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常常担心自己的电子钱包“支付宝”被盗号,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支付宝被盗号滥用?
【答】现在使用支付宝支付、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了,可以说支付宝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电子钱包了,电子的钱包我们该如何防止被黑客或小偷偷走呢?其实只要做两方面的保护就可以了。
一方面是保证自己使用支付宝手机不被偷走、不遗失,或遗失了捡到的人也没法盗用支付宝,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人脸支付、声音锁等多因子认证方式来实现保护。
1.3支付宝每月莫名自动被扣款是怎么回事?
【问】我的支付宝每个月都会莫名奇妙自动扣掉点钱,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处理?
2注意社交安全
第一种是加一个好友,多一个看朋友圈的,里面全是微商,有枣没枣乱打一杆。
第三种是炫耀他的赚钱方式,诱导你去买贵金属、原油期货、各种投资,都是看起来利润超高的,实际上连本金都拿不回来。
第四种是假装和你搞暧昧、谈恋爱,然后骗你发红包,买包包的杀猪盘。
第五种是潜伏在你朋友圈,分析你的照片和行为,再找机会对你进行恐吓、勒索。
3防范隐私泄露
3.1发布了张照片,就被别人发现我的位置,是怎么回事?
【问】听说照片会泄露位置信息,是怎么回事?
因此,我们在日常聊天过程中,尽量不要发送“原图”,“原图”就会包含以上信息。另外,可以在手机相机的设置里,将位置定位关闭,这样拍摄的照片中,也就不包含位置信息了。
3.2最可怕的信息就隐藏在照片的细节里
2019年9月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20多岁的日本女星松冈笑南回到东京江户川区的一间公寓中时,突然被一名男子用毛巾捂住嘴并拉倒在地,随后该名男子对她进行了猥亵。警方介入调查后,嫌疑男子被确认为26岁的佐藤响。佐藤响被捕后承认,女偶像地址是根据对方发布到社交网站的照片中分析得出的,他通过放大女星的肖像照片,从女星瞳孔的倒影中,分析出了女星拍照所处的位置。并顺藤摸瓜找到了女星的住所。
我们晒照片、信息,应该具备一定的隐私保护意识,该晒的晒,不该晒的不晒;另一方面,即便一定要晒,也不妨通过设置,防止一些无法信任的人看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和隐患。
3.3手机里存有这几张照片的赶紧删,尤其是第一张!
【问】为什么手机的照片库中不能存储身份证照片呢?
【答】由于网络注册或身份认证需要,不少人经常会拍摄身份证正反面、手持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户口本、驾驶证等照片,并存储在手机的照片库中。现在要注意,这些照片使用完必须及时删除掉。
南京的赵先生没有设开机密码,因此小偷很顺利就打开了手机,翻阅手机时,看到了赵先生本人的身份证照片,然后通过手机验证码和姓名、身份证号码验证,修改支付宝的支付密码,将钱快速转走。
杭州的王先生手机遭到黑客入侵,黑客通过王先生照片库中留存的身份证、手持身份证等照片,更改了电商账户密码,恶意购买了大量游戏点卡,王先生损失近5万元。
众多案例让我们看到照片库中的个人信息照片存在的风险,因此,当我们使用完这些照片后,在手机中,应当及时清除掉,以防它们在各种以外情况下被人滥用。
3.4手机app正在泄露隐私,你知道吗
【问】哪些app权限会泄露隐私?
现在不少app都在超需求的采集用户的手机权限。比如说明明是一款照片app,却要求用户开放定位的权限,或者明明是一款导航软件,语音交互导航功能只是偶尔才会用得到,app却要求长期获得麦克风的权限。这种都会潜移默化的使用户隐私泄露。
这样将所有的app类似的权限关闭掉一些,就可以最小化的防止app采集自己的个人信息了。
4当心网络套路
4.1奢侈品有高仿,app居然也有高仿
【问】假冒app是怎么一回事?
