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寸集》全

敬一堂藏版耕寸集本书提要《耕寸集》一册,不分卷,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善本,子部术数类命相之属,不着撰人清敬一堂钞本,版框长二十一点八、宽十五点五公分。

每半页八行,行二十字。

单鱼尾,第一、第二页版心处有“子平真诠”四字。

《耕寸集》当即《子平真诠》之前身也。

经核对,是书命例多摘录自《子平三命通变渊源》和《三命通会》二书。

《子平三命通变渊源》成书于南宋末,《三命通会》成书于明万历六年,公元一五七八年。

据此可知,是书成于明万历六年之后。

检其目录得四十七篇,与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绍兴育新书局印本《子平真诠》编次相同,可补育新本之缺漏及讹误。

明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年意大利籍耶稣会传教士潘国光来到上海徐光启第四孙女潘徐氏圣名玛尔蒂纳资助他购得原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在家乡上海县城内安仁里兴建的豪华宅邸世春堂将世春堂改为教堂名为“敬一堂”奉耶稣救世主为主保同时在院内建造了观星台。

清雍正九年公元一七三一年雍正帝宣布查禁天主教没收各地天主教堂上海敬一堂被改为关帝庙。

自先贤徐子平以来子平命学多以秘传形式薪火传承。

南宋徐大升得其大成着《子平三命通变渊源》子平命学得以光大。

从早期子平命学的理论来看原始子平命学实即格局法论命。

《耕寸集》一书深入挖掘原始子平命学的用神含义大量借鉴《子平三命通变渊源》中的富贵命例将用神与格局的成败、变化的道理阐发无遗而对具体的流年及涉及的事项较少提及是古代命学专论富贵的集中体现。

《子平真诠》一书经民国徐乐吾评注而成谈命家之圭臬。

民国二十五年西元一九三六年徐乐吾《子平真诠评注》刊行方重审序云“所余子平一派尚有线索可寻。

此中旧籍首推《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二书为最完备精审。

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

”《耕寸集》的重新发现及校订出版于禄命文化史、禄命文献学等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子平真诠》版本考略《子平真诠》相传系清乾隆己未进士山阴沈孝瞻所着《子平手录》三十九篇。

是书去芜取精专论子平格局。

民国时期命学前贤徐乐吾将《子平真诠》进行评注对近现代命学发展影响极大。

今考《子平真诠》版本如下一、《耕寸集》一册不分卷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善本子部术数类命相之属不着撰人清敬一堂钞本。

