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是德国人海灵格(1925-2019),他曾是神父,在南非服务祖鲁族16年,后来还俗,再后来又离婚且再婚。他的“家排”来自三方面的启发,其中最主要的是祖鲁族祖先崇拜的宗教思想和近乎巫术的仪式;另外两方面是现象学方法和家庭系统疗法(跨代系统先驱IvanBoszormenyi-Nagy和家庭雕塑先驱VirginiaSatir)[1]。我们先介绍一下海灵格家排的主要理念和进行方式,然后再说明家排与上述三者的关系及其问题。
一、家排的理念与进行方式
1家排的理念
家排(FamilyConstellations)的原义是“家庭星座”,表示每个家庭都像一个星座,每个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独特位置。海灵格把这个有序的家庭星座称为“爱的秩序”。他认为,家庭秩序关系到每个成员的命运,如果原有秩序得到尊重,家庭就和谐顺遂;反之,就会遭遇厄运,如意外、疾病、伤害、自杀等等。
破坏家庭秩序,指的是偏离自己在家庭星座的本来位置。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会牵连整个家庭,甚至后代子孙,哪怕与后代素未谋面,如死在后代出生之前。偏离星座的本然位置,是指背离家庭伦理秩序,这个秩序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的三纲五常有点类似。
2、家排的进行方式
治疗师或导师先让一个由10~30人组成的小组围成圈坐下,然后选一位案主,其他人则与之配合。治疗师先问案主有何问题,然后让案主从小组中选出他/她自己及其家庭成员的代表,案主站在代表后,将手搭在代表肩上,把代表摆到他/她自己的感觉和意念想让代表站立的位置处。这期间,案主与代表都保持静默。代表们不是在表演,他们站定后,不需要想或做任何事情,只是静静地站立,案主和治疗师皆退到一旁观察。
通常,治疗师要找的不是案主或当事人的问题,而是祖辈中某个被排斥、受伤或命运坎坷的过世成员的问题。海灵格认为,活着的家庭成员的当前问题是对过去某个成员问题的重复或补偿,因此需要把过去这位家庭成员重新排在他/她应有的位置上,以解决当前的问题。换言之,在海灵格看来,家庭成员之间的命运是相互牵连的。
1、现象学方法与家庭系统疗法
海灵格运用的现象学方法,可简单概括如下:以最直觉的方式让当前的现象在内心中呈现,为此,海灵格要求他的“顾客”在操作时不努力把握未知事物,而让意识在静止的状况中停留在事物的整体上[2]。
海灵格在南非服务祖鲁族16年期间,不仅学习了祖鲁语,也学习了他们的文化和宗教,甚至巫术。祖鲁人的宗教是比较原始的,以崇拜祖先为主(与中国祭祖敬孔非常不同),夹杂着浓厚的迷信和巫术成分。
一、家排相反科学与信仰之处
在心理学领域,家排引起很大争议。就其方法而言,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而且事实也如此,家排的“诊断”法无法被科学验证,连海灵格自己也承认这方法仍属“未知”领域,即代表如何获得被代表者的感受,是无从得知的[6]。现在有些家排推崇者用量子纠缠来解释灵魂的相联,这纯属无稽之谈,我们之后会再提到这点。
海灵格家排现场
为什么天主禁止占卜和通灵?《天主教教理》2116-2117解释得非常清楚,我们只需引用即可:
费神父的
“灵界”思想及其问题
简单地讲,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或离子),即使在天际间相隔很远,仍能以超光速的速度相互“通信”,即当其中一粒发生变化时,处在另一空间的另一粒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爱因斯坦觉得这神奇现象是“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悔罪除病法”及其问题
费神父比海灵格更胜一筹,他集众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的“杂家”体系,还培训了不少修女和教友,在全国各地展开培训。在治疗身体疾病方面,他结合了王凤仪的“性理疗病法”和他自己理解的“天主惩罚论”。
结论
注释:
[1]Cf.DanBoothCohen,“FamilyConstellations:AnInnovativeSystemicPhenomenologicalGroupProcessFromGermany”,inTheFamilyJournal:Counselingandtherapyforcouplesandfamillies,Vol.14No.3,July2006,p.226.
[2]Cf.B.Hellinger,Love’sowntruths:Bondingandbalancingincloserelationships(Phoenix,AZ:Zeig,Tucker&Theisen,2001),p.2.
[3]U.Franke,Theriverneverlooksback:HistoricalandpracticalfoundationsofBertHellinger’sFamilyConstellations(Heidelberg:Carl-Auer-SystemeVerlag,2003),p.66-67.
[4]V.Satir,“Goingbeyondtheobvious:Thepsychotherapeuticjourney”,InJ.Zeig(Ed.),Evolutionofpsychotherapy(NewYork:Brunner/Mazel,1987),p.68.
[5]Cf.M.V.Buhrmann,“Religionandhealing:TheAfricanexperience”,InG.C.Oosthuizen,S.D.Edwards,W.H.Wessels,&I.Hexam(Eds.),Afro-ChristianreligionandhealinginsouthernAfrica(Lewiston,NY:EdwinMellin,1989),p.25–34;S.D.Edwards,SomeindigenousSouthAfricanviewsonillnessandhealing(KwaDlangezwa,Zululand:UniversityofZululand,1985);YongKyuChang,“ZuluDiviningRitualsandthePoliticsofEmbodiment”,inIFASWorkingPaperSeries/LesCahiersdel’IFAS,2002,2,p.41-59.
[6]Cf.DanBoothCohen,“FamilyConstellations:AnInnovativeSystemicPhenomenologicalGroupProcessFromGermany”,p.230.
[7]Cf.MagorzataTalarczyk,“FamilyConstellationMethodofBertHellingerinthecontextoftheCodeofEthicsforPsychotherapists”,inArchivesofPsychiatryandPsychotherapy,2011/3,p.71-73.
[9]《王凤仪言行录·嘉言录》(北京:道德公益网印赠,2009),1、125-126页。
[10]同上,60页。
[11]87-88页。
已有0人赞赏
“万有真原”是一款针对大公教会的信仰辅助工具,致力于帮助大家更好的在信仰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