【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app的功能越来越多,这让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商机”,推出各种假冒手机app,“浑水摸鱼”获取不当利益。不法分子将假冒app下载短链接置入短信中,诱使用户点击下载,之后通过收取工本费、解冻费、保证金、担保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虽然假冒app诈骗不断衍生新花样,但是其核心依然是通过提前收费骗取钱财。对此,用户一定要记住:一是下载app时一定选择正规官方渠道。二是不通过各种推荐链接安装app,要安装,只通过正规app商店搜索该app。三是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定期给手机杀毒。
4.2快递单上出现这4个字千万别随便收
【问】据说现在有一种“货到付款骗局”,是怎么回事?
【答】现在的骗局真是层出不穷,也许你一个不小心就着了道。谁又能想到,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快递也会暗藏骗局。东西不能乱吃,快递更不能乱收!写着这四个字的快递单千万别签收!
这种新型快递骗局,成本仅仅几块钱,却要受害者支付几十元的到付费。你可能觉得39元只是小数目,但是这背后的诈骗团伙可能已经骗了成千上百个39元。
本来收快递是一件高高兴兴的事情,一旦被不法分子盯上就糟糕了,所以收取快递千万要多长点心眼。
收取快递安全须知,一是收货地址别留太细,写收货地址时,不要把自己的详细住址写在上面,可选择留下楼栋号或者附近显眼标志物。也可将寄件地址写为单位地址,避免个人居住信息的泄露。二是弱势群体要注意安全,弱势群体,如独居的老人、女士等,在接收快递时可以在楼下人多的地方接收,防止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三是收快递后应当场验货,接收快件时最好当场验货,建议贵重商品要当场开箱验货,尤其是“货到付款“的买家,要小心假快递员送包裹或送假货。接收快递时也要注意观察货物是否有异味、有异常。四是防范假冒快递员,很多快递在同一片区一般都会固定几个快递员送货,绝大多数冒牌快递员都是直接敲门,当你发现不熟悉的面孔并且要求你支付到付快递费时,就要多留心,确认是否为自己所购买的商品。
4.3算命ai靠不靠谱?
【问】最近网上出现一些用ai来算命的app靠不靠谱?
这类大行其道的ai算命小程序、公众号、app,对一般网络用户而言,要擦亮眼睛,切勿随便就被ai等概念给忽悠了。
4.4在手机网络不通畅时,如果收到短信要小心
【问】有时候发现手机信号从4g变成2g,没法上网了但还能收到短信是怎么回事?
【答】假如你发现手机的信号从4g变成2g,那么要警惕,你可能正在遭受到“短信嗅探”攻击。
“短信嗅探”攻击的原理是,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强制周围的手机从4g网络跌落到2g网络,在2g状态下,由于加密方式太过简单,不法分子就是利用漏洞截获2g网络中传送的短信。
因此,如果自己的手机信号原因不明地从4g降到2g,特别是在深夜发生,有可能就是手机受到了攻击,请马上启动飞行模式。此外,睡觉前,可将手机关机或设置为飞行模式,防止被短信嗅探设备探测。如果早上起来,看到半夜收到奇怪的验证码短信,一定要想到可能是遇到短信嗅探攻击,迅速查询账户资金,有异常情况火速冻结银行卡,保留短信内容并报警。
5警惕智能安全
5.1如何发现公共场所中的偷拍摄影机?
【问】现在出门购物听说试衣间里也有偷拍摄像机,如何发现它们?
【答】2019年6月,在深圳龙华某商场的优衣库内,一名女士在试穿衣服时,突然发现试衣镜上方有一个纽扣一样的“黑点”。她凑近仔细一看,发现这个黑点非常可疑。该店的工作人员闻讯赶来,将纽扣和线槽一起掰了下来,发现了一整套偷拍设备。
如今,不法分子将针孔摄像头伪造成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样子,如打火机、纸巾盒、沐浴液、插座、烟雾探测器等放置在一些场所内,偷拍消费者。这种偷拍行为往往容易发生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一些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公共场所更是偷拍者容易下手的地方,如酒店、公共浴室、公厕、试衣间等,被偷拍的人也容易放松警惕!
