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公布五类典型案例教你快速识别诈骗陷阱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替,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形式不断变化,让人猝不及防……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结合工作实际,链接真实案例,发布5类常见电信网络诈骗套路,教广大群众快速识别诈骗陷阱。
网恋交友类骗局
【典型案例】女子秦某使用“于欢”的假名,通过网络认识了被害人、男子林某。随后,秦某以谈恋爱为幌子,取得林某信任后,编造母亲生病等借口,多次向被害人林某借款,所借款项共计5.28万元,全部用于网络赌博,挥霍一空。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以犯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秦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5000元。
【法官提醒】近年来,以网络恋爱为名的“杀猪盘”越来越让人防不胜防。诈骗分子虚构身份,通过各种聊天软件,以网络交友的方式联系被害人。前期,诈骗分子以“感情投资”进行铺垫,获得被害人信任后,就编造诸如“家人生病”“投资周转”“恋爱购物”等理由,说服、诱骗被害人转账。被害人深陷情感陷阱而不自知,即使后来发觉上当受骗,但为时已晚。
网上交友时,一旦发觉对方频繁提出不合理的借款或转账要求,要保持警惕,避免人财两空。
高薪招聘类骗局
在无法为赵某解决工作问题、被要求退还转账后,穆某以自己在国外为借口,逃避被害人赵某追讨涉案款项。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以犯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穆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
【法官提醒】招聘套路多,入职别入坑。大多招聘诈骗都利用了求职者渴望高薪的心理,打着“月入过万”“福利多”等幌子进行诈骗。
要想避开骗子的陷阱,一方面要警惕低门槛的高薪职位;另一方面要选择正规平台和渠道,谨慎核查招工用人单位资质,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口头“承诺”。
猎奇虚假类骗局
【典型案例】被告人齐某伙同被告人王某、被告人苏某、被告人夏某,分别以4000元、3600元的价格购得两只画眉鸟。随后,4被告人以出售名贵鸟为名,做局将事先准备好两只画眉鸟作为交易对象,骗取被害人刘某先后交付现金9万元、15万元。4被告人将共计24万元款项分赃后逃匿。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以犯诈骗罪,分别依法判处被告人齐某、王某、苏某、夏某三年十个月到两年十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分别并处罚金1万元。
【法官提醒】无论是高奢名品还是小众珍品,在购买类似贵重物品前,应选择正规熟悉的渠道。同时,当交易价格过高,超出市场价值时,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夸大宣传,应审慎交易,避免“头脑发热”。
尤其在未谋面、未深入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不要轻信他人,购买来历不明的物品不轻易付款,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优惠活动类骗局
【典型案例】被告人张某隐瞒其已从云南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离职的事实,冒充该公司销售人员,谎称可帮被害人黄某参加该公司举办的“老带新减免物业费”活动。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以犯诈骗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算命治病类骗局
【典型案例】被告人杨某、被告人孙某伙同他人,互相配合,多次在昆明市内假扮成“神医”或“大师”,以治病或消灾免难为由,诈骗钱财。
经统计,骗得被害人万某现金3万元,骗得被害人吴某现金4300元及手镯等物品,骗得被害人温某现金5000元,骗得被害人陈某现金1.06万元及首饰等物品,得手后两被告人逃离。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以犯诈骗罪,分别依法判处被告人杨某、被告人孙某有期徒刑三年,分别并处罚金2万元。
【法官提醒】切勿相信“天降祸灾”“神医占卜消灾”等谎言,面对此类骗局,要理智、科学地甄别,遇事三思而后行,切实增强反诈防骗意识。神医并不神,不仅不能治病,而且可能让人破财。涉及金钱交易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避免上当受骗。(肖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