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入门教程(详细版)易经六爻卦象乾卦

本文1万2千字,图片24张,只要阅读完本文就可以入门易经!超级简单,含易经占筮方法。

一、教程前言

有人说,不对呀!我能看懂,但是只是学不会。

各位,有区别吗?

很多人学不会只是忽略了自己人性中的一个弱点!

因为所有人,只要没有人指导,就很容易感到挫折,而挫折感恰恰又会让你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现在的人都太浮躁,哪怕是学术圈都是如此。像易经这样一个在很多人眼里有点偏门的学问,在初学阶段一定要有兴趣、有信心。

但是易经的偏门性以决定了要想学好它是有一定门槛的,不是那么容易去学会的。所以一旦你开始学之后,第一天,你可能兴致勃勃,第一周还可以,等到几周过后随着你自己的学习的深入,你就会发现一堆的问题。

学习易经已经不是学生时代的学习,在学校里老师会无私的告诉你怎么学,但是到了这里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只能靠你自己的悟性,或者依靠互联网、依靠其他大师们的书籍来解决。

但是所有这些信息都不是针对你遇到的问题的“私人订制”,甚至找一圈也不一定有一个好的答案,一开始就遇到一堆的问题,就像是一个堰塞湖,久而久之你就放手了!

我认为所有人都不笨,能够正常上网的话至少证明智商是没有问题的。包括杠精,它们的智商也没有问题,只是用错了地方而已。

智商正常但是还学不会,只能证明,老师不行!

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很多东西搞的神神叨叨,不容易掌握。

我写这样一个入门教程,也算是对自己所理解的《周易》知识的总结和梳理。

在正式解释之前,我们先做几点说明。

3、尽量别杠,如果你不赞同,拿出你的理由来,别动不动就直接给下结论,比如什么易经就是封建迷信之类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不用说吃过,但凡是见过一粒花生米也不至于醉了糊涂成这样。

最初刚入门的时候为了一个问题那真是虚心的不能再虚心,生怕不给我解答,后来搞清楚了,发现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一通百通,所以易经里面唯一全吉的卦就是“谦卦”不是没有道理,谦虚使人进步。

对《周易》感兴趣的人很多,大家对《周易》感兴趣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人纯粹是好奇,想了解一下,增加一些谈资;有的人想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哲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得到一些启发和灵感;而真正会用《周易》算卦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对《周易》这个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使你誓死反对《周易》,但至少要了解《周易》的实际内容,再去攻击它也不迟。

4、关于自学易经

网上关于周易的书籍太多太多,不包括当代人在易经方面的著作,清代以前的著述留存下书名来的少说也有几百部!所以如果自学理论上完全可行,因为你不用担心没有书籍可看!

看到这儿你不要笑,很多理论是真的已经失传到了无书可看的地步!比如四柱里面的“纳音”,这个可是唐代(南宋之前)的主流命理方式,但是今天只传下来一本《兰台妙选》,还残缺不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说了,原因太多,回到易经。

为什么?

很简单

因为他们没有没有用初学者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来讲解易经!

因此,本教程将以通俗的语言,特别是以我的理解来解释和介绍《周易》。

本文不翻译原文,也不逐句解释!一个目的: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废话,下面我们开始教学。

4.看完本教程,你能学到什么?

A.学《易经》必知名词;

B.如何去读易经类书籍?(这个之前有讲过一部分)

C.各爻之间的关系

这里我会主要介绍一下几个概念:爻、卦、爻辞、卦辞、阳爻、阴爻、经卦(八经卦)、复卦(64卦)、卦名、卦象等等。

研究周易就像研究物理、化学、语言一样,要想入门,首先要知道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和符号体系,也有自己的公式、公理、定理和定律。

周易也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所以一开始一定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随着你逐步深入,研究《周易》研究到最后都会问一个根本问题:为什么能用《周易》能够预测未来?世间真的有定数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说到这个根本问题,其实在科学领域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万有引力定律。

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是谁让它落下来的?你可能会说是因为万有引力,但我问你,这个万有引力定律是谁设计或决定的?谁是各种定律背后的最终决定力量?

