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短视频APP「抖音」?微商频道

“我抱着好奇的心态下载了抖音,结果连续好几个晚上,都在黑着眼圈刷这个APP。”这是春节以来,身边很多朋友的真实写照。

数据显示,在春节假期抖音收获了4200万新安装用户,并且在2月份抖音的活跃用户数更是较之前一个月增长超4600万,最终达到了6500万的日活跃用户规模。

两周前,收购探探不久后的陌陌发布了2017Q4及全年财报,陌陌Q4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9910万。泛娱乐领域中,抖音的日活比已经和陌陌的月活,也就只差3000万了。

“达到这样一个数量级,能不能持续火爆已经不是问题。”产品经理判官告诉新京报。“就像高速行驶的汽车,停止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即使现在什么不做,它也会继续滑行很久。”

不管媒体用《抖音的野望,快手的危机》来比较,还是遭到《在狙击快手的道路上,抖音先把微博灭了》的捧杀,对一些公众而言,抖音的对手就是那个体量。

两天前,当外界的讨论还此起彼伏时,此前一直标榜“潮、酷”的抖音发布了“记录美好生活”的slogan。其产品负责人王晓蔚在发布会上说,抖音是一个成长特别快的产品,快到别人用好几年才走完的路,我们去年一年就走完了。跑得快,在今天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是件好事情。

现在看来,抖音正在记录美好的路上飞奔。

欲与微博试比高?

如果不是微博“封杀”抖音在先,两个不同赛道的选手,距相提并论之时还甚远。

“抖音上的群体相对势能高一些,他们可能会选择把微博放在抖音主页上,作为增大他作为媒体红人效应的手段。”判官分析,进而为自己的淘宝店或者微商导流,通过转化变现。

就现阶段的用户黏性来说,把用户吸在抖音上的,还只是内容本身,而已。

日活盖过陌陌,进军直播?

“抖音的直播入口比较隐蔽。”判官说。平台强调重度的UGC,它的视频往往是经过多次的剪辑、特效叠加,甚至带有人设光环。“这种播主一旦出镜直播,会带来落差感。”抖音目前在大面上来说还是主打一种精致的东西,适当的保持距离是必要的。

秀场直播确实为陌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倚靠着占比居多的男性用户,消费“女色”的场景,受欢迎的女主播持续的制造内容,男用户持续的消费。平台通过拉新运营,获取新的消费用户群,再通过匹配程序,为其分配合适的创作者,接下来是商业漏斗转化、分成,创作者获得商业回报后吸引更多创作者入驻,而社交基因和品牌优势又让更多消费者闻风而来……

这种闭环模式,在保证稳定现金流的同时,也为平台提供稳定可观的利润,陌陌一度成为最赚钱的直播平台。

“直播也不能保证全程高能。”用户小谭告诉新京报记者,但抖音可以。高清、竖屏的视觉冲击力,上滑顺畅的用户体验,“喜不喜欢可以任由自己掌控。”

被吸住的,是抖音这个产品本身。像一个短视频的内容集合,吸引流量的,也不是某一个视频、某一个网红,而是用户不断刷出的娱乐性。这种去中心化的场景,并不适合直播,也非抖音主要商业化发展的方向。

记录世界和记录美好,哪个对商业化更重要?

同为记录,之前宿华曾在采访中说,他希望将整个世界的影像,存在快手上。理想状态下,留下的记录是原原本本的镜像。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成广场:快手主张只提供基础建设,不打扰广场上的人群。

而“美好”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定语,抖音保留了这个价值判断的标准。显然这种“美好”是需要营造的,这也是与快手“不运营”最大的不同。

“抖音不会刻意地控制流量分配,但确实会通过运营和推荐的形式,将一些流量分配给符合抖音价值观的视频或挑战。”王晓蔚说。

原生态的“实录”和选择性记录美好点滴,哪个更靠近变现?

为了避免成为“吃鸡游戏”,改变?

虽然平台会给自控力不足的用户警告。但资深抖音用户,还是克制不了一刷一两小时的情况。至于为什么会沉迷其中?知乎的一位网友表示,抖音里面的人实在太幸福了!幸福得让观众忘了自己原本的生活…

“在四壁空空的小小单间里,他坐在床上,羡慕可爱天真无邪的小朋友,羡慕恩爱的情侣,豪华的跑车,豪华的婚礼,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羡慕充满想象力的每一个人。”这是网友描述出他同事——一位抖音重度用户的状态。

住在一城中村的小破出租屋,过着孤独寂寞的每一天,沉迷不属于他的美好,反而忘了现实的孤寂,从手机屏幕里获得了短暂的自我麻痹,退出APP瞬间,那扑面而来的失落,终于让这位同事卸载了抖音。

抖音宣称将在旅行、美食、时尚等能体现美好生活的垂直领域投入资源,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

“抖音也仍然有很多潮酷的人和事,他们是抖音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在这个层面上,“抖音是高于生活的。”判官说。但从发展方向来说,抖音正在变得更普世。

但是因为规则不明确,觉得视频的技术门槛高,很多甲方爸爸虽然跃跃欲试但是找不到方法。

品牌商应该如何运营抖音?我拆解了300支视频找到这4大套路:

当年papi酱席卷全网的时候,大家都说短视频的风口来了。这下真的来了。

但我知道,任何东西,没有深入研究所下的任何判断都是偏见。所以这两天认真研究了一下抖音的内容调性和营销方式。

看完一些品牌的营销之后,我很震撼,抖音不仅不low,而且非常酷。这就是我们新媒体狗下一个搬砖的工地了。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把产品包装成有创意、贴近生活的小故事,搭配强节奏的音乐、眼花缭乱的镜头切换和各种炫酷特效的短视频,相比文字,能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如美食,你用多少句好吃也比不上亲眼看到滋拉拉冒着热气诱人。

(表中只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

二、盘点品牌营销的整体风格划分

如上图,我个人把这些品牌的运营方式分了这4类:

1、段子手:

即用人物表演各种搞笑的段子,职业吐槽、办公室日常等,顺便植入产品的功能,幽默卖萌放荡不羁的加深品牌形象。

我们写文案天天说要有场景化思维,这种声光影全息展示的视频方式就真正达到了这样效果。

2、风格内容:

即都是围绕自己产品的功能来做视频,很有风格。比如快看漫画,就是把漫画的人物做成视频的样子,相当于电影上映的时候,做的预告片,内容非常精致。

比如adidas,就是找各种令人舔屏的鲜肉,同时搭配抖音特有的那种不停转换镜头的节奏,再配上时尚穿搭指南文案,很有感染力。是基于自己品牌内容的高级打造。

3、硬广

有人说,抖音的每条视频应该都要给受众安排一个角色,让观众互动起来。而这些硬广给受众安排的角色,仅仅是看它表演而已。

入乡随俗,在抖音这样的互动氛围中,不管多大牌,无法引起共鸣,用户就会离开。

4、创意硬广

而创意硬广,就是硬广的改良版。是针对抖音的调性、特有的功能、用户喜欢的风格特别制作的。比如苏菲用魔法特效,把ipone10拉长层iphone100,打造口袋魔法系列产品的卖点。

虽然比较有创意,但身段还是不够柔软,所以是有创意的硬广。

三、具体案例

在我看过的这30个品牌中,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支付宝和小米手机的段子风格。还有adidas和快看漫画的创意内容也都很棒。

我来具体拆解一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支付宝

①用段子包装自己的产品功能。

教你如何撩妹的故事包装支付宝扫一扫如何识别花名的功能。(跟你一起震惊下,我擦支付宝还有这种神功能……)

用办公室男同事争着帮美女拍照的逗比段子,来包装支付宝的证件照功能。

用支付宝红包功能来提需求,让ued哥哥帮忙改图

……

②用行业吐槽、卖萌、自黑小段子,活跃用户氛围

就是把我们网上很流行的非常逗比的段子(比如程序员好基友、甲方爸爸让我改稿子等),用真人表演出来。

一个大企业的品牌形象本身就加持了很多神秘感,别人会很好奇,你每天在办公室干什么,做点这种日常展示,其实别人都是很愿意看的。

2、小米手机

小米的风格和内容类型跟支付宝差不多,我就不赘述了。

最有亮点的还是一些搞笑的日常。

3、网易严选

其中有一条比较打动我的,就是用两只猫懒洋洋的样子,配上慵懒的音乐,来描述周五的早晨,不想起床,不想上班,就想赖在网易严选四件套床上。

瞬间就让我非常立体的感觉到,哇,躺在网易四件套上,真的是至高享受了。这种全息体验的感觉,是平面文字无法达到的层次。

4、联想

所有品牌中最稳定和高产的输出节奏,同一个固定的模特,每天18点更一条。

模特(对,我用模特就说明人物和产品是割裂的)风格和妆容都有电子产品的未来和炫酷感,有时候会结合一些小故事来突出笔记本的功能。

但是80%的视频还是缺乏点剧情创意。只是模特拿着产品,变换姿势拍来拍去。

5、快看漫画

内容制作精良,把2d的漫画改成3d的视频,相当于电影上映前的劲爆预告片。

6、adidas

阿迪达斯请迪丽热巴易烊千玺等舔屏鲜肉,灵活切换的画面,再搭配时尚穿搭的文案,简洁有力,运动的荷尔蒙爆表,酷的让人移不开眼睛。

虽然这些偶像明星们,也不像那些段子手本色出演般贴近生活,但是这种节奏和距离感拿捏的很好。你产生的是向往憧憬,而不是距离感。

四、给甲方爸爸的一些tips:

1、品牌人格化:让内容活起来

这是一个品牌人格化的时代,品牌与用户应该是朋友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互动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机器输出”。

和用户打成一片,他们会甘之如饴的吃你的安利。

2、再不抖就晚了

现在有很多品牌商都在跃跃欲试,但是因为规则不明确。而且觉得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视频技术门槛太高,不敢下水。但是我研究之后发现其实操作没有那么难。

可以看出来,视频中的“龙套”们有点小尴尬,不自然,视频也没有多么精美。但是没有关系,自黑是一种态度。相当于向用户发出了,我想跟你一起玩耍,你快来撩我的信号。所以那些偶像包袱太重的品牌方们,不用在意这些细节。

而且从技术上来说,操作难度也不大。抖音自身有很多完备的功能操作,相当于把一个视频功能拆分出了很多环节。认真研究一下,其实很容易上手。只要花点心思,写好一个营销的“小剧本”就成了。

任何新事物的兴起,都是草莽一片,规则不明确的。但是不管它是否有颠覆底层的力量,先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它。否则等你应过来,机会早就绝尘而去了。所以赶紧抖起来吧。

3、最后,作为一个内容运营狗,我感受到了压力。

这是平面文字时代迈向立体视频时代的趋势。需要的是如何用视频化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创意,考验的是更是全方位的策划能力,如何写故事,如何做人物设定,如何写台词和分镜……

不说了,我要赶紧买了几本电影编剧类的书,恶补去了。

———————————————————————————————

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抖音无法自拔,大家都直呼抖音的小视频太好看的。大多数人刷完抖音,再去看其他的视频app,都变得索然无趣。如果没想明白这些,就算把抖音的全部内容和网红都买下来可能也无济于事。

那么平心而论,抖音现在这么火的真的是因为内容多精美多好么?

不。

幻灯片式的PPT视频

网上传烂了的搞笑gif动态图

枯燥乏味的PS/excel教程

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街头随拍

重复了一次又一次的美女对嘴型、对手势

还有记录自己从起床到上班到回家的流水账视频

这些视频,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无论是从视频内容本身的观赏性、故事性、精美程度、还是从拍摄的技巧性、画面构成都和“好”“精品”这些字眼八竿子打不到一边。没有精美的画面,没有高超的技巧,甚至不需要俊男靓女。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其实并不那么精美的视频,并没有传说中都是精品的抖音,能让那么多人“沉迷抖音无法自拔”“有毒!一刷就停不下来”?

可能有些人要说,你只看到了抖音内容不好的一面,大比例来说抖音的内容还是胜过其他平台的

可能有些人想到,针对的用户群体不一样而已,每个人对内容审美判断是有差异的,有些你觉得low的视频,很多人觉得好看

也可能有些人想说,抖音也还是有一定个性化推荐的,大家看到的内容都是好看的

这些我觉得都是可能的因素之一,但我觉得这都不是抖音内容能让人不断中毒,风靡全国的原因。那么,抖音的内容到底好在哪里?可能很多人还在想这个问题,尤其是也正在做短视频的同行们。抖音的崛起不可思议。

我们先从内容角度来重新看看抖音

那么,抖音的内容到底好在哪里?

