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命理中,桃花属于凶神恶煞,男人犯桃花,沉耽酒色财气,流连歌台舞榭,多半还会带来色难、官讼;现代的看法略似,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置事业、家庭于不顾。术士不懂生克制化的原理,就会在桃花、阴煞中用心;顾客问:“仙仔,你看我何时走桃花运”术士掐指一算:“岁次壬午,这个午就是桃花,合入妻宫,保证左拥右抱,艳福不浅。”顾客听后,心花怒放,赶紧回家锻链身体。
二
术士如此论断,究系有所本,抑或一派胡言他们坚决地说:“古书这样写,表示古人承认这样子论命是正确的。”若问“哪本古书写的”那就多了,从《渊海子平》、《神封通考》到《三命通会》、《滴天髓阐微》等等,堪称俯拾皆是。
下列的八字属于江湖论命的片段,其对与错,值得探讨:
戊戌桃花本名咸池,落于沐浴之地,也就是子午卯酉。
甲子桃花的取法古今有异,古人用年取,此女寅午戌在卯,那么时为桃
癸未花;现在改用日取,亥卯未在子,那么月支就是桃花。
乙卯
江湖人做事干净俐落,年日并取,以示公平,那么此命二见桃花,说她家开花店也不为过。总而言之,无论从年或从日取,此女都是命带桃花。不过这不算重大缺点;她的致命伤在于戊甲并透,正官被伤,其夫岂能安度!伤官坐桃花之上,则是一个典型的桃花伤官,不但克夫,而且鸡飞狗跳,屡试不爽。
“命带桃花的女性,注定了悲惨的命运吗”非也;她是个中学老师,北师大毕业,思想古板、择善固执;她毕业后嫁给同班同学,婚姻状况迄今还好。不过那只是我认识的一个女性,其他人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传统八字概以地支子午卯酉为桃花栖息之地,支见其一,命带桃花,从此沉沦,万劫不复;此女天赋异禀,桃花竟见其二,当然轰动武林,惊动万教。我偶尔翻阅古籍,发觉还有“倒插桃花”,例如年支为卯,月日时支为寅午戌;另有“遍地桃花”,例如四支子午卯酉齐全,都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某术士说:“老兄少见多怪,桃花的神煞多得很,红艳煞、桃花劫、桃花马、花钗煞以及八专、九丑等等,足足可以装满一篓筐。”我承认孤陋寡闻,真小看了江湖算命的能耐!
三
下列这个八字就是如假包换的“倒插桃花”,其吉与凶,值得探讨:
辛卯﹤五行精纪﹥说,“子午卯酉,入格为四极全备,失局则为遍野桃
丁酉花,男女犯之,虽富贵不免荒淫酒色,薄德之人”。
庚午若是一个普遍定律,无论用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如响斯应。
丙子
这样的命格高吗光看前述的说明,即知劣命无疑,一生无福无禄,无三小路用也。若仔细观照,发现其中还有一些名堂,八字学者徐乐吾指出,“火金相成,格成煞刃,固大格兼大方面也;气势宏伟,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这句话因人而异,原来他针对清高宗(乾隆)而说;他把乾隆的事迹代入命中,果然断验如神,而非一个严肃的讨论。
传统的论法是,日主生在刃月,其势旺极,当以煞刃为用,一个战将格,性格刚烈,骁勇好战,故武功有之,文治未必。若是一个普通命造,那么“官煞混杂为忌,嫌其向官向煞,宗旨无定也”就不妙了,盖这种人性情不定,缺乏一个方向,难以成就。这显然又在套命;乾隆之所以为乾隆,不能只看命理条件,否则同命者都要做皇帝。乾隆做皇帝而别人只能士农工商,必有其他的不共条件充分配合,方以致之。
干支之中,有比而无印(印藏于午中),相加唯三,伤与财官五,当令者加一,故身略弱一筹,当以印比为用,行运遇土金,当能兴发。地支卯酉、子午分别六冲,冲者松动,基础动摇,难言吉祥;干以支为柱,支一旦遭冲,则日主与官煞均欠巩固,其中日主为我的定性,官煞则是责任,象征事业成就。人生过程中,福泽名利似真若假、时有时无,风吹即散,雨打即失,恐怕难以长存。
四
就算乱蒙,也可能准,因为那是一种机率分配;但别忘了同命者众,不考虑个别的因素,我确定他是猜中的。最近因为受到偷拍事件的惊吓,政商名流,人人自危,从此收歛不少,对社会教化未尝不是好事。算命现场,术士问:“我帮你看何时走桃花运,好吗”顾客把头摇得好像吃了摇头丸:“唉,罢了,我去年差点就被桃花害死。”现在谈桃花色变,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桃花不尽然十恶不赦,某大师说,有些桃花呈现正面的价值,协助事业、帮忙发财;例如正印桃花助身、正偏财桃花助财、正官桃花助事业。准此而言,演艺人员、公关小姐不带一两点桃花,想要成名,比登天还难。世俗强调的犯桃花,概指恶桃花而言,例如七煞桃花伤身、劫财花破财;女性最怕伤官桃花,因为女命以官为夫,伤官出现,克制夫星,丈夫只好含笑九泉。这些观念其实都是似是而非,所谓正印桃花就是正印,伤官桃花就是伤官,其吉与凶不能只看原始意义,而要观察喜忌,正印若是忌神,只会增加日主的负担;伤官若是用神,不但不凶,反而大吉大利。
五
目前已有几个算命节目开张,据说收视率不恶,证实观众热爱算命;遗憾的是主持人无一懂命,因此任由来宾(算命先生)信口开河,鼓励迷信──没有讨论,也无质疑,无论对错,他们说了就算。三十年前,余光中教授发现电影观众的程度普遍很差,却能左右电影制作的方向,这种人无以名之,称为“半票观众”可也;民众到处算命,对命理的功能始终懵懂,却也能左右收视率,当然就是“半票顾客”。台湾人轻忽知识,也不重视别人的研究成果;电视节目专走低级趣味,向收视率低头,是当前媒体存在的一面怪现状。
命理若是一门学问,就必须说明理由,更不能没有推论。某术士驳斥说:“观众多半不懂命理,讲得太深,他们可能消化不良,那就枉费了你的苦心;我们承认你是专家,你何必跟我们过不去。”持此说者,证明他们在实施愚民政策,把观众当作“盼仔”。
卜筮之道,源自易理,配合天地人三道之气,推演人事物生死旺衰;古人曰:“至诚之道可以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