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的阳光下都有暗影,每个时代都有被宏大叙事“抛弃”的人,他们隐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被人知晓——除非有人将此记录下来。
而有一群人,专门记录这些被历史切割掉的人生,他们就是独立纪录片导演。
6月13日-14日,单向空间联合放映机构后窗,带来单向空间杭州店2020年第一次电影放映活动,我们要推荐的就是其中两位记录不同时代中国边缘人的导演——徐童和魏晓波。
徐童,中国当代独立纪录片界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有人说,他本该和贾樟柯、王小帅等第六代大导演齐名,但他却自甘边缘,把镜头对准乞丐、算命者、妓女、小偷……代价是,他的纪录片,虽然在国外屡屡得奖,却没有一部在国内正式上映过。这也是为何,在大众视野里,他一直默默无闻。
徐童自称“远看艺术家,近看是游民”,他的镜头,呈现的也是中国“游民”的生存状态。“游民”有别于“底层”、“草根”这些笼统概念,相比之下,他们生存更艰难,也因此更加的生猛和鲜活。他们游离于秩序之外,是被秩序放逐的人群,是被折叠在中国的第三维度。
徐童与这些被拍摄者共同生活,甚至和一些人成了铁哥们。因为这样特别的拍摄视角,徐童用他镜头所记录下的,正是这些人最真实、最顽强的生活,也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角人民最为真实的生活状态。
去年,我们放映了徐童“游民三部曲”的其中两部作品《老唐头》和《算命》,在生猛而粗粝的影像下,传达出“游民”的关怀与尊重,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好评。
徐童说,游民记录他会一直做下去,在提及为什么专注于这一群体时,他回答道:“在中国那么宏大的一个变革当中,将这些被主流媒体所忽略掉的历史做一个呈现,让它们能够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存。”
他拍摄的《生活而已》系列纪录片将自己与妻子的个人生活暴露在镜头下细细审视,并给予观众“参考”。以一种独有的戏谑方式拼凑无数的私密生活片段,描绘中国当代都市中的青年夫妻生活。
在一些人看来,城市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拍这些如此“无聊”的影像呢?魏晓波回答道:
我希望将来的人能通过这个纪录片看到这个时代的两个小平民的真实生活,就像每个时代被忽略的人的生活。在做了几部纪录长片之后,我不敢奢望纪录片能改变什么,但是,我发现它能悄悄的改变我自己,从这面镜子中,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不过是生活着而已。
魏晓波感慨半个世纪前的日常生活没有被用影像记录下来,他希望《生活而已》这一非虚构影像系列将成为未来人们观察21世纪初期中国普通人吃喝拉撒、弹琴做爱、生儿育女等日常生活真实状态的一个可靠的切口。
这是小人物的大野望,不过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认为他正在进行的是未完成的生活史记录,“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徐童和魏晓波,这两位成长于不同年代的导演或许都认为,关于人性的一切,都应该记录下来,如果没有记录,很多人的生命就被忽略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就简单化,记忆也就只剩主流媒体表现出来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了。
一些人在社会中是隐性的,一般人看不到,但他们又真实存在,只有通过更加逼近和真实的影像才能使我们能更好的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和所处的环境。
6月13日-14日,单向空间联合放映机构后窗,带来徐童、魏晓波导演的纪录片作品,两位导演也将在映后与观众们连线交流,希望这些展现强大的生命力与韧劲的纪录片,能让你在幽微的人性面前,理解生存的意义。
*点击海报或扫描二维码即可购票
被时代“抛弃”的人
——徐童、魏晓波纪录片展映
地点: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3F文艺现场
(杭州市远洋乐堤港文化体验区B201)
****
6月13日·徐童导演作品
《挖眼睛》(2014)18:00-19:18
《赤脚医生》(2016)19:30-21:10
-映后交流-
21:10-21:40
6月14日·魏晓波导演作品
《生活而已1》(2011)10:30-11:56
《生活而已2》(2012)13:30-15:19
《生活而已3》(2017)15:30-17:00
17:00-17:30
主办:后窗、单向空间
参与方式:扫码购票、或点击阅读原文
1.
