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般人不要学易经,研究易经的人很倒霉是真的吗,看易经的人都是什么人

到了汉唐时期,根据《易经》延展出来的算命、占卜术已经很多了,至唐朝,算命占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朝时,《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此后,《易经》在历朝历代(除了当代)都是文人士子必读的书籍,甚至科考时经常会有关于“易”的题目,在古代可以说《易经》是庙堂之士(古代公务员)必学之科目。

可以想象下,古代娱乐项目不多,红楼(青楼)、文会(古代party)同僚之间互相切磋学问(装X),您要是不懂《易经》,人家都不带你玩,这要是搁现代,合个影发朋友圈都把你给裁去。

说这么多,意思就是说,人家古代那些大咖都是学《易经》的,至于“一般人不要学易经”这个说法嘛,也是有的,具体有两个原因:

1、《易经》和算命有区别又有共同的地方,人们容易混淆,误把《易经》当做算命。算命是门术数,这个术数的理论是从《易经》里来的,但算命不能完全代表《易经》。算命有“五弊三缺”之说(五弊:鳏、寡、孤、独、残;三缺:财、福、禄),老百姓分不清楚,认为学《易经》就是算命,所以才有这个说法。

2、近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自己书中曾讲,大家尽量不要读《易经》和《佛经》,原因是这两门学问实在太深了,学着学着就入迷了,入进去就出不了,这很影响生活。咱老百姓都需要养家糊口,如果去钻研学问,那必然会影响生活的。所以南怀瑾老先生的意思是《易经》可以读一读,但不要痴迷于此,这门学问不是读几遍就能学会的,越学越觉得博大精深,如果不是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可以靠研究吃饭啊)就不要过于沉迷。

“一般人不要学易经”这个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大家不必把《易经》当做太过神秘的事物,觉得里面有些神秘现象,所以不能学什么的;看事情要客观,做学问要严谨,讲话也要有理有据,不可人云亦云。

这个说法其实也是出自上文中“易经和算命相互混淆”的原因,上文已经讲了很多古代人对《易经》的态度,倘若研究《易经》的人很倒霉,古代那些庙堂之上的士大夫怎么解释?难道说达官贵人反而是最倒霉的一群人?所以这个说法不攻自破。咱这里主要讲讲研究易经算命的的人到底会不会很倒霉。

客观的讲,研究《易经》的人大多都会“算卦、算命”,因为《易经》是讲述自然规律的一门学问,既然讲规律,人也是有规律的,因此《易经》本身就有一些占测功能。只不过古代那些大咖们不过于注重这方面,而是把这种规律用于人事、谋略、治国方面。

算命、算卦也属于《易经》应用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有个缺点,很容易去占测那些没有具体数据的、不可控的事情上,占卜是需要消耗自己能量的,这和自己懂《易经》但不专门占卜是不一样的。

例如你学《易经》后进入某家公司任职,基层同事们给高层反映一些常遇到的问题,高层对此并不做实际调查,忙着勾心斗角;而高层下发下来的命令又不怎么合理,只考虑公司需要,不考虑实际施行的困难。如果你懂《易经》,那你就明白这叫“上下不交,阻塞不通”,对应《易经》中的“天地否”卦,结果是凶的。此时,你不需要去摇铜钱占测也知道这种公司肯定面临着“分崩离析”,没有发展前途的。

反过来讲,如果你懂《易经》,有人找你测算事业(同上文公司一样的情况),可对方公司具体情况你是不知道的,这个就需要“占卦”,你从卦上来分析对方公司怎么样,例如得到“天地否”卦,你会告诉客人你公司领导和下属不交心、不同心等等,从而给出建议。重点就在这里:你在解析这个卦象时,会消耗你非常多的“能量”(因为你需要从卦上推出来很多事,客人又不会告诉你具体情况),这种占卜就属于“没具体数据的占卜”,你是需要去跨时空解析事物的(这种消耗比体力还累,但身体又不会觉得累,俗称“耗神”),偶尔占卜一卦很快就能补充回来,如果你一天占卜多次,那你消耗的“神儿”的数量非常庞大。

还有个原因: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有的人天生神叨叨的(精神有点问题,但没到精神病的地步),这种人本身就喜欢往“神秘事物”里钻,看什么都觉得有“神秘寓意”。

其实吧,这样的人对不靠谱的“预言”什么的更热情(只不过素材少罢了)。这样人其实就是精神问题,精神有问题能有什么建树?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只能从事一些底层工作了,这样的人倒霉不是挺正常吗?

至于看易经的人都是什么人,这个问题前面基本都回答了。在笔者看来,只要想看,谁都可以看《易经》,如果想深入学习《易经》,那么还是建议大家最好找老师学。《易经》这门学问很深,文中词句晦涩难懂,按现代思维来学习,很容易理解偏了。有人指导会随时矫正自己,这样一来不至于掉进“坑”里。

我不建议大家去学算命、算卦,这门术数是真的很容易学偏了,太多的人学算命占卜进了坑就出不来,真正的好老师是带你入“坑”还能带你出来,让你领略命运的神奇从而修正自身,而不是那种学了算命就觉得这个世界的事都是注定的,倘若如此,学与不学有什么区别呢?

THE END
1.《周易》最厉害的三个地方,道尽人生智慧读懂《周易》,不但意味着同时拥有了智慧与修养,而且掌握了将困顿化为人生转变的契机。 所以,无论处在哪种人生阶段的人,都有必要读一读《周易》。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 然而,《周易》并不好读。里面容纳着阴阳对立的哲学宇宙,也包含了晦涩难懂的卦爻辞。如果没有老师引导,很容易停滞不前。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20686
2.易经—天道命理事格人格(上)孔子50岁读懂《易经》,把阐发的成果写成《易传》,又称“十翼”意为辅佐诠释。在这之后孔子就没有大过失,也不会犯大过失。因为《易经》把因果都讲了,聪明人都会做理智的选择和决策。 我现在60有余,学《易经》还为时不晚。除了学其内容,掌握其本质外,还要学以致用,用《易经》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思维、类比和想https://www.meipian.cn/1ika1d54
3.有的人认为学一些奇门遁甲,梅花易数,周易八卦等等才算是修行,修行修行就是守住本心,随心所欲,就这么简单,你非得弄复杂了那谁也没办法,有的人认为学一些奇门遁甲,梅花易数,周易八卦等等才算是修行,修行跟修炼是两码事,学本事那是修炼,学做人才是修行,只要你守住了本心,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https://www.toutiao.com/w/1817509797454860/
4.如何从零开始学周易(这几点你要做到)如何从零开始系统学《周易》?我之前买过课,但是都听!应该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不管什么,都要靠自己的“自律”!如果您没有一定的恒心!那我建议您还是先别开始!很多人问我想学“易”,我可以学吗?我能学得了吗?如果学的话,我要怎么学呢? 今天就这个话题进行解答和分享。 https://www.ewtop.com/archives/7312
5.互联网与中国传统文化光明日报我有,不影响别人有,所以这个没有人跟你要钱,你上互联网,上雅虎也好,上谷歌也好,没有人跟你要钱。我们现在的知识观还是权力的知识观,把知识看成摇钱树,读书做官,把知识看作升官路。我们现在的专利也是这样一个问题。专利本来是什么意思?专利是赎买政策,祖传秘方不交出来,我给你钱,你再交出来。现在反而成了一https://www.gmw.cn/01gmrb/2008-11/27/content_863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