第一、二页版心处有“子平真诠”四字据此可知是书为《子平真诠》早期抄本。

其目录得四十七篇与民国十二年绍兴育新书局印本编次同。

二、《子平手录》三十九篇山阴沈孝瞻着。

宛平沈明府署抄本见乾隆四十一年胡焜序。

三、《子平真诠》乾隆四十一年章君安刻本。

胡焜序章君安言山阴沈孝瞻所着《子平手录》三十九篇“此谈子平家真诠也”以此得名。

该刻本未见传世疑实未刊行。

四、《子平真诠》长安赵舒翘抄本。

见光绪二十一年李星科刻本赵舒翘序云“旧从友人处抄存《子平真诠》一本”。

五、《子平真诠》瞽者张星斋抄本。

见光绪二十一年李星科刻本后序云“其目录得四十五篇不著名氏”。

六、《子平真诠》娄秉衡抄本。

见李星科刻本后序题山阴沈孝瞻着共三十九篇。

七、《子平真诠》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湘阴李星科刻本。

甘肃图书馆藏清赵舒翘序李星科跋。

八、《子平真诠》民国十二年绍兴育新书局印本。

四卷前有乾隆四十一年胡焜序。

九、《子平真诠》民国二十五年徐乐吾评注本。

五卷桐城方重审序、东海徐乐吾自序题“山阴沈孝瞻原著、武原东海乐吾氏评注”。

是书增加入门起例增附杂格取运一篇总计五十四篇。

沈公孝瞻生平考沈公孝瞻清代中期子平法理论大家其生平正史阙如诚可叹也。

《子平真诠》乾隆四十一年胡焜字倬云序言先生讳燡燔成乾隆己未进士天资颖悟学业渊邃其于造化精微固神而明之变化从心者矣。

观其论用神之成败得失又用神之因成得败、因败得成用神之必兼看于忌神与用神先后生克之别并用神之透与会、有情无情、无力无力之辨疑似毫芒至详且悉。

是先生一生心血全注于是是安可以湮没哉。

由此仅可知沈公生平片段其余则语焉不详。

今据清代中后期多部地方志考证沈公生平对于了解沈公命学思想发展、研究明清子平法传承不无裨益。

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上册中华书局二○○七年乾隆四年己未科公元一七三九年庄有恭榜沈燡燔赐进士出身二甲第八十二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嘉庆山阴县志》卷十选举二沈燡燔乾隆四年进士有传。

《嘉庆山阴县志》卷十六乡贤四沈怀屺字孝瞻更名燡燔。

乾隆己未进士尝聚徒讲学推为周易专门师。

铨授江西德兴知县劝学兴文教治以息讼寗民为本至今士民诵之。

壬申夏旱大疫。

为文祷于神痛自引咎。

雨立沛疫亦旋息。

年六十二卒于官。

着有《寒玉轩诗钞》并《文集》四卷。

《同治德兴县志》卷六职官志知县沈燡燔浙江山阴人进士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任见名宦。

据《嘉庆山阴县志》载沈公“年六十二卒于官”沈公当生于康熙三十五年公元一六九六年。

《同治德兴县志》卷六名宦沈燡燔浙江山阴人以进士任。

洁清自好明而且勤讼牍悉清优礼文士书院课艺细加评削厚给奖赏文风为之丕振着有文藁。

沈公年谱简编康熙三十五年公元一六九六年一岁。

沈公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原名怀屺字孝瞻后更名燡燔。

雍正九年公元一七三一年三十六岁。

雍正帝宣布查禁天主教没收各地天主教堂上海敬一堂改为关帝庙。

乾隆四年己未公元一七三九年四十四岁。

乾隆己未科庄有恭榜赐进士出身二甲第八十二名。

尝聚徒讲学推为周易专门师。

乾隆十六年辛未公元一七五一年五十六岁。

铨授江西德兴知县。

劝学兴文教治以息讼寗民为本至今士民诵之。

洁清自好明而且勤讼牍悉清优礼文士书院课艺细加评削厚给奖赏文风为之丕振。

乾隆十七年壬申公元一七五二年五十七岁。

夏旱大疫。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公元一七五七年六十二岁。

一、论十干十二支黄氏解读天地之间一气而已。

唯有动静遂分隂阳。

有老少遂分四象。

老者极动极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隂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隂少阳。

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

水者太隂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隂也土者隂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

有是五行何为又有十干、又有十二支乎盖有隂阳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隂阳。

即以木论甲乙者木之隂阳也。

甲者乙之气乙者甲之质。

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万木者甲也在地为万木而承兹生气者乙也。

又细分之生气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

万木之所以有是枝叶者乙之甲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

方其为甲而乙之气已备及其为乙而甲之质乃坚。

有是甲乙而木之隂阳具矣。

何以而复有寅卯寅卯者此又与甲乙分隂阳、天地而言之者也。

以甲乙而分隂阳则甲为阳、乙为隂木之行于天而为隂阳者也。

以寅卯而分隂阳则寅为阳、卯为隂木之存乎地而为隂阳者也。

以甲乙寅卯而统分隂阳则甲乙为阳、寅卯为隂木之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者也。

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地而甲乙施焉。

是故甲乙如官长寅卯如该管地方。

此其甲禄于寅、乙禄于卯如府官之在郡县官之在邑而各司一月之令也。

甲乙在天故动而不居。

建寅之月岂必常甲建卯之月岂必常乙寅卯在地故止而不迁。

甲虽递易月必建寅乙虽递易月必建卯。

以气而论甲旺于乙以质而论乙坚于甲。

而俗书谬论以甲为大林盛而宜斵乙为微苗脆而莫伤可谓不知隂阳之理者矣。

以木类推余者可知。

唯土为木火金水冲气故寄旺于四时而隂阳气质之理亦同此论。

欲学命者必先知干支之说然后可以入门。

二、论隂阳生尅黄氏解读四时之运相生而成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即相生之序循还迭运而时行不匮。

