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易老师: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孔子易经

华夏五千年历史,易学风水已经传承已久,趋吉避凶,求财问路,是国人最普遍真实的内心欲求“靠山临湖,藏风纳气”则是对上层风水的极度美誉,易学不是科学,却有科学不可及(解)之玄妙,对于城市发展的布局,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力。

放眼中外古今,世界各地都有杰出易学者的身影,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张爱易老师对易学风水的刻苦专研,赢得了众多客户的赞誉。

他不断的专研易学文化,其易学思想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他走出国门,定居于美国,去发扬、去传承,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易学、风水学等传统文化。

《易经》真的可以用来占卜算命吗?为什么《易经》卜卦有时灵,有时不灵呢?《易经》卜卦到底是有什么用呢?

《易经》为什么会成为一本占卜的书?

《易传·系辞传》里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氏创作八卦是通过观察宇宙、自然变化运行规律,用一套八卦的符号教导人们来认识自然、认识宇宙和指导人们生活实践。

古人常通过天文观测、以及计算行星、恒星等天体运行的轨迹,然后通过详细、准确地计算总结天象变化规律,掌握这个规律,就能清晰地推算出哪一天下雨,哪一天月食等现象,人们可以按照《易》的道理来指导生活和生产。

可以说,《易经》一开始并不是一本占卜之书。那么,《易经》又是怎样沦为一本占卜之书呢?翻开历史来看,我们就能发现答案。

在夏、商、周时代,民智未开,《易经》被用来占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当时的占卜是有条件的:

第一、只能占国家的大事

占卜国家要不要战争,今年会不会风调雨顺,会不会国泰民安,会有什么变故。但不能占自己的私利,比如能不能赚钱,什么时候发财。

第二、没办法决定的时候可以卜

古代的时候,当大臣们深思熟虑,想尽一切办法,最好还是不能下决定的时候,可以占卜。如果有明确的意向和决定的方向,是不可以占卜的。

第三、占卜完以后不一定要听

如果占卜完了,就完全百分百地听信占卜的结果,那就是命定论。

《史记·太公望吕尚者》里记载:“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之强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

周武王想要伐纣,犹豫不决,就去占卜,结果卜了一个不好的卦。接着风雨又突然到来,群臣都很恐惧。只有时任军师的姜太公,极力劝阻武王进军。姜太公说:“整个情势对西周是有利的,不能因为占卜的结果而丧失良好的机会。”

周武王遂出兵,一举歼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占卜是用蓍草,是用龟壳,人不靠自己的脑筋去想,是不能完全相信这些占卜的。距离现在已有三千年之久的姜太公,当时就明白这个道理。

到了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易经》却也因为是一本老百姓占卜的书,被保留了下来。

到了汉代,《易经》的研究就分成了两派,一派讲易理,把《易经》哲学化。另一派讲相术,就是专门来算卦和占卜的。

由此,《易经》被当作一本占卜的书广为流传下来,至今7000年之久。

自古以来《易经》就被当作是一本占卜的书,而为什么孔子又说:“不占而已矣”,否定占卜呢?我们来说一下孔子对于《易经》占卜的真正态度。

孔子说“不占而已矣”,是真的不能占卜吗?

《论语·子路》:子曰:“不占而已矣。”

孔子读《易经》,著《易传》,对《易经》推崇备至,他说“不占”是真的不推崇占卜吗?

孔子善占卜,古籍里早有记载。《孔子家语》:孔子尝自筮其卦,得贲焉,愀然有不平之状。子张进曰:“师,闻卜者得贲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

孔子对曰:“以其离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谓之贲,非正色之卦也。夫质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贲,非吾兆也。吾闻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质有余不受饰故也。”

孔子曾考虑从政,占得《贲》卦,自解前途。贲卦有“纹饰、装饰”之象,孔子自解自己若从政,将像个装饰品一样不被重任。

纵观历史,孔子的仕途正如他所占卜的卦一样准。孔子常占卜,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说“不占而已矣”呢?其实,正是由于孔子常占卜,他才有资格说不占。

孔子体悟到占卜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完全相信,如果想占卜,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大概有一个答案以后,才可以根据这个答案去卜,卜出来的结果会引导你去想这些问题。

如果完全相信占卜,本来应该做的事,一占卜结果不好,就不做了,就会跟自己的伦理立场相违背。

人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果一占卜就在问收获:这件事能赚钱我就做,不能赚钱我就不做,那么做人的动机就不纯正了。

《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也是在告诫我们要重视活着的人,不要完全被那种看不见的鬼神所牵引。

由此可见,孔子说不占,其实并不反对占卜,相反他要告诉我们的是占卜仅是个工具,不是可以绝对相信的东西。

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易经》占卜,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易经》的占卜功能,占卜功能还可用吗?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下《易经》占卜的目的。占卜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什么?