各个星球之间的运行如此精密真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吗?当然不用再问下去,因为没有人能给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容易会涉及到哲学或宗教或者其它未知领域,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以后可以深入研究,所以我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而且在其它平台上有一些大型科学纪录片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些,有一些评分很高,看完后你会惊叹宇宙的神奇,人类的渺小,你更会惊叹我国古人们的智慧,在以前没有今天高科技的情况下,我国古人对天文的研究居然可以这么先进!你会惊叹易经是一本凝聚智慧的书。

说这么多,就是跟大家说一个观点:

第一,不要先入为主就认为易经是迷信,

第二,当然也不用感觉易经很玄乎,以平常心来学习。

话不多说,言归正传,我们先来说说周易的一些基本概念。

概念解读:

一说《周易》,第一个我们想到的就是八卦!以至于很多人把易经八卦都放在一起来说,但是在讲八卦的概念之前必须先说一下,八卦不是周易的基础单位,“爻”才是周易的基本单位。

概念一:爻(yao二声)。

线条有两种,一种叫阳线,一种叫阴线。阳爻用一条长长的横线表示:—,阴爻用两条短短的横线表示——。

在《周易》中,阳爻和阴爻是用来表达阴和阳这两个抽象的概念,也是最基础的单位。学易经学到后面就会用到“卦”,一个卦由六根爻组成。

概念二:卦

上图中的乾卦就是由6根爻组成的。

卦又分为经卦与复卦,我这样说你可能又有点懵,所以我简单点说:

经卦就是八卦,这八个卦分别是乾(qian)、兑(dui)、离(li)、震(zhen)、巽(xun)、坎(kan)、艮(gen)、坤(kun)。

它的记忆口诀是: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震仰孟,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八经卦又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就是八个卦之间的方位关系不一样,作为入门先了解即可。

上面说到“卦又分为经卦与复卦”。讲完了八经卦,我们说复卦,复卦就是64卦,两个八经卦分别重复一下,所以就叫复卦,也叫重卦,重复的重,一个意思。

简单点一句话说你可以理解为八经卦(八经卦由三个爻组成,所以又叫三画卦),已经不够用了,所以演化出了64卦来表达世间万物。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

概念三:卦数

这里的卦数其实就是卦序,就是八经卦的顺序,简单地说,就是每一个单卦对应一个数字。比如在先天八卦里面乾卦排第一们,那么它的卦数就是1。

上面提到过八卦是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这两个的区别就是八个卦的排列顺序不一样。那么在卦数上也就有先天八卦数与后天八卦数,因为排列顺序不一样嘛,这个很容易理解,你们先不要管这两数怎么用,怎么用这里面有大学问,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如果有机会我们一起见证数的威力。

后天八卦数: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先天八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注意在本文中,你要先知道先天八卦数就好了,就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后天八卦数先不用管,

很多人问:为什么要记住数?

一个卦代表一个数,那反过来一个数是不是也代表一个卦呢?

是的!

数有什么用?

比如:25与6。

这两数怎么能起卦呢?

还是根据易经的原则来(其实也是梅花易数),25除以8(因为只有八个经卦,所以除以8)为3余1,看余数,所以25就相当于1,1为哪一个卦?没有记住赶紧去看表就可以了。

1为乾卦,6为坎卦(6没有满8所以不用除)。

也就是说1与6这两个数就可以组成64卦中的某一个卦,哪一个呢?

1与6,也就是乾卦与坎卦,上乾下坎组成了:天水讼——讼卦()。

先不用管它什么意思,后面这些都会给各位说的明明白白。

概念四:卦名

上面得到的卦:天水讼卦,“天水讼”就是卦名,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

上面每一个数字代表的是都是经卦,两个经卦可以组成一个复卦,也就是可以组成64卦中的某一个卦。

我把64卦(八宫卦)图给到各位,各位自行收藏。

比如乾宫里面的天风姤卦,简称姤卦。

每一卦都分为主卦(又叫下卦、内卦)与客卦(又叫上卦、外卦),为什么叫“天风姤”卦呢?这个就跟每一卦的上卦与下卦有关。

天风姤卦的上卦为乾卦(),乾就是天,下卦为巽卦(),巽就是风,所以称为天风姤卦,同样“水泽节卦”也一样,64卦所有卦都是这样,上下一结合就出来一个卦,非常形象。

这里我把之前我总结的一个卦象图给到各位,方便各位理解。

当然先人们也知道这个不好记忆,所以总结了一道歌谣方便大家背诵。

《卦序歌》

三、如何读懂易经书籍

1、卦的结构

我先上一个图:你们如果以后读书首先要知道,书里面是怎么样解读易经的,知道卦画、卦名、卦辞、爻辞等等。

为了防止大家还不懂,我再额外再多说两句。

上面是以天水讼为例。

卦画:;

卦名:天水讼,上卦为乾卦,下卦为坎卦;

卦辞:……

爻辞:……

这样一说是不是很简单?

