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DInSARSBASInSARGNSS和地下测量的方法结合高分辨率LiDARDEM进行滑坡监测ENVIIDL技术殿堂

图1.研究区LiDAR绘制的滑坡痕迹及其在台湾的位置

一般来说,PSInSAR是一种推导大面积变形的方法,例如地面沉降或断层变形,很多学者使用InSAR方法结合其他地学方法对滑坡活动进行监测,所使用的InSAR方法有PSInSAR、SBASInSAR、DInSAR、A-DInSAR、TCP-InSAR、SqueeSAR等[参考文献1-28]。

台湾国立暨南大学王国龙教授团队使用SBAS方法进行研究。在确认地表运动后进行不同测量值的比较。变形值和速度证明了活动性,可以提供有关滑坡机制的信息。但DInSAR应注意滑坡位移大面积分析的正确性。鉴于此,将卫星相对变形(LOS)转换为垂直方向是唯一可行的验证方法。使用的方法是SARScape软件提供的程序。

DInSAR、PSInSAR和SBASInSAR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这些技术对于大规模滑坡监测变得更加有效。已有学者提出了各种方法来实现更快的处理和更好的结果[参考文献29-38]。

本研究使用Sentinel-1同极化数据,1mLiDARDEM作为参考DEM,使用SARscape进行DInSAR处理,处理流程如下图。

图2DInSAR处理流程图

DInSAR方法适用于观测基线短、周期短的两个场景的滑坡伤痕。然而,从两个图像中获得的相干性、幅度和条纹很难连续监测位移。因此,在研究区引入了时序InSAR方法。该区域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但PSInSAR结果的候选点少得多。从PSInSAR中提取的候选点数仅为SBAS的1/10。因此,本研究仅使用了SBASInSAR(以下简称SBAS)方法。

图3-1升轨数据集连接图

图3-2降轨数据集连接图

直接来自SARScape软件处理的RMS垂直位移误差显示为8.6mm,升轨数据集的置信度为95%,降轨数据集的RMS垂直位移误差显示为9.8mm,置信度为95%。升轨数据集的入射角方位角为80.1度,倾角为39.1度。降轨数据集的入射角方位角为281.5度,倾角为36.9度。研究区朝向以东向为主。坡向(方位角)和坡度(陡度)会影响候选点的数量及其准确性。升轨数据集得到的候选点较多,如图4(1).这是因为研究区的斜坡正对着升轨的SAR卫星信号。此外,SARScape的一些参数针对研究区域进行了优化,以产生最多的候选点。接下来就是验证该研究区域中每个轨道结果的准确性。

图4-1升轨数据集SBAS处理得到的SBAS候选点

图4-2降轨数据集SBAS处理得到的SBAS候选点

安装了两个双频GNSS站进行分析,以验证SBAS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如图1所示,自2017年4月开始。采用位于距离该点1.1公里的稳定位置的GNSS参考站作为节点,进行节点位移计算。假设参考GNSS站稳定无位移。GNSS站址的选择基于初步DInSAR分析。差分GNSS计算基于开源代码RTKLIB。由于大雨,道路可能会被阻塞。因此,记录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实验室,并每小时在另一台服务器上进行计算。Sentinel-1数据的重访周期为12天。每小时的GNSS采样对于DInSAR验证来说太密集了。因此,采用了24小时的采样频率。

如图5和图6所示,从2017年4月到2021年6月有两次强降雨。第一次是2017年6月,即安装GNSS站仅两个月后,6月1日至6月4日降雨量为902.5毫米,6月11日至6月18日降雨量为640毫米。该事件在GNSS1处向东方向产生了约120毫米,向南方向产生了38毫米,在垂直方向产生了78毫米的位移。第二次强降雨是2019年,每小时降雨量达到了52毫米的峰值,但累积降雨量比2017年那次少。在这次事件中测量了位移。GNSS2向南的位移大于向东,因为它的坡向是向南的;GNSS2的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几乎相同;但GNSS1的水平位移远大于垂直位移。位移结果意味着GNSS2的位置在单个滑动面,GNSS1在多个滑动面,也就是说下面有更深的滑动面。现场勘查和数值模拟以验证这一观察结果。

