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易经》的五大好处,学会一条,便受益良多!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1.29河北

云卜

公众号

一、研习《易经》,给人以美的感受

有人说,那经文读起来佶屈聱牙、枯燥乏味,内容呢,又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能有什么美感呢?

可是,你看唐代大诗人杜甫登泰山,他还没到山脚下呢,只是远远望去,看到泰山的影像,就开始畅想了——“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也写下千古名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所以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欲领略山川之美,不但要付出体力汗水,还要有一定历史的、人文的修养才行,否则的话,只见一堆荒芜的草木和嶙峋的山石,那就不好玩了。

《易经》号称群经之首,是中华文明智慧典籍排名第一的书籍,就像喜马拉雅山一样,高耸入云,傲视天下,历代先贤圣哲、有志之士,无不翘首仰望。

帛书《要》篇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以至于“韦编三绝”。

孔夫子年龄大了以后,特别喜欢研习《易经》,居家时就放在席子上,出行的时候就装在行囊中,经常翻阅,以至于把穿竹简的熟牛皮绳子都磨断了好几次。

宋代有个大学问家邵康节先生,他曾隐居山林,一心研《易》,冬不炉,夏不扇,忘乎寒暑。

唐代政治家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谈到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对《易经》无不推崇备至,所以,我们把《易经》誉为河流中的长江黄河,山岳中的泰山昆仑,并无不可。

对于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来说,研习《易经》的过程,不但能感受她刚柔并济、阴阳莫测的神秘之美,也能感受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后她展现出壮丽巍峨之容颜而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之美。

研习《易经》,绝然是人生的一场伟大的盛宴!

读遍诗书,而不知《易》,绝然是人生一大憾事!

二、研习《易经》,让人懂得天地宇宙自然变化的大道

《系辞》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近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

《易经》的学问,是古代圣哲观天察地而来的,所以能够统摄、涵盖天地之道。

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也尽在其中。

研习《易经》,就是在站在古圣先贤的肩膀上,研习天地,研习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及其规律。

懂得了天地自然的道理,懂得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的历史,更好地面对当下的生活,更好地把握未来的机遇,解决日常生活的种种难题。如此一来,则可以做到《系辞》中所说的:“乐天知命,故不忧。”

《宋史·邵雍传》:“(邵雍)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

邵雍刚到洛阳的时候,住着茅草房子,环堵萧然,不蔽风雨,每天亲自砍柴,烧火做饭,侍奉父母,一般人早都要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了,可是邵康节先生呢,怡然自得,每天乐呵呵的,一般人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明明有王佐之才,却甘心过清贫的日子。

后来,当时的名公巨卿们比如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人,都来拜访他,很乐意跟他交往,甚至还专门为他修建了别墅田园。邵康节先生却依然过着岁时耕稼、衣食自足的日子,还给他的居所起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真正是大隐于市、宠辱不惊的贤人啊!学通了《易经》,就有这么了不起!

三、研习《易经》,能帮助我们适时调整心态,在困境之中做出正确抉择

比如《乾卦》,“初九,潜龙勿用,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些爻辞就告诉我们,在人生事业的刚开始(初九),要潜龙勿用,潜心涵养,修炼自己,不要急急忙忙地显摆自己。

到了九二的时候,“见龙在田”,可以有所作为了,这时候呢,也要注意“利见大人”,需要贵人、老师、长辈、前辈的扶持、帮助和约束。

再到九三,“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从早到晚地忙啊,做这做那,边学习边工作,这时候更要警惕啊,朝夕警惕戒惧,随时反省,小心谨慎,虽然会遇到麻烦,但不会有太大的过失。

……再比如《困卦》,彖辞说:“困,刚揜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意思是说,遇到困境,是因为阳气被掩蔽起来,不能外显。在险阻困境之中,还能保有洒脱怡悦的心境,不失能致亨通的修养,这只有君子之人才能做到吧!持守正道,真正的大人君子可以获得吉祥,这是因为度过困境难关,需要具备阳刚守中的美德。

