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死不如赖活着》到《城市梦》中国电影报

鲁磨路上摆水果摊的王天成一出场,跟我一块看片的朋友就说,这人一看就是“角儿”!王身上的确有戏,在武汉十三年,他仍然说着河南方言,一开始他和城管交流彬彬有礼,他调侃自己的病情,说自己得了梗塞,这辈子算完啦,这让城管都觉得老王今天心情不错。其实王有潜台词——你别惹我激动,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接着下一个镜头,老王满脸杀气,他撕碎了城管队员开的通告单,然后拦住他说,你走不成了!围观群众说,别激动,人家有人家的职责。老王说,啥职责?我要吃饭!

这太突然了,这时候非常紧张,激烈的冲突开始了,影片音轨上铺进了密集的鼓点,然后出了片名《城市梦》。

我觉得《城市梦》音乐不错。据说陈为军认为之前的纪录片《生门》音乐用的不好,说用的太多了,但这部《城市梦》用鼓点表达冲突,不是加强而是诠释了一种对立和冲突的紧张感,这很不错。因为这个对立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它有它的渊源,解释这个渊源并观察它的发展是这部片子的重要任务。

王天成夫妇和他的儿子小王一家从河南农村到武汉谋生,他们在洪山区鲁磨路得到了一个小商亭,以此为据点摆起了水果摊,这条路要改建为珠宝街,要把他家的地摊取缔,但老王一家激烈对抗,而他最终成为鲁磨路上有名的“钉子户”。

但什么是钉子户?王天成算不算钉子户?看了这部影片,我们会如何评价他?同情还是将他视为“刁民”,这是本片制作伦理的关键。一部纪录片被播放后,焦点还是会落实到创作者身上,尤其是导演陈为军的身上,人们会审视、批判他的社会理解,以及他的社会叙事的政治性。

而之后观众和影评人也会被拷问。因为如何理解这部影片,也是对于其社会理解力和人性特征的呈现。大家看同一部影片,所得到的关于王天成一家的印象和评价并不一样,这是由观众接近影片前的先验性存在决定的。

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位影评人的评价,他说王天成让他感到同情和佩服。他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本身其实就是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因为观看者对人物的感情投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来自于是影片的叙事,来自于导演和其他创作者合力形成的传意倾向性。

面对这批作品,其实完全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上面这种,一种则可以对创作者个体施以更多善意——他们在各种限定下仍将这种个体苦难呈现出来,这当然是他们的伟大努力。有了一些影像和现象,就有了一个媒介,有了讨论事情的物质基础,这自然是善的。

我觉得陈为军和他的这几部作品在中国纪录片史上十分重要,当然也是意义非凡的。陈为军是属于那种对于社会有整体认知能力,并能够选取最能体现社会本质的题材进行拍摄的导演。社会十分庞大,往往令创作者有狗咬刺猬无从下嘴的感觉,陈导知道如何下嘴,这也是一个优秀纪录片导演的必要素质。

《生门》拍的是医院妇产科的故事。护士抱着刚出生的孩子,对家长说,快去交两万。有农村孕妇怀了多胞胎,她本人又有综合症,躺在病床上生命危险,但丈夫拿不出钱来,拿不出钱治疗就无法继续。这部纪录片里虽然配了音乐,但我觉得那不是不合时宜的抒情和升华,而仅仅起到了给观众解压的作用。

《城市梦》里的城管说,“他(王天成)是生活上的底层,我们是工作中的底层”,《城市梦》和《生门》所选择拍摄的职业——医生和城管有相似之处,这些人的某些做法乍看起来不近人情,但再看下去,你会发现其中堂奥。这两种职业都成为体系的化身,他们其实将各种矛盾浓缩起来了,成为了一个终端的显示器,如同电脑显示器,数字在主机,但显像在另外一个部位。体系不可见,是相对抽象的,但这些职业可见、可触、可碰(片子中王天成与城管多次有肢体接触),而且具有可拍摄性。我看到网上有人在争论本片是不是美化了城管,我觉得摄像机的在场当然会改变一些东西,但究竟是如何改变的,我相信随着交流的深入会逐渐明朗。但对于这些职业,不妨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片值得被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将王天成一家的命运做了相对完整的展现。我们在电视新闻上,若看到王天成的片段,必然会对他有一个不好的印象,因为在他和城管冲突的现场,有一些旁观者都对王天成的表现十分不满。但纪录片深入调研,解释了王天成一家的命运。父子皆残疾,妻子患癌,老家已颓败,他的儿子在广东打工时手被机器切掉,仅赔偿了两万块。如此等等。

