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的内容,易经十翼: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奇门基础

解释《易经》的传的内容有七个部分,总共十篇,被称为“十翼”。“十翼”的意思是十篇文字犹如经的羽翼。这十篇包括《彖传》上、下两篇,《象传》上、下两篇,《文言》一篇,《系辞》上、下两篇,《说卦》一篇,《序卦》一篇和《杂卦》一篇。

《十翼》原本各自为篇,不与经文相连。《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易经》十二篇,颜师古注曰:“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

战国时流传的《易经》,有经无传。汲冢书可为例证。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姓不,名准。“不”为“丕”之省文)盗发魏王墓,发现了竹简文古书,其中有《易经》。据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后序》说:“《易经》及《纪年》最为分了,《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这只能证明经、传各自独立,但不能由此断定战国时期没有《易传》各篇著作。

1972年,湖南长沙东郊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分为三部分。即:(一)《易经》六十四卦;(二)《易经》卷后的佚书。除了很少一部分见于今本《系辞下》以外,此书的其余部分,都是不曾流传下来的佚书,内容为孔子及其弟子讨论卦爻辞含义的记录;(三)《系辞》。没有今本《系辞上》的第八章,即“大衍之数五十”章。又今本《系辞下》第四章的第五、第六、第八、第九等四节在上述佚书之内。除此之外,今本《系辞》大致都包含在帛书《系辞》里面,不过两者章节的次序不尽相同,文句也有差异。帛书《系辞》还包含了今本《说卦》的前三节,又有两千余字为今本《系辞》所无。这都是孔门弟子所录《系辞》流传到汉初的本子。

《史书孔子世家》中:“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身为史官,所见《易传》,十翼之中,仅少《杂卦》一篇。

王充《论衡正说》云:“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皇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又云:“《礼》、《易》篇数亦始足。”所说益《易》一篇,当是《杂卦》。有人认为这一篇是《说卦》,反疑《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卦二字是衍文。如果是这样,十翼之中,尚缺《杂卦》,王充就不能说《易》的篇数始足了。

据《三国志*高贵乡公传》载《彖》、《象》连经,始于后汉郑玄。郑氏注《易》,为了学者的方便,以《彖》、《象》连经,谓始于前汉的费直,这是误会。由于郑氏所传的《易》学,属于费氏易,于是误认郑氏的体例源于费氏。殊不知费直并无章句,但以《十翼》解经。既无章句,也就不存在以《彖》、《象》连经的问题。

郑玄以《彖》、《象》连经,是把传文附在一卦之后,六十四卦,全是这样。在今本中,只有乾卦还保存这种格式。其余各卦,解释爻辞的象辞,各附在当爻之下。这一调整,始于王弼。据孔颖达说:“夫子所作象辞,元在六爻经辞之后……及至辅嗣之意,以为象者本释经文,宜相附近,其义易了,故分爻之象辞,各附其当爻下。”(坤卦初六象曰疏)

《三国志魏志》:《易》博士淳于俊曰:“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为六十四。”

《史记日者传》:“司马季主曰‘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孔颖达《八论》:“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

《易》历三圣,只谓此也。”

伏羲或包犠即潜龙之意,指地下的太阳,神农指地,地能生物,故是神农。文王指日光照射月球所生月光。坤卦六五:“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六五为月望,文在其中,即文王居于羑里。羑字从羊从久,羑里为月亮的隐语。伏羲为阳,神农为阴,文王为五行。五行表现阴阳,故系辞者为文王。孔子为深明于阴阳五行之道的圣人,他和弟子讨论卦、爻辞的语录,以及其后儒家门徒对于《易》义的著作,合并成为《十翼》。《十翼》作者之名,儒家自非推尊孔子不可。大抵先秦著作,所传其作者之名,多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必须以隐语视之。在今天,若如欧阳修作《易童子问》辩论《十翼》非孔子作,便是枉费精神。总之,《周易》是阴阳五行思想的书,画卦,重卦,系辞,释辞,其作者巳不可知,于是归之于伏羲、神农、文王、孔子。虽无其事,却有其理。绝非无稽之谈,不可视同龟毛兔角。

