如今的他也已三十六岁了。
中了进士后,吴阳如愿当上了一个七品芝麻官,本以为他会芝麻开花节节高,官职也会慢慢一直往上升。
但奈何吴阳为人正直,不愿阿谀权贵,在他当官的第三年,他就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了职。
虽然如今没有官职加身,但吴阳的功名还在,所以日子倒也过得逍遥。
可随着年龄一年年的增加,吴阳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每日都需靠吃药度日。
这天吴阳上街买药,见街边有一道士正摆摊算命,吴阳也不知为何,一步一步就向前走去。
“老先生,你想算点什么啊?”算命先生问道。
听到这话,吴阳一时语塞,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该算什么。
想了想,吴阳说道:“随便算算吧,你看出什么,就说什么。”
闻言,算命先生问及生辰八字后便举手闭眼掐算起来。
过了好一会,算命先生缓缓睁开了眼睛,手也慢慢放了下来。
见算命先生不说话,吴阳心里一紧,生怕算命先生算出什么不好之事,于是便小心翼翼问道:“先生,你可是算出了什么?”
“嗯,老先生,虽你身虚体弱,但你不用担心,因为命中注定你有喜丧之福,儿女双全之命。”算命先生说道。
听到这话,吴阳先是一喜,因为喜丧之福,乃是九十岁以后寿终正寝,那才叫喜丧。
但他如今才六十二岁,也就是说他还有二十八年的活头,也就是还有两轮生辰可过。
可高兴还没一会,吴阳的脸就耷拉了下来,然后不解问道:“先生,你是不是算错了?我一生未曾婚娶,又哪来的儿女双全呢?”
“不可能,你命中确实是带有儿女双全之命,这点是根据你的生辰八字以及面相来算的,绝不会出错。”算命先生笃定的摆摆手说道。
闻言,吴阳虽心中不解,但还是没和算命先生有过多争执,付了卦钱后便离开了。
由于年迈体虚,所以吴阳走得很慢,但纵使如此,他走到家附近时,也已是被累得气喘吁吁的了。
可此时吴阳仿佛看到了什么,急忙快步往家门口走去,走近打眼一看,自己家门前竟躺有一人,且从衣作打扮来看,此人还是个进京赶考的书生。
蹲下身仔细一看,只见书生面黄肌瘦,但五官却极为清秀。
待彻底看清书生的脸后,吴阳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一般,脸上满是意外和惊喜。
随即,吴阳便想扶起书生进屋,但折腾了好一会,他最终还是只得请人来帮忙。
过了好一会,书生终于醒来,见自己正躺在床上,一旁还坐有一老汉,书生虚弱问道:“老先生,请问这是哪啊?”
闻言,吴阳慈爱笑道:“这是我家,你刚刚晕倒在我家门口,正好我外出回来看见,这才请人将你给背进来。”
得知是眼前的老汉救的自己,书生连忙想起身感谢,不料却被吴阳给按了下来。
吴阳说道:“快躺下,郎中说你晕倒是因为过于饥饿,你现在还虚弱的很,快好好躺着,来,把这碗粥喝下,喝完了应该就能好点了。”说完吴阳便从一旁递了一碗粥给书生。
见书生因为实在过于虚弱,无法自己起身喝粥,吴阳便坐到床头,然后扶起书生,喂书生一点点把粥喝完。
喝完粥后,见书生也恢复了一些精力,于是吴阳便和书生慢慢攀谈起来。
据书生自己所言,他名叫林靖州,家有四口人,分别是爹娘还有一个妹妹。
林靖州家境清贫,为供他读书,父母两人每日都需外出干活,早出晚归,一刻不得清闲。
可纵使如此,家里还是一贫如洗,连三餐都难以裹腹。
所幸林靖州也很争气,日夜挑灯苦读,每次考试都是榜首。
可三个月前,眼看科考在即,家里却无半点积蓄。
为了能让儿子顺利赶考,其父林家才四处奔波了好几日,最后也才借到了堪堪的五两银子。
