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阴历的意义可就比这深远多了。生日在中国传统中是所谓的生辰,它包括,年、月、日、时四部分,每一部分都用干支记时法来表示,所以每一部分就有两个字,这就是所谓的生辰八字,这生辰八字在古代的意义和用处可就更大了,甚至从八字中就可知你一生运事,吉凶祸福,有着奥妙和玄机,所以说过阴历的生日,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几千年来中国人过生日都是过阴历生日,过阳历(即公历)生日才没几年的事情。
因而阴历和公历又有区别,又有联系。例如一个人出生是2000年X月X日(阴历庚辰年X月X日),那么此后的数年中,公历生日和阴历生日就不是同一天了,不过到了十九周岁的那一年两个生日就再次重合(闰月出生另当别论)。以此类推,38周岁,57周岁……都是这样。
所以生日过阴历还是公历其实都是人们的习惯,喜欢过哪一个,习惯过哪一个都可以,高兴的话两个都过也没什么。不过很多民众觉得公历准或者阴历不准,显然是错误的认识。两种历法其实都比较准确,只不过一个立足于地球公转,一个立足于月相变化,得出的历法就不尽相同而已。
过生日
农历闰月的生日怎么过
对于农历闰月出生的人如何过生日要看具体情况。因为农历闰月出生的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日很少,要到下个同闰月才算。一般都以闰月的同月过生日,如闰八月出生的,以八月为自己的生日。闰月过生日,如果是整十的生日,要提前一个月的,小生日就无碍了。
公历和农历都是历法的一种
历法
不同文化区域的人们制订出各自的历法,这些历法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类:太阴历(只考虑月亮也就是太阴运动规律和历法相协调的)、太阳历(只考虑太阳运动规律和历法相协调的)和阴阳合历(同时考虑太阴和太阳运动规律并协调二者关系的)。伊斯兰教历法(希吉来历)是典型的太阴历:太阴圆缺一次为1月,集12个月为1年,这样1平年即为354历日,完全不考虑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所以伊斯兰教的斋月(希吉来历的9月)在公历中飘忽不定。现行公历(全称叫格里高利历Gregoriancalendar,简称格里历,施行于1582年10月15日)是典型的太阳历:平年365历日,每400年置97闰日,闰年366历日,完全不考虑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很难让人把它的“月”和月亮联系起来。
而我们日常所谓农历,其基本成分有两个,一个历月,一个节气,前者体现出太阴历的特点,而后者体现出太阳历的特点,所以称其为阴阳合历。先说历月,按农历规则,一朔望月即为1历月,上文提到,1朔望月=29.5306日,这就意味着一历月长则30日,短则29日。显然,如果机械累计12个历月为1历年,则农历就会和希吉来历一样成为太阴历,那样的话,咱们就有幸大夏天过大年初一了。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古人为避免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就必然要考虑设置闰月,即在正常的1年12个月之外,某些年份额外增加1个月,通过19年7闰的办法,可以调整1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69日,与1回归年长度相差无几,这样可以确保大年初一在冬季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