图5.GNSS1处测量的GNSS位移和降雨量。

图6.GNSS2处测量的GNSS位移和降雨量。

采用垂直位移进行验证。提取GNSS1和GNSS2处的垂直位移与SBAS的结果比较。如图7和图8所示,GNSS1垂直位移在cm精度内与升轨数据集的SBAS结果非常一致。由于地形的原因,降轨数据集的SBAS结果与实际的位移有很大不同。这一结果表明:在分析滑坡活动时,山体本身对SAR数据轨道的选择起到控制性作用。GNSS2安装在庐山小学内,斜坡朝南。对比结果表明,降轨数据集的SBAS结果比升轨数据集的SBAS结果更加一致。但是,升轨数据集经过四年的计算,得到了更加准确的形变结果。因此,以下结果讨论将集中在本研究区的升轨数据集上。此外,有个现象是:在2017年降雨事件之后,GNSS和SBAS都测量到了隆起现象。该机制将在下一节中讨论。

图7.在GNSS1处测量的GNSS位移和SBAS测量得到的位移。

图8.GNSS2处测量的GNSS位移和SBAS测量得到的位移。

GNSS1Location

坡度(degree)

坡向(degree)

15.6

88.9

升轨

降轨

误差均值(mm)

13.21

84.74

误差标准差(mm)

10.14

37.82

0.95

0.69

GNSS2Location

19.8

169.8

24.43

25.76

15.17

17.52

0.51

0.20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该研究区,SAR升轨数据的结果优于SAR降轨数据的结果。结果表明,升轨的SAR数据适用于东向斜坡。

图9.坡度测斜仪测得的地表水平位移。

本研究提出了将水平位移转换为垂直位移的概念,示意图如图10。边坡测斜仪测量参考地表深处的水平位移。钻孔处的平均坡度,同一点的垂直位移可根据下列公式估算。计算坡度的推荐距离(半径)是从孔的中心到大于测斜仪深度的半径。

tanθ=→V=H×tanθ

其中,θ:边坡测斜仪钻孔处的平均坡度;H:边坡测斜仪观测到的地表位移;V:估计的垂直位移。

图10.坡度测斜仪测量横向地面位移和垂直位移转换的图示

转换后的垂直位移如图11所示,将SBAS处理得到的垂直位移在同一时期绘制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正确估计BH1处的垂向位移趋势。但BH2处的位移相比只是变形趋势一致,值并不准确。所提出的方法是基于滑坡监测,其中观测点总体上是向下移动的。如果观察点向上移动(隆起),则应仔细检查该过程。这种方法允许比较DInSAR和边坡测斜仪数据,尤其是没有GNSS或水准数据的传统监测站点。比较这些位置时,有两个有趣的观察结果:一个是在2017年强降雨之后,形变趋势出现了反方向的变化;二是这些地点没有受到2019年强降雨的影响。

图11.坡度指标与升轨SBAS形变结果相比的转换垂直位移。

由于SBAS方法的准确性在该地区已通过GNSS和边坡测斜仪得到验证,因此在研究区基于该方法进行滑坡制图是可行的。为了建立一个标准的操作程序来绘制滑坡区域,在几次测试后执行以下处理步骤:

(1)SBAS处理之后从LOS位移计算垂直位移;

(2)将垂直位移内插为栅格数据;

(3)将栅格垂直位移与从DEM生成的山体阴影图叠加;

