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电信网络诈骗及其上下游关联犯罪增幅趋于平缓,这份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披露这些→

市检察院通报2022年我市网络犯罪检察工作总体情况,发布《上海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2022)》和十大典型案例。2022年上海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网络犯罪案件共计6313件10803人,电信网络诈骗及其上下游关联犯罪增幅趋于平缓,利用网络实施经济金融犯罪案件上升趋势明显,涉众型网络经济犯罪案件有所回落。来看典型案例↓

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增幅趋于平缓

《白皮书》显示,2022年上海检察机关受理网络犯罪审查逮捕案件2714件4960人,受理审查起诉3599件5843人。监督立案170件,追捕121人,追诉375人。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

电信网络诈骗及其上下游关联犯罪仍占比居高,但增幅趋于平缓。从受理数量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诈骗罪(电信网络)和利用网络实施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占前三位,其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3170件、诈骗罪(电信网络)656件,共占网络犯罪案件的六成,增幅趋于平缓。伴随“断卡”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利用网络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首次超过网络赌博类犯罪,成为网络犯罪中占比第三的罪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绝对数增加明显。

利用网络实施经济金融犯罪案件上升趋势明显,利用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占其中四成,全年共受理178件390人,其中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数占90.45%,利用网络实施的著作权犯罪案件则主要聚集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领域。涉众型网络经济犯罪案件有所回落,利用网络实施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3成、1成。

诉前羁押率大幅下降、不诉率显著提升。全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全市诉前羁押率为32.61%,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决定不起诉913件1293人,不诉率19.61%,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互联网+经济犯罪”进一步交织

《白皮书》指出了网络犯罪案件的特点与新态势:

网络服务平台监管难度提升。犯罪分子通过利用网络服务平台作为“遮掩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如运用平台的高流量“吸粉引流”,发布推广违法引流信息;通过网上购物平台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将售卖DDOS软件包装成网络压力测试服务等。对此,互联网平台尽管不断投入资金,更新优化服务审核机制,但收效并不明显。

威胁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形势严峻。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成为网络犯罪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如APP过度或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出借身份证和银行账户、使用撞库、利用“爬虫”技术、发送钓鱼网站欺诈链接等方式方法违规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平台数据,数据安全漏洞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为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全链条打击整治全过程加强监督

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与新态势,本市检察机关强化全链条打击、推动精准化预防、强化数字化赋能、推进一体化治理,不断加大网络犯罪“打、防、管、控”力度,促进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强化全链条打击,坚决铲除网络犯罪滋生土壤。本市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各类犯罪,从严查处疫情期间利用网络哄抬涉疫物资价格、销售伪劣产品等犯罪;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赌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敲诈勒索、“套路贷”以及养老诈骗等犯罪活动的严打态势。依法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积极参与“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依法追诉前端非法收集、提供、买卖个人信息,后端利用“跑分平台”、虚拟货币、直播打赏进行“洗钱”等犯罪活动。针对黑客类、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等新型网络犯罪,探索提前介入全覆盖、检察监督全过程、专家辅助团参与等工作机制,确保案件证据质量。

推动精准化预防,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本市检察机关通过深化落实最高检“六号检察建议”,围绕网络黑灰产业链条整治、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涉企数据安全风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制度管理漏洞、行业普遍性问题,开展互联网领域整治专项监督活动,立案办理了28件涉APP、APK等违法获取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制发诉前检察建议22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通过个案办理向涉案企业、行业协会、执法部门等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1件,回复采纳率100%。同时,与公安机关就罪名适用、管辖问题、电子证据取证、异地取证等工作难点达成初步共识,为网络犯罪案件规范办理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强化数字化赋能,促进检察监督履职现代化。检察机关通过探索检察数字业务数据可视化模型、业务决策分析系统等智能化应用场景落地落细,分析类案中企业在数据、合规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犯罪趋势分析结合案例提示的形式,提升企业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探索建立数据监督模型,通过法律文书筛选比对,统一法律适用,发现监督线索,推动个案监督到类案监督,被动监督到主动监督模式的转变,同时强化对网络犯罪案件电子证据审查能力,切实以检察履职的数字化、现代化推动网络犯罪治理的精准化、体系化。

2022年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

薛某甲等6人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

徐汇区检察院

基本案情

诉讼过程

2022年9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对薛某甲等6人提起公诉。同年11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分别判处薛某甲等6人有期徒刑一年至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并适用缓刑。