然而有生又必有尅生而不尅则四时亦不成矣。

尅者所以节而止之使之收敛以为发泄之基故曰“天地节而四时成”。

即以木论盛于夏、杀于秋而杀于秋以使外之发泄者收藏于内。

是杀者正所以为生也。

大《易》以收敛为性情之实以兑为万物所悦至哉言乎譬如人之养身固以饮食为生然使时时饮食而不使稍饥以待将来人寿其能久乎是以四时之运生与尅同用尅与生同功。

然以五行而统论之则水木相生金木相尅。

以五行之隂阳分配之则生尅之中又有异同。

此所以水同生木而印有偏正金同尅木而局有官煞也。

印绶之中偏正相似隂阳相生之殊可臵勿论而相尅之内一官一煞淑慝判然其理不可不细详也。

即以甲乙庚辛言之甲者阳木也木之生气也乙者隂木也木之形质也。

庚者阳金也秋天肃杀之气也辛者隂金也人间五金之质也。

木之生气寄于木而行于天故逄秋天肃杀之气而销尅殆尽。

而金铁刀斧反不能伤。

木之形质遇金铁刀斧而斩伐无余而肃杀之气只可外扫落叶而根柢愈固。

此所以甲以庚为煞、以辛为官而乙则庚官而辛煞也。

又以丙丁庚辛言之丙者阳火也融和之气也丁者隂火也薪传之火也。

秋天肃杀之气逄阳和而尅去而人间之金不畏阳和此庚以丙为煞而辛以丙为官也。

人间金铁之质逄薪传之火而立化而肃杀之气不畏薪传之火。

此所以辛以丁为煞而庚以丁为官也。

即此以推而余者之相尅可知矣。

三、论隂阳生死基础诸论五行干支之说已详论于干支篇。

干动而不息支静而有常。

以每干流行于十二支之月而生旺墓绝系焉。

阳主聚以进为进故主顺隂主散以退为进故主逆。

此长生、沐浴等项所以有阳顺隂逆之殊也。

四时之运成功者去待用者进故每干流行于十二支之月而生旺墓绝又有一定。

阳之所生即隂之所死彼此互换自然之运也。

即以甲乙论甲为木之阳天之生气流行于万木者是故生于亥而死于午。

乙为木之隂木之枝枝叶叶受天生气者是故生于午而死于亥。

夫木当亥月正枝叶剥落之候而甲何以生却不知甲为木之生气外虽剥落而内之生气已收藏饱足可以为来春发泄之机此其所以生于亥也。

木当午月正枝叶繁盛之候而甲何以死却不知外虽繁盛而内之生气发泄已尽此其所以死于午也。

乙木反是午月枝叶繁盛即为之生亥月枝叶剥落即为之死。

以质而论自与气殊也。

以甲乙为例余可知矣。

支有十二月故每干自长生至胎养亦分十二位。

气之由盛而衰衰而复盛逐节细分遂成十二。

而长生、沐浴等名则假借形容之词也。

长生者犹人之初生也。

沐浴者犹人之既生而沐浴以去垢也如果核既为苗则前之青壳洗而去之矣。

冠带者形气渐长犹人之年长而冠带也。

临官者由长而壮犹人之可以出仕也。

帝旺者壮盛之极犹人之可以辅帝而大有为也。

衰者盛极而衰物之初变也。

病者衰之甚也。

死者气之尽而无余也。

墓者造化有藏犹人之埋于土也。

绝者前之气已绝而后气将续也。

胎者后之气续而结胎也。

养者如人养胎母腹也。

自是而复长生循环无端矣。

人之日主不必生逄禄旺即月令休囚而年日时中得长生禄旺便不为弱就使逄库亦为有根。

时说谓投库而必冲者俗书之谬也。

但是阳长生有力而隂长生不甚有力然亦不弱。

若是逄库则阳为有根而隂为无用。

盖阳大隂小阳得兼隂隂不能兼阳自然之理也。

四、论十干配合性情基础诸论合化之义以十干隂阳相配而成。

河图之数以一二三四五配六七八九十先天之道也。