大家往往认为陈为军的作品有事实而少余韵,我觉得这算是他的一个特色,他在用这种相对独立的纪录片作品来完成他的记者的使命。他的纪录片如同深度报道,虽然本片因为片中人物的豪气与行动力,而具有了一种电影感。

王天成真的是“角儿”,这种公共空间的公共事务的拍摄往往失之于人物零碎,有始无终,但本片聚焦在他身上,他一个人带领一家完成了多幕剧。而这种聚焦和恒心,也体现了创作者的素质,他们的田野功夫,他们深入了解个体命运的人道主义。我们借此看到王天成一家命运的形成,也看到他“城市梦”背后的心酸泪。

THE END
1.好死不如赖活着(豆瓣)本片荣获2003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提名、2003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高竞赛单元提名、2004年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和2004年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 ?豆瓣 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演职员 ··· ( 全部7 ) 陈为军 导演 马深义 自己 雷梅 自己 马宁宁 自己 马荣 演员 马占槽 自己 好死不如赖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578723/
2.好死不如赖活着,没心没肺生活到底如何?2025考研388万人报名 4万人死亡也换不来美国的同情心吗 时政画说丨从大河到大洋 0 Play 00:00 % buffered00:00 00:00Enter fullscreen好死不如赖活着,没心没肺生活到底如何?苗苗情感说 河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从乞讨到卖惨的终于混不下去了 江丰手机摄影 1774跟贴 打开APP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美利https://m.163.com/v/video/VDGHJAOEQ.html
3.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搜索“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搜索结果页面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相关视频的搜索和在线观看服务。http://client.so.pps.tv/so/q_%E7%BA%AA%E5%BD%95%E7%89%87%E5%A5%BD%E6%AD%BB%E4%B8%8D%E5%A6%82%E8%B5%96%E6%B4%BB%E7%9D%80_ctg__t_0_page_16_p_1_qc_0_rd__site__m_1_bitrate_
4.活着关键词: 纪录片背景音乐导演摄影机早发现艾滋病镜头妻子 分类号: J952(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与样式分) 页数: 2 (1-2) 评论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卷(期):2010(9) 月卡 - 期刊畅读卡 - ¥68 季卡 - 期刊畅读卡 - ¥128 年卡 - 期刊畅读卡 - ¥199 年卡 - 超级文献套餐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QK201004501676
5.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Bettertoliveon》[标清][全1集][1.01G艾滋家庭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 Better to live on》直击“艾滋病”这个敏感而恐怖的话题,以跟踪拍摄被感染的马深义一家为整条线索,赤裸裸的向我们诉说着,这个家庭面对生死的生活原态和他们的心路。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南部的一些乡村中,很多村民在卖血脱贫的鼓惑中,因为卖血感染了艾滋病。马深义一家就住在文楼https://xiaohuohu.com/204987.html
6.老舍剧场微影评电影《不止不休》:新闻人的信仰与坚守如一盏明灯照亮现实的角落观 ——观《不止不休》有感 赵赞秋 制片人 电影《不止不休》以其真实而有力的叙事,展现了新闻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主角在追寻真相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不止不休地挖掘着新闻背后的故事。他的执着令人敬佩,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c5MjA2OA==&mid=2247507598&idx=1&sn=5a7e55500a4279559ba3933cf4c7c892&chksm=ed4c19a49a92e47acfdc38360dab5e45133b03098804e08cf0d36febe8ba59bb62383e67181f&scene=27