典型意义

强化监督与办案融合,推进协作工作走深走实。本案中,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职能,发现案件线索后,即开展立案监督。进入侦查环节后,检察机关依法提前介入,及时听取鉴定人、有专门知识人员意见,经过调查梳理,将打击范围从引流人员逐步扩大到销售、制假等人员,实现“制假-引流-销售”打击全覆盖。

典型案例二

杨某某等13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黄浦区检察院

2020年11月至案发,被告人杨某某等13人为非法牟利,在明知申请的结算账户可能被用于信息网络犯罪情况下,分别通过网络递交本人或他人名下公司营业执照、银行账户,以及录制申请视频等方式,向A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经营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开立大量支付结算账户,并提供给他人使用。后上述结算账户被某“跑分”洗钱犯罪团伙(另案处理)归集并搭建非法支付结算通道,从而用于协助境外网络赌博平台将非法资金批量结算至赌客个人账户。经查,杨某某等13人在A公司所设账户均被用于为网络赌博活动提供资金结算帮助。

2022年3月至9月,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杨某某等13人提起公诉。同年6月至10月,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判处杨某某等13人有期徒刑二年至八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精准打击新型网络洗钱犯罪,严防非法支付结算账户成为犯罪资金“洗白”渠道。本案中,杨某某等人将各自第三方支付帐户提供给洗钱团伙,协助转移涉赌资金数额特别巨大,危害性极大。检察机关通过厘清“跑分洗钱”团伙及关联人员组织构架、作案模式,以资金流穿透、人员流分段为研判思路对不同涉案人员分别定性,成功追捕追诉上游“跑分洗钱”犯罪团伙,彻底斩断非法结算产业链。

开展溯源治理,实现打击犯罪与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相统一。经审查发现,A公司在对商户资质审查、异常交易数据监控等方面存在严重管理疏漏,检察机关遂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企业彻底整改、堵漏建制,同时以涉案企业合规推动形成行业合规标准、支付结算合规指引,为支付结算企业合规管理提供规范对照,增强行业合规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阻断网络黑灰产业链的资金转移渠道。

典型案例三

蔡某某等43人

诈骗案

松江区检察院

2020年10月起,被告人蔡某某在本市设立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设IT部、网销部、市场部。其中,被告人黄某某等人作为网销部成员,通过网络社交软件及投资网站等平台虚构其公司开发的“光擎智能交易软件”可通过算法增加外汇交易盈利能力,并以此为诱饵,吸引客户先以人民币3000余元购买软件月版,并由IT部曲某某等为客户网络远程安装无独立交易功能的虚假交易软件,以为客户完成交易设置为由获取客户账户及密码,由市场部人员杨某某、汪某某等人通过后台操纵客户账户营造盈利假象,使客户误以为系通过该软件算法获得盈利。

2022年2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蔡某某等43人提起公诉。同年9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蔡某某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判处黄某某等35人有期徒刑六年至十一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对情节较轻并积极退赃的颜某某等7人适用缓刑。

准确定性新型网络投资诈骗,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本案中,蔡某某等人通过虚构交易软件盈利能力,制造软件销售火爆假象,虚构月版账户爆仓风险,层层递进,诱使被害人支付高额软件费用。在此过程中,被害人支付费用购买软件,系因蔡某某等人一系列虚构事实行为产生误解,蔡某某等人行为的实质系诈骗,应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坚持宽严相济,分层打击团伙性网络犯罪。公司化运作的网络犯罪团伙人数众多,内部划分层级架构复杂。检察机关分别对设立公司并策划指挥诈骗活动的领导者、具有一定管理职责的部门经理、通过招聘入职层级较低的业务员分层处理。对蔡某某认定主犯,对受蔡某某指使、雇佣参与犯罪的人员,依法认定从犯,并根据有无管理职责、工作时长、犯罪金额及获利等因素综合判断,从而做到罪责刑相适应。37名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检察机关提出的精准量刑建议均被法院采纳。

典型案例四

左某某等25人

非法经营案

静安区检察院

其中,被告人左某某等人作为实控人员负责公司资金筹集及整体运营,下设四个团队,由被告人许某甲等四名经理负责管理,雇佣沈某某等17名业务员对接客户,同时招募被告人杨某某担任股票分析师提供业务咨询以招揽客户,并由被告人许某乙、杜某某担任专职财务负责资金结算及获利分配。经查实,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间,左某某等人以信息公司名义招揽1800余名客户,经营上述配资业务,所涉情节特别严重。

2021年8月至12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分别对左某某等19人提起公诉;对情节轻微的沈某某等5名业务员及财务人员杜某某经公开听证后作相对不起诉处理。2022年2月至8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左某某等19人有期徒刑六年至八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典型案例五