故始于太隂之水而终于冲气之土以气而语其生之序也。

十干之化以甲乙丙丁戊配己庚辛壬癸后天之道也。

故始于土而终于火以质而语其生之序也。

盖未有五行之先必先有隂阳老少而后有冲气故以土终之。

既有五行则万物又生于土而水火木金亦寄质焉故以土先之。

是以甲己相合之始则化为土土则生金故乙庚化金次之金生水故丙辛化水又次之水生木故丁壬化木又次之木生火故戊癸化火又次之而五行遍焉。

先之以土相生之序自然如此。

此十干合化之义也。

其性情何也盖既有配合必有向背。

如甲用辛官透丙作合而官非其官甲用癸印透戊作合而印非其印甲用己财己与别位之甲作合而财非其财。

如年己月甲年上之财被月合去而日主之甲乙无分年甲月己月上之财被年合去而日主之甲乙不与是也。

甲用丙食透辛作合而食非其食此四喜神因合而无用者也。

又如甲逄庚为煞与乙作合而煞不攻身甲逄乙为劫与庚作合而乙不劫财甲逄丁为伤与壬作合而丁不伤官甲逄壬为枭与丁作合而壬不夺食。

此四忌神因合而化吉者也。

盖有所合则有所忌逄吉不为吉逄凶不为凶。

即以六亲言之如男以财为妻而被别干合去妻岂能亲其夫乎女以官为夫而被他干合去夫岂能爱其妻乎此所谓配合之性情因向背而殊也。

五、论十干合而不合基础诸论十干化合之义前篇既明之矣。

然亦有合而不合者何也隔于有所间也。

譬如人彼此相好而有人从中间之则交必不能成。

假如甲与己合而甲己中间以庚隔之则甲岂能越尅我之庚而合己以乙间之则己又岂能越尅我之乙而合甲此制于势者然也合而不敢合也有若无也。

又有隔位太远如甲在年干己在时上性虽相契地则相违如人天南地北不能相合一般。

然与有所制而不敢合者亦稍有差合而不能合也半合也其为祸福得十之二三而已。

又有合而无伤于合者何也如甲生寅卯月时两透辛官以年丙合月辛是为合一留一官星反清。

甲逄月刃庚辛并透丙与辛合是为合官留煞而煞刃依然成格皆无伤于合也。

又有合而不以合论者何也本身之合也。

盖六阳逄财六隂遇官俱是作合唯是本身十干合之不为合去。

假如乙用庚官日干之乙与庚作合是我之官是我合之。

何为合去若庚在年上乙在月干则月上之乙先去合庚而日干反不能合是为合去也。

又如女以官为夫丁日逄壬是我之夫是我合之正是夫妻相亲其情愈密。

唯壬在月上而年丁合之日干之丁反不能合是以己之夫被姊妹合去夫星透而不透矣。

然又有争合、妬合之说何也如两辛合丙两丁合壬之类一夫不娶二妻一女不配二夫所以有争合、妬合之说。

然到底终有合意但情不专耳。

若以两合一而隔位则全无争妬。

如庚午、乙酉、甲子、乙亥两乙合庚甲日隔之此高太命仍作合煞留官无减福也。

今人不知命理动以本身之合妄论得失。

更有可笑者书云“合官非为贵取”本是至论而或以本身之合为合甚或以地支之合为合如辰与酉合卯与戌合之类皆作合官。

一谬至此子平之传扫地矣。

六、论十干得时不旺失时不弱基础诸论书云“得时俱为旺论失令便作衰看”虽是至理亦死法也。

夫五行之气流行四时虽十干各有专令而其实专令之中亦有并存者在。

假若春木司令甲乙虽旺而此时休囚之戊己亦未尝绝于天地也。

冬水司令壬癸虽旺而此时休囚之丙丁亦未尝绝于天地也。

特时当退避不能争先而其实春土何尝不生万物冬日何尝不照万国乎况八字虽以月令为重而旺相休囚年日时亦有损益之权故生月即不值令亦能值年值日值时岂可执一而论犹如春木虽强金太重而木亦危。