每一个卦其实都是这样的结构,任何一个卦是吉是凶你就看对应的解释就可以了,卦的解释叫卦辞,爻的解释叫爻辞。

那么怎么样得到这样一个卦呢?

最简单的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梅花易数的起卦方法。

但是上面只是一个大概,所以这里还要再做一下铺垫,否则大家跟不上我的节奏。

我再重复一下起卦的方法,备注:作为入门教程,我尽量讲最基础最简单的入门方法,力争让各位看完就能记住。

跟上面的一样,我们还是报数。

还是上面的25与6。25除以8为3余1,看余数,所以25就相当于1,1为乾卦,6为坎卦,所以25与6这两数就组成了天水讼卦,推导原理跟上面一样。

得到这样一个卦是远远不够的,按周易的方法,如果你要推测什么你还必须要得出动爻,就是变动的爻。因为不管你想知道什么,你肯定是想知道结果,结果是事物发展变化后的一个最终的结局,这里面有个“发展变化”,这个“变”体现在卦里面就是动爻。

那怎么计算动爻呢?

我说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还是以上面的例子。

25+6=31,31除以6=5余1。

一句话总结就是:所有数相加的和除以6,然后排到哪个爻,哪个爻就是动爻。

为什么是除以6呢?

因为一个卦最多只有6个爻。

结果出来了1为动爻,也就是第一爻(初爻)为动爻。

初爻是什么呢?我们看讼卦的初爻:“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如果余数不是1,是2,那是哪一爻呢?

那就是九二爻:“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同样如果余数为6呢?

这个做为一个思考题给到大家,很简单。

以前我们说一个人拿不定主意,说变卦就变卦,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从这儿来的,很多人经常用这些词,但是确否定易经,很有意思。

我们继续往下讲。

2卦辞

所谓卦辞,就是在《周易》中描述某一个卦象整体吉凶的一段文字。你得到某一卦了,这个卦说了什么呢?就看卦辞。

3爻辞

它是描述一个卦中某一爻情况的文字,一个卦有六个爻组成,所以每一个卦都有六段爻辞。像上面你的动爻是哪一爻呢?九二,那就去找第二爻,这个时候就是看具体的爻辞而不再是卦辞了。

《周易》一共有64个卦,每个卦有6个爻,一共64*6=384个爻,乾坤两卦还各多了一个用爻,所以一共就386个爻。也就是说,整部《易经》描述了人生386种情况。其实这384个爻还可以再演化,这个就深了,先不说了。

根据我上面说的,第一步先确定卦,第二步确定爻,就可以断卦了。

这里面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全是动爻,全为静爻等等这些我们后面说。

关于爻这里补充一个细节。

我还是放一下乾卦的图:

阳爻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九为奇数,六为偶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如果一个卦的最下边的爻为阳爻,阳为九,下位为初,所以称为:初九。如果第二爻还是阳爻,就称为九二,如果第三爻还是阳爻就称为九三。

反过来,如果一个卦最下边的爻是阴爻,就称为初六,第二爻还是阴爻就称为六二,第三爻就称为六三等等。

第六爻称“上”,上下的“上”,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在六爻中可象征空间的变化;

三、各爻之间的基本关系

这个之前说过,所以这是只引用一部分,其它的可以翻阅旧文。

在六爻之间,根据各爻的位次、性质、远近距离等关系,最主要的就是“承”“乘”“比”“应”四大关系,下面我一个个说。

1、什么是“乘”?

凡相邻两爻,如阴爻在阳爻之上,称为"乘刚”,简称“乘”,如泰卦,六四乘九三等。

象征弱者(柔者)乘凌强者(刚者),“小人”乘凌了“君子”,爻义往往不吉。如几个阴爻都在一个阳爻之上,则这几个阴爻对这一阳爻都可称“乘”。

2、什么是“承”?

相反,凡相邻两爻,如阴爻在阳爻之下,则被称为“承刚”,简称“承气象征卑微者(柔弱者)顺承尊高者(刚强者),请求援助。如井卦,初六爻承九二爻,六四爻承九五爻等。

这时爻义的凶吉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两爻阴阳当位者为吉,两爻阴阳不当位者多凶。如一个阴爻之上有几个阳爻,则这一阴爻对几个阳爻都可称“承”。

3、何谓“比”?