拿着这五两银子,林靖州独自踏上了赶考之路,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河水,日暮之时便随便找个墙根或大树休息一晚,然后次日清晨之时则继续赶路。
但厄运专挑苦命人,麻绳专挑细处断,有天清晨,林靖州一觉醒来,便发现自己的干粮不见了,一旁的包袱也已被乱翻的七零八落,各种书籍散落一地。
见此,林靖州虽气愤不已,但同时也有种劫后余生的喜悦,他拍了拍胸口说道:“幸好我的命根子藏到了怀里。”说完便从怀里掏出了五两银子。
经此一事后,由于身上所有银两不多,为了能顺利进京赶考,一路上林靖州便开始缩衣节食。
一日一餐,哪个最管饱,哪个最便宜,林靖州便买哪个。
听完林靖州的遭遇,吴阳不禁抹了抹眼泪,随后看了眼屋外后,吴阳说道:“可怜的孩子,你且在这好好躺着,我出去买点好酒好菜,今晚我们好好吃喝一顿。”说完不顾林靖州的拒绝,吴阳便径直向门外走去。
日暮之时,看着满满一桌子的好菜,可林靖州却一直没有动筷子。
想了一下,吴阳笑呵呵的说道:“靖州啊,你愣着干什么啊?快点吃啊,不吃明天也吃不了了,那就浪费了。”说完便夹起菜放到了林靖州的碗里。
见吴阳对自己如此之好,林靖州哽咽说道:“吴老伯,你为何要对我这么好呢?谢谢你。”说完便起身给吴阳行了一礼。
“哎呀,行了,快吃饭吧,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你呢,在你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当年,我吴阳小时也是命运多桀,如今老了也是如此,一生未娶,儿女全无,孤独寡居,自作自受。”吴阳说道,可说着说着他便红了眼。
从桌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看着眼前的林靖州,吴阳缓缓说出了自己一生的故事。
过了好一会,说完自己今生的故事后,吴阳端起酒杯说道:“刚刚所言便是我的今生,所以靖州啊,祝你此次登科及第,金榜题名,祝你官职加身之日,便是你龙翔九天之时,来,干。”说完后吴阳直接一饮而尽杯中酒。
由于好久没人说话,再加上小酒暖心,吴阳渐渐也打开了话匣子,一边说一边和林靖州推杯换盏起来。
说到尽兴之处,吴阳就连算命先生给他算命之事,也一并说了出来。
“靖州,你说那算命先生给我算的命是不是挺可笑的?我一生未娶,可他却说我儿女双全,可笑,可笑啊。”吴阳自嘲笑道。
可笑着笑着,吴阳仿佛想到了什么,思绪开始飘忽起来。
过了好一会,吴阳流着眼泪说道:“翠芬啊,如今你可还好吗?当年我家贫,我错过了你一次,没想到那便是一生啊。”
原来,当年在吴阳考中了秀才之后,有次机缘巧合之下,吴阳便和邻居王铁匠的独女王翠芬好上了。
有次趁着王铁匠不在家,两人更是因青春萌动而吃下了禁果。
不料这件事很快就被王铁匠得知了,当奈何当时吴阳家穷,于是王铁匠便不愿女儿嫁给吴阳。
有天趁着吴阳外出做生意不在家,王铁匠便带着女儿王翠芬跑了。
事后等吴阳得知之时,天地之大已没了王铁匠父女俩的踪迹。
由于心中一直挂记着王翠芬,吴阳便就此一生未娶。
“等等,吴老伯,你说的翠芬全名叫什么?”林靖州问道。
“哦,王翠芬,全名叫王翠芬。”吴阳将口中之酒咽下后说道。
“是不是左额头处有一条小疤痕?”林靖州急忙问道。
“对,是翠芬小时被她父亲不小心打到的,难,难,难道你,你是?”吴阳急忙问道。
问完后,吴阳眼含热泪继续问道:“难道你是翠芬的儿子?怪,怪不得,怪不得我今日看你那么,那么像翠芬。”
听到这话,林靖州手里的筷子不禁落了下来。
见林靖州如此,吴阳也呆愣住了,自己不过和林靖州的母亲相识而已,为何林靖州的反应如此之大呢?
想到这,吴阳问道:“靖州,你为何如此反应?难道是你娘亲遭遇了什么不测吗?”
