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令不少人迫切需要更多的情感陪伴和心灵慰藉,寻找疏解压力的出口。以塔罗、占星为代表的网络算命悄然流行,高额利润或催生出千亿级的玄学市场?热衷于占星卜卦的年轻人真能转运吗?鱼龙混杂的行业背后暗藏哪些玄机?南都推出“网络‘算命’调查报道”。
一些年轻人热衷算命,催生互联网玄学“生意经”
占星卜卦1分钟花钱百元能转运?
画上阵法,点燃蜡烛,摆上羽毛、水晶球等辅助材料,塔罗牌占卜师佳佳拿出78张塔罗牌,牌面朝下叠成一叠……
另一端,一群年轻人被要求冥想,并在心中默念问题,从78张牌中选出最有“连接”的三张,然后等待开牌和解读,所谓的未来在此刻发酵。隔着屏幕,塔罗牌占卜师佳佳仿佛能感受到他们望眼欲穿的眼神。“问什么的都有,但总归就是三种:学业、工作和感情。”
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部分年轻人选择用网络算命缓解焦虑、寻求安慰,但网络上形形色色的占卜服务真的靠谱吗?奥一新闻记者采访多名网络占卜爱好者与从业者,听听他们的看法。
爱好者
不确定的时代,渴望确定与被爱
32岁的小罗是一位资深塔罗牌爱好者,她左手戴着招桃花的水晶手链,右手戴着保平安顺利的菩提子,家里还摆着从塔罗师那儿买的魔法蜡烛。“我第一次接触塔罗是因为遇到感情问题,当时正在犹豫要不要结束一段感情。”小罗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她患得患失,“塔罗师指出了我过去的相处模式和我的心态,我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方向。”小罗坦言,迷上塔罗后的花费不菲,“问一个问题大约100元,买一件‘周边’30-500元不等……”
还在读大学的漫漫对前途迷惘时,会去刷B站和抖音的占卜视频,“考研还是考公?我未来会从事哪个行业……”她期望从占卜中得到提示。偶尔她也会选择付费的算命服务,“有一次我去算未来的发展方向,当时塔罗师给了个非常积极的提示,虽然后来事情有往好的方面发展,但确实和算命没有关系。”她感觉钱花得不值。
在广州土生土长的小苹,10年前就已经接触了塔罗牌。她告诉记者,当时塔罗牌盛行,主要线下店都集中在越秀区的地王广场。“我也是通过朋友介绍,才知道这些地方。”她回忆自己首次测塔罗的经历,当时刚毕业的她,正为了找工作焦头烂额。“当时我刚面试完一家公司,心里有点没底,就想去测一卦。”
半是相信,半是猎奇,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不少年轻人表现出对塔罗和占星的热爱。此前曾有网站做过一次调查,在接受调查的30岁以下人士中,78.81%的年轻人都表示有过算命行为;62.05%有星座罗盘和塔罗牌占卜经历。
渴望确定与被爱,是受访者们共同的心声。相比结果的准确性,小苹更看重的是,在塔罗牌占卜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放松和慰藉,她觉得“自己就好像被补充了某种能量”。小罗认为:“迷上塔罗占卜或许是对未知的恐惧吧,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数,更想去掌握命运的规律。”漫漫则认为,自己喜爱占卜更多是出于娱乐消遣,“如果运势不好,那就点开下一个视频重测。”在她看来,“寄托情感、消解焦虑”才是最终目的。
从业者
“你的焦虑迷惘,我的财富密码”
“冥想结束。现在从1-78里凭直觉挑出3个数字。”
“21、10、24。”
佳佳从78张维特塔罗牌中抽出三张:逆位恶魔,逆位宝剑三,逆位高塔。牌面上押注着求问者可能的未来。佳佳捏住牌角,开始一一解读,中间不时有求问者的追问。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
“像这样的单子,我一个月大约能接到20张。”入行一年的塔罗牌占卜师佳佳告诉记者。
如果按一个月20单来算,佳佳表示,月收入不太高。然而“问卜”只是她的副业,她的另外一项生意是卖水晶手环。
记者对比一些短视频平台与网络算命咨询平台上的收费发现,佳佳的定价在行业内近乎“白菜价”。在B站上,头部塔罗UP主们的预约报价,每小时集中在400-800元之间;美团上,有商家标价360元半小时、1805元1.5个小时;有一位资深占卜师标价“200元10分钟”,算下来每小时要1200元。
“塔罗牌的定价,实际上取决于占卜师给自己的定位。如果是比较资深的塔罗师,都不会给自己定得太便宜,但与此同时,有些很一般的塔罗师,他们也会把占卜费定得很高。这种东西是很难分辨的,只有你花了钱以后才知道。”佳佳告诉记者。
“缺乏自信、对未来产生恐惧,这些人通常都希望得到一些积极的暗示,或是被疗愈一下。”刚结束完一波问询的占卜师安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和佳佳不同的是,安娜身兼数职,她的个人介绍中显示:“塔罗师、占星师、水晶天使疗愈师、心理咨询师”。
她表示,来占卜的人内心都是因为有一个“不确定的小人”。而她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倾听自己真正的内心需要。“他们也许不是想要一个答案,只是希望有人帮他们做一个选择。”据记者观察,安娜的客户大多为30岁的年轻人,女性一般愿意咨询情感类问题,男性偏向咨询事业和财富。
