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花钱算命“改运”小心隐私泄露(主题)
律师提醒不排除别有用心之人利用“AI算命”行骗(副题)
南都·奥一新闻记者管玉慧林诗妍实习生辛豫
在现代高速的生活节奏下,塔罗、占星等“西方神秘学”在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流行。这类人群热衷于网络上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势分析”,甚至有人会花费大价钱帮自己避凶趋吉。为迎合这类需求,不少社交媒体、视频平台利用塔罗牌、八字算命、星盘分析等方式提供网络占卜服务。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焦虑迷茫的心理,假借“转运”设置骗局,令人防不胜防。占卜师说的话准吗是不是真的是“信则灵”年轻人的焦虑如何正确纾解网络占卜应该提防哪些“雷区”奥一新闻记者采访专业人士从心理学角度对“网络占卜热”现象进行解答。
心理学解释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算命很准”
“有一个心理学现象叫‘自我实现预言’,一般是指个人信念能够导向自我实现。通俗解释,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山大学心理学博士张桂萍在接受奥一新闻采访时表示,一般去占卜的人,很多时候可能内心有彷徨或不确定,因此他希望寻求一个确定的答案。
而占卜师为什么能够给予指引张桂萍博士说,在心理学上,我们也有一个理论叫“归因理论”,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根据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出行为的原因,从而对行为进行评价。
张桂萍称,在了解这两个理论后,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去占卜的时候会觉得对方“说得特别准”。“首先,对方是一个有经验的人,能从你的谈吐、心态、穿着等推断你当下的状态、性格等方面,因此在这个情况下他会对你做一些预测性的建议,而你也会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将对方的建议又归因到你自身的认知体系中,‘对号入座’,这其实是心理学层面的互动。”
在张桂萍看来,占卜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群经之首《易经》认为:上古大医须具备“五术”,即“山”(修心养性)、医(治病)、命(知天命而尽人力)、相(观察事物之理以做取舍)、卜(预知事态并预防)。人们渴望通过“五术”谋求在“生、老、病、死”中避免痛苦。其中“山”就是专指用拳法、符咒、食饵、玄典等方式,“医”是指应用方剂、针灸等方式来达到健康治疗疾病,“命”是指通过推理命运的方式,“相”则包括了家相、墓相、名相、印相、人相五种观察现象界形相的方法,“卜”则包括了占卜、选吉、测局三种。总之,人们渴望通过这些种方法,能够帮助自己预测事物,避凶就吉。因此她认为:“我们无法笼统地说占卜是骗局还是确有其事,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出于怎样的目的,并希望得到怎样的结果。”
张桂萍博士认为,在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技术迭代大时代背景下,一些年轻人有一种不确定感很正常。“大家或多或少会有一种迷茫感,而人们最底层的心理需要就是寻求‘确定感’,这种心理需要在人们个人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需要一些倾诉或者旁人的指点。”因此,对于当下不少年轻人热衷“网络占卜”的现象,她认为,花一点小价钱去购买这样的服务并没有太大问题。
“我想在会占卜的人看来,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别人,这对于双方来说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至于那些表示能花大钱改变命运的说法,就一定要敲响警钟,不要误入骗局了。”
消费者“雷区”个人数据可能会被滥用或泄露
其次,“2022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也要求严厉打击以自动算命、网络占卜等问题。“AI算命”这类新型的自动算命方式,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分析自动预测未来或者提供建议。换言之,其结果往往只是基于概率和统计的一种预测,而非确定性的预测。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AI技术把算命、占卜包装成周易、风水进行招摇撞骗,这种行为即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扰乱社会秩序,甚至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