凡相邻两爻,都可称为“比”(比近)。两爻互比,象征事物处在邻近环境中的作用与反作用,这个还要再通过两爻的阴阳承乘关系加以分析。

4、什么是“应”?

“应”各位可以理解为“呼应”“感应”。

在一卦中,下卦三爻与上卦三爻在相应位置上是两两对应的(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

对应之爻,如为一阴一阳,则互相感应,称为“有应”;如果都是阳爻,或者都是阴爻,不能交感,就称为“无应气爻位的“有应”“无应”。

在剖析爻象时经常用到,这象征着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与矛盾、对立的运动规律。

各爻之间的承、乘、比、应的关系相当复杂。比如,“应”就常常受到承、乘、比的影响,这构成了复杂的关系网。而各爻关系又与各爻的爻位特征的种种规定性交织在一起,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然而非如此也不足以反映万事万物的复杂变化。

在这里,以六爻的变化模拟事物错综复杂的变化,六爻又是某种事物在某种时空中的象征。所以爻象的推演程式是十分繁复多变的。只要在每一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运用我们所提到的破译“密码”的要诀,执简来驭繁,《周易》这座神秘迷宫是一定可以解开的。

我们继续往下解释,我再补充几个。

5、什么是“中”?

《易传》提出“中”的观念,认为上下卦之中位即第二、五爻往往决定卦的吉凶性质,因为“中”或“中正”为事物的稳定合理状态。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是因为第二爻处于下卦的中位,第五爻处于上卦之中位,这两个位置优越,称为“居中”,象征守持中道,行为不偏的含义。

阳爻居中位,则有“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则有“柔中”之德。如果刚好阴爻处于第二位(六二),阳爻处于第五位(九五),那就更好了,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这是最完美的,在爻位中是最为美善的象征。

《周易》崇尚“居中”“中正”,符合先秦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讲到这里正好说一个问题:上次我说了蒋介石、蒋中正这两个名字是出自易经就有人问:易经这么厉害为什么他还败的这么惨?

我们继续说原理。

补充一个“当位”的概念。

当位

从爻位上来看,一个卦(共六爻)从下往上数,第一、三、五爻的位置为奇数为阳位,如果在这三个位置上的爻是阳爻(即阳爻居阳位),那就说该爻为“当位”;

反过来,还是从下往上数,第二、四、六的位置为偶数为阴位,如果在这三个位置上的爻是阴爻(即阴爻居阴位),那么就称该爻为“当位”;

如果不是上面我说的这两种情况,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就称为不当位。

很多人说我看这些名词解释有什么用?名词解释就是基础,有了这些名词的解释你以后看别人的书才不会费劲,越到后面你就越知道我这样写的苦心。

而且你早晚要读古文的,比如读“十翼”,不知道这些你不可能读懂的。当然如果有遗漏,欢迎各位补充。

四、大衍筮法

大衍筮法即蓍草揲蓍法,是“四书五经”之《易经》原文中所唯一记载的一种最为古老的筮法。

筮即策,是运用蓍草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得出特定的数字组合,从而用数字变化成周易阴阳卦爻符号,并以此结合《易经》卦爻辞吉凶作为决策或谋略的重要判断方法。

以下内容截选自朱熹隶定的易传《系辞上传》:

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其实很多人推崇的“大衍筮法”就是上面这两段文字,下面我会详细给各位说一下怎么理解易经,系辞传里面这段话。

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大衍之数“五十”,我个人认为这个地方应该是有省略。上面也提到过“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后面怎么会实然出来一个“大衍之数五十”呢?所以我个人认为后面应该还有两个字,即:“有五”,合起来就是:“大衍之数五十有五”。

这个不是我凭空猜测,我们首先要知道“天地之数”是怎么来的?所谓的"大衍之数",就是"天地之数”。“天地之数"是多少呢?

它最初来自于河图,所以我们看河图。

河图上的"天数"是1+3+5+7+9=25,"地数"是2+4+6+8+10=30,“天数”、“地数”加起来就是“天地之数”,"天地之数"就是五十五。

"大衍之数"、“天地之数"就是55,这种说法听起来太玄乎。很多人说天地这么大,它的数怎么就只有五十五呢?