尽管一直以来,对于命理、风水等占卜预测方法准确与否存在不小的争议,但仍有不少人会选择为神秘力量买单。不管多么离谱的市场价格,只要贴上“玄学占卜”的标签,似乎就变得合理起来。周易服务平台“高人汇”的创始人袁钰膦曾预估,这将是一个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随着去年3月《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网络占卜在电商平台销声匿迹。如今在淘宝、闲鱼、拼多多等平台搜索“塔罗”“占卜”,搜索结果会被屏蔽,还会弹出“不信偏方,拒绝迷信”的标语。
鱼龙混杂的网络占卜行业背后暗藏消费陷阱
招财、旺桃花、防脱发?
“伪科学”里有“真算计”
“不用见面,只要从1到78中选择几个数字,就可以算感情、算事业、算学业……”由于操作简单、互动性强,近年来塔罗牌占卜“云算命”在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然而这占卜服务背后或暗藏诈骗陷阱。一对一的网络算命服务容易滋生哪些不法行为?背后有着怎样的产业链?
线上占卜
隐蔽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
“相比线下,线上占卜的隐蔽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也更容易滋生犯罪。”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一些占卜师会通过积累的私域流量,举行转运仪式、售卖水晶、朱砂等周边产品等提供增值服务。而那些号称能够“招财”“旺桃花”“高中”甚至“防脱发”的转运物品并无科学依据。几十元的廉价货,因为有“转运”加持,就可能被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事实上,算命问卦不算新鲜事物。只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曾经坐在街边巷尾自称“赛半仙”的算命先生们,被“免费在线测八字”“线上占卜问吉凶”“AI免费智能算命”等网络产品所取代。
然而,披上科技外衣的网络算命更具迷惑性,潜在危害不容小觑。
最终,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蔡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向被害人虚构通过塔罗牌占卜、魔法蜡烛作法等,能够解决情感问题的事实,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知,进而作出给付被告人数额巨大财产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蔡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责令退赔被害人刘某经济损失20.9万余元。
“我和我的crush可以在一起吗?”
“我什么时候能脱单?”
这些结果可信吗?算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科学研究表明,算命其实是一种文字媒介的心理暗示,仔细剖析不难发现其中的背后逻辑其实是类似于心理学的一种行为诱导。
因此,无论是看面相、看手相,还是算生辰八字、算事业不顺、算感情失意,其本身就是一门“伪科学”。亦有视频博主坦言:目前从事塔罗牌占卜的人水平参差不齐,占卜结果也不相同,更无法成为人们做出重大决策或改变生活方向的依据。
塔罗占卜师佳佳告诉记者:“其实塔罗牌预示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与趋势,牌面的结果只是基于当下的局势而判断产生的。所以说我每次占卜后都和顾客强调,不要过分依赖占卜结果,要更加看重个人的行动吧。”
行业乱象
“塔罗牌占卜师更像是陪聊”
由于市场失范、法规滞后,令塔罗牌占卜市场乱象丛生,同时也令从业者身处不稳定的环境。“塔罗牌占卜只是我的兼职,主业还是在水晶手串那边”,佳佳告诉记者,“而且我也不是特别想继续做下去了,因为我的客源实在太狭窄了,赚不到几个钱。”
记者了解到,从业人员当中,将占卜作为副业而非主业的人不在少数。有些占卜师认为占卜行业的收入太不稳定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那些参加过机构培训、有title绑定、有品牌平台IP的占卜师们更容易获得相对稳定,客单价较高的客源。而名气较低培训平台或者自学出来的占卜师,客源则十分狭窄,顾客大多来自身边认识的朋友或熟人推荐,或者靠做免费的大众占卜来吸引流量,再慢慢将公域流量转化成私域流量。
“有些占卜师比较会经营,他们会先在B站、微博等平台做那种大众占卜的免费视频,然后在视频简介里附上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样就把公域流量转变成私域流量了。”佳佳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骗术和负面新闻也让这个行业饱受质疑。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客户的恐惧和不安,大肆敛财。“这种情况让这个行业的形象大打折扣,也让真正有能力的占卜师为之头疼。”
据了解,在国内的塔罗牌社团中,学牌的程度通常以“牌龄”计算,每个成员都被称为“占卜师”。塔罗牌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好?网络平台上不同级别的占卜师有何差别?
