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也有“反指”吗?简单理解的话,有正面指标就会有相应的反指——对组合有负面贡献的因子。但一般来说,有意义的反指是“看起来更像是正面因素但实际有负面回报的指标”,或者有些券,投资者可能因为某些正面因素买入了,但出现了一些负面信号后情况可能发生反转——我们的意思是,如果一些特征的券,我们本来也不会买到,比如很低的ROE、很弱的成长性等。这里,我们聚焦那些“让可买的券变得危险”的指标。
转债层面
一、转债角度上,我们可能因为“双低”或者低溢价买入了一些券,它们的离场点是什么呢?高价自然比较难以当做“一票否决”的指标,但高价与高溢价相遇自然是个问题——既然EasyBall或者它的强化版有超额回报,那么它的对面自然有负超额。我们的测算表明:
1、价格和溢价率的综合排名,从60%分位数以上开始为组合提供负贡献。所谓“双低”的有效程度,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在于高估值组别很差的表现。如果一个转债结合价位和溢价率,能排到60%分位数以上(也就是最贵的那40%),组合将呈现明显的负相对回报。且设置更高的分位数(比如图中的70%、80%)没有让结果更差。因此,可以认为一个“反指”是转债的估值进入最贵的那40%的名单;
图表:“双高”测验:价格与溢价率的综合排名
2、单独一个“高溢价”也足以让组合陷入尴尬。度量上讲,高溢价对分位数敏感性不强,50%~80%分位数效果差别不大,但90%分位数有更加明显的负贡献。数值法(即溢价率大于某一个特定的数)测算可以看到,高溢价自然有负面贡献,但单调性从高于40%开始弱化甚至消失——简单来说,以溢价率观测,高于转债样本的90%分位数以及溢价率高于40%,是负面指标。这里也再度提醒投资者,低价策略综合攻防两端的效果,比双低、低溢价率都要差得多,也是我们一般不提倡的做法;
图表:溢价率分位数策略
3、至于如何预防低估值陷阱,现阶段我们建议参考前期报告《转债退市概率测算》。
图表:退市概率示意图
正股层面
对于正股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量价指标——盈利、成长差的券投资者一般不会买,盈利、成长太好也不会成为反指。我们以往的测算也看到,量价的指标效果最显著,但略欠单调性和稳定性,同时动量效应都强过反转效应(与转债的考察期以及转债特性带来的扭曲效应有关)。我们对常用的超买超卖类指标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一些结果:
1、在机构化已成定局并大势所趋的环境下,短、中、长期动量效应的正面效果都不该轻易挑战,不赘述;
2、价格上的超买并不可靠,甚至无法弥补其带来的遗憾:BIAS和RSI这两个引用率最高的超买超卖指标,在转债市场上没有效果:甚至,三年多以来的数据还是表明,越超买的组别越好——因为超买带来的反转效应还无法对抗掉这些强势股的惯性;
图表:BIAS指标与RSI指标测算:年化收益/最大回撤(起点为2017年末)
图表:MFI计算公式
图表:基于MFI的策略回测:蓝线为该数值在80以上时持有转债
图表:基于换手率相对值的策略回测:绿线为2.5x以上
其他指标方面,超买指标的尴尬也出现在了估值法和目标价法上。例如下图为按照PB在行业中的相对位置测算的五组策略:结论是估值越高表现越好——这当然不是这组测算想表达的逻辑,但这也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拿估值作为主要甚至次要逻辑,即便某些环境下低估值亦有表现。
图表:基于PB在行业中的相对水平的策略回测
图表:基于一致预期目标价的策略回测
小结与一些问题:
1、简单总结前述测算:
1)双低的券,当价格、溢价率进入市场60%分位数以上时再结合正股考虑兑现即可,至于它是市场估值最低的10%、20%还是50%区别并不大;
2)溢价率仍足以单独破坏一个转债的表现预期;
3)退市风险类指标可以用来规避“低估值陷阱”,强化EasyBall效果,请见上期周报
4)不要轻易逆趋势,单纯基于价格的超买指标在转债上不适用,如BIAS、RSI等;
6)估值指标无效,结合ROE后效果也不明显。基于一致预期的指标测算效果也并不好,但“目标价空间”在客观上是反指,只是逻辑上存在一定障碍。
2、一些结果似乎与股票不同?当然,转债有溢价也有债底保护,其中会展现出一个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转债更偏好趋势和波动,反转、低波类策略在转债上的应用多数不理想——因为正股一个小的波动对转债来说意义不大,可能还无法突破溢价带来的封锁。
3、为什么此时讨论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市场阶段问题,市场从此前的趋势市进入震荡环境,所谓的“结构机会”对转债投资者来说没有那么容易把握:转债投资者既需要标的展现出弹性、最好走出趋势,但在整体震荡行情的情况下又要比以前注意回撤——投资者要拿捏其中的度,这不是一个容易下结论的工作。前文所提到的这些指标希望能给投资者一个参考,即在保住转债盈亏比优势的情况下,什么时候拿住券,什么时候兑现。当然这里只是做了一些简单尝试,还有比较大的改进空间。
市场一周概况
一级市场跟踪
图表:拟发行转债、EB
私募EB跟踪
本周无新增私募EB申请。西部矿业集团20亿元EB与中建新疆建工9亿元EB获通过,恒力集团120亿元EB与许继集团10亿元EB获反馈。
图表:私募EB拟发行信息
本文摘自:2021年4月9日已经发布的《转债“反指”大筛查》
杨冰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5120002;SFCCERef:BOM868
房铎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9110001
陈健恒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11;SFCCERef:BBM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