《十翼》对于经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近来舍传言经之说,十分流行。提倡这种方法的,可以高亨为代表。其《周易大传今注》自序中说:

《易传》解经与易经原意往往相去很远,所以研究这两部书,应当以经观经,以传观传。解经则从筮书的角度,考定经文的原意,不拘牵于传的说释,不迷惑于传为经所涂的粉墨脸谱。这样才能窥见经的真相。解传则从哲学书的角度,寻求传文的本旨,探索传对经的理解,并看它那一点与经意相合,那一点与经意不合,那一点是经意所有,那一点是经意所无。这样才能明确传的意蕴。而自汉以后,两千佘年,注释《周易》的人约有千家,都是熔经传于一炉,依传说经,牵经就传。传解经而正确,注家也就正确了,传解经而错误,注家也就错误了,不能尽得经的原意,而且失去传的本旨。

高氏以训诂解释《易经》著称。他似乎没有察觉经用隐语,传也以隐语解经,专以训诂解经,势必难于奏效。乾嘉的训诂学只能求言内之意,而《周易》经传意在言外,未可拘泥于点画。黑夜行路,须有明灯指引。《易传》就是读《易经》的一盏明灯。传意与经,无不吻合。未见其同,必须诉之于悟性,以求了解传意。然后就会发现《易传》文字,着墨不多,却有画龙点睛之妙。我过去也曾经不相信《易传》,就是受了舍传解经的影响。

《说卦传》告诉我们《易经》使用隐语,其要点如下:

1.谜底是一个,而谜面可以多个。《系辞传》说:“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乾”是谜面,《说卦传》说:“乾为天,为園,为君,为父,为玉,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天、阛、君、父等都是同乾相似的谜面。这许多谜面和谜底之间,都有某些类似的地方。

同样,《说卦传》说:“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地、母、布、釜等都是同坤相似的谜面。

谜面可以有若干个,究竟谜底是什么?这就有以下《易经》使用隐语的另一个要点。

2.《易经》只提供谜面,而不揭示谜底。《说卦传》遵守这条原则,始终隐藏谜底。

《易经》以殷周鼎革为主题。忌讳明言,所以使用隐语。人间以男女为奴婢,犹如天上以日月为奴婢,川流不息,服役不休。日月象征弓矢。因此,乾坤既象征天地U月,又象征奴婢弓矢。《说卦传》中,乾为天以至为木果,都是箭的隐语,象征奴。坤为地以至“其于地也,为黑”,都是弓的隐语,象征婢。所举弓的象征,比较难于理解,需要作些说明。布、均都指弓的发布箭支。釜者,金父也。弓发命,故似父,箭(金)受命,故似子。弓制箭而不发,故为吝啬。似有权柄,故为柄。陷阱内设弩机,故其地为黑。弓内有箭,故为子母牛,为大舆,文和众皆指弓中有箭。

3.对于八卦的隐语,《说卦传》隐其多半,显其少半。八卦中包含天干十日,天干中又包含阴阳五行。《易传》以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为其谜面。《说卦传》以隐语解释隐语,只揭示了坎、离二卦的谜底。所说乾为天,而实为阳(或阴阳,即地下的太阴),所说坤为地,而实为阴。所说震为雷,而实为木。所说艮为山,而实为土。所说兑为泽,而实为金。所说巽为木,而实为包含五行的万物的种子。木触电则有雷,故以雷释木。积土成山,故以山释土。金能生水,故以泽释兑。谷物属木,故以木释巽。对于八卦,如果不显示一两个卦的谜底,就难于使人知道八卦中包含有阴阳五行思想了。

八卦相配,成为四对。帛书取正对卦,不取反对卦,因各对象征奴婢,奴与婢具有矛盾的同一性,并非敌我关系。帛书八经卦所组成的四对卦,又可象征弓矢。艮为弓,兑为矢。坎为弓,离为矢。巽为弓,震为矢。弓与矢虽相反,而实相成。帛书八经卦所组成的四对卦,与《说卦传》下面的一段话,可以互相印证: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天地为乾、坤,乾上坤下为否卦山泽为艮、兑,艮上兑下为损卦雷风为震、巽,震上巽下为恒卦水火为坎、离,坎上离下为既济卦以上四对卦的顺序,当以帛书为准。其所表达的思想为阴阳五行,就是在阴阳(日人地下)的时候,月的运行规律为三易、简易(连山)、变易(归藏)、不易(周易)。

