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一点八字命理基础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只是一个儿科问题,甚至根本不能成为一个问题。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个问题确实有点神秘或令人困惑。所以江南宜林应该特别谈谈这个问题,帮助你缓解疑虑.
同一个人的五行属性是不同的。这是怎么回事?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因为从八字命理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上有两种五行观点(原创作者:江南易林)。
假设有这样一个八字(不管性别如何):
年月日时
戊子戊午壬午丁未
以下是纳音五行的公式(根据自己出生年份的干支查表):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思大林木,庚午辛未路边土壤.
壬申桂酉剑锋金,甲徐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毛城头土.
庚辰辛思白腊金,壬午桂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丑霹雳火,庚寅辛毛松柏木.
壬辰桂思长流水,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璧上土,壬寅钱册金簿.
甲辰乙思覆灯,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钗金簪.
仁子桂丑桑柘木,甲寅乙毛大溪水.
丙辰丁思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盱眙海水.
例如,一个人出生于1985年3月8日。他安排了八个字符或查看了万年历,发现与这个日期相对应的年份是B丑的年份。他找到了B丑所在的诗:a子B丑海中金。据说这个人的五行属于黄金,(原作者:江南易林)是海中金。同一个儿子年出生的人也是海中金。
第二种方法是以日常工作(出生日)来讨论一个人的五个元素。这是在宋代大师徐子平(因为他,八字算命也被称为子平)发展了八字理论后出现的。从那时起,到现在,日常工作代表了主人自己,日常工作是生活的参考点或坐标系。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发展。自徐子平以来,我们都以这种方式讨论了这五个元素。
四柱八字论命理论历史悠久,在传承过程中多次演变。到目前为止,八字算命中有两种主要的判断五行属性的方法:
纳音五行;
日干五行。
纳音五行是在八字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在唐代(代表大师李中虚,其代表作《李中虚命书》)。在此期间,它取决于一个人的八字五行是什么。一般来说,它是根据出生年份来确定的。以年为参考点或参考坐标,并有公式来确定五行,以下“八字”为例。
比如2000年9月11日12点出生,八字排盘或者看万年历,发现这个日期对应的年份是庚辰年,然后对比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如下),找到庚辰所在的诗:庚辰辛思白腊金。也就是说,这个人的五行属于黄金,是白腊金。
请单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二种方法是用日常工作(出生日)来谈论一个人的五个元素。这是在宋代大师徐子平(因为他,八字算命也被称为子平)发展了八字理论后,从那时起到现在,日常工作代表了主人自己,日常工作作作为生活的参考点或坐标系。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发展。自徐子平以来,每个人都以这种方式讨论了这五个元素。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日干是“壬”,通过查表得出壬属水,则五行为水(如下表所示)。
如何计算一个人的五行属性,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古人使用天干地支时代,一个人的八字是天干地支时代的八字:年、月、日、时。
1
四个字用一个天干加一个地支,一共八个字:四个天干,四个地支。
比如今年2010年,我们说是寅虎年。阴是天干,虎是地支。每个天干和每个地支都有相应的五行属性。
因此,一个人八字中是否缺少五行,就是要分析这四个天干和四个地支对应的五行是否缺少八字。
例如,这四个天干和四个地支都不包括火这五行,即八字缺火或命中缺火。
以下是明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A、B为木,代表东方丙、丁为火,代表南方戊、自己为土,代表中心庚、辛为金,代表西方仁、桂为水,代表北方(列表1)地支的五行,就没那么容易看出来了。取天干为天元,地支为地元,人在天地之间,故称人元。
2
以上,也就是说,一个地支往往是由几种五行混合而成的。我们来谈谈这个地支藏干的话题,也就是说,看看哪些天干藏藏在各个地支里,哪些五行寅藏藏在里面:A、C、戊毛中藏:乙辰中藏:戊、乙、桂思中藏:丙、庚、戊午中藏:丁,他没有中藏:自己,丁,乙申中藏:庚,甲子中藏:贵丑中藏:自己、贵、辛(列表2)注意:在上面的地支干列表中,隐藏的第一个天干也叫地支的本气。简单来说就是占主导地位的五行,也就是说本气五行在地支中占比最大。
再来看看四个地支:寅、寅、子、酉查列表二:寅中有甲、丙、戊、取本气,查列表一,甲为木,所以寅属木。
子里只藏着:桂,桂是水,所以子属水。酉中只藏着:辛,辛是金,所以酉属金。综合看以上四个天干地支,得到:2土2水2金这时,我们会发明五行只缺火!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一个话题。当许多命理学家判断五行是否缺失时,他们在判断地支时往往只看地支的本质,这将导致误判。
还有一个话题要注意,那就是一个人八字缺什么五行,一定要补这五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
正确的说法是,根据八字的格式,需要什么五行来补充什么五行。例如,当一个人的八字缺水时,但这八字的格式是禁忌的水,所以缺水是一件好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补充水分,你会弄巧成拙。说得好说得坏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