当困境之时,不要崇尚言辞,说得再动听,人们也不会相信;徒逞口舌,反而会招致穷厄困境。

《易经》的卦辞、爻辞、彖辞、象辞,时时处处,都给人以善意的启迪和警示。

通达《易经》,就可以在人生的不通阶段,采取相应的建议,帮助自己,利益他人,度过难关了。

四、研习《易经》,可以启迪智慧,开发创造力

《系辞下传》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黄帝尧舜治理天下,大概就是从乾坤二卦中得到的启示,创制舟楫,通行水运,大概是从涣卦中得到启示,驯服牛马,负重行远,利益天下,大概是从随卦中得到的启示。

……前面说过,“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制器者尚其象”,由此可知,古人的发明创造,从卦象的道理中获得了很多启发。那么,科学日益昌明的现当代,《易经》中的道理照样可以给我们启发。

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都可以从《易经》的思维中获得启发,从而创造出卓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那么,这部书,您说,是不是很值得好好学习呢?!

五、用《礼记·五经解》中的话来说,就是“洁静精微,《易》之教也”

干净纯正、细致入微,这就是《易经》的教化。

《尚书·大禹谟》说:“人心惟危。”

人心真是很危险,浮躁、空虚、狂妄、野蛮、欺诈、贪婪、自私、残忍……

人性中固然有善良,但也有邪恶,如果说善良是健康,那么邪恶就像是疾病。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

当我们平静、放松、欢欣、喜悦、谦和的时候,内心和身体都是舒服的,健康的;当我们浮躁、空虚、狂野、贪婪、自私的时候,内心就会紧绷、别扭、难受,久而久之,身体就会生病。

贪婪、自私的欲望,在满足的一刹那,也会感到舒适,但是这种满足,有点类似毒品,所谓“欲无止境”,片刻的满足,总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而《易经》的教化,可以使人内心清明、澄澈、干净、祥和,分析问题细致入微、周详审慎,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身心安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因此,《易经》之教,对于浮躁、空虚、贪婪、虚伪的人心而言,那就是一剂珍贵的良药啊!

以“道”相通,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纲要性探析

首先阐明,人类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为设定一个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于概念之中,错失对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认识与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对待“概念”应当遵循“立足本原,着重内涵,与时俱进,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原则。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并以道教思想为基——大道相通,就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进行纲要性初步探析,体现出“道”本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内涵特征以及宗教“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生存为本”的革新观,简述如下:

1、科学、民主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谐、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历史今天,人类生存面临重要问题:人本侵犯自然,物欲腐蚀心灵,多元各自政,信仰错乱方向……使得科学脱离人文,民主徒有虚名,和谐无从奠基,自由异化泛滥……人类生存所有问题归结起来表面看已经造成“天怒人怨”,实质则为“心灵劫难”。

2、宗教以探寻宇宙、生命、社会真相为本——唯有发挥宗教心灵导向、化解及抚慰作用——教化心灵,启发智慧,鼓励自由,约束放纵,消除愚昧,拯救狂妄,与政治、法律等社会诸多机能协调统一,促进构建人神共治,才是人类社会最终出路。但是,宗教内涵与形式两方面同时需要传承革新,与时俱进,以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与物质、信仰与修炼、智慧与道德、治国与平天下相统一,而辩证处理宗教“教化”、“教会”及其与社会、国家、民族对应关系,探求并致力于实现人类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于历史上狭义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据信仰、修炼与秩序管理的统一进行设定——立足自然整体观,既是原则,又是方法,还是目标,在精神纯美与世俗需求之间建立平衡,实现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决人性弊端,实现信仰、修炼、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完善管理。

4、无论个体的人,还是社会群体,唯以“天、地、人”三道(规律、原则、方法)制衡才能够实现“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灵(心性)修炼,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传统,“人道”代表当前社会世俗需求。遵从三道统一,使得人类在满足世俗需求和拯救灵魂之间建立平衡能够实现。

