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取快递猝死”追踪:家属要求赔礼道歉赔偿50万元,两次协商未达成一致
死者女婿周道洪12月5日介绍,12月2日晚上6点左右,德邦快递万州天城物流园的营业部负责人刘女士与他通话,征求了死者家属们的意见和想法。他代表家属提出:1、老人妻子年岁大,事发后悲伤过度,现在身体极差,希望德邦快递上门看望她,并对没能兑现服务约定赔礼道歉;2、赔偿老人家属50万元。
周道洪说,刘女士当即向他表示,会尽快将他们的两点要求上报德邦快递。
视频截图
事件发生后,迅速引起网络热议。一方面,很多网友认为目前快递员不送货上门的情况极为普遍,正是快递员没有完整地履行送货义务,导致了悲剧发生。另一方面,也有网友认为,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快递公司的“内卷”导致快递费一低再低,普遍1元每单的送货费用让快递员如果送货上门只能喝“西北风”,成本和收益决定了快递公司的服务质量。
更多的网友认为,面对高龄、行动不便的人群,快递员完全可以预知对方领取大件快递后的不便,抛开合同约定,即便是从公序良俗层面,快递员都应当主动履行送货上门的义务。
带着对此事件的思考,我们进行了走访。
老人取快递视频截图
驿站快递柜“代收”已成快递常态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快递公司不送货上门已成常态,遍布小区、写字楼的快递柜、菜鸟驿站可见一斑。
“送货上门?除了外卖,我基本上没遇到过。”家住重庆市渝中区的张女士介绍说,自家小区楼下有菜鸟驿站,有邮政的代收点,有丰巢、速递易的快递柜,小区的店面也有的在做代收业务,用户可以用无数种方法收快递包裹,唯独很难有快递员送货上门。
周女士回忆,自己也曾遇到过送货上门的快递员,有一次买了一台取暖器,因为比较重,所以她要求快递员将货物送上楼,对方并没有什么不满情绪,立即就送了上来。不过平时,一些小东西的确都是自己下楼去取。
不同快递公司对送货上门要求不同
那么,这是不是快递公司的正常操作呢?记者咨询了多家快递公司。
记者致电京东物流客服时,对方表示,高层住宅在有电梯的情况下,普通快递他们是要求快递员必须送货上门的。但如果货物超过20公斤,那么快递员原则上是可以不送货上门,用户可以和快递网点协商或者购买送到家服务。
顺丰的客服也表示,普通快递在客户明确表示不能放在快递柜中的情况下,是必须送货上门的,如果快递员拒绝,客户可以进行投诉,他们会对此进行处理。但对于大件商品,客服人员并未给予肯定的回复,表示客户需要向送货网点进行咨询。
而另外几家快递公司的客服人员则大多表示商品都是必须送货上门,如果快递员拒绝,可以进行投诉。
国务院于2018年3月2日颁布的《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说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本次老人猝死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表示,老人下楼取件是不愿意给他人添麻烦的表现,和老人比起来,原本就有义务送货上门的快递员似乎应当汗颜。
送货上门为何难?多种原因导致执行不力
记者采访了一位快递员,以双十一这样的高峰期为例,他们的工作大多是将快递送到某小区、某楼栋,尽量放到代收点,或者堆在小区门口,分类让顾客自己去找,实在找不到的,快递员才会去帮忙找,即使这样,他们的工作量也十分饱和,一上午要处理500件到800件货物。当然,除开高峰期情况会好一些,但依然工作量很大。
此外,一般上班族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其实并不在家里,家中要么无人要么就是只有老人,快递员送货时有可能无法送到家。而一些管理严格的小区出于治安考量,物业很可能不同意快递小哥因为送货上门满小区跑。这也给送货上门造成许多障碍。
另一方面,快递公司近些年残酷的竞争,导致快递费一低再低,江浙沪甚至出现过几毛钱一单的快递费,连快递员的配送费都不够。而现在网络购物平台上的中大商户,普遍快递费在1元多到2元多一单,快递公司除掉成本,挣的就是分分钱,快递公司根本无动力来改善服务。
律师:快递公司有一定责任
回到案件本身,没有送货上门的快递员及快递公司,需要在此事件中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记者咨询了重庆一家较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这是一起涉嫌侵犯生命健康权的纠纷,根据民法典表述,即侵权责任人实施了侵权行为,或者没有尽到安全保护义务,造成他人生命健康权受到损害的行为。通常理解中,快递员没有送货上门,应当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没有直接联系。但结合此事件中,老人79岁的高龄,且住宅没有电梯的情况,两者之间应当存在一定的联系。
此事件中,家属一方需要证明三点内容:第一点,快递公司是否与客人约定,服务内容包括送货上门。这一点在快递单据中有明确标明是送货上门,没有争议;第二点,老人是主动下楼取件还是快递员要求老人下楼取件。从监控视频内容来看,这一点并不明确,快递员没说不送,老人也没说不需要送,这需要法官认定;第三点,是否是快递员或快递公司的行为,导致了老人进行负重行为,同时老人负重上楼与他的死亡有因果关系,建议法医介入确定死因。
此外,该律师表示,另一方面,快递服务与客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若根据双方的约定,快递员和快递公司没有按照合同履行服务,可以要求针对其服务的赔偿。
记者由此咨询了一名重医附二院的外科医生,他表示,虽然没有看到具体解剖结果,但是从视频推断,老人猝死和负重爬楼之间不可能没有因果关系,只是这种关系到底有多大,或者说老人本身是否有基础病。
上游新闻记者杨圣泉彭光瑞
【揭秘】
我在凶宅当试睡员:一晚挣2000元向买家证明“没毛病”