《挖眼睛》
CutOutTheEyes
导演:徐童
2014|纪录片|汉语普通话|78分钟
二后生五十出头,是个唱二人台的江湖艺人。游走在内蒙古河套地区。
二十四年前,他在一个村子卖唱时认识了三女子。三女子有男人,家境苦寒,男人让她跟上二后生卖唱养家。不料日久生情,二后生要带三女子远走高飞。男人知道后叫上自家的两个兄弟,把二后生诓到村里,挖掉了他的双眼。二后生死里逃生,保全性命。后来便把这段经历编成了二人台曲子,曲名叫《挖眼睛》。红及内蒙晋北一代。
纪录片《挖眼睛》记录了二后生的日常生活,追述了那些不堪的往事。呈现了他以死延生的人生境遇。
《赤脚医生》
TheBarefootDoctor
2016|纪录片|汉语普通话|100分钟
年过花甲的孙立哲有着传奇的一生,他1951年出生在北京清华大学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十八岁“上山下乡运动”时阴错阳差地当了名赤脚医生。
农妇难产,他便将手伸进子宫把滞留的胎盘手工剥离出来;老乡生病,他便在土窑洞里没日没夜地做了三千多台手术。1972年,他被毛泽东批准为全国五个知青模范之一。命运弄人,孙立哲在经历了批斗、政府平反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公派出国留学。
35年后,孙立哲重新回到陕北。村民听说孙立哲要回来,从很远的地方纷纷赶来……
导演专访
谷雨|对话《赤脚医生》导演徐童
3.
《生活而已1》
THEDAYS
导演:魏晓波
2011|纪录片|汉语普通话|86分钟
毕业后,我和她住在一起。我(魏晓波)的脾气越来越不好,她不断的辞职和找新的工作。就是这样,吃饭,睡觉,做爱,吵架,发呆,做梦……我把摄像机架在了角落,它记录着这一天天的生活,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没有任何希望。
导演阐述
在这个时代,新闻成为了故事,社会成为了政治,生活成为了交易,人成为了符号,投机成为了日常。
在这些背后,是无数被忽略的大多数小人物,他们没有故事,没有特色,没有大灾大难,每天吃喝拉撒,柴米油盐,希望和失望。
我希望将来的人能通过这个纪录片看到这个时代的两个小平民的真实生活,就像每个时代被忽略的人的生活。
获奖记录
·第五届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竞赛单元
·第八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展年度十佳纪录片
·第二届北京新青年影展竞赛单元
·第二届印度科钦双年展
·决绝:1997年以来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展映(2018香港)
4.
《生活而已2》
THEDAYS2
2012|纪录片|汉语普通话、山东话|109分钟
我和谢自大学毕业后一直生活在一起。生活中虽然有很多不如意,但也这么折腾过来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们将面临婚姻问题。这是个非常麻烦的事。
导演阐释
这是我第二部自己拍自己的纪录片,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其实,活得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有些事自己不说,外人永远也不会知道。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下这些生活的细节,甚至是一些让我反感的细节。当然,本片也可作为研究当下一部分年轻人婚姻状况的样本。
·第九届北京独立影像展竞赛单元
·第九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展年度十佳
·第六届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竞赛单元
·2012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
·2013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提名
·2014深圳“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
5.
《生活而已3》
THEDAYS3
2017|纪录片|汉语普通话|90分钟
《生活而已3》拍摄的是男女主人公在2013-2017这几年发生的事。婚后,他们又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大多数纪录片是以客人的视角去观察。我拍下的是客人走了之后,这个人、这个家庭的状态。我希望通过这些影像了解生活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7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提名
·2017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第十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展“广阔天地”单元
·第11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2018东京纪录片节
【导演简介】
1965年生于北京。1983年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摄影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纪录片作品:《麦收》、《算命》、《老唐头》,合称“游民三部曲”;《四哥》、《挖眼睛》、《赤脚医生》、《两把铁锹》。
2013年长篇小说《珍宝岛》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1年获得《东方早报》授予的“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
生于山东,现居湖南,2005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代表作有《渔湾市》、《生活而已》、《生活而已2》、《生活而已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