5、面对人性“概念固化、执偏概全、欲望过度、元气损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类遵从三道统一即在真理与邪说、正义与邪恶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间,减少灾难,体现出天有好生之德。

6、当前宗教及整个人类出现问题积弊已深,非“多元一统”不能解决问题。多元化的思想混乱——“百家争鸣”时代如何实现“一统”?唯有宇宙之“道”贯通天地,贯通万物,贯通多元化思想,冲破概念固化,萃取内涵实质——实施革新,才能够在人类文明的继承中糅合当今成就得以实现——既尊重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多元”存在,又使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回归(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民族、国家或共同体的“一统”。否则,各自站在自我立场,各自服务自我利益,只能导致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7、革新在于应用。应用在于适宜。适宜在于立足现实,体悟大道,传承历史,糅合文明,开拓进取,不拘一格,相对圆满有效解决人类当前及未来存在问题。

8、道教以宇宙之“道”为最高信仰和教化依据。“道”做为万物诞生的本原,不仅是意识形态的概念存在,而且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独立存在——其前者存在远远不能够真实反映后者,决定人类现实问题永远需要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所以,“道教”做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独立存在,远大于概念存在,不应被概念束缚和局限,而立足真实体验及当前状况,并以历史传统为依据,做以调整、补充和完善。

9、道教即中华祖先以“道”的理念赋予子孙后人(龙的传人)之教化,包括狭义道教——具有特定教义、教规、仪程、团体性质与广义道教——具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实施全民教化性质的统一。史实证明,道教源自中国远古文明,自盘古开天至三皇五帝以来形成整个中华文明史“道统”传承——正是中华民族早期祖先对“道”的天人合一的实践、认识与教化,才形成并维系中华博大文明。如果脱离狭义与广义道教的存在,中华民族及文明将不复存在。以此,完整、真实的道教概念与“无神论”及社会学者通常所谓“道教”概念有本质差异,前者认为道教由中华早期祖先人神直接沟通直接创立并演变,后者则狭义认为由张道陵创立,并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物,形成对道教的割裂认识。

10、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以“道”为存在根本和演化,顺则生,逆则亡。“道”的实质即具有“阴、阳”两种相对属性平衡一体的混元真炁(气)——同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灵性)的统一,造化生成万物,化身宇宙至尊,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依据不同体悟对其称谓不同,如“盘古、盘古老祖、鸿君老祖、玄天老祖、皇天老祖、元天真人、天真皇人、无极老祖、无极老母、无量天尊、祖始爷、老天爷、天帝、上帝、真主”等,凡蕴含“开天辟地创世纪、宇宙永恒至尊大神——造物主”之称谓,概指其也——智慈兼备,威仪大方,法力无上,人神共仰。人类信仰其,与其能量和智慧沟通,既祈保平安,又实现心灵回归终极价值,等同追求与遵循自然大道——高扬真知与慈善(顺从自然规律),力挽无知与卑劣(违背自然规律),体现出信仰与修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具有教化及拯救人类普世价值。

11、道教对混元真炁具有独到而系统认识,认为混元真炁不仅孕育造化最初生命盘古,而且对于“开天辟地”起主导作用,称谓“先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天地生成之后阴、阳二气交合形成“后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三”,具有诞生生命万物的本原能量和信息,称谓“灵魂”——灵魂元炁相对宇宙而言属于“后天”,但相对生命肉体而言又属“先天”。同时,生命肉体由父母阴、阳精气物质交合之元炁(受精卵)孕育生成——两者“元炁”对于生命体而言同属“先天”,共同构成生命体具有能量与智慧的本质存在和有机运转。但是,大多生命体失却清静心,不认识生命本质与修行,对于元炁只知用而不知节,更不知养,造成身心疲惫,愚昧昏沉,害己害人,苦不堪言。另一部分生命体心态清静,静则阴阳平衡合于元炁特征,元炁得以节、养,生命体获得运转必须的能量与信息(灵性、智慧)。以此,以提升灵魂能量和信息的修炼称谓“修真”,修到一定程度即所谓“明道”或“得道”,并以炁的是否充足反映出“道行”高低。