乾坤成否,表示阴阳,是日无光。艮、兑为损,即月之下弦,月由明人晦。坎、离为既济,水在火上为月晦。震、巽为恒,即月之上弦,月又复苏。坎为习坎,弓在陷阱,有箭不发以待时,箭则“居易以俟命”,故云“水火不相射”。

阴阳五行思想是以天象影射人事。既是阴阳,又是月晦,日月无光,上下昏暗,此时必有持弓箭者出,“武人为于大君”。(履卦六三)人类社会出现的这类威侮五行(五路)的武人,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不为汤、武,便成盗跖。

卦有卦画,一卦六画,谓之六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

《文言传》解释乾、坤二卦的卦辞和爻辞。《彖传》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辞。《象传》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象和爻象。以下分别作一些说明:

《文言传》对坤卦六四的解释是:“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这里所说的就是变革风暴到来之际的形势。天变而日无光,地化而月无光。天地闭指日落,贤人隐指月晦。草木蕃指天造草昧,潜伏着叛亡者。时机未至,宜于藏弓。及至时机到来,便脱颖而出。坤卦是地道卦,六四的月象为月晦。月晦无光,不宜于射,故须谨于待时。

《文言传》用隐语解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左传(襄公九年)》鲁穆萎用以解释随卦的卦辞。《易经》以月象表示射德,元亨为上弦,弓满则射,利为下弦,贞为月晦,射箭中正,射者必须有仁、义、礼、信四德。

《文言传》解释乾卦上九,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又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彖传》解释卦辞,就卦辞所提出卦的中心思想加以阐明,间或也解释卦名。下面举两个例子:

(震下坎上)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解说)卦辞中的元亨利贞,已见乾卦。但是乾卦讲的是一般的射道,屯卦讲的却是特殊的射道。屯通钝或豚,是地的隐语。地下设置弩机,如同建侯以待敌。彖辞首先指出弩机的特点。刚(箭)柔(弓)始交而难生。难者指箭受制于弓而不能发,箭难而弓易,箭只有居易以俟命。“动乎险中”既言卦象,又言卦义。震为动,坎为险。平时不动,动则射而必中。弓既张满,则箭发如雷,下落如雨。陷阱是天生地设的“草昧”。

再以师卦为例:

(坎下坤上)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

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解说)彖辞首先解释卦名。其次,就卦体、卦象阐明卦义。第二爻为刚中,与五相应,卦体表明善射。坎为险,坤为顺,卦象表明射手的勇敢善战。

《象传》解释爻象者,随爻阐明意蕴。其解释卦象者,多由卦象引申出伦理道德思想。例如:乾卦象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师卦象“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地中有水是隐语,水为险,险指陷阱,其中有箭。

彖、象两个字表示阴阳。彖字本意是豕,豕为地之隐语,地为阴物。象是南方的动物,故以之象征阳物。阳物表示物象,阴物表示物体。因此,《象传》解释卦象和爻象,《彖传》解释卦象中所包含的实体。

《系辞传》是《易经》的通论,由许多阐明《易》理的记录缀合而成。由于编简脱落,更显得内容庞杂,需要整理。自从马王堆帛书出土,我们约略可以看出《系辞传》的原貌。

原始的《系辞传》似包括以下几部分:

1.今本的《系辞传》;

2.汉墓《六十四卦》卷后的佚书;

