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怀揣500块钱,30岁的江西人袁明南下深圳创业,靠着做LED显示屏,袁明攫得了第一桶金。
3月24日,小牛龙行以袁明质押股份数低于约定数量为由,书面要求袁明须在两日内履行约定事项,否则将提前收回贷款。
3月27日,果然袁明无法按时履约,也未给予任何回应。其后,小牛龙行遂以“金额巨大”为由向深圳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袁明提前还贷付息。
4月1日,袁明与小牛龙行达成和解协议,拟将刚刚解质的90万股加上手头没质押的65万股凑齐155万股,再加上已经质押的1.22亿股,合为1.23亿股转让给小牛龙行以股抵债,双方向仲裁庭申请以和解协议为内容制作裁决书。
4月8日,双方交割完成,同洲电子实控人变更,小牛龙行持股16%成为公司新实控人。
虽然现在袁明仍是大股东,但都知道他现在只是帮已经清盘的小牛系资本挂名代持而已,基本上属于小牛司法冻结财产,所以,没什么意义,而第二大股东华夏人寿保险比较有意思,其是2015年从袁明手里陆续接盘而积累这9.16%的股份,花了大概5.5个亿,持有近10年,现在仅剩不到1.5个亿。
2021年8月,刘用腾联合吴一萍、吴莉萍姐妹形成一致行动人关系,然后推出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以1.54元/股的价格,向福建腾旭实业有限公司募集不超过3.45亿资金,福建腾旭是刘用腾自己入股的公司,而且还是其法人,其控股股东更是刘用腾自己的亲兄弟刘用旭。如果发行完成,福建腾旭将持股23.08%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刘用旭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董事长忙于非公开发行业务,除了在2022年涉足电池业务以外,上市公司业务发展没有太多变化,倒是业绩一直亏盈相间,保壳的同时,控制股价,以方便低价非公开发行,高了就业绩变差打压一下,低了就卖点资产拉一把,除了中间还夹杂着高达140多位中小投资者的诉讼,其运营乏善可陈。
2023年4月份,同洲再次对多家子营业额为0的子公司进行增资,这在外人看来无疑有对外输送利益的嫌疑,不但证监会发出了问询函,甚至其一致行动人吴一萍也提请将这些增资议案在年度股东会中进行表决(自己人都想坑?)
1.成王:名义股东袁明股份被司法冻结到期日被延长到了2026年4月24日,且是代持马甲,失联中,基本上没啥发言权。二股东算是财务投资人,如果能刺激股价上涨,基本上也不太会反对,第一次的非公开发行通过了就说明其并不反对刘家入主,这次也没有出具原则性意见。同时,吴家姐妹原则同意此次重组,所以,现在刘家通过此次发行入主上市的唯一障碍还是证监会,这也是为啥刘家又弄出来个靠谱云来讲这个故事,如果成功,当然大家皆大欢喜。
2.败寇:2024年虽然营收还过亿,但利润为负,如果按照预告中上限亏损7500万的话,如果拿捏不好,尚剩0.05净资产可能转负,并因此可能涉及净资产为负而退市。所以,对于同洲来说,风险还是有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的股价最近上蹿下跳,无非是大家纷纷两个方向下注。
1.刘家兄弟占壳决心很大,一直锲而不舍的在运作,而刘用旭还是颇有些产业的,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非公开发行价基本就围绕1.46-1.58这个范围,能到这个范围入手当然更好,不能也要耐心等等。