听到这话,林靖州并未作答,只是一直呆愣原地,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见林靖州如此,吴阳心里很是焦急,连忙再次问道:“你娘亲究竟是怎么了?你说话啊。”
“可能,可能,可能那算命先生给你算的命是对的。”林靖州突然哽咽说道。
听到这话,吴阳竟一时呆愣住了,犹如遭到雷劈一般,就连手里的酒杯已摔落下来,他都不自知。
这时,他仿佛想到了什么,惊愕问道:“难道你,你是,你是我儿?靖州,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事?如果知道,那请你如实相告,老汉我感激不尽。”
闻言,林靖州仿佛在回想什么,思绪也飘忽起来,随后缓缓说道:“虽然爹娘一直对我兄妹二人所有隐瞒,但我还是从左右街坊邻居那里听说了一些事,当年我家,家境还算富裕,我娘和我外公是外来人,自我娘嫁给我爹后,我外公闲着没事就日日外出耍钱,最后欠下了一大堆外债,在我娘亲的苦苦哀求下,我爹一次次帮我外公还了不少外债,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家便开始家道中落。”
讲到这,林靖州开始伤感起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继续说道:“我娘嫁给我爹后,才时隔半年,我娘就生下了我和妹妹,但我爹为人老实憨厚,虽明知这并不是他的孩子,但他还是把我和妹妹视如己出。”
听到这,吴阳已是泪流面满,好几次想要伸手去摸摸林靖州,但手每每刚举到半空,却又无力的垂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吴阳擦了擦眼泪,随后一脸平静的说道:“靖州啊,以前的事已经过去了,你爹为了你兄妹二人,这辈子很是不易,所以日后当你功成名就之时,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爹的养育之恩,生而不大,养而大,这点你一定要熟记于心,做人不能忘恩负义,行了,你慢慢喝吧,我先回房休息了。”说完,吴阳一步一步往房间走去,每走一步都显得那么的艰难。
次日清晨之时,想着林靖州还要接着赶考,吴阳五更之时便起床了,然后开始给林靖州准备早饭和干粮。
随着鸡鸣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林靖州也醒了,但此次二人再见,再也没了昨日的亲热。
不一会,收拾好东西后,林靖州背着包袱便要走。
“等等,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一些干粮,你拿着路上吃,还有,这里面是四十两银子,你拿着当路上盘缠。”吴阳喊住林靖州说道,说完便递给了林靖州一包干粮,以及一袋银子。
“吴老伯,这这两样东西我都不能要,多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林靖州拒绝说道。
“既然你叫我一声吴老伯,那这两样东西你就必须要,你拿着,听话。”吴阳说道,说完便直接将干粮和银子塞到了林靖州背的包袱里。
“靖州啊,祝你此次一路平安,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吴阳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林靖州回谢了吴阳后便走了。
可当林靖州走到大门口之时,吴阳又再次沉声说道:“靖州,别忘了昨夜我与你说的话,你功成名就之日,一定不要忘了你爹的恩情,还,还有,还有以后我们就再不相识了,你也不用再到我这里来了,你我二人就当做从未见过吧。”说完吴阳便朝屋里走去。
闻言,林靖州转身看去,却见吴阳正慢慢走进屋里,身体正一下一下的颤抖着。
这天吴阳正在屋里躺着,却突然听到门外有马鸣声,他透过窗户看去,只见自家门前正站着一匹高头大马,以及停放着一辆马车。
往一旁看去,马的身旁正站着一名气宇轩昂的男子,而男子正是许久不见的林靖州。
在林靖州身后还站有三个人,细细看去,原来是一老汉、一老妇,以及一名妙龄女子。
当看到老妇时,吴阳的眼泪便突然止不住的往下流,然后不由自主的一步一步往外走去。
当吴阳走到门外,老妇看清前方之人的面孔时,也不禁落泪下来,随后便一步一步往前走去。
“翠芬,真,真的是你?”吴阳不可置信的哽咽问道。
老妇已泣不成声,只能以点头来回应。
得到确认,吴阳顿时蹲地大哭起来。
原来,那日林靖州离开吴阳家后,便继续前往京城赶考。
因多年挑灯苦读,林靖州才学深厚,最终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状元郎荣归故里,其父林家才也是高兴不已,喜极而泣。
深夜无人之时,经过再三思虑,林靖州最终还是决定对父亲林家才如实相告自己与吴阳相遇一事。
本以为林家才听后会愤然大怒,不让林靖州兄妹与亲生父亲吴阳相认。
但不料听完儿子的话,得知吴阳与妻子分开乃是岳丈棒打鸳鸯,且为了妻子,吴阳至今未娶之后,林家才也动容了。
沉默片刻,林家才说道:“儿啊,此事谁都怪不了,也怨不得谁,只能感叹命运弄人,但既然此次老天爷冥冥之中有意安排让你们父子二人相见,那这便是缘分,你娘那边我去说说,但认与不认,皆在你们,不过,话说回来,爹也希望你们相认,毕竟那样便能多有一个疼爱你们兄妹之人。”
就这样,经过林家才的同意之后,林靖州便带着家人前来和亲生父亲吴阳相认。
而此时的吴阳想起那日算命先生说的话,也感叹其算得真准,原来冥冥之中真是早已有了安排啊!