其实,“大衍之数"、"天地之数”就是"阴阳之数",也就是十个最小的奇数和偶数的总和,易经所有的数与二进制是似的,都是由这十个最小的奇数和偶数组成的,这个就可能说的有点深了,现有有很多人在研究易经的二进制,这个我们以后单独介绍,所以这些看似最小的数,其实是当之无愧的"大衍之数"、"天地之数"。

总之不管是55也好,50也罢,最后用的时候一定是用49,就是说你如果用55根,就拿出6根来,如果用50,就拿出1根来,最终是要剩下49根的,这个是不变的。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易经《系辞上传》里面这段话什么意思呢?为方便大家理解,我用筷子给大家翻译一下。

1、“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个怎么解释呢?

就如同是你如果你准备了50根筷子,但是这50根不能都用,要拿出一根来放在桌子上一直不用,两只手里只能拿49根。

2、“分而为二以象两”,这个怎么理解呢?

你手里目前不是有49根吃饭的筷子嘛,分成两组,左手一组(A组),右手一组(B组),所以这就叫“分而为二以象两”。

“两”就是两仪,就是易经里面太极生两仪的意思。

其实整个过程就是模拟易经里面太极的变化:太极生两仪(刚才拿出来的那一根就是太极,分成两组就是两仪),两仪生四象……

我们继续。

3、下一句,“挂一以象三”怎么理解呢?

分成两组之后,从A组里面拿出一根放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其余的放在桌子上。这就叫“挂一以象三”,这个“一”就是拿出一根来放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三”是有争议的,你可以理解为“天、地、人”三才,也可以理解为“过去、现在、未来”,这不是重点。

所以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这个大衍筮法是干嘛的了吧?

拿出一根来还没有结束,下一句是“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A组拿出一根来,然后把剩下的数除以四,也就是4根一组,4根一组,看看最后一组还剩下几根,这个就叫“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4、归奇于扐以象闰

上面说4根一组看剩下几根,那么会剩下几根呢?想想也知道,要么1根,要么2根,要么3根,要么4根,

这个时候不管剩下几根,把剩下的余数也放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

这个余数象征什么呢?象征闰月。

所以“归奇于扐以象闰”就是这个意思。

5、最后一句是: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什么意思呢?

上面1-4说的是A组,A组的步骤告一段落,我们最开始的时候是分成两组的,A组结束后我们开始B组,B组的操作有一个关键点:

刚才A组的时候,我们最开始是先从A组拿了一根放到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叫做:“挂一以象三”,B组没有这个流程,所以B组直接4个一组,4个一组来分就可以了,

同样的,B组分到最后也会有余数,1,2,3,4这四种情况,把余数也是放到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这个就叫“故再扐而后挂”。

然后,把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所有的筷子都拿出来,放到桌子左上角。

最后一步是做什么呢?数一下桌子上还剩下多少根筷子。

当然我也可以直接告诉各位结果,桌子上不是有40根,就是44根,只可能有这两种情况。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是44或40根呢?

前文一再提醒不管你准备55根,还是50根,你都要用49根,49根是一个总数,这个不变。

第一步,你先拿出一根来象征太极,这个时候49-1=48根。

第二步,然你成两组后,你从A组又拿出一根来放在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挂一以象三),这个时候还剩下48-1=47根。

第三步,然后你开始4个一组进行划分。你要知道4个一组你是要把A组与B组的余数都放在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如果不分成AB两组的话,这47根最后余数一定是47除以4=11余3。

47-3(余数)=44

但是分成AB两组了,所以两组的余数就会如下情况:

情况一:A组余数为4,那么B组余数就为3,所以47-4-3=40;

余数不可能为0!这里特别注意,要么是1,要么是2,要么是3,要么是4!