12、人类战争、冲突不仅发生在同一宗教与文明之内,而且发生在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反映出人类本身对绝对永恒“大道”真理认识及实践的局限性与悲哀性,同时反映出人类所认识及实践的永远只能是相对真理,即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永远不能代表绝对真理,唯有宇宙至尊能够代表,但其隐于无形,从来不曾直接临世,仅以派遣使者方式传播文明,形成相对真理。以此,对“道”的虔诚、虚心信仰和修炼必将成为全人类共有课题(任务),而使得人类有神论、无神论以及各宗教信仰、修炼者走到一起:同根同源,道炁相连,感应无形(大道),实践有形,克服小我,存异求同,共同谋取和谐生存最大福祉。

14、在世界范围内,一定意义可以说,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诞生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就没有传承生命力!而值得自豪的是,唯一仅有中国“盘古开天地”神话传说或道教神学具有思想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完整统一,反映中华文明对于世界(宇宙)本原高度认识,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断线的文明。因此,中华民族无论将盘古做为“中华根祖”景仰,还是做为“天帝至尊”景仰,都具有“法力无边,智慧无上”史实依据,使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信、自豪、自责、自励,屹立世界东方。以此,道教“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思想,称谓“道德文明”——不仅以“道”的真理认识直接转化为科技与文化艺术生产力,而且以“德”的人文实践直接决定社会和谐与进步发展,谋取实现人类生存身心自由,树立人类文明典范。

15、客观而言,地球生命、包括人类如何诞生及确切诞生时期,今人难以考证。也就是说,没有充足理由断定人类是地球最初及永恒生命——以及万物之灵。但是,可以断定,人类是自然界诸多生命曾主宰地球之后优胜劣汰——“合道则生,背道则亡”的成就——反映出天帝造化万物,并选择遵从其旨意的不同生命主宰地球。以此,可以说,只有人类诞生之后,才有人格化的天帝存在。如果人类违背天帝旨意,必然有其他生命以“道”的原则和方法取代人类主宰地球,人类或者不能够存活,或者任由其他生命支配和奴役——既是天帝旨意,又是大道选择。

16、依据能量不灭定律,如果人类不能够存活地球,则灵魂必然向其他时空转化。如何转化?能量及智慧低者,转化地球,为其他生命(邪灵动物)所主宰。绝非虚言,现实生活“邪灵”附体祸害人类事例——各类精神病、顽固绝症、流行疫病等比比皆是。只不过人类主宰地球,这种事例还相对属少数。另如人类历史上暴政者,除自身邪淫外,受“邪灵”支配造成人类大范围劫难。只有提升灵魂(元气)能量和智慧,向地球以外适宜生存的时空转移才是出路。以此,人类有生必然有灭,没有绝对永恒,人类生存唯一重要意义在于立足世俗需求实现灵魂升华,相对实现身心自由。

17、本质而言,人类劫难唯一归结为心灵(灵魂)劫难,元气耗散,不知亦不能回归,坠入“邪气”侵袭苦海之中,非天帝所代表正神拯救与自我修炼不能免除。所以,人类虔诚信仰天帝(及神界)价值和意义在于人类以“心灵回归——清静”方式获取造化人、神共同的本原——元气(混元真炁),以修持生命必须的能量及智慧。接下来,人类又持续以“阴阳平衡”为特征的元气相对持久维持心灵清静,提升道德素养。所谓“人不远道,道不远人”,以实现“我生存,众生亦生存;我自由,众生亦自由”,而实现人类生存(和谐秩序)良性循环。以此,体现出(宗教)信仰与(元气)修炼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天帝教化,启发智慧,清静自然,节制欲望,化解仇恨,宽恕博爱……

