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一个大人君子,平常就是通过观察易卦之象,通过玩味卦、爻、象、彖里面的内涵,来作为自己平时心性修养的所依。有雄才大略的人,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韬光养晦,潜行密用,把《易经》的理、气、象、数都玩熟以后,你的心性状态、智慧状态就非凡人可比了。真正要为某一件事情付诸行动,要建功立业的时候,就可以“观其变而玩其占”,就可以把握时机,伺机而动,有的放矢。
“观其变而玩其占”,这中间涉及到了占卜。我们刚才讲的邵雍的两个例子,就是易卦的占卜之术。说到《易经》的占卜,大家一定要注意几个原则是不能违背的。
第一个原则,无事不占。没有事情就不要占卜,没事占什么啊,占了也没有意思嘛。当然,我们初学者为了熟悉易卦,熟悉卦辞爻辞,平时玩玩也可以,但一定不要当真。你一当真,就会麻烦多多,真的就是无事找事,吃饱了撑的。
第二个原则是不疑不占。虽然有了事情,但你明白了这个事情的因果关系,通过自己的理性分析可以决定,就不需要打卦。平时常有朋友说:波师兄,听说你最近在讲《易经》啊,给我打一卦嘛!可是你本身就没有什么疑难,打个什么卦呢?有些人说,我就是要看你打得准不准,我就疑这个。那我就告诉你,一点也不准。为什么?这涉及到另外的原则了。
第三个原则就是不诚不占。一定要心诚,才能打卦。《易经》在远古时代,本来就是占卜之书。古人在用《易经》占卜的时候,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要举行整套仪式。尤其是国家遇到战争、瘟疫等大的灾害的时候,或者是遇到继位、权力更叠的时候,都必须要占卜。占卜的规格是很高的,要宰杀牲口进行祭祀,主占和问占的还要斋戒,占卜出来的结果,还不能随便公布,要召开了最高领导会议,即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会议通过以后,才能宣布结果。古人对于占卜之书,也不是像我们现在一样不管卧室、厕所,随处乱放。周公当时用《易经》占卜时,是要把书放在最上等的木头做成的匣子里面,用纯金的绳索捆绑着,放在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我们看古人对于占卜,那是非常虔诚的。
诚这个东西,无论在《易经》里也好,还是在其它传统文化的学修上也好,都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周敦颐《通书》,前三章都是在讲诚,“诚上”、“诚下”、“诚几德”,通通在讲诚。为什么要强调诚?诚者天之道啊!如果你做事心不诚的话,那任何事情都成不了,因为你违背天道了嘛。用在《易经》上,无诚就不验。这不是迷信的说法,而是心和物的交流原理。传统文化讲求心物一元,不诚的话,你心与物就归不到一,就不能有感应。
过去说“祭神如神在”,祭祀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虔诚的感觉才行。比如我们每天早上一进书院大门,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孔夫子上香。上香的时候,确实就要感觉到孔夫子就在我们跟前,在接受我们的供养。虽然看起来就是拿着打火机随便点燃一盘香放在香炉里,但实际上,心里面一定要想着孔夫子就在我们跟前,在看着我们才行。不管学易还是做其它事情,就要有这种虔诚。所以,那些想考验一下波师兄打卦准不准的朋友,我在这里说实话,我是不打卦的,即使打也一定不准。
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不义不占。比如某个人跑来求你给他打一卦,看看明天他抢银行会不会成功?这个就没什么道理好讲了。如果连这种不义的事情你都给他打卦,给他出主意,那你就彻底完蛋了。因为你已经是帮凶,跟他是一个犯罪团伙的成员了啊!
以上就是《易经》占卜的原则,所以说“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易经》是为大人君子出谋划策的,不是为小人算计别人用的。同时,我们平时有事的时候,打卦以后也要知道,这只能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真正面对事情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认真分析内外环境、因果关系、发展趋势等,这些都是要靠理性思维来判断的。如果真正把《易经》理、气、象、数的道理搞清楚了,说实话,好多事情你一看就知道来龙去脉,哪里还用得着打什么卦!
占卜的四个原则
知行合一从容中道
弘范文化以传承弘扬先圣心灯为已任,以孔孟老庄易禅为核心,重建现代人的身心性命,帮助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去践行立德,立功,立言之人生三不朽事业。为了帮助更多人打好学习圣学基础,借移动互联网之技术,现开设弘范读书会诵读原文和学习体会圣学奥义,欢迎立志于成为大人君子,去实现人生立德,立功,立言的仁人志士加入一起共修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