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台手机每预装一个软件手机厂商可以向软件商收费八毛钱到五块钱不等,手机厂商以此达到降低手机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在市场上形成价格优势。
对预装一大堆软件的两款手机,上海市消保委忍不了了。
上海一中院依法受理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分别诉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侵权责任纠纷案两起公益诉讼案件。
上海市消保委诉称,近两年,针对消费者反映的智能手机说明书未完全告知消费者真实情况,存在内存缩水、软件功能不清等问题,该委委托专业机构对市场上在售智能手机的多项性能开展了比较试验。由专业机构在比较试验中发现,抽样的天津三星公司所售的SM-N9008S智能手机预装各类应用软件44个、广东欧珀公司所售的X9007智能手机预装各类应用软件71个
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上海市消保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7条的规定,分别向上海市一中院提起诉讼。
新手机预装软件最高达71个,待机流量惊人
据悉,上海市消保委通过运营商网点、大型电器连锁店、手机专卖店等销售渠道购买了20款智能手机,其中10款为通讯运营商定制机,其余10款为非定制机。试验主要涉及手机成像系统性能、预装软件及容量。
比较试验发现,20款手机中,除一款手机在成像系统性能检测后无法开机外,其余19款手机,预装软件少的有30个左右,最多的一款手机达到71个。而在模拟普通消费者操作方式卸载预装软件时发现,按可卸载软件的比例分,最多的占预装软件总数的57%,最少的占比仅有26%。各品牌厂商给予消费者选择软件的权限相差较大。
为了解手机在待机状态下内置预装软件的流量使用情况,上海市消保委从19款手机中随机选取了10款(5款为定制机、5款为非定制机)进行了模拟测试。在完全相同的环境和状态下,每隔24小时记录流量使用情况,共持续120小时。结果显示,有9款手机存在开机、注册入网及待机过程中消耗流量的现象,其中最多的消耗了近80MB流量。经分析该手机在开机、注册入网时消耗的流量约为68MB,而在整个试验期内,每天的10时41分和23时11分左右都会消耗约1MB左右的流量,120小时内总共消耗了12MB左右。其余8款手机虽不存在定时消耗流量的问题,但在120小时的试验周期内仍有80KB—4281KB流量的消耗。
同时,在中新网IT频道调查数据显示,96.2%的网友手机中都被预装了大量不可卸载的App,没有被预装的网友仅有3.8%。另据调查数据显示,75.7%的调查者手机中被预装了大量不可卸载的APP。其实,手机预装的大量App,用户使用率却并不高。33%的用户从不使用预装软件,40%的用户偶尔使用预装软件,43%的用户对预装软件无法容忍,更有85.9%的用户曾试图卸载预装软件。
明知道要伤害用户体验为什么还要装?
简单来讲,单台手机每预装一个软件手机厂商可以向软件商收费八毛钱到五块钱不等,手机厂商以此达到降低手机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在市场上形成价格优势,而软件开发商则通过预置软件推广了软件,增加了用户使用量,进而实现其经济利益。
很多开发APP的公司主管手里都会有一张价格表,不同的“预装量”价格是不同的,单个APP的刷入均价在一两元左右,以一部手机刷入一个APP单价一元的行情计算,像中关村这样的地方每月的手机出货量都以几十万台计,代理商顺手就能多挣几十万,如果一部手机预装几个甚至十几个、二十几个的软件,那么光是刷ROM挣到的钱,就几乎可以赶上卖手机的利润了,各级代理商为了利益像“雁过拔毛”一般地纷纷刷入自己的ROM,当手机到达用户手里的时候,没有人能说得清手机到底已经预装了哪些软件。
据初步估计,手机软件仅安卓市场就有接近30万的应用软件,目前国内预置软件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几乎所有的应用推广中,“预装”都成为了最具性价比的方式之一。卸载不掉首先是一个商业问题,植入简单又能赚钱。因此,很多预装软件在出厂时已经被设定为无法卸载。
【小贴士:预装软件如何卸载】
形形色色的预装软件真的无法卸载吗?安全专家给出的建议是,用户如果想卸载预装软件需要进入底层获得ROOT系统权限,很多预装软件都写入了ROM包里。可以通过获取手机Root权限来卸载手机预装应用。
(综合中国新闻网、中国消费网、智电网、方维网络、北京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