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钻研八字命理的过程中,是否有以下困惑:
本文要讲的八字,是宋朝以前的古法八字,古法八字算命也叫“纳音神煞法”“禄命法”“三命法”,本文承诺的“30分钟学会八字算命”,是指古法八字。相对宋朝以前的古法八字而言,明清以后还有另外一种八字——子平八字,如果学子平八字算命,笔者斗胆估计,也许要30年才学得会!
八字算命有以下两个体系:
1)古法八字。
在唐、宋时期的八字算命的方法是“纳音+神煞”,也叫三命法、禄命法。宋朝之后,由于蒙古人入侵中原,传统文化遭遇了一场大的浩劫,各种经典典籍毁于战火,文化产生了断层,纳音神煞算命法也就失传了。到了明朝的时候,只能从《兰台妙选》中窥探到少许纳音神煞算命的技法。2003年,纳音神煞八字算命的重要古籍《五行精纪》在韩国图书馆重现,古法八字才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等这本书被引入国内出版的时候,已经是2008年了。截止目前(2021年)为止,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古法八字的白话文教材出现。因此,目前的八字命理还是以子平法为主,仅有少数在子平法上出坑的人,转向了古法。
2)子平八字
乾造:(1972)辛亥庚子甲午丁卯(9岁运)此造,是一包工头。本人看了他的八字,一眼就看出他2003年发了大财,估计有几百万。实际情况是:丁酉大运,辛巳流年(2001),开始包工程;癸未流年(2003),在高速公路上承包工程而大发几百万,同年买了房子又买了进口车,风光无限。当年,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从丁亥流年(2007)以来,连年不顺。戊子流年(2008)、己丑流年(2009),破财五六百万,其中己丑年丙子月(阳历12月份),签了五份合同,交保证金近300万,全部被骗走。庚寅、辛卯流年,为这几个工程成天折腾着生气,甚至打官司。丙申大运,壬辰流年(2012),朋友照顾他,给他一个工程,发了一笔财。癸巳流年(2013),一直在投资,没有回头钱。目前,租房子住,骑着一个电动车。【2014年1月2日批鸿运哥的朋友】
1)四柱
2)三柱
胎月:是指父母同房怀孕的那个月,在本案例中,命主母亲怀他的那个月份是辛卯。
胎日:是指父母同房后,精卵结合的那一天。在本案例中,命主的生命开始的那一天是己未。
胎息:与出生时辰干支相合的,就是胎息。例如时柱是“丁卯”,胎息就是“壬戌”,丁与壬戌合,卯与戌合。
胎月、胎日、胎息从根本上解决了八字相同而命运不同的问题。八字相同,这只能代表后天的命运趋势有相似之处,但胎月、胎日、胎息决定了你的出生层次,先天出生不同,所产生的后天效果也是不同的。例如你和世界首富的八字相同,今年世界首富小赚一笔就是一个亿,你小赚一笔只有一万,虽然都是在今年小赚一笔钱,相同的命运趋势最终产生的效果不同。
3)纳音
每个干支的纳音五行,例如年柱干支是“辛亥”,辛亥的纳音是“钗钏金”。
4)神煞
分别以年柱的天干、地支、纳音为基准,对照其他6个干支,排出相应的神煞。例如,年干是“辛”,时柱的天干“丁”见到“辛”,就化为“鬼”这个神煞;时支“卯”见到年支“亥”,就化为“将星”流霞”等神煞;时柱的干支纳音为“火”,年柱的干支纳音为“金”,因为火克金,所以时柱化为“命财”这个神煞。
前面的静态命盘决定了人一生的最终结局,但人生的经历从来就不是一条直线,它总是起起伏伏,贫穷的人也会有发财的时候,富裕的人也会有破财的时候,这些发财破财的事情什么时候发生,就相当于是电影的情节发展,这是通过大运+流年的命盘来体现的。
在本排盘系统了,集成了大运功能,如下图2所示:
1)大运。每一步大运管10年,如上图红圈所画的“丁酉”,就是大运的干支,“丁酉”大运之后紧接着就是“丙申”大运。
2)神煞。“丁酉”这个大运的天干“丁”、地支“酉”,和纳音“山下火”对照年柱的干支查出来的神煞,分别写在大运的上面和下方。
3)纳音。是指每一步大运的纳音五行,例如大运“丁酉”的纳音是“山下火”。
4)干禄。干禄是年柱的天干,见到大运地支“酉”的长生十二运,例如本例的年干是“辛”,“辛”见“酉”的长生十二运是“帝旺”。
5)支命。支命是年柱的地支,见到大运地支“酉”的长生十二运,例如本例的年支是“亥”,“亥”见“酉”的长生十二运是“沐浴”。
6)纳音身。纳音身是指年柱的纳音,见到大运地支“酉”的长生十二运,例如本例的年柱纳音五行是“金”,“金”见“酉”的长生十二运是“帝旺”。
7)年龄。是指本大运开始的年龄。
8)起于:是指本大运开始的年份,点击这个数字链接,可以显示该年的命盘。
1)在这10年内,到底是发财的日子多,还是破财的日子多?
2)发财是在什么时候?
3)破财是在什么时候?