(4)将得到的位移与Lidar识别的滑坡区进行比较。

处理后绘制出潜在的滑坡区,如图12所示,同时还叠加了LiDAR识别的滑坡区。图中显示大部分LiDAR基础滑坡区都在移动,这说明用LiDAR数据绘制的滑坡是正确的。但是,滑动位移也意味着优先做进一步的工程监测。SBAS方法可作为选择减灾地点的可能的技术手段。基于SBAS方法绘制的潜在滑坡区比LiDAR绘制的滑坡区域多。这些潜在的滑坡区正在移动,但由于连续的规则滑动,滑动阈值难以定义。这种基于LiDARDEM的SBAS形变结果表明,大部分沉降发生在滑坡的顶部,此外,在斜坡的低海拔处可以观测到一些抬升。

图12.2017年3月到2021年6月Sentinel-1数据SBAS处理得到的垂直位移速率

在上图5中的垂直位移显示了2017年强降雨事件后的抬升行为。GNSS1的观测表明水平位移远大于垂直位移。检测到的小的形变意味着存在多个滑动平面。对该站点进行现场调查以找到滑动机制。现场调查发现,墙上的裂缝,如图13,在屋顶顶部安装了GNSS。挡土墙到底部的位移大于顶部,说明了圆形破坏情况,这可能导致滑动底部具有较高高度的旋转。为了模拟这种情况,采用了一个简单的斜率模型:Rocscience的RS2进行有限元分析。坡顶至坡脚剖面进行切割模拟滑坡位移。模拟结果如图14所示,图中标出了GNSS位置。模拟了位移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结果表明,在GNSS位置,水平位移比垂直位移更显著。此外,模拟结果说明该站点至少有两个滑动平面。从数值模拟中识别出两个滑动。主要滑动发生在降雨量更大的情况下,这导致整体滑动和GNSS垂直高程下降。小滑坡发生在大滑坡稍停时,小雨袭来,造成圆周旋转,垂直高程增加。

图13.挡土墙裂缝显示底部位移大于顶部(GNSS1安装在建筑物屋顶)

图14有限元数值位移模拟结果

本研究提出了基于DInSAR和SBAS的滑坡区处理和验证方法。来自LiDARDEM的滑坡制图显示了过去的滑坡事件,对当前的情况应识别活动滑坡,如果变化速度较快,应进行进一步监测和处理。

DInSAR可以检测滑坡区域并进行位移图绘制。一旦在两个场景中发生了事件,DInSAR可以使用适当的阈值从边缘和位移图绘制剖面区域。然而,DInSAR在像对的选择上、不可避免会产生噪声信号,而且很难确定斜坡是否正在滑动等,这些方面都存在问题。DInSAR的结果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并不那么精确且易于使用。

数值模拟验证了斜坡的滑动行为,引起垂直位移的不同组分。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滑坡监测,并且可将监测仪器选择安装在快速滑动的位置。此外,SBAS方法可以检测不稳定滑坡,为工程处理或监测工作提供预警。