干庚辛而支酉丑无火制而不富逄土生而必夭是得时而不旺也。

秋木虽弱木根深而木亦强。

干甲乙而支寅卯遇官透而能受逄水生而太过是失时不弱也。

是故十干不论月令休囚只要四柱有根便能受财官食神而当伤官七煞。

长生禄刃根之重者也墓库余气根之轻者也。

得一比肩不如得支中一墓库如甲逄未、丙逄戌之类。

乙逄戌、丁逄丑不作此论以戌中无藏木丑中无藏火也。

得二比肩不如得一余气如乙逄辰、丁逄未之类。

得三比肩不如得一长生、禄刃如甲逄亥寅卯之类。

隂长生不作此论如乙逄午、丁逄酉之类然亦为有根比得一余气。

盖比肩如朋友之相扶通根如室家之可住干多不如根重理固然也。

今人不知命理见是夏水冬火不问有无通根便为之弱。

更有阳干逄库如壬逄辰、丙坐戌之类不以为水火通根身库甚至求刑冲以开之。

此种谬书谬论必宜一切扫除也。

七、论刑冲会合解法基础诸论刑者三刑也子卯、寅巳申之类是也。

冲者六冲也子午卯酉之类是也。

会者三合也申子辰之类是也。

合者六合也子与丑合之类是也。

此皆以地支宫分而言斜对为冲击射之意也三方为会朋友之意也并对为合比邻之意也。

至于三刑取义姑且阙疑然不知其所以然于命理亦无害也。

八字支中刑冲俱非美事而三会六合可以解之。

假如甲生酉月逄卯则冲而或支中有戌则卯与戌合而不冲有辰则酉与辰合而不冲有亥与未则卯与亥未会而不冲有巳与丑则酉与巳丑会而不冲。

是会合可以解冲也。

又如丙生子月逄卯则刑而或支中有戌则卯与戌合而不刑有丑则子与丑合而不刑有亥与未则卯与亥未会而不刑有申与辰则子与申辰会而不刑。

是会合可以解刑也。

又有因解而反得刑冲者何也假如甲生子月支逄二卯相并二卯不刑一子而支又逄戌戌与卯合本为解刑而合去其一则一合而一刑是因解而反得刑冲也。

又有刑冲而会合不能解者何也假如子年午月日坐丑位丑与子合可以解冲而时逄巳酉则丑与巳酉会而子复冲午子年卯月日坐戌位戌与卯合可以解刑而或时逄寅午则戌与寅午会而卯复刑子。

是会合而不能解刑冲也。

更有刑冲而可以解刑冲者何也盖四柱支中刑冲俱不为美而刑冲用神尤为破格不如以别位之刑冲解月令之刑冲矣。

假如丙生子月卯以刑子而支又逄酉则又与酉冲而不刑月令之官。

甲生酉月卯日冲之而时逄子位则卯与子刑而月令官星冲之无力虽于别宫刑冲之位六亲不无刑尅而月官犹在其格不破。

是所谓以刑冲而解刑冲也。

如此之类在人之变通而已。

八、论用神黄氏解读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尅不同格局分焉。

财官印食此用神之善而顺用之者也煞伤刃劫此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

当顺而顺当逆而逆配合得宜皆为贵格。

是以善而顺用之则财喜食神以相生生官以护财官喜透财以相生生印以护官印喜官煞以相生劫财以护印食喜身旺以相生生财以护食。

不善而逆用之则七煞喜食神以制伏忌财印以资扶伤官喜佩印以伏制生财以化伤羊刃喜官煞以制伏忌官煞之俱无月劫喜透官以制伏利用财而透食以化劫。

此顺逆之大略也。

凡看命者先观用神之何属然后或顺或逆以年月日时逐干逐支参配而权衡之富贵贫贱自有一定之理。

不求用神而泛以观之者散而无主也不向月令求用神而妄取用神者执假失真也。

今人不知专主提纲然后将四柱干支字字统归月令以观喜忌甚至见正官佩印则以为官印双全与印绶用官者同论见财透食神不以为财逄食生而以为食神生财与食神生财者同论见偏印透食不以为泄身之秀而以为枭神夺食宜用财制与食神逄枭者同论见煞逄食制而露印者不以为去食护煞而以为煞印相生与印绶逄煞者同论更有煞格逄刃不以为刃可帮身制煞而以为七煞制刃与羊刃露煞者同论。