这10年内不会年年发财,也不会年年破财,只有流年与大运发生“刑冲合”等关系的时候,才会“激活”大运的神煞,具体用法请继续看下文的分析。
排盘结果出来后,点击相应的年份数字,能自动分析该年的命盘,本案例2003年的命盘如下图3所示。
以图3所示的流年命盘为例,此年的推命过程如下:
原命局的四柱,再加上大运、流年一共是六柱,这六柱之间发生的“刑冲合害”很多,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例如2003年,发生的“刑冲合害”如下:
三合:亥卯未(年柱+时柱+流年)六合:午未(日柱+流年)刑:子卯(月柱+时柱)冲:子午(月柱+日柱)卯酉(时柱+大运)干冲:甲庚(日柱+月柱)癸丁(流年+时柱)癸丁(流年+大运)
像这么复杂的刑冲合,叫人从何处入手分析?其实,并不是每个柱都能在流年中发生直接的作用,只有那些“与流年干支发生刑、冲、合、害”的柱才会起作用,这些柱叫被“激活”的柱,流年2003年被激活的柱是“年柱、日柱、时柱、流年”;其他的柱,只是起到一点潜移默化的“静态”作用,是处于蛰伏、冬眠的状态。
“刑冲合害”技法要点如下:
1)古法八字的干支之间只有“刑冲合害”这四种关系。没有“破、穿”,这两种关系是子平八字命理中的。
2)“刑冲合害”的权重不同,三合>六合>刑>冲>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害”可以忽略不考虑,因为它的力量太小了。
4)古法八字只考虑地支的刑冲合害,天干之间的关系不用考虑。
因此,要判断神煞会应验什么事,首先要判断这一柱的吉凶,也就是解“刑冲合害”,看“刑冲合害”的结果是吉还是凶,这是根据纳音来判断的。以流年2003年为例,流年和其他几柱发生的关系如下:
1、亥卯未(年柱+时柱+流年)三合“木”。流年激活了年柱、时柱。根据合出来的“木”与这三柱之间的关系,对这三柱进行吉凶判断,方法如下:1)年柱的纳音五行是“金”,金克木,金是胜利的一方,因此年柱判断为吉,给它打一个正分。2)时柱的纳音五行是“火”,木生火,是相生的关系,因此时柱判断为吉,给它打一个正分。3)流年的纳音五行是“木”,木和木是同类,因此流年这柱判断为吉,给它打一个正分。
2、六合:午未(日柱+流年)合火。流年激活了日柱。根据合出来的“火”与这两柱之间的关系,对这两柱的吉凶进行判断,其判断方法和上述三合的判断方法一致。例如六合五行“火”,日柱的纳音五行是“金”,火克金,日柱是被克的一方,因此日柱判断为凶,给它打一个负分。
分值的大小,根据“刑、冲、合、害”的权重、以及六柱各自的权重来定,这个权重大小看个人的习惯而定。本排盘系统已经将每柱的分值计算好,供大家参考,如下图4的红色区域所示。
吉凶并不能相互抵消,如果某柱有吉、也有凶,那说明这一柱里面的神煞所对应的好事和坏事,都会发生,因此应该将正负值分别单独计算好。例如有“食”这个神煞,但这一柱有吉、也有凶,说明这一年有发财的时候,也会有破财的时候,最终的结果是发了财、还是破了财,就要看吉、凶的力量大小。
以上讲述的是六合、三合的解法,“刑、冲、害”的解法在《五行精纪》里面有详细的论述,作者担心后人看不懂,还给出了八字实例,可谓是用心良苦。因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复述古籍上的内容了,敬请各位自己去翻阅,内容在《第廿五卷:论三刑,论六害》《第廿六卷:论冲破》。
这个图表的分析结论,和本案例的实际情况高度一致。在财运好的2003\2012\2013都发了大财;而在没有财运的2007-2009年贸然投资,结果破了大财。古法八字算命就这么简单,可以说是“铁口直断、简洁易行”,算命如笼中捉鸡,手到擒来。
古法八字推命的核心秘诀就是上面3步,这3步已经可以满足80%情况下的推命需求,其他一些旁支末叶的技巧,在《五行精纪》中都有讲,大家务必要耐心去看古籍。
正因为古法八字在南宋以后曾经失传,所以才没有后人给他胡乱添砖加瓦,侥幸保证了技法的纯正性,没有掺和那么多谬论,相比如子平八字多到要“用航空母舰”来拉的书籍而言,纳音神煞八字论命的古籍只有几本,学起来很容易。
1、《五行精纪》
多亏这种算命方法在南宋以后曾经失传,没了后人给他胡乱添砖加瓦,才侥幸保证了技法的纯正性,没有掺和那么多谬论,相比如子平八字浩瀚的书籍而言,纳音神煞八字论命的古籍只有几本,学起来很容易。
2、《兰台妙选》
成书于南宋中期,作者西窗老人,生平籍贯不可考。此书以纳音神煞论命,但是从格局角度出发的,总结了一些八字的典型组合,缺乏逻辑推导,一旦八字组合不符合这些格局,就无从论命了;并且语言晦涩,如果没有前人的注解,难以读懂,只能作为高手的参考书籍,不适合初学者。
3、《袁天罡五星三命指南》
此书为朝鲜光海君李珲(1608—1623年在位)至朝鲜仁祖李倧(1623—1649年在位)训炼都监木活字版,分乾坤两册,乾册十卷论三命,坤册四卷论五星。此书只讲了基础知识,没有讲如何利用这些基础知识去论命,看起来似乎不完整,可能是古人有所保留,传书不传决。此书作为《五行精纪》的参考书籍是不错的。
4、《续编星命总括新集8卷》
题云屿存眞老人编,朝鲜汉籍。该书现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出版年、出版地均不明。存真老人,古朝鲜人也,生平不可考。此书是正统的纳音神煞论命法,基础知识完美,论命技法不多。
5、《星命抉古录》
此书成书于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年),作者谢絸庐,字榆孙,号止止居士,浙江余姚人。在本书的序言中作者谈到了此书出版的原由,作者本是学习子平法的,但认为子平法的准确度只有50%左右,对子平法失去了信心,从而转向了古法,作者的原话是:以古法试之,其验如神。但受限于作者的历史时代,那时候《五行精纪》已经失传,没有完美的参考资料,此书依然夹杂了很多子平法的内容,只能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