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业者更愿意把自己做的事情归类为一种精神娱乐消费,本质上是给用户一种心理安慰。
投资界·2019/03/1117:04
文|投资界李拜天
算命占卜,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行当,仿佛一下子在创投圈火了。
风水、占卜、算命、测字,古往今来,提到这些就能把神秘感一下聚拢起来,好像这些字眼本身就带有无限的玄学意味。但实际上,算命占卜、风水命理等行业,在10年前已经接受过一波互联网浪潮的洗礼。
而如今,这个神秘的领域正成为创投圈一个不可思议的风口。
最近“算命”的生意红火了起来,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
2018年底,网友@宁波林掌柜说:“以前认识一个算命先生,他让我帮着刷单,说送我一卦。在他那里算了大概五六次运势,好像没一次说对,但和他聊天很有意思,收费也不贵。最近大师跟我说:奇了怪了,最近生意好的不行。”
在有深厚文化温床的国内,命理学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更有企业从中盈利巨大。今年2月,微博股评师@林登万大人发表状态:“今天一个投行朋友告诉我,广州一个文化传播公司去年5亿纯利,干啥那么赚钱?算命!”更戏剧性的是,他说:“很多金融圈人士都在打他们主意,各种关系各种办法都用上了,但是他们选择拒绝……”
这并不夸张。一个细分赛道的创业者朋友告诉投资界:对于传统的占卜类文化公司来说,月入百万、千万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他们风水算命面对的客户群体多为中年以上人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且很容易下沉。算命本就是下沉市场的事情,用户很愿意为此付费。
市场极其广阔。周易服务平台“高人汇”的老板袁钰膦估计:“中国约有14亿人口,16~50岁的目标用户占比约45%,其中付费用户约16%,他们年均占卜算命最低消费为1000元,合计下来就是一个超1000亿的市场。”高人汇曾在2017年2月获得来自蚂蚁天使的123万元天使轮融资。
事实上,算命占卜并非这两年才被互联网改造。
更有意思的是,算命公司也能上市。2012年6月28日,新加坡的风水公司“新天地集团”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风水命理:算命、算卦、看相、看风水。这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风水公司。新天地集团的创始人彭钟桦在各种场合说:我最讨厌别人把我误解为骗点小钱的算命先生。彭钟桦说,我们和算命先生的本质区别是:算命先生给人们的是“宿命论”,听天由命;而新天地正好相反,我们团队要教给人们运用各种特殊方法,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曾是一名地铁工程师,后来常年从事易学和宗教事务,精通中西文化。二十年前,彭钟桦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经营风水命理服务的店,他说:“从成立公司到上市,我都想改变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偏见,让它从非主流走向主流。我们就要做这个行业标准化的第一人。”
这些学问集中起来形成一家家公司,各家又有各家的机制和重点。2006年,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灵机文化成立,业内人都知道,这是行业里非常头部的公司,客单价高,收入不菲。人们纷纷猜测,微博里爆料的一年纯利5亿的那家,大概就是灵机文化,正好也同为所属地广东的文化公司。
一个流传更广的故事是:蓝杉创投的创始人唐绍奇在没有见面、没有考察项目的前提下,仅凭着看创始人八字,就确定了投资计划。半年后公司成功引入新一轮融资,蓝杉功成身退的同时,“靠八字算命来投资”,也成为了业内的一段轶事。
这尚可以归类为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艺术,但实际上,更多投资人对待占卜算命类项目更加谨慎。
他所从事的塔罗牌算命并不是一个很高频的东西,只是偶发工具性的产品。梁小说,他们创业并不在乎赛道,做巨头不在乎的边角余料的市场;他们思路很纯粹,立足于常识,借助塔罗牌这个客观依据,根据牌面对客户的问题作出解释。“在这个过程中,用户进行了倾诉,我们进行了引导或者开解,最终给用户一个心理支撑。”
像他一样,很多创业者更愿意把自己做的事情归类为一种精神娱乐消费,本质上是给用户一种心理安慰。
“我2018年年初过的不好,但就是因为塔罗牌的牌面告诉我到2018年底会很顺利,这一年都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翻阅资料,大量从业者都是因为相信,最终选择了这个方向。
也有一些创业者是受到了同道大叔等项目的鼓励而入局。尽快蔡跃栋已经套现离场,同道大叔依然是星座占卜类创业项目的领头羊之一。2015年4月,同道大叔创立同道文化,之后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创东方资本等多家顶级机构的投资,并在2016年上半年获得美盛文化3000万投资后,估值达到2亿。
“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账号已被停止使用。”后,网友调侃道:大师是否算到自己会被封号?场面一度十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