18、关于正、邪——天道循环,宇内没有绝对存在——“正、邪”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和相对存在,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象征生命或者事物生长、化育及衰败、消亡自然规律的内在因素及表象存在,并且相互转化,对生命存在或事物运转发挥相互依存重要作用——现代科学证明有“正、反”物质同时存在。对生命体而言,正、邪有内外之分。并由于生命存在“有诞生必然有消亡”自然固有规律,邪气通常不同程度胜过正气,以邪气占主导,所谓“十人九邪”。这是任何生命包括人、神不可完全扭转的。只有发挥人、神做为主观能动性,修养补充先天元气,才有可能相对改观——人、神元气充足,代表其“道行”或者说“功力”高深,也就是说元气造化万物、所固有阴阳平衡“清静”的能量和灵性相对较大,大于人体内邪(气)与外邪(气)总和的能量及灵性,而使正气暂时胜过邪气,即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使生命体身心相对逍遥自由。以此,即便是神、更何况人唯有修持元气、超越“正、邪”才能相对持久实现身心自由,而摆脱或延缓正(神)转变为邪(魔)的生死轮回。

19、宗教对人类生存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人性弊端)人类在宗教信仰过程中始终不可避免存在“不求真而信,不务实而信,不全面而信”——“迷信”及宗教异化变质问题。也就是说,迷信及异化不是宗教本质,而是宗教产生、传播、信仰过程不可避免的衍生品——有正信必然有迷信,有正统必然有异化,宗教必然存在某些不完善以及败坏声誉的诸多事例,或使宗教脱离“教化”内涵实质,仅存“教会”外在形式,产生“伪宗教”或不完善宗教,或严重发展到宗教对立面,产生所谓“邪教”——具有“精神鸦片”——欺骗性及伪科学性特征,极大伤害人类信仰情感及需求。以此,世界任何宗教都存在宗教本身的两大派系或者说两大属性:“正教”与“邪教”,中国神话作品《封神演义》所谓“阐教”与“截教”——其不是某一宗教称谓,而是宗教本身“正、邪”两大属性的相对概念,核心问题在于是否遵从大道真理。

20、宗教代表不同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世界宗教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信仰(宇宙)至尊的割裂认识与专制独断——“唯我信仰才是真神,唯我信仰才是最高”。同时,正是由于交流传播过程中“反客为主”的状况激化与挑起宗教冲突。

21、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只代表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都不能独立解决世界问题。世界宗教和谐共处在于遵从道德文明: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体现出人类为同一“大道”所生、世界宗教和谐共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2、世界宗教“阐教”派系需要交流合作,条件成熟时召开“弘扬大道精神,树立宗教正信,共谋人类福祉”世界宗教大会,承担世界宗教和谐共处主导责任。