1、抓住了内容的本质,同时也是抓住了用户的本质。

内容的本质并不在于它有多精美,并不在于它是否像艺术品那样能够供人观赏。内容之所以成为后流量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拥有无比大的魔力,就在于内容的本质其实是人心。

一个好的内容其实跟它本身精不精美没有必然联系,关键看它能不能唤起你内心深处的七情六欲和你浮于表面的五感六觉。

在这一点上抖音做的算是非常合格了,你可能不明白这样乱七八糟的内容为什么能上推荐,但你仔细想想,都有其道理。

PPT式的劣质视频——它传递了有用的信息和价值

不信你可以把你们那些觉得有趣的,但是说不上来到底哪里好的一一去找找看,它到底刺激到了你们的哪个G点。

此处不一一枚举,抖音内容他有魔性在于他抓住了内容的本质,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共鸣感、新鲜感和用户的七情六欲,五感六觉。

2、巧妙的议程设置,抖音内容具有极高的继承性、发展性和连贯性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

上面这个可能太专业了,说的通俗易懂点,就是抖音的挑战和话题。抖音的挑战和话题就是典型的议程设置引导。抖音的运营一直在尝试强力引导暗示和诱发抖音用户的内容生产行为。不过抖音老公民应该可以发现,抖音的话题和挑战已经形同虚设了,都是随便发了一个视频挂在某个话题下。但这也没有影响抖音内容议程设置的属性继续发挥下去。

抖友们经常会发现,上面刚刷到一个摘奔驰车标的恶搞视频,在不远的地方又刷到一个同一个车主发现车标被摘的视频。

这两个视频之间就是高度对应的关系。

除此之外,围绕同一议程,抖音的视频内容不仅高度对应,还是可继承的,在发展的

最开始流行的小哥哥小哥哥,我能送你一个东西么的梗“小哥哥小哥哥,送你一个东西你要么。我,你要么?”

到后面小哥哥系列的各种反转,“前面这个人是我老婆,我们都结婚了,她让我去撩她,孩子都有了,她让我去撩她”

到最后小哥哥系列被彻底玩坏,“小鸽鸽,小鸽鸽”前面的小鸽鸽已经是鸽子了

还有土耳其冰淇淋的反转

开始看到的都是游客被土耳其冰淇淋老外各种戏耍的视频

后面看到的是游客机智反杀土耳其冰淇淋老外的视频

这个议程前后是发展变化的,且有继承性和连贯性,你可能一不小心就看了一部连续剧

下面这个case是一个屌丝男拍了一段抖音讲自己送女神拔罐器。然后网友就找到了女主的抖音号。然后再抖友的怂恿下展开了屌丝追女神,和女神慢慢接受屌丝的日更连续剧。

如果你没看过前面的A视频,直接去看后面B视频,你可能就一头雾水了,这什么鬼东西,不明白好笑在哪里。所以如果今天,只是单纯的把游客反杀土耳其冰淇淋的视频搬运过来,你会发现,用户更本看不懂。在抖音上又火又好看的视频,生搬硬套到任何其他平台,都无疾而终。

这里其实也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壁垒的形成,这部分先只谈内容层面的问题。

3、抖音的内容强运营策略

抖音目前依然是中心化运营的思路,运营对内容的控制占据主导地位(有利有弊,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里暂不展开)。运营就是背后一双无形的手,在控制着一个推荐池。推荐池不是看到点赞高的就往里面丢,也不是看到好看的就往里面塞,根据以往的经验,抖音运营的推荐池应该是有比例控制,策略调配的。

从你进入抖音开始,你就进入了抖音的套,当然这个套路未必对所有有效

你会发现,刷一晚上的抖音,你可能经历了生活的起起落落开心不开心,平淡真实和高潮迭起。

至于运营池怎么控制,可以有个内容主题类型的配比策略,就好像你要准备一道满汉全席,主菜多少,配菜多少,都是经过精密安排的,假如有一天抖音全部都是小哥哥小姐姐视频,你可能5分钟就腻了,所以必须不断调控运营池里面的内容,保证合理的比例。

之前在阿里时做个类似弱个性化探索的项目,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运营之手,就是控制推荐池内容的比例,分布,来调控整体分发的内容达到自己的运营目标

4、抖音的音乐很神奇

后面我们再谈,抖音以音乐细分领域切入短视频市场的产品定位创新。现在我们仅从内容角度来看,抖音的内容为什么这么好看。可以说,音乐起到的作用至少占50%!

话不多说,你们可以把手机调成静音,看30分钟的抖音,来感受下!

借用知乎网友的总结

Juslin(2013)总结了对于“音乐如何影响情绪"的一些猜想(以下只是翻译)

1.脑干反射:音乐当中一种或多种声学上的基本特性被脑干捕获,脑干将此识别成一些值得注意的重要或紧急信息

2.生理节律与音乐节奏的"共鸣":人体的一些生理节律(例如心律)在外部的音乐节奏/节拍影响下,和音乐同步。有过live经验的人对此应该有所体会

3.评价性条件反射:某些音乐在某个人的经历里总是和或正面或负面的其他刺激同时出现,这个人在听到相应的音乐时就会被引起相应的或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可参考:经典条件反射)

4.情绪传染:人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绪,继而将其内化(可参考:共情)

5.视觉想像:这个很容易理解,听到音乐时联想到了一些视觉画面,就引起了和那些视觉画面相联系的情绪

7.对音乐的期待:在一段音乐的行进当中,无论是符合了还是违反了听者对于音乐的期待,都有可能引起情绪

所以,大脑在音乐的听觉感官刺激作用下和视频本身内容结合起来,可能一些原本没那么好看的视频,突然多了很多不一样的信息。抖音也捧火了无数好听的音乐,重度抖音中毒用户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不知道该听什么歌,也并不想看抖音的视频,但就是打开抖音,声音开到最大,听着抖音的音乐,做家务或洗澡。

已经很难分清是抖音捧火了音乐,还是音乐成就了抖音。

5、抖音内容的低门槛,易模高档

未来短视频一定是UGC的。PGC内容的精美性,抬高了内容生产的门槛,精品意味着低频。所以抖音最让我意外的并不是,它在最初的时候能邀请到一些网红生产一些非常精致的PUGC视频,这个说实话,花点钱,谁都可以做到。让我意外的是,抖音能够果断作出决策,牺牲一定内容的质量,换取内容的高频。

只有UGC的内容才能具备社交属性,未来的短视频一定不仅仅只是一种内容,而是承载信息的一种方式和载体,这就类似于,从前车马慢我们用书信交流和表达自我,博客出来后我们用文字表达自我和交流,再到后来基础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很便捷低成本的使用图片来表达交流,ins、weibo、facebook、朋友圈都是。然后以后,可能就是用视频来交流和表达自我了。所以短视频未来不是单纯的可消费的内容,而是一个全新的交流载体。

抖音现在在不断的降低内容生产的门槛,换来了高频的内容生产、自我表达和信息交流。抖音的所有内容都是容易被模高档和复制的,让所有平凡的每个人都看到了表达自我的可能性,不论你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寝室,不论你高矮胖瘦,你都可以尽情的表达你自己。抖音用视频释放了新一代年轻的自我表达。

分析了这么多抖音的内容,是不是我们把这些套路这些内容全部搬运过来就能成功了?