说到《易经》占卜的目的,一般人都会说,占卜就是要知道结果。

真的是这样吗?一个人做事情,不能问结果才去做。比如一个男人要娶妻,可不可以先想一想娶到她就可以得到女方的三千万家产?如果这样,这样的婚姻也注定不会长久。

一个人不能为了结果才去做事情,因为一问结果,做事的动机就不纯正了。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就算不能赚到钱,也要去做,这样才对。如果只是有利可图才去做,那就已经是小人了。

好比一颗小树,它能长就长,从来没有想到长大以后会怎样,如果想到长大以后会被伐,那就宁可不长了。这种观念显然是不对的。

《易经》把宇宙所有的事情划分成六十四种代表情境,就是六十四卦。当你卜到某一个卦时,你就知道自己现正处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再去查那个卦,它会告诉你,在这种情境下你要注意哪些,然后你就照那样去做,知所警惕,当然可以趋利避害。

所以《易经》是用来查的,而不是拿来预知结果的。用占卜来学习每一个卦,是正常的。用占卜来给自己做人做事多种参考,也是合理的。占卜以后就绝对听它的,这种态度不对。占卜的目的不是告诉你结果,而是给你一个可能的结果做参考,这样理解和应用《易经》,才是懂得占卜的人。

正如荀子所说:“善《易》者不卜”,真正懂得《易经》的人会占卜,但却没有必要去占卜。

《易经》占卜只是一种参考而已,那么爻辞里占卜的吉、凶用语,我们又该如何去参考呢?

《易经》爻辞里占卜的吉、凶用语,应该怎样去理解呢?

《易经》中有64卦,每一卦都有相应的爻辞,而用《易经》来算命的人则说,这些爻辞就是你未来的命运。

爻辞有吉、有凶,占卜后,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爻辞,来调整我们的行为,以趋吉避凶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易经》里用一句话就讲明白了。

《易经》:“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句话如果你理解为有来自上天的保佑,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很吉利,都不会不利,那就错了。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你自己努力,老天就会帮助你。

正如《道德经》里所说:“天地不仁,常以万物为刍狗。”老天是不会保佑任何人的,老天就是自然,自然怎么会保佑任何人呢?

它如果保佑了这边,就保佑不了那边。自然就是这边该下雨就下雨,那边该干旱就干旱,它跟仁不仁完全没有关系。老天如果保佑任何人,那就是偏心,就是不公平。

老天只帮助应该帮助的人,不会帮助不应该帮助的人,这叫自然规律。老天绝不会因为你多拜就保佑你,那样跟贿赂有什么两样?如果连老天都可以送送礼就被打动,可以多拜几次就保佑你,那老天和贪官污吏有什么两样。

老天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老天会说,你好好做,我就按照自然的道理帮助你;你不好好做,我也会按照自然的道理收拾你,我怎么会有私心呢?

天底下只有一个道理,就叫自然规律。人顺着自然的道理去走,就能吉无不利;不按照自然的道理去走,迟早有凶有祸,这是必然的。

所以,占卜后我们应该参考《易经》卦辞、爻辞里的自然规律指引,知天命,法天道,不管做什么事,自己都要慎重,自己争气,自己遵照自然的道理,老天就会在旁边帮助你。

占卜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不可用,而是要合理去用,接下来,就说怎样合理利用占卜。

善易者不卜,我们应该怎样去占卜才合理呢?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卜卦的目的都是为了预知未来,那么占卜到底应该如何去运用呢?

我们不妨效法古人:

第一、资料不足,数据不全的时候才可占卜;

第二、犹豫不定,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是,可以占卜;

第三、每次占卜只问一件事;

第四、占卜要诚心诚意。

占卜,就是去选择一个对应的卦,代表你目前的处境,把人的第六感引发出来。且占卜必须问得很具体、很明确,这样才会把人的第六感引发出来,得到一个可能的结果做参考。另外,一个人只有诚心诚意,才可以引发自己的第六感。占卜之后,我们也不要放弃自己的努力,还要去寻找破解的路。该做的事情还是需要你去做,遇到再大的困难还要你去想办法解决,这才是正确的占卜观念。