此皆由不知月令而妄论之故也。

然亦有月令无用神者将若之何如木生寅卯日与月同本身不可为用必看四柱有无财官煞食透干会支另取用神然终以月令为主然后尉用是建禄月劫之格非用而即用神也。

九、论用神成败救应黄氏解读用神专尉月令以四柱配之必有成败。

何谓成如官逄财印又无刑冲破害官格成也。

财旺生官或财逄食生而身强带比或财格透印而位臵妥适两不相尅财格成也。

印轻逄煞或官印双全或身印两旺而用食伤泄气或印多逄财而财透根轻印格成也。

食神生财或食带煞而无财弃食就煞而透印食神格成也。

身强七煞逄制伏煞格成也。

伤官生财或伤官佩印而伤官旺、印有根或伤官旺、身主弱而透煞印或伤官带煞而无财伤官格成也。

羊刃透官煞而露财印不见伤官羊刃格成也。

建禄月劫透官而逄财印透财而逄伤食透煞而遇伏制建禄月劫之格成也。

何谓败官逄伤尅刑冲官格败也财轻比重又透七煞财格败也印轻逄财或身强印重而透煞印格败也食神逄枭或生财露煞食神格败也七煞逄财无制七煞格败也伤官非金水而见官或生财而带煞身轻或佩印而伤轻身旺伤官格败也羊刃无官煞羊刃格败也建禄月劫无财官、透煞印建禄月劫之格败也。

成中有败必是带忌败中有成全凭救应。

何谓带忌如正官逄财而又逄伤透官而又逄合财旺生官而官又逄伤逄合印透食以泄气而又遇财露透煞以生印而又透财以去印存煞食神带煞印而又逄财七煞逄食制而又逄印伤官生财而财又逄合佩印而印又遭伤羊刃透官而又被伤透煞而又被合建禄月劫透官而逄伤透财而逄煞是皆谓之带忌也。

何谓救应如官逄伤而透印以解之杂煞而合煞以清之刑冲而会合以解之财逄劫而透食以化之生官以制之逄煞而食神制煞以生财或存财而合煞印逄财而劫财以解之或合财而存印食逄枭而就煞以成格或生财以护食煞逄食制印来护煞而逄财以去印存食伤官生财透煞而煞逄合羊刃用官煞、带伤食而重印以护之建禄月劫用官遇伤而伤被合用财带煞而煞被合是皆谓之救应也。