23、宗教信仰者以信仰与修炼的统一,人神沟通,道炁相融,追求自由而无时无刻不自由,消除愚昧而无时无刻不愚昧——永远是“道”的谦卑信仰、修炼者。

而实际上,最关键的,不是别人说了什么,别人创制了什么;最关键的,是自己亲自学习、亲身实证、亲身体悟到了什么。

THE END
1.周易64卦的核心智慧51开心Go阅读网随,跟随,顺从,不固执。固执的根源,是不肯随和人家,与别人和同。从这种态度看,也许你的观点对,但你的心却封闭。要想不固执,要学会响应别人,也要看清和顺应形势。最好的状态是:有原则但知变通,择善固执而不同流合污。 18、读懂蛊卦,战胜逆境 器皿中相互残食而获胜的毒虫称为蛊。占到此卦,快出事了,但易经认https://www.51kxg.com/index.php/archives/2687
2.易经课程心得(精选4篇)小过卦是让我们懂得要学会休息。一只小鸟向天空无穷无尽的飞翔,不能得到休息和饮食,只有向下飞,才能得到休息。 易经中的《两仪》是太阳也称《太极》,和月亮。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故此两仪又代表阳与阴。而由两仪生出的四象则是春、夏、秋、东。南、西、北。故此四象既代表四季,又代表四方,四象生出的八卦为乾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jk8dpg0.html
3.学易经的好处明辨是非能力是学习易经的重要好处之一。通过学习易经,我们可以学会正确判断和辨别事物的真伪,从而明辨是非。 05 与天地合其德 学易经与天地合其德,意味着在与天地之间保持和谐,要发扬自己的优点,摒弃自己的不足,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 06 增长见识 https://www.meipian.cn/537owksu
4.洗髓功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我练习一个月后的亲身感受王者之风洗髓功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我练习一个月后的亲身感受 洗髓功的具体练法,完整的洗髓功怎么练的? 洗髓功的练习有六大核心步骤,但是具体的练习方法,是由专业的老师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和年龄来制定最适合你的练功流程的,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让你在短时间之内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因人而异的练习方法,具体在这里不多做解释。http://zj.hsys123.com/archives/1382
5.易经的奥秘曾仕强有本书讲其大无外,还有当仁不让等内容,书名叫什么《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么记载:就是“易”是群经之首,实际上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 “易”是群经之始。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呢?因为不管是五经或者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经之首,实际上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https://blog.csdn.net/menggaoyi/article/details/5183498/
6.(香港)易经协会,(香港)中国易经协会官方网站易经协会会长裴翁教授 孙晶 杨维增 高立勋 宋韶光 蔡法銘先生 李书有 刘建志 徐平愚 常务理事兼副会长李军良 彭永强 吴誌文 裴灏渊 裴鹏翔 易经协会副会长裴春云先生 商耀辉 汪青节 袁于尧 常务理事兼副会长金雍闳简介 陈阿清 宋永彬 张志哲 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阮一林先生简介 http://www.cnoor.com/
7.一般人可以读易经吗学习易经有什么好处一般人可以读易经吗 学习易经有什么好处 我们都知道《周易》是四书五经的其中之一,源自于《易经》。易经被誉为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与精髓,但在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流逝之后,易经其中的两本书已经失传了,至今剩下的就只有《周易》这一本书。那么,对于一般人而言,可以读易经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https://www.qiyuange.com/minsu/59610.html
8.看易经有什么好处和坏处看易经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其真实性存疑,为了避免对您造成误导,请谨慎甄别。) 看易经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提供人生智慧:易经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通过学习易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把握人生方向,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境界。https://tooldog.cn/article/show/8973
9.学习成语接龙有什么好处以一马当先为例学习成语接龙有什么好处以一马当先为例 首先,通过学习和记忆成语,我们能够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成语是汉字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思想。例如,“一马当先”这个成语本身就包含了“马”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激发我们勇敢进取、立于不败之地的https://www.vanbub.com/cheng-yu-ying-yong/777597.html
10.健身气功易经筋十二式有什么好处权威文章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健身气功易经筋十二式有什么好处,这也是一种健身的运动,对于我们身体的调理和强壮有着很好的作用,在平时的时候有好多朋友喜欢练气功,其中易经筋十二式,虽然没有小说当中那么的厉害,可是对养生也很有效果。https://www.cndzys.com/yundong/jianshen/858770.html
11.为什么要学习与学习有什么好处12篇(全文)为什么要学习与学习有什么好处 第2篇 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错误的学风:一种是教条主义,即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书本,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另一种是经验主义,即忽视理论学习和理论指导,往往陷入事务主义,迷失前进方向。党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获得的基本经验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会运用科学理论去认识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s2pv1cr.html
12.念经有什么好处与注意事项易经风水道法佛法为 什么要常念经文?很多人认为念经什么的都是封建迷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念经文有好处吗?是有好处的。不然,为什么这么多人一直坚持在诵念经文。 地府每天会给阳间人释放恶能量与小灵性,还会根据每个人的业报定期释放冤亲债主(也就是灵性)上来,而诵念经文可以慢慢消除这些恶能量。曾经在一场法事过程中,就发现http://www.yjfspx.com/?com=news&task=show&id=640
13.学无止境贵在读书名师风采兰州凯文中学官网《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教育是事业,事业的好处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身体力行,把教育引回“初心” 读《教育可以更美好》有感 赵芳梅 教育是原生态的农业,是一门与生命、与灵魂对话的艺术,是一个发现http://www.lzkaiwenschool.com/newsshow-6-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