7.今天看了一部艾滋病题材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最新的video播放 00:00 05:45 05:45 今天看了一部艾滋病题材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被震撼到了,如鲠在喉。本片以跟踪拍摄被感染的马深义一家为线索,近距离地记录了他们面对病症的生活状态和死亡的人生经历。 当时因为贫穷,河南南部村民靠卖血获利,也因此感染了艾滋病。一家五口,https://k.sina.cn/article_2259107520_m86a73ec003300gqk2.html?ab=qiche&http=fromhttp&kfrome=ent&subch=27&vt=4
8.好死不如赖活着购票剧情介绍演职人员图集好死不如赖活着 To Live Is Better Than to Die 纪录片 马深义 / 雷梅/ 马宁宁 2004-04-16捷克上映 / 88分钟 想看看过 猫眼综合评分 8.4 IMDb 7.9简介 展开 夏至,马深义的妻子雷妹面对已经发病来日无多的现实,已经完全崩溃。她时而歇斯底里地哭喊,时而神色飞扬地回忆自己当年结婚时的红火风光。马深义无奈https://mt-m.maoyan.com/asgard/movie/343723
9.《好死不如赖活着》高清在线观看韩剧TV好死不如赖活着 2003 导演:陈为军 主演:马深义,雷梅,马宁宁,马荣,马占槽 HD, 立即播放 该剧讲述了本部纪录片直击“艾滋病”这个敏感而恐怖的话题,以跟踪拍摄被感染的马深义一家为整条线索,赤裸裸的向我们诉说着,这个家庭面对生死的生活原态和他们的心路。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南部的一些乡村中,很多村民在卖血https://www.hanjula.com/dianying/56120.html
10.《好死不如赖活着[电影解说]》在线观看本部纪录片直击“艾滋病”这个敏感而恐怖的话题,以跟踪拍摄被感染的马深义一家为整条线索,赤裸裸的向我们诉说着,这个家庭面对生死的生活原态和他们的心路。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南部的一些乡村中,很多村《好死不如赖活着[电影解说]》在线观看http://www.mianshaozhuanjiqi.cn/products/2544229-1-1.html
11.好死不如赖活中人物现状15年马深义又找了个女人,在南方周末2016年的回访中,马深义表示不想再继续这样被采访每年揭一次伤疤,持续12年的跟踪记录到此结束。而在此之前,马深义已经出现并发症,脸上开始有红斑,头发也白了大半,不清楚目前是否尚在人世。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一部讲述艾滋病的受害者家庭的纪录片。其中一家五口人,有四人感染了艾滋https://wenda.so.com/q/1678824241218758
12.好死不如赖活着,真的是这样吗?好死不如赖活着,是这样的,活着总比死了好,因为不管死得如何痛快,这代表的是一切现实的结束,包括“希望”!可是只要活着,虽然活得很痛苦,很绝望,但总是存在着“希望”!也许这个“希望”在遥远的未来才可能实现,可是再怎么说,这还是“希望”啊!但一死,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说话着就要快快乐乐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76349850058477227.html
13.境外获奖的中国纪录片5. 好死不如赖活着 导演 : 陈为军 主演 : 马深义/雷梅/马宁宁/马荣/马占槽 评语: 2003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2004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2003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提名2003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高竞赛单元提名 6. 淹没 导演: 李一凡/鄢雨 评语: 2005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掏特奖法国真实电影节https://m.360docs.net/doc/4e40ccc48bd63186bcebbc82.html
14.《好死不如赖活着》——一次沉重的观影好死不如赖活着纪录片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好死不如赖活着》这部纪录片,当时心里就产生好奇,好好的纪录片为什么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重义轻利,为了道义,不惜生命,孔子有言:“朝闻道夕死可以”。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https://www.jianshu.com/p/676117ff91fc
15.纪录片神作五十部2011年获上海国际电影节 白玉兰 亚洲纪录片银奖。 这部当初看完久久不能释怀。 10.《好死不如赖活着》豆瓣8.4 本部纪录片直击“艾滋病”这个敏感而恐怖的话题,以跟踪拍摄被感染的马深义一家为整条线索,赤裸裸的向我们诉说着,这个家庭面对生死的生活原态和他们的心路。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南部的一些乡村中,很多https://www.deyicc.cn/hynews/768.html
16.[好死不如赖活着][陈为军作品纪录电影][豆瓣8.4][国语配音]下载好死不如赖活着》全1集 陈为军作品 豆瓣8.4 标清下载,分辨率高清画质清晰,值得推荐的一部优秀纪录片https://www.heizi888.com/thread-11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