不,谁说抖音的成功是因为内容好看了?如果你已经看到这里,前面分析的内容你可以先当做屁一样的放掉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这里是分割线,感谢大家的认可,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从事过内容行业的老司机,从抖音的内容为什么这么好看中不难看出端倪,抖音的内容是具有很强互动性和社交属性的,已经形成了社区圈群的文化壁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内容,在抖音看就好看,在其他app上如同嚼蜡。

虽然最初开始的时候,抖音依靠一批邀约过来的帅哥靓女,酷炫的拍摄技巧制作出来的精致视频一下子抓住了一线城市的时尚年轻用户,打响了口碑。但它之后的发展之路和精致内容完全没有关系。抖音的野心从最开始就不是做一个头条一样的内容分发平台,而是做快手、做B站这样的内容社交平台。

这就是社区的力量,这才是短视频的本质——社交。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借用知乎大神孙金龙的一段原话

相互养成。

小王子里有一段故事,精准的阐述了社交的本质,建议大家一字不落的读一遍。

社交的本质是养成,而养成依靠互动。

互动有两类。

熟人间的互动,是你说一句,我回一句,一来一往,具体的产品形式,是IM。

陌生人社交长期存在着两类产品,论坛和IM。

探探,早期的陌陌,都是IM类。但IM有个大问题——平权。平权的意思,就是我给你发句话,你就会回我一句。

但陌生人社交天然不平权,人们只会对超出自己的人感兴趣。

举个例子,一个又穷又挫的男生发现了一个漂亮妹子,想勾搭一下,可漂亮妹子对他完全没兴趣。

所以陌陌后来做了直播,直播就是典型的非平权产品。一群屌丝围观一个漂亮妹纸,打赏。

既然做不到平权,怎么完成社交的本质——相互养成呢?

通过内容来养成。

回过头来,重新来看抖音。也许你能恍然大悟,抖音内容为什么那么好看?

答案是,它已经是个社区雏形。未来是新社交。

抖音的社区和社交属性的雏形

有组织

抖音几大神秘组织:过山车大队、赤赤大队、晓组织、李云龙组织

有脑洞

有看点

2、内容:隔屏互动,表达自我,万人演绎

号主与用户之间隔屏互动:具体参见国民第一老婆晓晓的寄几,对着屏幕一个香吻你受不受得了

号主与号主之间的隔屏互动:之前的case提到男追女的视频,男的自己有个抖音号,女的也有抖音号,两个号就是互动的

表达自我:表达心情,晒宝贝,晒萌宠

2、抖音号:活跃生态,联合互动,自我驱动

联合互动

之前的case提到男追女的视频,男的自己有个抖音号,女的也有抖音号,两个号就是互动的。为什么这里又提一次。

从B侧角度看,这里以后是可以做号主自运营的阵地。大号小号合作生产内容,大号给小号导量。这里还可以商业化

自我驱动

4、用户:抖音公民,身份认同,圈群文化

抖友出征,寸草不生

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

滴,滴滴

能对出暗号的算是基本入门了。

5、一场以发布者内容为原始素材,全民参与加工的内容交流与互动

玩儿起来:参与感,玩儿起来

同一个话题主题,N多人都在拍,万人带你看陕西摔碗酒,万人一起跳C哩C哩舞、海草舞、

抖音的头像都能玩儿

抖音的赞都能玩儿

鼻子点赞,双击手机可以截屏

抖音的视频内容都只是大家社交互动的素材之一了,什么东西都可以玩儿,只是一个载体

再回过头来看看,是不是陡然发现,你和抖音不是差了一两个网红,而是差了一个微博和b站。

抖音到现在为止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牺牲内容的精品性,换取内容的高频互动,不断降低内容门槛,不断的加强内容的互动和交流属性弱化内容的观赏属性,慢慢的进化成为一个社区乃至一个以视频内容来进行社交的平台。

抖音喊出了新的slogan

功能和其他商业化、营销上的优势

1、视频清晰度增强:同样的拍摄条件,同一个视频在不同平台上,清晰度差异很大。不列举,怕树敌。

2、看完抖音想买的系列(抖音的购物链接)

3、视频播放的流畅度

抖音真的有那么夸张么?有那么好么?

NO,抖音的问题是致命的!

抖音基于运营内容池为主导的中心化内容分发模式,和日渐茁壮的社区和社交基础,让抖音能够从小众精品内容app变成一个让整个短视频领域都头痛的敌人。但成也风云,败也风云。抖音的焦虑其实已经逐渐显现了,抖音的焦虑也可能是我们的机会。

1、中心化主导的内容分发模式永远无法应对井喷的用户量需求和井喷的内容创作量的分发需求

用户量越大,每个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差异度也会越大。用户需要消费的差异化内容也会越多,单靠运营推荐池,迟早要崩掉。中心化的分发模式,无法适应海量用户的需求,这种模式适用于人群精准,人群固定的平台。

内容创作量越大,中心化分发的瓶颈就越突出,你靠运营池来推荐,撑死了运营池给你一天万把条,无奈你一天几十万条的内容嗷嗷待哺,分发不出去,没人看,谁还创作?号主生态垮了,没人发内容了,那就一切完蛋。

2、中心化的内容分发方式与社区、社交平权的天然对立和矛盾

中心化的推荐和分发,和社交天然矛盾。举个例子,你很想搭讪妹子A,正常情况下,你去搭讪就好了,没人阻止你搭讪。但现在问题来了,现在有个汉子B,你能不能搭讪到妹子A,和妹子A产生社交和交流,必须要看汉子B乐不乐意。你得想办法先讨好汉子B,但他么的汉子B喜怒无常啊。怎么办……放弃吧。更严重的问题还不是这个,可能其实妹子A也很喜欢你,你也想搭讪妹子A,但是汉子B就是不让。这里就没办法形成后续的社交了,交流和交流都是不自由不平等的。