八字妙用全在成败救应其中权轻权重甚是活泼。

学者从此留心能以万变中融以一理则于命之一道亦庶几矣。

十、论用神变化黄氏解读用神既主月令矣然月令所藏不一而用神遂有变化。

如十二支中除子午卯酉外余皆有藏不必四墓也。

即以寅论甲为本主如郡之有知府丙其长生如郡之有同知戊亦长生如郡之有通判假使寅月为提不透甲而透丙则如府官不临郡而同知得以作主。

此变化之由也。

故若丁生亥月本为正官支全卯未则化为印。

己生申月本属伤官藏庚透壬则化为财。

凡此之类皆用神之变化也。

变之而善其格愈美变之不善其格遂坏。

何谓变之而美如辛生寅月逄丙而化财为官。

壬生戌月逄辛而化煞为印。

癸生寅月藏甲透丙会午会戌而化伤为财即使透官可作财旺生官论不作伤官见官。

乙生寅月透戊为财会午会戌则月劫化为月生食伤。

如此之类不可胜数皆变之善者也。

何谓变之而不善如丙生寅月本为印绶甲不透干而会午会戌则化为劫。

丙生申月本属偏财藏庚透壬会子会辰则化为煞。

如此之类亦多皆变化之不善者也。

又有变之而不失本格者何也如辛生寅月透丙化官而又透甲格成正财正官乃其兼格也。

乙生申月透壬化印而又透戊则财能生官印逄财而退位虽通月气格成正官而印为兼格。

癸生寅月透丙化财而又透甲格成伤官而戊官忌见。

丙生寅月午戌会劫而又或透甲、或透壬则仍为印而格不破。

丙生申月逄壬化煞而又透戊则食神能制煞生财仍为财格不失富贵。

如此之类甚多是皆变而不失本格者也。

是故八字非用神不立用神非变化不灵善观命者必于此细详之。

十一、论用神纯杂黄氏解读用神既有变化则变化之中遂分纯杂。

THE END
1.《图解子平真诠》PDF文字版电子书下载《图解子平真诠》PDF文字版电子书下载 内容简介 《三命通会》《滴天髓》《穷通宝鉴》《子平真诠》是四柱命理学至高无上的宝典。其中,《子平真诠》的文字最少,但地位却不亚于前三者。此书是清朝学者沈孝瞻在四柱学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它化繁为简,将没有头绪的命理理论一一线贯穿,让人可以迅速找到论命法门https://www.80ebook.cn/4039.html
2.图解经典178发布时间:2019-06-09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69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图解经典178-图解干支密 码3图解子平真诠.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教育,考试,辅导材料,文化,学习资料,参考文件。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5/5314112020002041.shtm
3.图解干支密码渊海子平.pdf穷通宝鉴.pdf子平真诠.pdf百度网盘下载图解干支密码 渊海子平.pdf穷通宝鉴.pdf子平真诠.pdf 百度网盘下载 图解干支密码 1 渊海子平.pdf 图解干支密码 2 穷通宝鉴.pdf 图解干支密码 3 子平真诠.pdf 资源信息 资源编号:xzb2100023 文件大140 MB (147,075,412 字节) 文件页数3 册 网盘链接提取 部分截图https://gujishuge.com/xiandai/710.html
4.图解穷通宝鉴.pdf《穷通宝鉴:图解干支密码(2)》为中国的“命学四书”之一,与《三命通会》《滴天髓》《子平真诠》齐名。它原名《栏江网》,不知出自何朝何代何人之手。据说是江湖人士压箱底的秘本。后来经过清末余春台重新编辑,民国徐乐吾评注,受到广大命理学者青睐,成为命理学史上一座难以超越的丰碑。 《穷通宝鉴:图解干支密码https://www.shenjige.cn/details/260E_JSqzf.html
5.图解六壬大全(4.3GB)百度网盘资源下载图解经典137- 麻衣神相 -古代人体工程学 .pdf 69.6MB 图解国学20-图解玉管照神局 古人知面知心的相术经典.pdf 69.2MB 命理学 807.4MB 图解三命通会 第二部 吉凶推断.pdf 110.9MB 图解三命通会 第1部 八字神煞.pdf 80.5MB 图解经典178-图解干支密码3图解子平真诠.pdf 81.1MB 图解经典177-图解干支https://www.iizhi.cn/resource/detail/41cdd1f31dd50e483362b660ac889680
6.微博我在#微盘#找到了一个超赞的文件"图解经典178-图解干支密码3图解子平真诠.pd",我已经下载啦,你也看看吧? 图解经典178-图解干支密码3图解子平真诠.pdf 转发 评论 赞 yujunwuwei_83502 2015-10-12 来自 微盘 我在#微盘#找到了一个超赞的文件"图解经典177-图解干支密码2穷通宝鉴.pdf",我已经下载啦,你https://m.weibo.cn/u/1229996230
7.命律预言真解pdf《段氏理象学》盲派命理研究段建业断命口诀金口诀盲派千金断应用秘法命理学周易四柱子平正解真诠预测学图解 9787504474575 段建业 ¥ 24.00 全新 一壶酒书店 > 四柱真经:子平真诠经义解 万公论命诗诀解 喜忌篇继善篇解 徐伟刚 评注 ¥ 24.00 全新 溢蓝书店 > 全新正版 四柱真经 子平真诠经义解 万公论命诗https://m.kongfz.com/topic/3643217/
