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听取和审议赣州市政府关于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报告以及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报告,开展“代表问发展”专题询问。会上,13名赣州市人大代表化身“考官”,先后聚焦深赣对口合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打好富硒品牌、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方面,直面问题、依次发问。赣州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十余个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积极应询,讲工作进展和具体措施,作出郑重承诺。
“辣味”十足监督有力
“我来作个回答。”应询的是赣州市发改委主任卢述银。“国家明确深圳赣州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赣州市把对口合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行动快、力度大、举措实,2023年办成了一批大事要事,如赣州经开区深圳科技园赣州工业园已经开园。两地合作机制更加健全,合作交流更加频繁、合作平台更加丰富。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推动深赣对口合作走深走实,打造‘特区+老区’对口合作样板。”卢述银亮成效、讲打算,仔细回答询问。
随后,代表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出。
有些问题事关全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谢磊代表询问:“请问赣州市商务局面对当前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在坚持招大引强、提升招商水平上有什么新措施新办法?”邝燕玲委员询问:“‘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反映,赣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未达预期,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还有差距,请问赣州市科技局下一步将从哪个方面发力提升我市研发投入强度?”
有些代表问出了广大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农村饮水安全、养老等问题。钟秀敏代表提出:“赣州市现有千吨万人规模的农村供水工程289处,其中水源来自于水库、山塘等蓄水工程仅有37%,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不够稳定。请问市水利局,在提升农村供水质量上将采取哪些措施?”赖昭胜委员提出:“赣州市每年各类普通高校、高中职毕业生超过10万人,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而企业又普遍反映招不到人。请问市人社局将采取哪些措施,让高校高职毕业生更多地‘留赣干’?”
跟踪问效询问有果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更要注重“果”。
不少参会的人大代表,尤其是基层群众代表对此次专题询问感受颇深。
彭锋刚代表说:“通过这次专题询问,我们对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进展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态势,都有了比较清晰和具体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