抖音想继续发展社交,这个坎必须迈过去。微博明星和普通用户之间可是可以直接交流的。

3、为了获取中心化推荐流量,而被过度夸大扭曲的表演,走上快手曾经走过的路

同样的是中心化过重的问题,那么为了获取交流和内容传播的权力,怎么办呢。只能夸张的表演,浮夸的剧本,甚至扭曲异化,以博得众人一笑。古人有个专门的词语形容,叫哗众取宠。说的就是现在抖音里开始出现的歪风。再任其发展,就会走上快手曾经的路,烧房子,胸口碎大石,你信不信。

如果不迈过这个坎,抖音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以视频表达自我,用视频交流你我他的伟大宏愿。

4、想要一片森林,就必定牺牲了几颗树木

5、社区氛围、圈群文化是围城,圈住了城里的人,同时也会挡住城外的人

所有的圈群文化都是有壁垒的,意思就是,你不是我这个圈子的人,你可能连我在讲什么你都不明白。抖音成功塑造了抖友文化,当然也是从内涵段子社区那里继承过来的。

“抖友出征,寸草不生”

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身份认同。基于此衍生出来的

“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

“滴,滴滴”

如果你不是抖友组织,你可能一头雾水,按喇叭“滴,滴滴”什么意思?你就被这种圈群文化的壁垒拒之门外了。这种现象最早见于二次元文化圈,三次元的人想要融入二次元是很难的,想要成为b站的高级会员,可是要做几百道考试题的。

圈群文化的终极体会逐渐趋向闭塞,价值观不同的人,不愿意你进来影响整个氛围,价值观相同的人才能一起愉快玩耍,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随着圈群文化的发展,会越来越排他,排斥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这里的好处就不说了,详情见B站,详情见所有成功社区的用户活跃度和高粘性,以及不可抄袭不可打破的壁垒。(产品功能抄不来的东西)

坏处也显而易见,就是外面的人可能越来越难融入和进来了。现在才下载抖音的人,或者轻度用户,和重度用户能get到的笑点和对抖音内容的感官绝对是天壤之别。

6、抖音的向左向右,头条模式,还是快手模式

既然去中心化是必然趋势,那么抖音未来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

利用大数据做千人千面个性化的内容分发——头条

还是基于用户关系通过熟人或生人关系来做内容互动——快手

想要做社交的,一定面临去中心化,甚至平台不主动做内容分发,平台能忍的住不去做上帝?

7、抖音开了个好头,但抖音离真正的社交表达的革命,还有N个产品迭代和N个运营战略转变

未来的交流应该是什么样的,未来的通过内容养成互动是什么样的,未来的短视频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正如同学所说可能是去中心化的内容创作。不单单只是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

分发上,也是去中心化的,我可以拥有N个圈群,N个小中心化的池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点是内容,而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连接点是人的关系链。

抖音还远远不是。从内容到真正的内容社交,抖音还有很长的路要摸索。现在踩着头条、musical、快手、微博的经验,让他少走了几年弯路,但后面的路,再也没有经验可言,抖音也只能如履薄冰的慢慢走,慢慢摸着石头过河。

错判之一:歌舞形式门槛高,同质化严重,上哪找人跳舞

万万没想到,抖音现在大量的对口型和手指舞,以及简单的对列式踢踏舞,对场景,衣服,肢体难度大大降低,训练一两天就可以有产出,而且极具备观赏性。

耍酷的:

温馨的:

不仅简单,还可以留下家庭温馨的瞬间,还有很多带着爷爷奶奶玩引赞无数的我就不列举了。手指舞的出现,打破了一切壁垒,并且变成了居家必备的休闲活动。

教你照片里的黑脸怎么变亮的:

教你怎么巧妙地打蝴蝶结的:

彩虹糖的神奇玩法:

还有什么车灯的,做美食的,吃玉米的(拿牙签一穿过就叉下来一溜),你看完一定会惊呼“还有这种操作?”

错判之三:视频语言的表达连大多数公众号大V都难以掌握,更别说全民的参与感了事实上,我们会在抖音首页刷到大量的一支视频就爆红的素人,也没有任何的滤镜,运镜,有时候仅仅是好笑的对话,感人的一幕,甚至是偶像的照片做成的PPT,就有可能爆红。

重庆因为魔幻之都的特殊体质,我已经看到了成千上万支“本以为是一楼,镜头一转就发现其实是18楼上面”的视频,因而近期解放碑人满为患,堵满了拍抖音的人。

连出去玩的时候拍个过山车也可以火到百万赞

一个开车的人在一条没有街灯的路上慢慢开车,给骑自行车的孩子照明,到了有光的路口,孩子下车向他深深鞠了一躬,不论这是演戏还是真事,都足以感人和正能量。

更不要说猫舍晒猫,婚庆公司晒婚庆场景(父亲哭的样子),这些平日对他们来说司空见惯的场景被抖音这个放大器释放出了难以令人抗拒的魅力。几乎不费成本就获取了可怕的自然曝光。

因为抖音爆火的“答案茶”就更不用提了。

错判四:创意和搞笑是一件高门槛的事情,春晚的小品都那么不好笑,草根的创作就更容易流于尴尬了。我实在太低估了模高档和诱导的民智的高度了。我们的生活明明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不再抱有期待了呢?