THE END
1.卜卦后怎么知道自己在哪一爻,怎么知道卦当前的爻位2、卜到一个卦怎么看要问的人或事正处于哪一爻的情况? ★如果摇出一个背面 ●○○ 奇数嘛,为阳,记作阳爻 "—— "。 ★如果摇出三个背面 ●●● 也是奇数也是阳,但这个数大了点,特殊点,叫老阳,记录的时候要在阳爻的后面打个叉:“——X”。 http://www.ja-auction.com/hycontent/2lx47xb.html
2.怎样自己算卦,卜卦正确的方法怎样自己算卦 如何用易经卜卦 1:先找50跟短木棍(应该是蓍草现在蓍草不大好找所以我说木棍)50是“大衍之数”,算之前,先拿给被算的人,让他默念要求得事物。 2:然后拿出一根,放在一边(A),只用七七49根来算。一卦共分六爻,从下到上是 初二三四五上,每一爻须算三次,所以算一卦要算三六一十八次。http://www.jsfctech.com/yx/873u78/
3.易经怎么给自己算卦有什么起卦方法大家都知道易经算卦,很多人也对此非常感兴趣,但是真正知道怎么算卦的人还是比较少的。不少人想要学习易经算卦,可能到不了大师级别,但是至少可以给自己算上一卦。那么易经怎么给自己算卦?有什么起卦方法? 易经怎么给自己算卦 有什么起卦方法 卜卦可分为卜卦时,成卦后这两个阶段。卜卦时主要的工作是取卦,取上卦,下https://www.qiyuange.com/zhouyi/40783.html
4.怎么自己算生辰八字算命(批八字算命最准的生辰八字算命)在怎么自己算生辰八字算命这个问题上,很多朋友表示不理解,其实,相关的问题批八字算命最准的生辰八字算命也有不少网友留言提问,还有人微信问我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今天一并撰文八字能自己算吗,从八字能自己算吗,自己怎么算生辰八字,生辰八字算命的准吗,算命生辰八字农历,生辰八字算命免费测试,生辰八字五行怎么算的6个方https://www.16757.com/ysh/bazi/3449.html
5.六爻占卜龟壳摇卦每日一占抽签算命六爻八卦预测起源于周朝。其方法为预测人将三枚铜钱放于手中,双手紧扣,思其所测之事,让所测信息融贯于铜钱之中,合掌摇晃后放入卦盘中,掷六次而成卦。然后配以卦辞、爻辞及变卦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所以六爻占卜也称为周易预测占卜、六爻解卦、易经算卦等。 https://www.k366.com/qian/6yao.htm
6.破解占卦《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群经之路,一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指导着中华文明发展了几千年,另一方面《易经》的占卜功能,始终神神秘秘隐隐约约,那么《易经》的占卜技术到底有多大的精准性?孔子又如果评价《易经》卜卦的呢?怎样才能占卜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卦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s://www.jianshu.com/p/78ed1f03972d
7.是怎么帮别人算命的?(转自知乎)51CTO博客我之前已经说过,江相派基本上从事也都是以算命为主的骗钱工作,只不过由于人多势众的原因,因此他们做的局相对而言都要大一些,但手段却还是那两样——卜卦算命,装神弄鬼。并以此达到骗财的目的。 江相派内部关于他们所从事的诈骗活动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或者说哲学观念,总结成文字后就是现在大家都有所耳闻的《https://blog.51cto.com/qingsto/1304788
8.竹卦是用来卜卦,还是为了八卦?这是崔子格在歌曲《卜卦》中的歌词,可是我们今天不聊三国,也不聊歌曲,我们来聊聊卜卦。 卜卦即算卦,包括向他人问卦以及自己为自己占卜算卦。是卜问前程或一些事件的未来走向的一种古老方法,其源头一般是来自于《易经》或者《周易》。很多朋友在收藏中会见到竹卦,那什么是竹卦呢?且看下图: https://www.meipian.cn/3tu0wdan
9.经常算命会不会对自己不好算命的准确度亦犹如当今的医学,只不过现在医学利用仪器一目了然的判断病情,但很多病情无法保证完全诊断正确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句话为了更好的选择,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求助于预测卜卦。 一位好的预测师在你预测完之后让你心情开朗,对于放不下的能够正确的去面对处理,对于疑惑的事物会坚定信念正确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https://www.zhouyi.cc/bazi/sm/43225.html
10.卜卦占星实用简易教材(傻瓜版)卜卦占星的推荐书籍,我上次已经写过了,请入:http://www.douban.com/note/210323677/进入正题:如何使用卜卦占星呢? 今天我们就以“自我发问”为例,将卜卦占星进行简易的剖析,让大家对卜卦占星有一个具象的概念。 如何制作卜卦占星星盘: 1心诚则灵。一定要在自己最迫切最想发问的情况下,进行卜卦。在自己问题产生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312182
11.乌龟壳如何六爻占卜,龟壳卜卦用什么龟壳好乌龟壳占卜龟壳卜卦,利用龟壳及铜钱来卜卦。准备一个龟壳及古铜钱数枚,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乌龟的背甲隆起像天,腹甲平坦,好似大地,乌龟彷佛背负着天地一般。因此,乌龟被认为是可以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灵物,龟壳乃被用来预知存亡兴衰,当做卜凶问吉的吉祥物。在殷商时期,帝王的卜官用碳火烧烤龟甲,根据龟壳的裂纹,来为帝王卜卦,http://www.zzfmdn.com/article/592419
12.卜卦怎么算吉凶时辰详解怎么看卦象算吉凶巳时为阴阳交泰之刻,故而适宜卜问情感、婚姻等事宜。此时占得吉兆,预示着桃花运旺盛,有望邂逅良缘或情投意合。 未时(13-15点)——宜求子嗣 未时为羊入圈之时,象征着子嗣繁衍。此时卜卦求问子嗣之事,往往会有喜讯临门,预示着得子得女,家庭添丁进口。 http://www.juicychina.net/view/57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