3.今本《说卦传》的前三节。

至于章节次序,已有差异,要想恢复本来面目,恐怕就很难了。

THE END
1.《周易》的主要内容《周易》的主要内容以下是《周易》的主要内容: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式和方法上,好象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https://wenku.baidu.com/view/735c611166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3.html
2.《易经》全文翻译,价值连城!《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两点之间看起来是直线最近,但人世的道路永远是曲折的,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得受,该喝的蜜你得喝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IwNTU2Nw==&mid=2650727622&idx=4&sn=38f067ebef3e49407f4b44d422f1ddaa&chksm=83486c938e8249667f1786b72c2e34ef4571b58ff1e4f63ab02e85d558ffb0374c74a08db46f&scene=27
3.周易主要讲什么内容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后人因此认为《周易》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周易》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http://www.ychedu.com/CRJY/zgxs/613187.html
4.《周易》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必读书目筮辞取材广泛,涉猎自然、社会各个方面内容,从结构上看,筮辞大致有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取象,即取https://bbs.openke.cn/thread-1479312-1-1.html
5.易经入门需要学习的内容(通用8篇)问:现今诸如八字算命等都是用的周易吗? 答:现今流行的命相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四柱(八字)、六爻(火珠琳)、梅花易、六壬、奇门、太乙、紫微等,另外还有风水、面相、手相等,这些都不是周易的应用。其中梅花易算是周易的一种改进,还保留了许多周易的内容。六爻已经完全抛弃了周易的方法,有人说是连山易的改进,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o51fh86.html
6.《周易》全文《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总称,而非周易),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https://www.jianshu.com/p/a393f1b7409a
7.易经中的《易传》七种十篇,分别包含哪些内容?七种《易传》,各自的内容看似相对独立,但它们都是以“经”为中心所做的阐述说明。 《易传》使周易不再局限于纯粹的卜筮经书,它为易经增添了哲学理论的色彩。 感谢阅读!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分享~ 推荐阅读: 易经“金钱卦”起卦和解卦方法,一学就会!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702449.html
8.周易概说五、《周易》古经结构内容 (一)《周易》古经分篇 《周易》古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30卦,下篇 34卦,共 64卦,每一卦六爻,共 384爻。 (二)卦的构成 1.卦符构成 《周易》每一卦有六爻,即六个符号组成,六个符号由两部分组成,即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分别取八卦中的某一卦。何为八卦?八卦指乾 ,坤 ,http://zhouyi.sdu.edu.cn/index/zygs/zygs.htm
9.五经之首《周易》《周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但一般认为它是秦汉时期融汇而成的作品。《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一、周易古经 https://www.meipian.cn/39ulbpfj
10.《周易全解》在线阅读内容简介:《周易全解》是周振甫先生在中华书局时最重要的注解文献之一。作为周易一家的参考,对初学者理解周易有帮助,但不能说全对。 01章 乾(卦一) 02章 坤(卦二) 03章 屯(卦三) 04章 蒙(卦四) 05章 需(卦五) 06章 讼(卦六) 07章 师(卦七) http://www.7278.org/yjsj/535/
11.易经全文完整版(易经入门基础知识讲解)综合文档译:即便如此,《周易》有卦象,这是《周易》所能刻画的东西;卦象有爻符,这是卦象所能见识的内容。已刻画的东西与已见识的内容,仅仅只能知道其表面而已;没有刻画的东西与没有见识的内容,是不可以称之为‘求’的,那么所谓《周易》,具体是个什么东西?这些都要靠学习者自己领悟了。 https://www.027art.com/fanwen/wendang/14964534.html
12.中国人的智慧《易经》" 陶弘景注曰 : " 咸恒义出《周易》 "33。 咸恒二卦为《易经》下经 3 2 卦之首 , 与上经 3 2 卦之首乾坤相对应。陈梦雷释曰 : " 咸卦 , , 下艮上兑 , 取相感之义。兑 , 少女 ; 艮 , 少男也。男女相感之深 , 莫如少者。又艮体笃实 , 兑体和说 ( 悦 ) , 男以笃实下交 , 女心http://www.sky.yn.gov.cn/kygl/ktyj/01304701240576810257
13.周易辞典易经百科全书周易辞典提供易学知识百科大全,包括周易预测、易经算命、生辰八字、风水大全、六爻预测、梅花易数、奇门遁甲、紫薇斗数等百科知识大全。http://www.zhouyic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