戏精版之卖老婆系列:大哥那东北腔和爽朗的笑容真的太逗了。

为了避免面部识别付款而丧心病狂的:

当看了几百个抖音视频后,大家很容易挖掘和记录生活中各种好笑的事,表达欲被无限激发,这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除此以外,在各大视频平台都通吃的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技术流展现AE水平的,还有炫富和骗点击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我看来,这些反而是最容易复制和迁移的一部分,而上面提到的几种不曾在其他平台感染过我的视频,让我真正扭转了对抖音的刻板印象。

曾经在优酷的时候一星期审了8000条短视频,身心饱受伤害的我表示,产品基因决定了差异。

另外,看一个产品有没有生命力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有没有在这个平台走出来的新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费启鸣”。

如今费启鸣已经开始全面影视化,开始接拍了影视剧,生生造起了新一代小鲜肉,上一个这么火的还是斗鱼的冯提莫。

而这个运营团队究竟都是些什么人,我居然至今一个都没找出来,相当神秘……

张一鸣那时候每天都号召管理层要去玩抖音,自己带头,说要贴近年轻人,目前看来,它真的做到了,了不起。

送你一本电子书,里边是我这些年职场工作总结。我的经验,全都给你。

这几天看到很多人说玩抖音中了毒,完全停不下来,我不信邪也试了一下。不幸也中毒了。前两天真的停不下来,这两天症状有所减轻。作为一个互联网业内人士,一定得思考思考自己怎么中毒的,然后.....然后再想办法把毒放到自己的产品里(手动微笑)。

我觉得有几个原因让你刷抖音停不下来:

因为这个视频被很多人模高档,观看很多次以后已经建立了Trigger,这时候很自然就会想打开抖音看看。抖音里面很多场景都很常见,比如在路上走、晚上拉窗帘睡觉、向领导汇报等等。所以抖音的活跃度才会这样高。《Hooked》那本书里面的讲到的四大法则被抖音玩的炉火纯青:

请支持一下我的作品「如画」APP,一个把照片变成艺术画的应用。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你的朋友哦:

5月7日浙江仙居县警方发布消息,处理一起因“抖音”引发的斗殴事件。

5月6日凌晨,浙江仙居一家饭店内,两名喝酒的男子吴某木、吴某胜,看到了邻桌坐有几个姑娘,就想去搭讪。

吴某木、吴某胜对着邻桌姑娘,模高档了“抖音”上面一个比较流行的搭讪段子:

大家都知道,段子很温暖,现实很残酷——抖音上面这个看起来有点温馨有点抖机灵的段子,被吴某木、吴某胜模高档之后,结果却遭到了对方姑娘的拒绝。

而且,邻桌这几个姑娘,是有男伴的。其中的男伴王某,愤而与二吴发生争吵,双方爆发互殴。

当警方赶到时,斗殴的双方三人均不同程度受伤。

模高档“抖音”的吴某木、吴某胜被行政拘留15天;姑娘男伴王某参与斗殴,被处行政拘留5天、罚款200元。

大锤无意以偏概全,显然,这个案件中的涉案方不能代表抖音用户全体。

只不过,这个小案件之所以成为大锤要分析的对象,第一是因为它是刚发生的,是新鲜的;第二,这个案件很小,但是有效信息量却不小。从中,同样可以看出“抖音”的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有小姐姐,有很多小姐姐。

第二,相比“快手”的猎奇,“抖音”具有更大的模高档性、参与度和交互性。

在大锤看来,“抖音”目前也面临一个十字路口,是一路奔着小姐姐们狂奔而去,还是放飞自我直至帅到撞南墙?

最后,再说一件刚发生的事——【据重庆晚报微博报道】5月6日,重庆一名男子想当网红,爬火车拍抖音,被高压电烧光衣服(补:另据澎湃新闻报道,男子女友声称,男子系摄影师外出工作,并非拍摄抖音)▼▼▼

不说这个软件怎么样,只想求求用这个软件的人们一定要戴耳机,尤其在宿舍或者其他公共的地方。两个舍友玩这个一个小时之内我们其他人要听同样的bgm至少二十遍。这个软件不知道怎么样但真是求放过了。不想以偏概全但求用户们考虑其他人感受,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听那些不断循环的歌

啊还是想对拿那些循环的音乐骚扰我的人爆粗口

我觉得快手很low,下载了没过半个小时,不好玩就删了。很多地方都有快手的视频。。

先前对抖音的印象是,爆红的app,不想玩,估计跟快手差不多。也在其他平台上看到过抖音的视频。。。有几次觉得还不错,但还是没下载。。。后来看到一个,觉得是在搞笑,就下载了。。。

然后,连续几天熬夜。。。。

你要说他low,nobodycares,无所谓,我还是很喜欢刷。。。

有些歌/配音,听多了想吐/尴尬,特别是海草海草/123我爱你/我是你爸爸/回手掏etc.,简直了,所以每次都是赶快关声音然后“不感兴趣”

还有各种刻意煽情骗赞的,比如

1.(自导自演)开了亮辉腾来相亲,对方不识货走了,然后感慨别人眼瞎,一堆人高潮

2.拿水给送餐员/环卫工人,然后说“不要看不起他们”。这么刻意强调,到底是谁看不起他们????nmsl

3.别人拍国外都有xx万个赞,我拍祖国的yyy不知道有几个赞。。。。有nm

4.炒冷饭的,以前微博贴吧出现过无数次的梗、笑话、段子、动图,还拿出来,口区

5.其他,想不起来了

以上这些,每次都是“不感兴趣”

既然恶心的东西这么多,那为什么留下呢:

0.各种蜜汁笑声

1.有很多篮球视频,包括教学之类的

2.很多英语视频,包括发音,还有黑白差异,中美差异

3.唱歌好听的

4.长得好看的

5.各种我妹有砍过船新版本。。。

6.炫富的。。。。

7.各地风景

8.成精的动物

9.萌宝

学英语

听取忠告

学跳舞

希望广大抖音用户意识到这个东西会播放音乐。

在公共场合带耳机刷你们的软件。

希望广大抖音用户意识到这个东西里播放的歌也有他们的原作者,不叫抖音歌曲。

别我听什么歌都问我抖音听来的吗。

8012年我没有别的软件听歌了吗?

因为这样的用户群体,我对抖音没有任何好印象!

以上。

连这种Low到没有边际的言论都有80万个赞,可见国人文化程度之低,品位之鄙薄

现在的抖音三观,已经歪到一定程度了...

