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卖家之所以选出的产品没能打造起来,都是因为选品过程中考虑不详细,明明可以在选品过程中思考到并规避的问题,偏偏因为各种原因疏忽了,甚至故意无视它,也因此给自己后期的打造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为了能够让各位卖家在选品中能够考虑全面,我把反复强调了很多选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简单列举,大概包括下面的八个方面:
1、把刚需放在选品的第一位
热卖的产品有很多,热卖的非刚需产品也有很多,但从更容易打造的角度考虑,一定要优先考虑刚需的产品。选择刚需产品,潜在消费群体是聚集的,消费者购买时从需求出发购买而不是从个人偏好出发购买,成交就更容易,更便于打造出爆款。
这里顺便和大家说一下如何做选品货源的市场分析:
再去1688找同款货源,除了有同样的货源品也有亚马逊跨境同款的货源,就以这款亚马逊同款的方框篮的货源举例,批发价成本27,代发价仅需3.8,合算亚马逊前台的市场售价区间平均在25美金左右,那么折算下来的单品按批发价利润约¥155左右,代发价利润就更高了。
在利润条件符合预期的情况下,我们再对供应商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考量,最终确定相对优质的供应链进行供货。
2、竞争热度小,相对偏冷门,要避开红海类目,着力盯着偏蓝海的类目
所以,打造一个大爆款的过程中,你可能遭遇到很多非运营因素的干扰。但小爆款不同。一款BestSe1ler只能日出100单月盈利只有一两万块钱的产品,大卖家甚至都不屑一顾。但正是这类产品,往上冲容易,冲上去了守住排名也容易,一旦打造起来,每个月稳稳的一两万的盈利,甚至可以保持两三年如此,一两年的积累,一点也不比大爆款赚得少,关键是风险小,发展稳定。
3、产品更新换代慢,季节性不明显
只要是更新换代快、季节性明显的产品,你的利润可能永远都抵不上库存。而库存积压,带来的是资金周转率下降,带来的是高昂的长期仓储费,而最终,这些没能刚刚好卖完的产品有可能也变成了废品,把前期辛辛苦苦赚到的利润都稀释了。
4、产品功能尽量单一,但产品组合尽量能够富有想象力
功能单一的产品便于做好品质把控,而通过批量销售、套装组合、搭配赠品等方式,又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两个方面结合,可以增加产品成为热销品的可能性。
5、远离侵权
侵权是红线和底线,这是我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而要远离侵权,既要积累行业常识,培养对产品对行业的敏锐观察力,又要避免有任何的投机心理。面对一个疑似侵权产品,宁可信其证又极有可能是你所不能解决的,与其被这些不可控因素折腾,不如从选品阶段就断了念想。
6、尽量不选敏感类产品
包括液体、膏状、粉尘、带电的、需要特殊认证的等等,这类产品也许销量好利润高但在头程发货有难度,在运营中还会随时被下架被要求提交认证、或者补充提交认证,而这些认证又极有可能是你所不能解决的,与其被这些不可控因素折腾,不如从选品阶段就断了念想。
7、尽量选择轻小型产品
轻小的产品,在上架销售时,可以选择小标准件或者轻小的发货方式,FBA费用更低:也可以在头程物流上自由选择,FBA费用低。头程物流成本低,就可以让自己的成本有把控,进而让自己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一个产品品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打造的节奏以及其生命周期,如果某个产品当前所有的卖家好评率都很低,那说明该产品存在着先天不可克服的质量问题,对于这样的产品,别的卖家遭遇的问题最终都会发生在你身上,与其在打造过程中遭遇不测,不如在选品阶段就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