录某某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杨浦区检察院

2021年3月起,被告人录某某入职某知名网购平台从事代码研发,包括该平台预计于6月开展的网购促销活动优惠券、预算系统、补贴规则等内容的代码研发。

审查起诉阶段,被告人录某某退赔被害平台全部损失并获平台谅解。

2021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录某某提起公诉。2022年1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被告人录某某有期徒刑十个月。

全面审查平台损失,精准认定危害结果。准确认定被告人的行为给平台带来的损失,是罚当其罪的前提。对于被删除数据可恢复部分,检察机关根据平台聘请第三方数据公司恢复数据所签订的合同及支付凭证等证据,确认平台恢复数据所支付费用。对于被删除数据不可恢复部分,平台为确保促销活动恢复开展,安排其他员工重新编写代码,根据上述员工编码工作日志、员工证言及工资明细单等证据,计算平台重新编码所支出费用,最终经司法审计,认定被告人行为造成平台损失3万余元。被告人在审查起诉阶段全额退赔,企业损失得到了补偿。

主动延伸检察职能,完善企业数据安全管理。办案同时,检察机关能动履职,走访调查被害企业。针对平台数据安全管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建立数据风险预警、明晰数据管理权限、加强内部岗位管理等意见,推动企业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构建数据安全防火墙。

典型案例六

马某、朱某某等8人

嘉定区检察院

2021年9月,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马某、朱某某等7人提起公诉。2022年9月,对犯罪情节轻微的谢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同年9月,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判处马某、朱某某等7人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典型案例七

徐某等4人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

青浦区检察院

2022年7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徐某等4人提起公诉。同年11月,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分别判处徐某等4人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至一年不等,并处罚金。

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延伸社会治理。青浦区快递物流等信息密集型产业集聚,目前,10余家快递物流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总部(含区域总部)落户在青浦。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向本案中的快递公司制发检察建议,通过评估公司员工管理及数据管理中潜在风险,提供合理改进措施及法律建议,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打击犯罪和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相统一。

典型案例八

杨某某、李某某等55人

浦东新区检察院

联动发力、精准研判,准确认定案件诈骗属性。中医网络诊疗诈骗犯罪活动通过网络引流、借用线下实体中医馆名义问诊开方,隐蔽性、欺骗性强。此类犯罪不仅侵犯公民财产安全,更对公民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社会危害性大。检察机关通过对引流方式特殊性、医疗过程异常性、诊疗话术欺骗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联合食药监等专业部门充分研判,透过行为表象,准确认定本案团队的行为具有诈骗犯罪本质。

打防结合、以案释法,提高民众反诈意识。网络带来了通信的便利,也成为了犯罪分子的“工具”。对于此类通过自媒体平台引流后进行虚假诊疗的诈骗犯罪活动,公民应提高警惕。对网络直播内容应注意甄别,增强对不当医疗行为的危害性认识,选择正规途径就医。

典型案例九

母某某等13人

奉贤区检察院

2021年6月至9月间,被告人母某某纠集被告人刘某甲、董某某等12人,为非法获利,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刷单购买网店上架销售的虚拟商品,并按要求在结算支付时生成付款二维码,将该二维码上传至上家指定的境外支付平台,帮助收取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后通过上述网店绑定的支付宝账户将违法犯罪钱款转移至上家指定账户,收取7%的佣金。

2022年2月至8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母某某等9人提起公诉,对董某某等4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2022年6月至8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判处母某某等9人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至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准确定性,识别新型犯罪。对于利用虚拟商品网络平台刷单、二维码等技术手段组合衍生的新类型犯罪模式,检察机关综合运用类比分析等手段,认定本案被告人行为本质就是通过网店及所绑定的支付宝账户为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团伙代收款再转账到上家指定账户,以此赚取佣金的“洗钱”行为,与常见的支付结算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在本质上相同,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论处。

深挖彻查,全面打击犯罪。本案中,检察机关坚持全链条惩治,深挖彻查上下游犯罪。经审查确认上家真实身份后,并获知该上家已因其他犯罪事实被外省公安机关抓获等情况后,及时将本案犯罪事实移送。同时,检察机关既严厉打击组织开展“洗钱”行为的指挥者,也依法惩治网店实际控制者、刷单行为操作者等犯罪人员,依法及时追诉,实现对犯罪团伙全面打击。