偶然刷到的一个视频,觉得挺有道理的

已卸载。

--------------------------------------------------分割线-----------------------------------

据说因为老太太痴迷抖音,老爷子抑郁了

抖音的凶猛,在2018年春节期间开始真正露出了牙齿。

平均一天砸出400万元左右的预算,抖音在各大渠道疯狂买量。

同时,擅长做用户增长的头条团队借助明星发红包和直播答题这样极低成本的获客方式,把抖音送上了应用商店下载量的榜首,长居不下。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春节后,抖音日活为6200万,一个春节涨了3000万,同期快手的增长是1000万。

而春节后,这种砸钱的趋势有增无减。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告诉36氪:“一天就是2000万的预算拿来买量,铺所有你能想到的渠道。”

除此之外,抖音也拿出了很大一笔钱作为红人的内容补贴,“腾讯微视拿了30亿,抖音只可能更高。”

抖音正在成为新的流量聚集地。

而论增长性,现阶段的抖音几乎无人可以近身。

“也许几年之内都不会出现一款超越抖音的产品了,有足够多的钱砸在上面,技术和运营足够厉害,变现能力又强,几乎没有短板。”一位业内人士对36氪说。

抖音上的红人成为了抖音花钱买增长最直接的受益者,尤其是春节前后,抖音红人出现了现象级的涨粉事件,比如代古拉k。

公众号“深夜发媸”的主理人徐老师也在今年春节前开通了自己的抖音号“深夜徐老师”。

“开通以后几乎没怎么管,只是让运营把我已有的视频剪辑一下搬过来,三个月也涨到了160万粉。”

有的大V则刚刚意识到。“3月的一个周末,我们的运营像平常一样随意丢了几视频上去,结果有一个就爆了,几天内大概有30万点赞,吸粉40万。”

不过,除了往里冲,试图吃到这波红利的人们,还得摸索抖音的逻辑。

“与快手追求随机平均分配的逻辑不一样,抖音更倾向于服务内容消费者,追求的是为他们提供高效的信息匹配。”

这既是留住用户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抖音对流量分配权的一种控制态度。

早期的“控制感”中,人为痕迹更重。

比如冷启动时,抖音团队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挖红人,每个运营都背着拉人头的任务。

同时,配置以抖音团队设置的很多“挑战”以及内容的主题、玩法、音乐。

抖音靠发动自己签约的红人在这个框架内生产内容,进而牢牢掌控着内容的调性和质量。

据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告诉36氪:“官方发起的挑战是抖音运营同学的KPI,所以有流量倾斜是必然的。”

不仅如此,早期入驻的红人,抖音把他们看做“自己人”,也会为他们的好内容提供一定的流量和资源倾斜。

随着内容生产者和用户量的爆发式增长,抖音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弱化人工运营,强化算法。

抖音的推荐算法,同样是“宏观调控”的逻辑:流量会源源不断的给那些受欢迎的内容,数据欠佳、或者调性与平台不够匹配的内容,将失去被更多人看到的机会。

忽然爆红的视频,都是这样一套推荐逻辑下的产物:

换句话说,就是靠小范围测试,筛除数据优异者,大范围推荐。

如果一条视频的点赞最初只有一两千,那么即使再等两三天,点赞数也就只有那么多——这说明不会被推荐。

“1万赞是一个坎,再往上是10万赞。”“如果一个视频在一两个小时内快速突破了1万赞,它的实际播放量应该已经达到500万左右,那么它冲10万赞的概率就比较高了,而且后面的数据增长会越来越快。”

这套传承自今日头条的内容分发算法,能让平台上一个已经初露锋芒的好内容像滚雪球一样快速积蓄爆发的能量。

抖音用户的使用习惯,还是主要刷“推荐”页,这意味着抖音的算法和意志,依然能极大地左右这个生态。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随着抖音度过最强劲的增长期,头部红人、腰部红人以及大量普通UGC的结构逐渐稳固下来后,想在抖音上一夜爆红的机会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小。

但过完年,来询价的品牌方一下子变多了,每天都有人咨询抖音上红人的合作,是年前的好几倍。

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告诉36氪,从去年10月开始,抖音的运营都在积极的跟自己对接的红人沟通这个报价标准。“因为抖音也想快点建立起一个规范的市场,好把红人的商业化推起来。”

卖货,这条微博红人走过的路,在短视频为载体的抖音上可能更有种草力。

使劲花钱、再使劲赚钱,是头条的风格。2017年下半年,抖音开启了商业化,此时距离抖音上线还不到一年。

定制挑战赛这种非标资源的溢价空间就更大了,“品牌挑战赛”200万元、“官方挑战赛”400万元,均为实际交易价格,抖音不管策划,只负责给出相应的推荐资源。

与硬广的一次性传播不同,挑战赛能引发UGC用户的模高档跟随,传播效果加成,这令不少品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在赚钱这件事上,抖音很强势。

抖音的强势,来自于自己的流量红利和强运营干预逻辑。通常,个人发起的挑战赛也就几百人至小几千人参与,而抖音卖出去的挑战赛,参与人数能有大几万甚至十几万,因为归根结底,抖音官方的推动力最强,抖音才是最终的流量掌控者。

可以说,抖音自己正在成为一个大型MCN机构,把变现能力强的红人资源都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不过,抖音目前还处于“花的比赚的多”的阶段。“但以头条的能力,抖音的商业化开发空间至少还有50%,因为像电商、直播等模式都还没有大规模开始做。”金叶宸如此判断。

不过,抖音过去半年来的爆发式增长已经开始逐渐缓了下来,最疯狂的红利期已经过去,这个流量池也不再是一片纯粹的洼地。

抖音离自己的天花板还有多远?过去一年成就了10倍用户增长的抖音如今恐怕很难再以这个速度继续增长下去了。

而36氪从今日头条内部人士获悉,接下来,头条将会花更多力气扶植西瓜视频,那里还有大片空白市场——这是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眼中的另一座城池。

