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命名实操指南:一篇文章讲透“如何为品牌起个好名字”

hello大家好,我是独立品牌策划夏狐狸~

最近狐狸接了个项目,是帮助一家幼儿教育企业做品牌升级,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给新品牌起名。

在沟通过程当中,我就注意到一件事,就是虽然大家对于品牌起名这件事十分看重,但是在现实里,大家对于如何系统的推导出一个好名字,其实大多没什么概念。

好名字能带来更容易的识别度,也能带来更多的传播,让人能够很容易就看得懂,分得清,记得住。这么说,一个普通名字需要花费100万进行推广,才能起到的效果,可能换一个好名字,也许70万甚至更低就能起到同样的效果。这个有点儿主观的差值,我们就可以粗略的认知为一个好名字的价值。

国人的认知里,对于有寓意的数字、短而好记的名词,都是有价值的。所以在国内互联网发展初期,很多人靠着卖域名成功的积累了第一桶金。在商标领域也是一样,一个短而有寓意的好名字,也一样具备投资价值。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给大家起了一个高调,那么第二个问题我们就泼个凉水。

名字虽好,产品不给力,在营销中即便初期占据了有利的开局位置,但并不能拯救后续的口碑。

起名需要很多维度的思考、选择和取舍,切忌在起名一事上过于纠结。在当下的商业环境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原则。

营销领域的工作是十分复杂的整体系统,单个环节在营销中可以起到加分作用,但绝对起不到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好名字并不能拯救一家公司。一个坏名字也未必会立刻毁了一家企业。

有了对这件事足够高的认知和足够接地气的心理准备。我们接下来进入实操环节。

就跟我写文案,愿意用“毒圈收缩”的形式来逐渐缩小创意的范围一样。起名这件事我们也需要找到一连串的关于“起名”应该遵守的原则。

最大的前提就是你起的名字,在商标注册环节能够过审。即便审查环节有一系列各地的差异,但注册不了的名字绝不是一个好名字。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依靠视觉对品牌留下印象,当我们第一眼看到一个品牌名,然后发现不认识!那基本我们的缘分应该不会开始了。

比如最近农夫山泉推出了一款气泡咖啡饮料,叫做炭仌(bīng),就对我们这种读书少的人十分不友好了。作为一个文盲,我是最近才发现,读了那么久的散弹枪,其实人家叫霰(xiàn)弹枪。

品牌名听觉层>意义>拼写。

现实里很多品牌起名都是,看着都是中国字,但连在一起我们就是不知道是啥意思。当然了,我们列原则也只是列尽量遵守的原则。现实里也依然有很多公司起名并不考虑这一层,但也并没有影响品牌发展。比如“加多宝”,坦率说,我们并不知道“加多宝”是啥意思,但产品卖的真的挺好。

关于不好的寓意部分,很多人的举例都是金利来公司,据说最早起名叫“金狮”,但“狮”在粤语中与“输”同音,于是后来品牌就为此改了名。

不同行业在用户心智中大多已经有模糊的认知,作为营销人,在起名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发现用户心智中对于该品类的观感。心智很难改变,顺应用户心智多数时候就能在用户心智中占据比较有利的位置。

在实践中,我们确实发现,在一系列品牌命名中,如果名字中有清晰的事物,我们就会印象相对深一些。

这大概就是阿里动物园式的命名为什么如今如此备受推崇的原因了。

当一个名字中,同时有两个事物,而这两件事物相对来说比较有反差,形成了比较强的戏剧感。这时也有助于我们对该品牌的记忆。

后面我们也会举一些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在日常,我们看到大多数的名字是2到4字之间,这样的好处就是名字短,相对比较好记。

但近年来,我们也注意到,短名字在注册端遇到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个名字中到底代入了几个语言元素。有的名字很短,但是每个字都是单独寓意的提炼,合在一起并没有实际意义,这可能就不如名字本身是一句话,或语言元素并不多,来的有记忆点。

比如韩寒之前的餐厅叫做“很高兴遇见你”,大家也十分容易记得住。

我们做生意,核心是通过产品满足了目标用户的需求。但在用户需求有限,而市场上竞品日益增多的情境下,我们自身究竟能够从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我们究竟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是否具备长期的竞争优势?就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点。

当我们捋清楚自己的核心优势,我们当然也希望能够通过名字或slogan等宣传方案来强化这种优势。

所以我们最好思考一下,名字是否能跟核心优势挂钩。

再者,从品牌资产角度来说,我们十分希望帮品牌打造具备一致性的品牌文化。比如著名的餐饮品牌,起名“叫个鸭子”,收获了无数的眼球和赞誉。他们做的活动叫做“鸭寨夫人超美选拔赛”,这就是名字和后续活动的一致性。