前不久,被试睡直播带上热搜的江苏“凶宅”以128.5万成交。平日里谈起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凶宅”,成功被“试睡员”这一角色带火了。凶宅试睡员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阿里拍卖24小时直播截图
“熟手一晚能挣2000元”
一名男主播拿着手机坐在椅子上,神色轻松,不时和网友对话:“欢迎大家收看24小时不停机的节目”,对于网友说“有动静”的调侃,主播回复:“有啥动静?没啥动静!我不困,睡不着。”
这是近日一场火上热搜的江苏“凶宅”直播,吸引了近5万人观看。据了解,这次拍卖的房屋,房主生前曾因赌博欠下了一些债务,最后选择在自己的房子中烧炭自杀。
这名男主播就是“试睡员”。他要做的不仅是展示房屋居住体验,更重要的是让买家打消顾虑,证明凶宅“没毛病”。
“凶宅试睡员”闲鱼平台截图
此前,一张凶宅试睡主播的招募公告在网上流传,写着工资待遇按分钟计算,每分钟1元。这也意味着,若试睡员24小时不间断直播,一天可拿到1440元。对此,有网友表示“想去躺着也赚钱”,也有网友认为这个工作“太过晦气”。
在李林看来,“凶宅试睡员”算是一份不错的副业,“就跟送外卖似的,我想做的时候就上线跑一跑,不想做或者累的时候,就下线回家休息。”
在个人资料介绍处,李林写着自己是一名“90后”的男生,喜欢摄影、音乐和二次元。他告诉中新经纬,自己刚入行没多久,之所以接触这个职业,也是经“熟手”介绍。他说,平日里来咨询的客户主要都是因为房子以前“出过事”,“有些人担心晚上住着会出现啥问题,就找人先试睡,确认没问题再入住。”
“凶宅试睡,不凶别来”。另一位应聘凶宅试睡的信息发布者更是直接向中新经纬表示,他不要钱,发贴是为了日后直播凶宅探险,“因为没资源,所以才在网上发贴。”他还告诉中新经纬,自己纯粹是出于爱好,如果真的是“凶宅”,甚至可以“倒贴钱前往”。
地产公司人员:凶宅试睡是“伪需求”
在采访过程中,中新经纬发现,除了像李林这样兼职的“散户”,凶宅试睡背后还有包括地产公司在内的专业团队运营。
“凶宅试睡”服务内容受访者供图
张宝就是一位地产从业人员。他在发布的贴讯直接写明:“专业地产团队,可全程直播,给出最专业地产分析数据以及用户体验。”
张宝告诉中新经纬,“凶宅试睡”只是他们公司的业务之一。事实上,他们能够提供从买房、过户、贷款、甚至装修的一条龙服务。
“我们还可以为房主把‘房子查个底’,比如通过房管局查册、公安局调档案的方式查清楚‘人是怎么死的’,查册统一收500元。”在张宝看来,“凶宅试睡”是伪需求,“一般凶宅这种情况,你没买下来,上一任业主不一定让我们进去,买下来了的,也就不需要我们去住了。”
不过,比起出售房产,试睡员更多的是通过提供服务来引流。张宝说,他们提供的主要是房屋的整合式信息,用来帮房主作出购房决策。“当然,如果需要试睡我们也可以”。
购买凶宅要注意什么?
关于何为“凶宅”,在法律层面尚无统一概念。据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法院的法官介绍,所谓“凶宅”,按传统观念来说是指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
近年来,“凶宅”买卖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据了解,“凶宅”价格比同地段住宅要便宜两成左右,吸引着部分买家。一名房产中介也向中新经纬表示,凶宅的成交价格没有固定规律,不过一般来说至少比市场价便宜10%,其次还要看业主心态。
那么,如果在明知是“凶宅”的前提下仍然愿意购买,买方还应注意什么?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法学会不动产法研究理事王玉臣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买方首先需要衡量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务必实地查看,对房子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如今的现状进行充分的认知。最后,一般凶宅的价格比常规房屋的价格是要低的,未来再出手的时候可能也会受影响,也需要有一定的判断和思想准备。
(文中李林、张宝均为化名。)
【煲鸡汤】
一个人最大的自律,是管理好自己
1
管理好身体,爱惜自己。
如果对我们的身体标价的话,我认为是无价。但有时候越珍贵的东西,往往越脆弱,越不被好好珍惜。前些日子有则痛心的消息登上了热搜,一个企业家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对于他的家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着生命的离去,一切美好都成了泡影。
去世前,他曾被诊断出心肌缺血,但为了工作执意不住院,最后和妻女天人两隔。有人说过:“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不要等到真正和死神擦肩而过,才想起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规律作息,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养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拼健康,不要因为不懂得照顾自己的身体而黯然离场。
2
管理好情绪,善待自己。
生活中,你是否会因为工作中的糟心事,生一天的闷气;送出的礼物被朋友转手卖掉,而怏怏不快;因为儿子不用功读书,暴跳如雷;偶遇堵车,气得狂按喇叭……
殊不知,“生活的刁难,并不是要你变得气急败坏,而是要你变得更加从容。”一味地生气只能伤害自己,却惩罚不到任何人。善待自己,从控制好情绪开始。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内耗。
一位作家在书中说道:“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不管你因为什么而生气,如果管理不好情绪,到头来买单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