THE END
1.看广告也能赚:小游戏APP的盈利创新与用户体验小游戏APP通过“看广告也能赚”的模式,实现了盈利创新,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独特的体验。这一模式不仅为开发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为用户提供了赚取额外收入的机会,从而增强了用户粘性和活跃度。以下是对这一盈利创新及用户体验的详细分析: 一、盈利创新 http://guangzhou031261.11467.com/news/9289315.asp
2.看广告赚钱是真的吗?揭秘背后的真相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赚钱方式层出不穷,其中“看广告赚钱”这一模式尤为引人注目。无论是通过手机应用、网页浏览还是社交媒体,不少平台都打着“看广告就能赚钱”的口号吸引用户。 这种看似轻松简单的赚钱方式,真的靠谱吗?本文将对此深入探讨,为大家揭秘其背后的真相,希望能帮助大家对这种赚钱方式有更深的了解https://www.ukezhitan.com/article-u8D5Au94B1u8D44u8BAF/8353
3.无限看广告赚钱得收益的app有哪些?分享五款看广告得收益的app广告也能为自己赚取收入?这对于很多想要寻找更多的赚钱方式,为自己赚取更多收入的朋友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搞钱的好副业。毕竟看广告这件事,听起来就知道简单方便易操作,一部手机就可轻松搞定。 不过无限看广告赚钱得收益的app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要的,本篇文章就将为大家盘点五款正规靠谱看广告得收益的app,适合大家在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H8U7I205567EAV.html
4.揭秘APP广告:赚钱背后的真相!app广告收益让我们讨论一下广告对App可持续性的影响。虽然广告为开发者提供了盈利途径,但过多的广告或不恰当的广告形式可能会损害用户的体验,导致用户流失。因此,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与稳定的收入之间的平衡,是每个依赖广告盈利的App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来说,App广告背后的赚钱真相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细致的计费模式、精确的数据追踪https://blog.csdn.net/wennyoo11/article/details/138534693
5.18个国内外做任务赚钱App及平台推荐正规做任务赚钱App有哪些?国外看广告赚钱App有哪些?做任务赚钱App哪个最靠谱?国内外做任务挣钱平台哪个比较好?目前虽然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赚钱软件,但是有些是真实有效的,有些则是虚假骗人的,为了大家少走弯路,今天小编这篇文章就详细为大家整理了18个国内外正规的做任务赚钱平台/App,想通过做任务赚钱的朋友们赶紧收藏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198733
6.APP流量如何变现盈利赚钱?详解APP流量广告变现APP流量如何变现盈利赚钱?详解APP流量广告变现 APP流量变现模式纷繁多样,开发者需要依据APP的自身特点以及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一、常见APP流量变现模式 1.广告合作 在APP内部巧妙地展示广告,依据广告的点击量、展示次数等指标来获取相应的费用。对拥有庞大用户流量的APP而言,此方式能够迅速且有效地实现盈利。https://www.mangolm.com/news/0_60809
7.抖音app的盈利方式是靠什么盈利的抖音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盈利赚钱:1.卖产品 抖音视频的风靡,“抖商”继续微信营销盈利组织“微商”成为https://ask.zol.com.cn/x/15940189.html
8.苹果试玩赚钱软件任务多单价高的平台排行榜苹果手机试玩赚钱是目前非常火的一种手机赚钱方法,但是众多试玩赚钱app参差不齐,这里就是把那些任务多、单价高的平台整理出来,总结一个苹果试玩赚钱软件任务多单价高的平台排行榜供大家参考。https://www.yixiangzhuan.com/special/36.html
9.“龙宜app”看广告真能赚钱吗?涉嫌非法集资诈骗而成为发布商,可以通过参与app的签到、答题、看广告等方式获得各种收益。此外,该软件还大肆鼓吹即将上市,诱导更多会员加入。 所以,这种一看就是假的,说是看广告赚钱,实际上必须要交钱,那么真能赚钱吗?肯定也不能,因为这些平台不具备盈利能力,赚来赚去,实际上还是自己的钱,当泡沫越来越大,后面就是崩盘跑路的结果。https://www.wkszw.com/post/1390.html
10.你用起来免费的App,都是怎么通过广告赚钱的?雷峰网昨天微信朋友圈惊现的信息流广告,再度掀起了用户对App内移动广告的大讨论。当然,这其中也有声音在说,“广告就广告了呗,人家都免费为几亿用户提供服务了”。众多周知,大多数App都是免费的,而且它们靠广告赚钱。 但当细化到如何通过广告盈利时,不仅仅用户,有时候甚至开发者都说不出一二三。大家都在说有了用户就有了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501/Z0afKCDJ4uBwSsJp.html
11.赚钱软件一天赚100元游戏无广告,分享几款靠谱游戏试玩赚钱软件探索无需看广告也能日赚100元的游戏平台:当前网络上有众多声称能赚钱的游戏,但大多数依靠广告盈利,玩家不得不观看广告以获得微薄收益,且提现困难。那么,有哪些平台能让玩家在无广告干扰的环境中轻松赚钱呢?下面,小卓将为您推荐几款无广告赚钱游戏平台,让您每天轻松赚取约100元的零花钱。只需动动手指,享受游戏的乐http://tydream.com/fuye/8279.html
12.不仅是营销噱头,车载APP盈利模式初探Livio最近就发布了两款新产品,目的就在于为帮助汽车制造商从App业务中盈利。其中一个是FM Traffic Button,能够帮助车主接收最新的交通报告,OEM可通过在报告中植入广告获得实际盈利;另外一款App是Livio Keys,是汽车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的交流媒介,可为车主提供定制服务和工具。 http://www.cheyun.com/content/1896
13.手机看广告赚钱app软件有哪些单纯看广告赚钱的软件推荐手机看广告赚钱的软件哪个好?对于上面介绍的这三个app,其实无所谓哪个好哪个不好,基本上都是差不多没什么区别的,只不过是爱疯赚上线的时间更长一些,小牛赚和番茄赚都是今年最新上线的。这三款软件里面的赚钱方式也是大同小异,所以建议可以的话,这三款软件都要做,这样也能赚的更多一些。 https://m.18183.cn/news/311527.html
14.十大高发诈骗类型所谓刷单,就是通过网上购物方式为网店刷信誉或者充值刷流水,网店向刷单者返还货款并支付佣金的违法行为。诈骗分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千万不要轻信兼职刷单广告,所有刷单都是诈骗,不要缴纳任何保证金、押金。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03 “杀猪盘” 诈骗手http://www.gzdaozhen.gov.cn/xxgk/xxgkml/zdlygk/shaq_5723311/202107/t20210728_69320742.html
15.苹果手机兼职赚钱app下载苹果试玩软件排行榜攒咖APP是趣盈利旗下全新推出的苹果试玩赚钱软件!攒咖软件上有看广告、做试玩、签到等多种赚钱方式,完成就能获得10000-50000金币奖励,1W金币相当于1元,任务不限领取,多劳多得,3元起接受提现,非常适合宝妈、学生、上班族等兼职操作! 【赚钱特点】 1、看广告赚金币:看广告赚金币是获取收益最简单的任务,进入后台会https://www.daka163.com/app/pingguo/
16.app赚钱的方式有几种?当然了,app赚钱的方式不止这些,也正是因为可以赚到钱,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app开发出来。不过基于常规的app开发方式,app开发的成本和时间对于一些普通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而言都是比较难以接受的,不过好在还可以通过应用公园app在线制作平台来完成,不仅快的话,10分钟内就可以搞定,而且其所需制作成本更是较市场省掉http://www.apppark.cn/mobile/news_t_3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