虽然自己一生未曾有过婚娶,但如今确实也是儿女双全。
后来林靖州深得当朝丞相的喜爱,在丞相的安排下,林靖州迎娶了丞相的二女儿袁氏。
两人婚后一年,袁氏便为林靖州生下了一个儿子,林靖州为其取名为林平。
第三年,袁氏又生下一子,林靖州经过再三思虑,便给儿子取名为吴安。
如此一来,也算是延续了林、吴两家的香火,也就此开始,林、吴两家开始了通家之好。
后来,在丞相的帮助下,林靖州一路官运亨通,一直升至二品之时,这才算罢了......。
结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有些事早已命中注定,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但这也并不是不可以改变,正所谓人定胜天。
如若吴阳没有心善,将晕倒的林靖州救回家,并悉心照料,那也就不会有后来之事。
所以人生一世,有句话应当铭记:与人为善,便是与己为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清朝时,大臣和坤贪婪成性。一次他新修了一座竹园,知道纪晓岚墨迹珍贵,便要他题个亭额。纪晓岚略加思索,挥笔在纸上写了“竹苞”两个大字。和坤赶快让工匠刻成匾额,悬挂在亭台上。一天,乾隆皇帝来游园子,见到亭台上“竹苞”的匾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和坤在一旁陪着笑,谁料皇帝说道:“好一个纪晓岚。这竹苞二字,拆开来不就是个草包嘛!”
宋朝包宏斋身体强健,八十五岁还当宰相。贾似道问养生术,包说:“多亏我吃了50年的‘独睡’丸呀!
春秋时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很有名,当时还被称为公子光的阖闾为了当上吴王,于是便找来死士专诸,让他将匕首藏于烤鱼的肚子里,趁给吴王僚上菜的时候出其不意一击必杀,刺死了王僚。
后来过了很久,鲁国的叔孙武叔指示一个叫侯犯的大夫去杀死曾经跟自己作对的另一个大夫公若。可是这事很难办,侯犯很为难,平日里给侯犯养马的一个仆人就出主意说:“我拿着剑经过大堂,公若必然问我‘这是谁的剑?’我回答说这是主公的剑,公若必然会要求把剑给他看。这时我伪装成不懂礼数的样子,递出去的时候故意将剑尖冲向他,一定可以得手!”侯犯同意了。
之后,仆人按照计划,果然和公若搭上了话,正当仆人抽出剑来,将剑尖对准公若,要递过去的时候,公若突然来了一句:“爾欲吳王我乎?”但很不幸,公若察觉得晚了点,仆人还是刺杀成功了。
古汉语实际上省略了很多东西,但是如果了解了意思其实就更可以感觉到古汉语的魅力。上面的“爾欲吳王我乎?”实际意思是“你是要(像当年某某刺杀)吴王(一样刺杀)我吗?”括号里面是省略掉的东西,古汉语的精妙之处就是,省了那么多字了,反倒更有韵味。也可以简单理解,“吴王”二字在当时不仅仅是特指吴国国王,还因为历史事件而演绎成为了一个特定的典故词汇了,就如同“断袖”“割袍”一样,前者用来指某某关系,后者用来指代友谊绝交。
国君在古代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坐拥天下,虽达到权力巅峰,却也免不了生老病死。
有劳累而死,有被人暗杀,有生病而亡,偏偏有一个人非常奇葩,堪称死法的最逗的就是掉厕所里面淹死了。实在难以想象堂堂一国之君竟然掉厕所里面淹死了。
这个人便是晋景公,晋景公可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六代君主,在位期间,晋景公对外曾派兵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使楚国霸业结束,后又晋景公派兵击败齐国,对内消除专政的赵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对卿族的第一次胜利,可谓是颇有成就。
但偏偏这样一位君主让人记住的不是功劳政绩,而是掉入厕所淹死这样一个可笑的死法。
在《左传》中便记载:“将食,涨,如厕,陷而卒。”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说晋景公吃完饭后突然想上厕所,结果一个不小心掉到厕所里被活活被淹死了,这就十分搞笑了。
关于这件事的说法便是当年晋景公生病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恶鬼拍凶狠的对他说他杀了恶鬼的子孙后代,所以已经请求天帝,得到它的允许找晋景公报仇了。
古时候信奉鬼神之说,所以晋景公醒来十分恐惧,怕被恶鬼索命,赶紧便召来巫师为自己解梦,祛除邪恶。却不想巫师占卜后竟对晋景公说:“您恐怕吃不上新麦了。”晋景公一听很生气啊,便觉得他在胡说八道,自己正值壮年,管天下之事,怎么可能活不过今年吃新麦。
一怒之下便将巫师打入大牢,但却并没有杀他,等第二年新麦出来的时候,晋景公十分高兴,谁说我活不过今年的?特意命人将新麦拿来烹饪,将巫师放出来亲眼看着自己吃新麦。
结果不知是天意还是碰巧,晋景公刚准备吃时感到腹胀难忍,便去上厕所,却没想到失足掉到粪坑中被淹死了,还真是没有吃到新麦。
想一想若是晋景公知道几千年后的今天还有大批人知道自己的死法,估计比掉入粪坑还要难以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