情况二:A组余数为3,那么B组余数就为4,所以47-3-4=40

情况三:A组余数为2,那么B组余数就为1,所以47-2-1=44

情况四:A组余数为1,那么B组余数就为2,所以47-1-2=44

(再不懂的自己去数一遍就懂了,我感觉我能做的就只能做到这里了。)

所以不是40就是44。

以上就是第一次运算!然后我们开始第二次运算。

第二次运算是在第一次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就是第一次运算后剩下40根筷子就用40根,如果剩下44根那就用44根。

跟第一次运算一样,

1将所余的44根或40根.任意分为AB两组。

2.重复第一次运算中的所有步骤(也就是上面的1-4)。

最后也是要把左手二指之间的筷子数放在桌子左上角上,扣除第二次的余数之后,此时桌子上应还剩下40或36或32根筷子。

以上是第二次运算,不要急,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三次运算。

在第二次运算后剩下的结果上(40或36或32根筷子),开始重复第二次的步骤。

第三次运算后桌子上剩余的筷子应该是:36根,或者32根,或者28根,或者24根。

最后不管剩下多少根,我们把它除以4,这样三次运算以后就可能会如下结果:

结果1,如果剩下了36根,36÷4=9;

结果2,如果剩下了32根,32÷4=8;

结果3,如果剩下了28根,28÷4=7;

结果4,如果剩下了24根,24÷4=6;

费了这么大的劲,6,7,8,9这四个数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

这一个数代表什么呢?

代表一个卦中的一个爻!

第一次得到的数就是初爻,第二次得到的数就是二爻,依此类推,所以你要想得到一个卦,就必须要得到6个爻,而得到一个爻,必须要运算三遍,所以就是说你要想得到一个卦,就要运算18遍!

经过18遍的操作,你得到了6个数,这6个数组成了一个卦。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三变成一爻,六爻成一卦。

你得到一个卦之后,还没有结束,得到了一个卦只是表示当前的状态,那未来的状态看什么呢?

看“之卦”!

之卦是由本卦的“动爻”变化之后形成的卦。

所以本质上还是看动爻。

什么是动爻?

在易经里面这四个数又代表四个不同的含义。我们说刚才三次运算其实就是模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过程,四象是指哪“四象”呢?

太阴(老阴),太阳(老阳),少阴,少阳这四象!

6,7,8,9这四个数对应的就是太阴(老阴),太阳(老阳),少阴,少阳。

易经里面有一个原则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所以:

6,8为阴,阴在易经里面用“”这个符号表示。

7,9为阳,阳在易经里面用“”这个符号表示。

再细分一下:

9为阳之最,也就是阳到了尽头,所以9是太阳或者是老阳;

6是阴之最,也就是阴到了尽头,所以6是太阴或者是老阴;

同样的:

7是阳,但是还没有阳到尽头,类比到四象里面,所以7是少阳;

8是阴,但是还没有阴到尽头,类比到四象里面,所以8是少阴;

易经里面还有一句话叫:“阳极生变”,有“阳极生变”就一定有“阴极生变”,就是说阳到尽头,或者阴到尽头就要开始变化了。

6代表阴的尽头,9代表阳的尽头,就是说6、9马上就要变化了,因为到尽头了嘛。

所以6或者9就是动爻!

动爻就是可能会变化的爻。前面说到9为阳之尽头,6为阴之尽头,所以这两个爻是会发生变化的。

也许有人会问:会不会没有动爻?

会!

比如777888这六个数就没有6也没有9,那就代表没有动爻!

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看完你就完全懂了,各位可以拿出笔来自己写一下,我带大家一起演示一遍。

先假定,第一次“三变成一爻”得到的是32根(32÷4=8),也就是得到数8,大家在纸上画初爻,是个阴爻“”;

再假定,第二次“三变成一爻”得到的是32根(32÷4=8),也就是得到数8,大家在初爻的上方画二爻,是个阴爻“”;

再假定,第三次“三变成一爻”得到的是28根(28÷4=7),也就是得到数7,大家在二爻的上方画三爻,是个阳爻"一”;另外在旁边加一个圈O";

再假定,第四次“三变成一爻”得到的是24根(24÷4=6),也就是得到数6,大家在三爻的上方画四爻,是个阴爻"”,另外在旁边加一个“×”,这就代表这个阴爻会变化;

(补充:当然如果得到的是9,表示阳爻会变化的话不用“×”,而是用“0”一个圆圈来表示。)

再假定,第五次“三变成一爻”得到的是32根(32÷4=8),也就是得到数8,大家在四爻的上方画五爻,是个阴爻“阴”;

再假定,第六次“三变成一爻”得到的是32根(32÷4=8),也就是得到数8,大家在五爻的上方画上爻,是个阴爻"”;

综上18次运算之后我们已经得出了6爻按初爻——第6爻的顺序,依次是:

8,8,7,6,8,8

也就是地山谦卦。

其中“6”为动爻,也就是自下往上数第四爻(六四)为动爻。动爻是要变化的,如果动爻为阳,则变为阴,如果动爻为阴,则变为阳,变化之后形成的新卦就叫“之卦”。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本卦:地山谦卦;

第四爻(六四)动爻变化以后形成“之卦”——“雷山小过卦”。

得到了本卦与之卦,我们就可以来断卦了。怎么样来断卦呢?