作为消费者,在密闭的场所中,如试衣间中,在换衣前,我们应先重点观察试衣间顶部、中部和底部几个部分有无隐藏的针孔摄像头。在顶部重点查看灯具、喷淋中是否有可疑的黑点;在中部主要观察衣架、镜子等的螺丝或挂钩等处有无不妥;在底部则检查坐凳、电子称等道具中,有无奇怪之处,底部的角落中也是不能放过的地方,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端倪。确定没有问题再试衣。假如在公共场所发现偷拍设备,记得要及时报警。不要让犯罪分子得逞。
5.2人脸识别和“刷脸”技术安全吗?
【问】如今到处都是人脸识别,哪些人脸识别是安全的?哪些人脸识别是不安全的?
【答】2019年10月杭州的郭某,由于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强制将指纹年卡升级为人脸识别入园,对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发起诉讼,导致了看个动物是否应“交”出“人脸”的大讨论。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类似的思考和讨论都是有益的,“刷脸”关系着个人重要信息,脸部信息一旦被冒用或滥用,其潜在危害比泄露手机号码或qq号码更盛。普通消费者在遇到“刷脸”时,需要明晰一些基础的安全原则:
一是搞清楚是“比对”还是“采集”,尽量不参与人脸的“采集”。所谓“比对”,是指不存储人脸信息,只接入已成熟的人脸库进行身份验证,如在酒店入住、机场安检、银行支付等场景中对“刷脸”的使用。“采集”是指要录入人脸后,才能进行比对的场景,如上例中的公园,某些有换脸功能的app,某些品牌的手机解锁等,相对“比对”,“采集”存储人脸信息,因此对安全的要求就更高了。而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已十分成熟,还需要“采集”的系统,往往代表技术还没成熟,安全性也不一定有保证,大家就要留个心眼。
二是发起“刷脸”的是什么机构,是政府部委、公安机关等,还是金融机构或大型互联网公司等,抑或是民间组织、民营机构等,不同的发起机构代表的安全保障能力也有所不同,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发起的人脸识别系统,要谨慎使用。
三是如果遇到“采集”的情况,要留意是否征询了你的同意,假如没有相应的流程,则该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存疑。
5.3智能音箱真的在泄露我们隐私吗?
【问】智能音箱会泄密是真的吗?
其实,智能音箱的“窃听”与其工作模式有关,音箱在开机后,通过“唤醒词”唤醒后,进入云端工作状态,再将收取的声音传输到云端服务器,完成语音语义识别和反馈工作。音箱被唤醒之后,如数秒内(3-5秒)无新声音出现,机器则进入休眠状态,等待再次被唤醒。假如音箱反复被唤醒,又无有效指令,则就有可能将收取的环境音“泄露”到云端网络中。
因此,消费者家中如有智能音箱,在使用过程中,建议在无使用必要时,断绝电源,以避免类似的乌龙“泄密”问题的出现。
5.4什么样的智能门锁才安全?
【问】2018年7月,多个品牌的智能门锁被一个塑料小黑盒破解,无需指纹、密码,只要将小黑盒放在智能锁附近,便可开锁。门锁是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财产安全,选择什么样的智能门锁才够安全呢?
【答】智能锁已经成为未来家装的趋势,相对传统门锁,智能锁无需携带钥匙、更方便,从安全性角度来说,智能锁的多因子认证方式,也远超传统机械锁。但是由于智能锁市场发展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产品稂莠不齐。导致劣质的智能锁充斥市场,同时也导致不少安全问题。
消费者在选择智能锁时,应该从三方面来挑选。首先要选门锁面板为金属材质的智能锁。它能够有效抵御暴利拆解。其次,要保证技术安全,在选择时一方面选择成熟品牌,另一方面可以用强磁测试产品是否存在“小黑盒”类似的问题。在生物认证方面,可以选择技术比较成熟的指纹、密码、虹膜、app等开锁方式。还有要注意用户体验,选用智能锁的目的就是便捷性,因此,要挑选一把做工良好,反应迅速的智能锁,同时可以看一下厂商是否有自有的售后团队,自有售后团队可以保证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给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