记者对比发现,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中国的占卜行业仍处于初期状态,没有一套判定占卜师专业性的标准或约定俗成的职业守则,也缺乏可量化的定价标准。例如,日本有专门的占卜师协会负责管理,有入行考试,还会在考试合格后颁发证书,行业也有明确的行业收费标准,其中看手相按照不同深度的占卜价格会在500~2000日元浮动。而我国目前虽然有一些经营机构提供“培训-考核-证书”服务,但多是私人注册,缺乏业内认同的行业标准,所谓的头衔或证明对外难以具有说服力,服务水平更是难以甄别。
花钱算命“改运”小心隐私泄露
律师提醒不排除别有用心之人利用“AI算命”行骗
在现代高速的生活节奏下,塔罗、占星等“西方神秘学”在年轻人群体中越来越流行。这类人群热衷于网络上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势分析”,甚至有人会花费大价钱帮自己避凶趋吉。为迎合这类需求,不少社交媒体、视频平台利用塔罗牌、八字算命、星盘分析等方式提供网络占卜服务。
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焦虑迷茫的心理,假借“转运”设置骗局,令人防不胜防。占卜师说的话准吗?是不是真的是“信则灵”?年轻人的焦虑如何正确纾解?网络占卜应该提防哪些“雷区”?奥一新闻记者采访专业人士从心理学角度对“网络占卜热”现象进行解答。
心理学解释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算命很准”?
“有一个心理学现象叫‘自我实现预言’,一般是指个人信念能够导向自我实现。通俗解释,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山大学心理学博士张桂萍在接受奥一新闻采访时表示,一般去占卜的人,很多时候可能内心有彷徨或不确定,因此他希望寻求一个确定的答案。
而占卜师为什么能够给予指引?张桂萍博士说,在心理学上,我们也有一个理论叫“归因理论”,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根据所观察到的行为,推断出行为的原因,从而对行为进行评价。
张桂萍称,在了解这两个理论后,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去占卜的时候会觉得对方“说得特别准”。“首先,对方是一个有经验的人,能从你的谈吐、心态、穿着等推断你当下的状态、性格等方面,因此在这个情况下他会对你做一些预测性的建议,而你也会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将对方的建议又归因到你自身的认知体系中,‘对号入座’,这其实是心理学层面的互动。”
在张桂萍看来,占卜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群经之首《易经》认为:上古大医须具备“五术”,即“山”(修心养性)、医(治病)、命(知天命而尽人力)、相(观察事物之理以做取舍)、卜(预知事态并预防)。人们渴望通过“五术”谋求在“生、老、病、死”中避免痛苦。其中“山”就是专指用拳法、符咒、食饵、玄典等方式,“医”是指应用方剂、针灸等方式来达到健康治疗疾病,“命”是指通过推理命运的方式,“相”则包括了家相、墓相、名相、印相、人相五种观察现象界形相的方法,“卜”则包括了占卜、选吉、测局三种。总之,人们渴望通过这些种方法,能够帮助自己预测事物,避凶就吉。因此她认为:“我们无法笼统地说占卜是骗局还是确有其事,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出于怎样的目的,并希望得到怎样的结果。”
张桂萍博士认为,在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技术迭代大时代背景下,一些年轻人有一种不确定感很正常。“大家或多或少会有一种迷茫感,而人们最底层的心理需要就是寻求‘确定感’,这种心理需要在人们个人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需要一些倾诉或者旁人的指点。”因此,对于当下不少年轻人热衷“网络占卜”的现象,她认为,花一点小价钱去购买这样的服务并没有太大问题。
“我想在会占卜的人看来,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别人,这对于双方来说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至于那些表示能花大钱改变命运的说法,就一定要敲响警钟,不要误入骗局了。”
消费者“雷区”
个人数据可能会被滥用或泄露
其次,“2022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也要求严厉打击以自动算命、网络占卜等问题。“AI算命”这类新型的自动算命方式,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分析自动预测未来或者提供建议。换言之,其结果往往只是基于概率和统计的一种预测,而非确定性的预测。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AI技术把算命、占卜包装成周易、风水进行招摇撞骗,这种行为即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扰乱社会秩序,甚至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