我们在给品牌起名时,常常思考的形式是将“品牌名+品类名”进行组合使用。

而在现实里,很多品牌就不仅停留在对品牌名端的思考,他们还会思考,关于“品类词”是否可以换一个更好的命名方式。

比如“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其中“直卖网”就是这样一个命名方式。让消费者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不含中间商赚差价”的含义。

再比如一家卖鸡的公司,当市场上到处都是“散养鸡”、“走地鸡”这样的命名方式时,他们给自己的产品起名叫“跑山鸡”,听起来就十分有战斗力了。

(1)拆字法

删减部分笔划,形成新的语义:一家知识服务平台取名叫“万方”;一个调味品品牌起名叫“千禾”

(2)调换部分词的顺序

著名的玩具品牌叫做玩具反斗城,其品牌名的设计就是将英语中Toys"R"Us的"R"进行了反转,变成Toys"Я"Us,以此增加了识别度。

一个啤酒品牌起名就是英文的Beer进行了调换顺序,叫做Reeb,中文是力波。

(3)拼音拼写角度出发

小米旗下厨具品牌起名“知吾煮”,水獭IP“知鱼旅”都走得是这个路线,也蛮有记忆点。

(4)叠音命名

一直以来,江湖上著名的命名流派之一,就是叠字命名。两字的如探探、脉脉、陌陌、滴滴;三个字的比如货拉拉、房多多、哇哈哈、人人贷。

叠字命名的品牌名,读起来有节奏感,十分顺口。

其实就像前面说的,商业是很复杂的东西。好名字不一定能成功,坏名字不一定带来失败。单纯从名字命名的角度来说,下面这些品牌名就很好。简单有记忆点

苹果手机、西瓜视频、6个核桃、鲜橙多、黑莓手机……

小米手机、花椒直播、土豆网、蘑菇街、果壳网……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星巴克(《白鲸记》小说中一个角色名)、哪吒汽车……

盒马生鲜、三只松鼠、蚂蚁金服……

百度(众里寻他千百度)、资生堂(《周易》:至哉坤元,万物滋生)、知乎(之乎者也)……

长虹(气贯长虹)、宜家(宜室宜家)……

一家奶茶店叫“甄茶局”,虽然不是斟茶,但甄别也是一种好寓意。谐音法在品牌命名中一直比较受排挤。地位基本等同于脱口秀演员谐音梗扣钱的地位。

棒约翰国外名叫“PapaJohns”,基本等同于“老干妈”,翻译后虽然缺失了英文的亲切感,但加入了夸奖语气,也算是不错的翻译。

但有些名字,讲真,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就十分不好。不仅看不懂,而且基本不符合上面说的大部分起名原则。但是,这里强调一下,我个人虽然觉得不是好名字,但当你看下去,你就会发现,我从没否认过这些都是好品牌。

如上种种,都可以发现,这些牌子都很难称得上是我们现在所认可的好名字。但是丝毫没影响这些品牌目前的身价。

所以,如果你的名字通过上方的检验并不合格,但严格来说,其实没太大的影响。不加分而已,并不会称得上太过扣分。

当我收集了大量关于品牌命名的技巧,我开始尝试着总结自己的方法。对于本次为幼教品牌起名来说,我采取了下面这些动作。

1、我大量的收集了儿童教育行业,包含托育、早教、幼教在内的品牌命名,并尝试寻找大家是否存在共性;

2、仔细拆解该品牌所处市场环境,现有课程,并给出该品牌未来发展的策略建议;

3、综合以上提出的方法,写了100个名字,并从中挑出我觉得还可以的内容。简单说,用到这样几种方法。

重点列出儿童教育领域的一些意象。比如我们常常将老师比作灵魂的工程师,蜡烛,园丁等形象。

未来该公司也将长期聚焦0到6岁的教育,于是取了关键数字变作繁体是“零陆”。

寻找与儿童教育领域契合的动物形象,并对动物形象进行戏剧化的加工。比如熊猫本身是黑白的,那么彩色熊猫就相对来说比较有意思。当然从实际上彩色熊猫这个词已经被注册了。但意思相信你已经get了。

从各种传说故事、现代故事、童话故事、古诗词、成语等多个角度寻找可以借鉴的元素进行罗列。拆字法:梳理儿童教育领域有含义的关键词进行排列。

在狐狸服务品牌的过程中,关于品牌名、slogan等文案资产部分,一直都会跟甲方强调一个观点:文案其实是个很主观的内容。甲方邀请乙方,很多时候不是说仅仅付钱让乙方写N个名字就好,核心其实是借助了乙方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合自身的素材,双方进行共同整理和策划。