宋代朱熹的《易学启蒙》里面有一段详细介绍,我翻译过来各位可以看一下:

1六爻皆不变者,只有本卦而无之卦,则参考本卦卦辞。

2一爻变者,则参考本卦变爻的爻辞。

3二爻变者,则参考本卦二个变爻的爻辞,但以上爻为主。

4三爻变者,则参考本卦及之封的卦辞,但以本卦为主。

5四爻变者,则参考之卦中二不变之爻的爻辞.但以下爻为主。

6五爻变者,则参考之卦中不变之爻的爻辞。

7六爻皆变者,则参考之卦卦辞。

很明显,我上面例子当中就属于只有一个爻变化的情况,也就是符合第二种情况:参考本卦变爻的爻辞!

谦卦六四爻是什么呢?

〖原文〗无不利,撝谦。

总之,不管你问什么事情,“无不利,撝谦”,就是你想要的断辞。

有人说说,六十四卦的卦爻辞,有“月印万川”的功效。就是说,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就像天上的月亮,能倒影世间的一切。

最后,要再一次提醒大家,看卦爻辞必须先会看卦象,因为卦爻辞是从卦象里面"提炼"出来的,它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以卦象为依据的。

有一些大师注解的《易经》书籍,把卦象抛到一边,仅仅从文言文的角度来翻译卦爻辞,那是盲人摸象,根本无法解读卦爻辞的真相,建议大家不要看,越看你越糊涂。

公(北冥木木),专注易经风水、周易国学、中医文化深度揭秘,系统学习易经,快速入门,弘扬传统文化,让你拥有别人不知道的知识!