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BAS方法的潜在滑坡监测,与野外调查相一致。该方法可进行滑坡制图,为优先做好稳定滑坡的工程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THE END
1.国产JDL—1型陀螺测斜仪的使用情况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方位角的测量问题,影响了工程进展和地质报告的提交。一九七三年以来,在上海地质仪器厂的协助下,先在43孔使用三台国产JDL-1型陀螺测斜仪进行了试测。在试测成功的基础上,又测量了遗留下来待测方位角的钻孔,到目前已测完钻孔11个,计30多个测次,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现将使用情况介绍如下: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KGC197503005.htm
2.警察网三、地面预注浆的钻孔,每钻进20米,应测斜一次,钻孔偏斜率不得超过0.5%; 四、注浆前,必须进行注浆泵和输送管路系统的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必须达到最大注浆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不得小于15分钟,无异常情况时,方可使用; 五、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突然上升,必须停止注浆泵运转,卸压后方可处理; 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3533
3.煤矿安全规程(三)地面预注浆的钻孔,每钻进40m必须测斜1次,钻孔偏斜率不得超过0.5%。 (四)注浆前,必须进行注浆泵和输送管路系统的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必须达到最大注浆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不得小于15min,无异常情况后,方可使用。 (五)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突然上升时,必须停止注浆泵运转,卸压后方可处理。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flfggz/flfggzbmgz/200503/t20050316_143851.html
4.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地铁管涵基坑都用得上!4、设有测斜及纠偏装置,随时调 控成槽垂直度,成槽精度较高 抓斗式成槽机 适用条件:地层适应性广,如N<40的粘性土、砂性土及砾卵石土等。除大块的漂卵石、基岩外,一般的覆盖层均可。 深度:目前常规设备施工速度60—80m。(房建项目足以) 缺点:掘进深度及遇硬层时受限,降低成槽工效。 https://www.fwxgx.com/articles/235121
5.中国法院网Ⅲ船上必须建立完善的观察了望体系。船上导航雷达、测深仪等电子观察设备应采用不间断工作方式,严密监视海面和水下情况;驾驶台、后甲板和仪器舱的值班人员,必须严守岗位,密切观察海面和水下设备电信号的反馈情况; Ⅳ使用吊机设备作业时,应尽量将被吊放物品放在船的下风方向,以减少物品晃动程度; https://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2002/12/id/87334.shtml
6.审计报告分析范文施工期间,根据此段基坑和高层建筑物监测数据,随着基坑土方开挖的逐步加深,高层建筑物的沉降量及倾斜率、基坑墙体测斜和支撑轴力均有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但均未超过设计预警值(如表2),进而说明对该特殊地段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通过采用理正基坑计算软件计算分析,得出在不同工况情况下基坑理论变形量,经https://www.gwyoo.com/haowen/328769.html
7.CX901F全自动测斜仪价格,厂家,求购,使用说明“CX-901F全自动测斜仪”详细介绍 CX-901F 型测斜仪采用数字式传感器作敏感元件自动记录处理的测斜仪器,广泛用于深基坑开挖,地铁地基,公路地基,挡土墙,坝体及山体滑坡等工程方面土体内部位移变化的监测,是一种 的精密测量仪器,它在工程的应用对及时掌握工程的质量及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整套仪器由https://cn.made-in-china.com/gongying/catmyq-ioIEyUjDAkVh.html
8.CXCX系列测斜仪广泛适用于测量土石坝面板坝、边坡、土基、岩体滑坡等结构的水平位移,该仪器配合配合测斜管可反复使用。 智能测斜仪结构 CX系列测斜仪由倾斜传感器、测杆、导向定位轮、信号传输电缆、智能读数仪等组成,将智能读数仪读取井贮存的测量数据通过USB数据线传送给计算机。 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20184988.html
9.测斜原始数据处理工具测斜仪测出来数据怎么计算a+a软件为免安装版本,打开“测斜数据处理专家x86”文件夹,找到并安装vcredist_x86.exe后即可打开:测斜数据处理专家x86.exe使用。 2. 软件使用说明 2.1 软件主界面 基本参数设置选择默认。 软件界面参数的设置 测斜仪:武汉基深、河北北方、北京航天,这里选择不同的牌子,可以自动的设置系数k的值,以及输出该品牌仪器的结https://blog.csdn.net/wokaowokaowokao12345/article/details/89024548
10.矿用随钻轨迹测量仪井下使用过程中测量磁方位角的干扰因素分析目前来说磁偏角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得知。但是特殊的情况下磁偏角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的幅度不会很大,对煤矿使用随钻测斜仪来说干扰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二)电磁的干扰因素 (1)导线通电后,不仅线路两端之间会产生电位差,而且导体两端内任何前后间隔位置之间都存在着相对而言的电位差。这里的电位差应该是http://www.kjwt.cn/Kxs/Html/2021-10-13/571.html
11.使用单点测斜仪应注意的事项有磁干扰的井段进行多点测斜应使用()测斜仪 A.陀螺 B.磁性单多点 C.有线 D.无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电导率仪使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简述电导率仪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HK51-01F定点测斜仪进行仪器检查时,仪器配套应完整,连接、密封可靠,技术参数满足井下https://www.xilvlaw.com/souti/it/es2z478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