如果你合作的甲方,只想着我出钱了我就是老大,你就该帮我出结果的老板,不无论从格局,还是从对结果的理解上,都可以说是十分浅薄了。

THE END
1.周朝(四):留给全人类的伟大贡献——《周易》简介军事战略:在军事上,《周易》的变易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战略制定和战术安排。诸如孙子兵法等军事经典中,均能看到《周易》对变化和灵活应变的重视。3. 医学与养生 《周易》在中医学和养生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中医理论: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思想与《周易》的基本理念密切相关。中医强调阴阳平衡,认为健康的状态是阴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755478968166192&wfr=spider&for=pc
2.学周易有什么好处学周易有哪些好处学周易有什么好处-学周易有哪些好处 《周易》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以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为基础,阐述了天地万象变化的规律,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智慧。学习周易,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应对各种挑战。http://www.unwtt.com/news/829.html
3.一般人可以读易经吗学习易经有什么好处一般人可以读易经吗 学习易经有什么好处 我们都知道《周易》是四书五经的其中之一,源自于《易经》。易经被誉为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与精髓,但在经历了时间长河的流逝之后,易经其中的两本书已经失传了,至今剩下的就只有《周易》这一本书。那么,对于一般人而言,可以读易经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https://www.qiyuange.com/minsu/59610.html
4.河西周易学的微博都这么多年了。郭确实没讨到好处。 该内容请至手机客户端查看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c +关注 河西周易学 10月16日 11:06 来自公务员超话 发布了头条文章:《六爻实战:公家工作,两次变动都不好,幸好没去!(3卦)》 公务员超话 #事业编# 国学超话 °六爻实战:公家工作,两次变https://weibo.com/p/1005056213038730?is_all=1
5.自学《周易》入门书籍推荐2、《周易与预测学》和《周易预测例题解》——现代书籍。作者:邵伟华。★★★☆☆ 六爻入门书籍。邵伟华老师的老书,老一辈的书比较朴实,案例有些渲染自己的味道。目前已经绝版了,能淘到的都是盗版书籍,存在错别字,结合上下文,还是不影响阅读。 3、《增删卜易》——典籍古书。作者:(清)野鹤老人。★★★☆ 六爻https://m.douban.com/note/716740774/
6.道家丹道修炼百问!(一篇文章搞清什么是丹道)答:儒家思想也是中国本土思想,并非外来文化,与道教的宇宙哲学观念基本相同,由汉代谶纬神学;如俞琰(易外别传)引证邵雍、朱熹等人之言论来叙述内丹,李道纯内丹学以周易卦象为密意,儒书所说的致中和为内炼要旨;在道德修养的创教开始即和会儒家思想,所以儒道不分。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7549880746057
7.易隐》《卜筮全书》《易林补遗》概述国易堂APP建议后来者读完《增删卜易》后读之,为恰到好处。 (四)《易冒》 淸代康熙年间目盲之人程良玉著。 程良玉,字元如,歙县人。五岁病致双目失明,开始学易。早年随《易林补遗》作者张星元先生,“最后从星元先师游,独尽其传,朝夕问讯,记忆控讨,相随五载”,其六爻预测名气很大,“车马阒骈如市,日既晡,不得下簾休息https://www.guoyitangapp.com/index.php/found/83.html
8.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来稿照登《周易学说》,为丰富中国易学宝库、推动中国易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故笔者以为,在《周 易学说》出版之际,有必要对马振彪其人、其易学渊源及其易学思想做一番探考,庶几有助对我 国上世纪中叶易学发展的原生态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家学渊源,以孔阐易、易老相通,援史证易。 马振彪,这个名字对当今易学界http://zhouyi.sdu.edu.cn/v3/newsxitong/laigaozhaodeng/200562585730.asp
9.科学网—张启斌创立的中华太阳历介绍编辑问:这对于天文学是大有好处的了? 大衍答:我认为现代天文学已经到了非常高级别的地步,而历法是用不到那样高级别天文数据的,特别是对普罗大众使用的民历来说(太阳历法当属于民历,笔者注)。之前人们对天文历算漠不关心,一生中国封建皇帝不容许百姓懂历法,二是中国传统历法什么都往里装,给百姓弄糊涂了(其实传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do=blog&id=1226563
10.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清儒说《易》之书收入《皇清经解》者,最先的为毛西河之《仲氏易》。但这部书专凭个人臆见,学无渊源,后来学者并不重视他,所以影响也甚小。可以代表清儒《易》学者不过三家,曰惠定宇,曰张皋文,曰焦里堂。 惠定宇所著书,曰《周易述》二十一卷,《易汉学》七卷,《易例》二卷。其《九经古义》中关于《易》者http://lishisuo.cass.cn/xsyj/gdwhs/202001/t20200116_5078864.shtml
11.互联网与中国传统文化光明日报刚才,主持人问我讲不讲《易经》,我说讲一点。《易经》怎么评价,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不太好说,但是说《周易》凝结了中华文化的共性,共同的东西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易传》,是《周易》思想表达的基本文本,这个文本就是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https://www.gmw.cn/01gmrb/2008-11/27/content_863027.htm
12.道德经典诵读100条(第一季度)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http://www.cdjsxy.net/contents/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