8.[图解三命通会第3部论命精要]许熙平主编pdf(新刊合并官板音义评注) e/3355535子平精粹1 五行大义·渊海子平(隋)萧pdf e/3355636子平精粹2 e/3355642子平精粹3 命理秘本穷通宝鉴郑同点校++pdf e/3355661子平精粹4 神峰通考命理正宗(明)张楠pdf e/3355668子平精粹5 子平真诠·命理约言(清)沈pdf e/3355700[图解黄帝内经:认https://m.taodocs.com/p-36964398.html
9.《子平真诠》本义(完全版).pdf子平真诠子平真诠本义本义 黄大陆著黄大陆著 子平真诠一书,系清朝乾隆进士沈孝瞻所著。该书在渊海子平 、三 命通汇 、 神峰通考等命学经典的基础上,更为细致、规范地论述了取用定格 和格局变化等系列法则,提高了推命技术的可操作性与准确率。这使该书成了当 时人们争相传抄的命学秘典。后来有人推崇该书https://www.360doc.cn/article/39997101_1073753553.html
10.子平真诠韩海军.pdf文体娱乐站长资源子平真诠 韩海军.pdf 2403138-3 ## 子平真诠学习笔记本文《子平真诠》深入剖析了子平命理学的核心原理,通过解读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等基本概念,指导读者如何运用子平命理进行命运分析和人生规划。### 知识点1:天干地支与五行- 天干包括甲、乙、丙、丁等十个,地支包括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它们与五行(金、木https://www.cmszwz.com/ziyuan/wentiyule/25713.html
11.子平真诠沈孝瞻原著.pdf子平真诠子平真诠 沈孝瞻原著沈孝瞻原著 1 27 子平真诠 子平真诠 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原著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原著 目录 一 论十干十二支 2 二 论阴阳生克 2 三 论阴阳生死 3 四 论十干配合性情 3 五 论十干合而不合 4 六 ,人人文库,https://www.renrendoc.com/p-42139332.html&wd=&eqid=b702d80100025df50000000365153383
12.子平真诠评注pdf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子平真诠》系命理学入门书中的典范之作,与命理学中的扛鼎之作《滴天髓》相互匹配,方成完璧。前人云:“此中旧籍,首推《子平真诠》与《滴天髓》二书,*为完备精审,后世言命者,虽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 能使很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实乃我们的由衷之盼。 这本《子平真诠评注(*新编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027040907
13.子平精粹1及搜盘提供百度云盘资源搜索,网盘搜索结果百度云盘资源子平精粹1-5册全渊海子平滴天髓穷通宝鉴神峰通考子平真诠pdf.rar资源的下载和分享。http://www.jisoupan.com/share/2142014.html
14.徐伟刚《子平真诠》评注百度云资源百度网盘资源热盘搜的百度云搜索服务仅提供徐伟刚 - 《子平真诠》评注.pdf百度云搜索搜索结果和关于 徐伟刚 - 《子平真诠》评注.pdf百度云资源下载页面,由百度网盘用户网盘**精灵在2024-06-28分享,该网盘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需要您自行判断,点击下载地址直接跳转到真实百度网盘页面,可进行下载或转存等操作。 http://www.repanso.com/f/b5d90892ba9f3c3506bf6c0f31e7832e.html
15.《神峰通考命理正宗》.大文堂藏本(术藏第55卷)知识拓展: 命理学十大古籍名著:《滴天髓》、《渊海子平》、《穷通宝鉴》、《神峰通考》、《子平真诠》、《命理约言》、《星平会海》、《三命通会》、《命理探源》、《千里命稿》 pdf电子版文件大小:27.1MB,合计344个筒子页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为13金币立即购买 充值优惠:充50送10,充100送30,充200送100,充https://zhms8.com/16302.html
16.子平真诠原本.pdf子平真诠-沈孝瞻原著 有弃命保财者,四柱皆财而身无气,舍而从之,格成大贵。若透印则身赖印生而不从, 有官煞则亦无从财兼从煞之理,其格不成。如庚申、乙酉、丙申、乙丑,王十万命造也。运 喜伤食财乡,不宜身旺。 有弃命从煞者,四柱皆煞,而日主无根,舍而从之,格成大贵。若有伤食,则煞受制而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7/1228/16/42115774_9736543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