典型案例十

刘某某、李某某

长宁区检察院

2019年2月起,被告人刘某某、李某某为非法牟利,合谋通过网络平台开设账号“引流”,谎称高级占卜师、风水高级策划师、高级易经风水师等资质,具有“天眼看事”能力,能为他人弥合情感,以此诱使被害人添加其为好友。当被害人提出诉求后,刘某某以“天眼解析”为名骗取被害人信任,并根据被害人与拟复合对象的基本信息,由李某某通过星座解析软件给出相应结论并加以整合。后谎称被害人与其目标对象存在“业力”,需依靠实施魔法仪式、佩戴吊坠等方法消除阻碍,从而挽回情感,让被害人支付高价购买。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间,二人以此方式骗取被害人邹某某、沈某某等五人钱款,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审查起诉阶段,刘某某、李某某向被害人赔付全部损失并取得谅解。

2021年10月、2022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先后对刘某某、李某某提起公诉。2022年1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同年7月,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

综合研判证据,深挖漏诉线索。针对刘某某到案后的无罪辩解,检察机关主动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工作,细查海量电子数据,证实刘某某在行为时已明知该行为系违法,并获取其涉案证书系非法购得等关键证据,结合其赃款挥霍等情况,综合判定其行为系以“占卜弥合情感”为名实施的诈骗行为,有力辩驳其无罪辩解;同时通过聊天记录锁定同案犯李某某身份,成功将其追诉到案。

谨防线上占卜骗局,守好自身“钱袋子”。近年来,“星座命理”等概念持续走热,诈骗分子利用公众猎奇心理,虚构自身能力,捏造“成功”案例,以“占星占卜”之名,行迷信诈骗之实。公众应保持警惕,勿轻易相信网络占卜,更不可因此支付巨额费用,以免陷入骗局。

THE END
1.算命算不算诈骗1、算命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财物的是诈骗,同时如果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https://m.66law.cn/v/wenda/434505.aspx
2.诈骗风水师怎么定罪诈骗风水师怎么定罪 1、涉嫌诈骗犯罪,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https://www.64365.com/special/20472382/
3.俞某某诈骗被不起诉案辩护概况有无提供客户内部资料表是认定俞某某是否参与到徐某某进行“风水诈骗”行为过程中的关键证据,因此所出现的矛盾乃根本矛盾。在无法解释和祛除该种证据矛盾时,只能作有利于犯罪嫌疑人俞某某的事实认定,即认定其没有提供客户内部资料表。 二、如何运用主客观相一致原则进行诈骗案的辩护https://www.jianshu.com/p/d9167b5973a4
4.巨屌「友だちがどうしてもお酒のみたいっていうんです。いろい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八千元提高到一万元;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五千元提高到六千元。延伸阅读发布会重磅释放近年最大化债利好,中央财政加杠杆空间较大万众期待的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今天召开,干货满满。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就地方专项债额度、中央财政预算、隐债化解、房地产等多方面http://www.hfhome.cn/vod/hx1R3IjJSlG1aOVwv6Hhcp.aspx
5.上海专业风水价格风水必看100幅图分析评估:专业风水师对场所进行评估,进行八卦分析、紫微斗数、风水五行等技术手段,诊断场所的气场、方位等。 上海三大高楼风水故事 提出建议:专业风水师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强的优化建议,包括家居布局、家居风水摆设等方面。 实施操作:专业风水师和客户共同协调,对建议内容进行实施,实现环境的理念和质量标准。 https://www.sxsjjy.com/view/118791
6.滚动新闻[法治] 信用卡诈骗标准5000 男子忘拔卡被取4000难立案 9-29 12:02 [娱乐] "华姐"筹811.82万善款 总决赛邀娱乐界评委加盟 9-29 11:59 [国际] 联合国呼吁各国共同遏制核恐怖主义威胁 9-29 11:57 [华人] 英国瘾君子中餐馆内偷钱不成动拳脚 店员受轻伤 9-29 11:55 [国际] 法国总统承诺支持提高汽车工业国https://www.chinanews.com/scroll-news/2012/0929/news.shtml
7.东北网2011年05月25日新闻汇总[1241][平安龙江] 校长请风水师 到底谁心里有“鬼”? 2011-05-25 09:52 [1242][平安龙江] 高价私了不应成醉驾逃逸的通关密道 2011-05-25 09:52 [1243][时尚频道] 如何使用电吹风不损发质? 2011-05-25 09:52 [1244][时尚频道] 明星示范 适合圆脸6种发型 2011-05-25 09:52 [1245][时尚频道] 时https://www.dbw.cn/system/2011/05/25/0_201105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