THE END
1.周易如何起卦1、周易起卦最为普遍和实用的起卦方法,就是“铜钱起卦”。起卦道具是三枚铜钱,最好是“乾隆通宝”。2、周易铜钱起卦:双手合十,将三枚铜钱(或铜币)合于掌心。3、集中意念,心里想着需要预测的事,心念要专一https://edu.iask.sina.com.cn/jy/gcEoA9OVnn.html
2.周易起卦周易起卦 周易卜筮,用策来完成,策就是小木棒,当然也可以是竹子。有 50 根,但是只用其中的 49 根。这 49 策,以下列步骤后,余下策的数字,用来判断一爻的性质。一卦有 6 爻,重复 6 次就得到了一卦。这个过程,俗称起卦,又叫做过揲。 这个过程在《周易·系辞·上传》中描述为:https://www.jianshu.com/p/3763a63ed368
3.易经按时间起卦预测(六爻如何起卦)周易如何起卦 楼上的人所说不错,不过好像要配上时间起卦。方法是:取数字本身除8的余数作上卦,取数字与时间总和除8的余数作下卦,总和数除6取动爻。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要学一下。 如何用易经卜卦 卜卦可分为卜卦时,成卦后这两个阶段。卜卦时主要的工作是取卦,取上卦,下卦,变卦。取卦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http://upspk.com/yh/q500q2/
4.周易预测学起卦的基本方法大全!而用后天起卦法来预测吉凶,除了看卦之体用互变的生克比和关系之外,还用爻辞,有时也兼用卦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先天起卦法在未成卦之前,先求取卦数,由数而起卦,这时还没有《周易》之书,而先已有了《周易》之理,这是用《周易》成书之前的易理。因为那时还未有《周易》卦爻辞的存在,所以专以卦的体用或卦象https://www.360doc.cn/article/22129012_875108558.html
5.最全的起卦方法大全教你如何起卦周易预测免费算命最全的起卦方法大全教你如何起卦 起卦是使用某种方法得到八卦卦象的过程,称之为起卦,属于易学预测的范畴。说到八卦,不得不谈到周文王演八卦,传说周文王演八卦能知凶吉,预知未来。由于宇宙世界万物之间均存在着偶然和必然的联系,古人的哲学观认为世界万物均可以起卦。http://zy.kvov.com/sswzx.php?id=5323333666655555737
6.易经算卦如何来起卦,四个步骤完成起卦模式易经算卦如何来起卦,四个步骤完成起卦模式 利用《易经》算卦,首先要准备一本《易经》,三个硬币。大体分为四步:第一步摇卦;第二步确定卦象;第三步如何运用爻辞;第四步判断吉凶。下面分别说来。 第一步,摇卦。先准备三枚硬币,无字的一面阳(背),有字的一面为阴(字)。 https://m.heyix.com/y_Article.html?article_id=261&brd=1
7.什么是起卦?如何起卦?学习六爻起卦的基本知识国易堂APP如何起卦?学习六爻起卦的基本知识 周易一事一测:198元(易经解卦 六爻解卦) 八字运势详批:398元(命理预测 趋吉避凶) 金钱起卦是如今最常用的起卦法:取三枚相同的钱币合于双手中,专注于所测之事,摇动数下使钱币翻滚摩擦,再随意抛掷到桌面上,这时会出现四种情况:https://www.guoyitangapp.com/index.php/found/7087.html
8.教你如何用你家宝宝的名字起卦宝宝起名个人服务易学服务笔者认为,用卦象来为名字起卦最适合,最符合中国文化,最符合文字学的理论,也最符合周易的自然之理。因为只有象,才能最大限度地代表某字的本意,而笔画是无法代表该字内涵的,因为具有某个笔画的字相当多,这个笔画怎么就能代表它呢?和五格剖象法一样,显然是不对的。故此,笔者不赞成其他的排卦方法。至于用名字的笔画http://www.syzyyj.cn/index.php?c=show&id=1287
9.梅花易数在线排盘梅花易数起卦断卦周易梅花易数预测《梅花易数》相传为宋代易学大师邵雍(邵康节)所著,是一部以周易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 ,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梅花易数》作为易占的一种 ,它独特完备的易占思想,处处展示出《周易https://mip.zhouyi.cc/zhouyi/meihua/?ivk_sa=1024320u
10.札记三周易以及六爻蓍(shi)草起卦自学六爻草起卦《周易系辞上》记载的起卦方法为:“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凡天地之数共五十有五,大衍(yǎn)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故再 而后挂。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筮法有四个要素:蓍(shi)https://blog.csdn.net/u010720408/article/details/90745178
11.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工会举办《周易起卦的方法论》沙龙讲座2017年12月18日上午10:30-12:20,在教学科研楼A座425会议室,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工会举办了由马英俊副研究员主讲全体职工参加的一次深入浅出、别开生面的《周易起卦的方法论》沙龙讲座。 马老师的讲座分为四部分: 一、周易概论; 二、周易蕴含的智慧; http://sy.huel.edu.cn/info/1034/2636.htm
12.六爻起卦常用的四种方法作者:方舟周易 在六爻推算中,常用的起卦方法有以下四种: 方法一:时间起卦法——即用你特别想起卦问事的那一时刻起卦即时间起卦法。注意,起卦的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并且需要区分是公历还是农历的。 方法二:数字起卦法——即在你特别想起卦问事之时,正好联想到某数,比如,8、19、852、或者2653等。此即数字起卦法。https://k.sina.cn/article_2366880512_8d13bb0000101d8d4.html
13.易经不难我最常用的起卦方式玄极文化玄极易好啊,那就以起卦方式举例来简单地说说吧。我常用的是“翻书起卦法”,严格的程序是这样的: 一、拿起《周易我读》一书,放在自己心脏的位置。 二、17秒纯念——聚精会神地想着自己要问的问题。 三、开始翻书——从前往后翻——翻三页。 1、首先翻一页,取奇数,比如91页,是为上卦。 http://xuanjiyi.com/10254
14.3分钟用周易给自己算一卦在起卦的过程中,6 9一共出现了4次,就是有4个变爻。即上图(5)。 打开百度,百度之卦也就是变卦也就是风泽中孚卦 蓝色标注的即是不变爻的爻辞,而且要以第5爻为主。 至此,完成。 儒家尊《周易》为六经之首,道家尊其为三玄之冠。可见其牛皮之处。可以说《周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起源。如今流行的《周易》https://www.douban.com/note/708776364/
15.易经占卦的几种简单方法三、《周易》占筮的简单方法 (一)测字起卦法 北宋邵康节发明的“梅花易数”用字画起卦的方法, 求筮者随手用楷书写出两个字,然后计算各字的笔划数,以“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序,笔画超八画的,总数除以8的余数再对应“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https://www.meipian.cn/55ygd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